最強子孫三代各創輝煌,孫子更是成為了第一任俄羅斯帝國沙皇

2020-12-14 騰訊網

莫斯科公國大公德米特裡在1378年,在沃扎河會戰中第一次把不可一世的,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強大金帳汗國打敗。這次的勝利,極大地提升了莫斯科公國全民的信心。在1380年的庫裡科沃會戰中,再次把金帳汗國打敗,讓全莫斯科公國的大公都看到了希望。

正是有了這樣的傳統,莫斯科公國歷屆就任的大公,都把推翻金帳汗國作為他們就任的最重要的目標。

到了德米特裡兒子瓦西裡一世的孫子伊凡一世開始,推翻金帳汗國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伊凡三世·瓦西裡耶維奇(1440年—1505年10月17日),是莫斯科公國大公,在位時間1462年-1505年。人稱伊凡大帝,被部分俄羅斯史學家認為是俄羅斯帝國的開創者。

伊凡大帝即位後,莫斯科公國已經是一個在東歐平原上冉冉崛起的新興公國。伊凡通過祖輩積累下來的資本,繼續著對周邊的公國進行打擊和兼併。莫斯科公國的強勢崛起引起了金帳汗國的強烈不滿,他們多次聯合周邊的公國,如立陶宛公國、梁贊公國等一起出兵來攻打莫斯科公國。伊凡大帝審時度勢,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儘量臣服於金帳汗國的統治,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攻伐西北邊的其它公國。

在不斷兼併周邊的公國外,等待時機,伊凡大帝還對莫斯科公國國內實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的改進,制訂了相應的法典,進一步規範公國內的奴隸主和奴隸的關係,促進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

到了十五世紀後期,金帳汗國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各王公貴族不斷的為了權力和利益出現分裂。而金帳汗國的汗位更迭頻繁,伊凡大帝很快就利用這個機會,舉行大會宣布不再向金帳汗國繳納貢賦。金帳汗國的大汗頂著國內混亂的局面多次對莫斯科公國進行攻打,最終都以失敗收場。內亂不斷的金帳汗國,在1502年被伊凡大帝抓住機會出兵一舉推翻。

由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一路西徵,到1242年由朮赤的次子拔都建立的金帳汗國,存在了二百六十年左右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而伊凡大帝則完成了莫斯科公國幾代人一夢想,成為一個開創新時代的開創者。

1505年,伊凡大帝去世,莫斯科公國大公之位由他的兒子瓦西裡三世繼承。

瓦西裡三世·伊萬諾維奇(1479年~1533年),莫斯科大公(1505年~1533年在位)。瓦西裡三世繼位後,一方面加強對金帳汗國地區的統治,派出大量兵力到相應地區加強統治,制訂和頒布相關法律法規來加以約束;另一方面鎮壓金帳汗國的殘餘勢力反搏。

在加強對莫斯科公國現有區域的管理外,還不斷地出兵對周邊公國,使用恐嚇打壓,錢財引誘,拉強打弱,遠交近攻等手段,全面展開強勢的兼併。1510年打垮和兼併了普斯科夫公國;1517年出兵梁贊公國,強大一時的梁贊公國也被併入莫斯科公國版圖。並在與立陶宛公國戰爭中,從立陶宛公國手中奪取了斯摩稜斯克地區。

隨著周邊的一個個羅斯公國被兼併,一個以莫斯科公國為核心,周邊的一個個公國為輻射的新開大國開始形成,這個統一的國家在隨後的拉丁語的音譯「俄羅斯」國家就出現了。

瓦西裡三世不斷地在強勢地南徵北戰,到了他去世時,之前的領土面積由40多萬平方公裡發展到了280多萬平方公裡。成了當時歐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瓦西裡三世去世後,他的兒子伊凡四世繼位。

伊凡四世·瓦西裡耶維奇(1530年-1584年)。為俄羅斯的第一任沙皇,是俄羅斯帝國,即沙皇俄國的開創者。1533年至1547年擔任莫斯科大公,1547年1月6日加冕成為沙皇,1584年3月28日因中風病逝。其在位期間,對外進行了大量擴張,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奠定了俄羅斯從公國變成帝國的基礎。由於其堅定的意志、冷酷的性格以及對貴族們的猜忌和鎮壓,人們也稱其為恐怖伊凡伊凡雷帝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的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為何被稱為「恐怖伊凡」?
    前言: 沙皇伊凡四世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在他的統治下,俄羅斯從一群鬆散的中世紀個體國家轉變成一個現代帝國。他的名字在俄語單詞中帶有令人欽佩和令人敬畏的意思,但後來他的名字往往與恐怖相關聯,那麼伊凡四世到底「恐怖」在什麼地方呢?
  • 莫斯科公國、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有何關係?
    羅曼諾夫王朝有四代沙皇統治了沙皇俄國,分別是米哈伊爾一世、阿列克謝一世、費奧多爾三世、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雙君主,這種現象叫共治)。公元1682年,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共同成為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但實權掌握在伊凡五世同母姐、彼得一世異母姐索菲婭公主手中。
  • 俄羅斯君主稱號沙皇,到底相當於國王還是皇帝?真相顛覆你的認知
    可以非常肯定,在歐洲歷史,國王跟皇帝完全是兩回事,原因就不在此文解釋了,小編此前有文章專門解釋過,國王是比皇帝低一級的,在整個歐洲歷史,只有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君主是皇帝,其餘歐洲國家的君主都是國王
  • 沙皇,相當於國王還是皇帝?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稱號到底是什麼?
    在整個歐洲歷史,先後有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君主號稱皇帝,其餘歐洲國家的君主都是國王,有些歐洲小國的君主只是公爵。甚至強大無比的大英帝國,君主的稱號也只是國王。唯一例外的是俄羅斯帝國,君主稱號為沙皇。這就有問題了,沙皇相當於國王還是皇帝?俄羅斯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稱號到底是什麼?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三百餘年後,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把波蘭侵略軍趕出 莫斯科以後,這一動蕩時期才終於結束。17世紀,俄國基本完成了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俄國的東方色彩越來越濃厚。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逐步與西方接近。 當時,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 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 海軍。
  • 俄羅斯人為啥把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者稱作「沙皇」?
    公元前60年,愷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徵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成為東羅馬帝國獨裁官,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
  • 沙皇彼得大帝改革使得俄羅斯帝國成為強國,普京最佩服的人是他?
    俄羅斯能擁有今天這樣大的領土,最大的功勞是伊凡雷帝對西伯利亞的擴張奠定基礎;而帶領俄羅斯進入現代文明和現代化進程的要數沙皇彼得大帝的偉大壯舉,正是他的孜孜以求、銳意改革、向西歐學習是他的最大貢獻。西歐在造船、社會風俗、社交禮儀、行政、經濟等各方面都處在領先地位,讓彼得深感俄羅斯在各方面都遠遠落後於西歐這些國家。經過一段時期西歐之旅後,回到莫斯科的彼得大帝,開始召開大會,動員全俄羅斯開始著手全面的改革。
  • 俄羅斯帝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是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國際事務影響力最大的時期,也是專制主義巔峰時期,也是綜合國力最強時期,開創了俄羅斯帝國歷史上黃金時代。並與彼得一世擁有俄羅斯帝國歷史中僅有兩位大帝稱號。
  • 折戟君士坦丁堡,俄羅斯帝國的黑海宿命
    在「第三羅馬」口號的指引下,控制黑海出海口和君士坦丁堡儼然成為了俄羅斯民族的昭昭天命。可事與願違,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1453年起始終牢牢控制著這座被俄國人稱為「沙皇格勒」(Царьград)的城市。事實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俄國人屢次站在君士坦丁堡的大門前,可卻無一例外敗興而歸。
  • 講座|俄羅斯的帝國夢:在權力網絡和知識網絡中浮沉
    這說明蘇聯這個具有「帝國色彩」的「紅色帝國」政權,是以一種「突然死亡」的方式瓦解的。唐科斯作為一位嚴謹的歷史學家,較為準確地預測出了俄羅斯歷史的發展進程,但也沒有料到變化如此快速。後來,埃萊娜·唐科斯成為了俄羅斯政府的座上賓,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親切地接見了她並給她授予了勳章。無論是俄羅斯帝國時代、蘇聯時代還是如今的俄羅斯,都被西方視為一個帝國,將她的最高統治者看作沙皇一樣的統治者。
  • 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兩位強人,完美複製蒙古帝國神話
    蒙古神話是由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創造的,曾一度在亞洲和東歐掀起了一股狂烈的黃色旋風。蒙古帝國對於亞歐大陸的影響是深遠的,其中受他們好戰基因影響最深的就是蒙古四大汗國——欽察汗國下屬的一個公國——莫斯科公國。
  • 國際觀察丨俄羅斯公布「沙皇炸彈」爆炸的視頻
    為此俄羅斯態度強硬,直接展開"報復"行動,派出大量的飛機進行空襲,給那些武裝分子重重一擊。少將陣亡直接讓俄美關係惡化據俄羅斯專家分析,僅那些武裝分子是無法精準埋伏到俄羅斯少將的,只有兩個原因,要麼有奸細洩露消息,要麼就是美國的情報機構提供信息,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 蒙古帝國史:朮赤的後裔烏茲別克人
    俄羅斯諸城邑名義上應為黃金家族的共有財產,由大汗管轄。因此,在貴由、蒙哥時代,大汗政府均曾派官檢括俄羅斯戶口。1257年,蒙哥還任命駙馬刺真之子達魯花赤鎮守俄羅斯但因為距離遙遠,俄羅斯地實際上受拔都統治。他以歸附蒙古的俄羅斯貴族擔任各公國長官,並從中選任一人為全俄羅斯大公,仍各置達魯花赤監督。
  • 雷帝伊凡——傳奇的俄羅斯沙皇
    前言:伊凡四世,俄羅斯帝國首任沙皇,人稱恐怖的伊凡、伊凡雷帝,是俄羅斯歷史上傳奇的統治者。猶如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康熙皇帝一般,可以算是俄羅斯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君主。憑藉祖父迎娶了東羅馬帝國公主的身份,得到了稱帝的名分。伊凡在位期間加強了俄羅斯帝國的中央集權。在國家財政、司法、軍事以及宗教等方面都對俄羅斯帝國進行了改革。
  • 俄羅斯600年(下):一個沒有「帝國民族」的帝國
    > 新世紀出版社  2017年10月但是,帝國民族政策的大轉折點則是波蘭人再次起義的1863年,俄羅斯開始加快帝國境內民族地區的行政一體化(1860年代從外高加索地區開始,1880年代到1890年代蔓延到了波羅的海各省份和芬蘭),並強制推行俄語及東正教教育(這包括取消屬下各民族的語言、文化課程,限制其出版),甚至由政府出面組織俄羅斯移民
  • 一個前朝遠房親戚的女子,如何成為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唯一女性大帝
    一生為俄羅斯帝國開疆拓土,為帝國創建了第一支海軍,更為帝國打下了通往西歐各國的出海口的彼得大帝,在1725年去世後,因沒有安排好繼承人問題,從而使得他死後,俄羅斯帝國進入了各方勢力爭奪皇位而內亂二十多年。
  •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
    俄羅斯帝國 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沙皇俄國是1547年~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的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從此以後的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俄羅斯的沙皇(凱撒)」的稱號也變成了「俄羅斯的皇帝」。
  • 俄羅斯600年(上):一個沒有「帝國民族」的帝國
    從十八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中期,哈薩克汗國在俄羅斯帝國的堡壘戰術下步步後退,於1847年滅亡。然後就是中亞其他汗國的末日——浩罕汗國在1865年被消滅;1866年布哈拉汗國成為被保護國;1873年則輪到了希瓦汗國被「保護」了。在1873-1895年間,俄羅斯人又對土庫曼人發動長期戰爭,最終獲勝。
  • 俄羅斯世界盃|東道主的歷史,了解一下~
    原本,基輔公國在基輔羅斯各王公中領袖群倫,但由於分封制度的痼疾,各公國漸漸坐大,基輔公國的地位不斷下降。1169年之後弗拉基米爾公國成為基輔羅斯實際上的話事人。 弗拉基米爾公國的名字源自聖弗拉基米爾,他在公元988年迎娶東羅馬帝國的安娜公主,並將東正教引入基輔羅斯。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與沙皇俄國的崛起
    歷史就是這麼的巧合,當龐大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之時,恰是沙皇俄國躍躍欲試企圖崛起之日,而且沙俄就看中了這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封建軍事帝國,在241年中不間斷向這個帝國發動10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從而加速了奧斯曼土耳其的衰落。奧斯曼帝國,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國,因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