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鼻子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家長鬚知

2020-12-14 硬核媽媽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寶寶出生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每天都會幫助寶寶們做清潔,以確保寶寶的個人衛生。

但是有的爸爸媽媽自身潔癖比較重,在幫助寶寶清潔的時候過於追求乾淨,但效果確實恰恰相反的。

寶寶的一些部位卻是需要注意清潔,一些部位卻需要爸爸媽媽「偷懶」才是對寶寶好。

寶寶耳鼻唇等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

▼寶寶的小耳朵

人的耳朵都會分泌一種淡黃色的粘稠學名耵聹,又叫耳屎,耳屎是外耳道皮膚的排洩物。

比較愛清潔的人會每天用掏耳勺或棉籤進行清潔。

但其實耳朵內其實是對人體有益的存在,它在耳道中起到幫助預防一些微生物、小蟲、灰塵、液體進入耳內的作用。

因為耳屎中含有油脂,所以對耳道具有保溼保溫的作用,所以說耳道太過乾淨對反而容易受傷。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口部活動,如張嘴、咀嚼都可以幫助耳屎自己排除。

寶寶多久清潔一次耳朵

一般寶寶滿1周歲後,平均每2-3個月可以去正規醫院給寶寶進行耳部清潔。2-6歲寶寶萍爵3-4個月請結一次即可。

寶寶的耳朵清潔

方法一:平時寶寶咀嚼等口部動作可以幫助耳屎自動排出。

方法二:可以先用溼潤的棉籤浸溼耳道,使耳屎溼潤後再輕輕取出。

方法三:準備滴耳藥水,在寶寶睡前側躺滴入1-2滴藥水進入耳朵,讓寶寶側躺2分鐘,讓耳屎得到充分稀釋後取出,在清潔另外一隻耳朵。

方法四:準備消毒棉球,塞進寶寶的耳朵,與耳塞的使用方法雷同,不應馬上取下,等到第二天取出即可,消毒棉球上會附著著一些耳屎。

方法五:如果媽媽們認為寶寶的耳屎分泌可能有些異常,建議去醫院驚醒處理,千萬不要硬扣。

▼寶寶的小鼻子

鼻腔內也存在分泌物,這時鼻腔內的毛囊為了保護鼻腔的溼潤和阻擋一部分灰塵、微生物等分泌出的一種物質。

當鼻腔環境較為乾燥時,這些分泌物就會因為水分的蒸發而凝固,因為一般鼻腔內會吸入灰塵,所以鼻屎大多都是的深色的。

因此媽媽爸爸們不用過於平凡的幫助寶寶清潔鼻腔,使寶寶的鼻子失去天然保護。

寶寶的鼻子很脆弱,因為鼻屎常常會粘連在鼻毛或鼻腔上,為避免弄傷寶寶媽媽們要小心清潔。

寶寶多久清潔一次鼻子

因為鼻子時比較敏感和脆弱的地方,所以一般不是必要,不建議家長清潔寶寶的鼻子。

除非家長發現寶寶鼻呼吸有噪音不通暢,或能看到鼻屎。

寶寶的鼻子清潔

首先不建議使用吸鼻器,因為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傷害到寶寶的鼻子,嚴重時可引起鼻腔炎症。

寶寶鼻子的清理方法可以按照鼻屎的位置經常不同的處理。

深處:如果寶寶的鼻屎在鼻腔深處,那麼清理難度要大一點,需要先軟化深處鼻屎,可選用:生理鹽水、母乳、橄欖油等。

如果用生理鹽水或母乳可在鼻腔內滴入1-2滴溼潤鼻屎,或用棉籤蘸取橄欖油溼潤。等鼻屎軟化後,在用細小的棉棒或紙棒旋轉著將鼻屎卷出。

淺處:用生理鹽水或橄欖油等堅表面鼻屎溼潤,再用棉棒輕輕將鼻屎取出。

賢爸小結:

寶寶需要在乾淨的環境下成長,但並不是要做到讓寶寶一塵不染,在耳鼻清潔的問題上,爸爸媽媽可以稍微「偷懶」,這是保護寶寶正確的方法。

除了耳鼻外,像寶寶的唇部也很虛弱,尤其是唇黏膜,媽媽們在給寶寶擦拭汙漬的時候,不要過於用力、使用粗糙的清潔巾或選用帶有刺激性的清潔劑來清潔,避免寶寶的唇部感染。

相關焦點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覺得寶寶耳朵看起來很髒,想要用棉籤給寶寶掏耳朵。沒想到被月嫂眼疾手快的制止了,還很嚴肅的告訴她:「寶寶的耳朵是不能洗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寶媽越「心大」,寶寶越健康?清潔這幾處,寶媽謹記要適度!
    自從當了媽媽之後,之前再能「湊合」的人都會變得細心謹慎,不少寶媽甚至還在養娃這件事上有了一些「小潔癖」,恨不得寶寶每時每刻都是乾淨整潔的,畢竟保持衛生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不過說起寶媽們的「潔癖」屬性,就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幾乎每一個寶媽在清潔寶寶身上某些部位的時候會表現得尤其「潔癖」。
  • 寶寶出生不足100天,幾個部位不能瞎碰,尤其第二個,易傷及智力
    照顧不足百天的新生寶寶,這4個部位家長別亂碰1、臉頰寶寶剛出世時,父母看著嬰兒小小的可愛模樣,也要忍住用手去揉捏其臉頰的衝動。因為此時其發育並不完善,若是經常揉捏,很容易導致頰脂墊和腮腺受到破壞,從而造成孩子流口水不受控的情況。
  • 你真以為寶寶耳朵不能掏?有孩子因此做了全麻手術
    耳朵清潔很重要。前兩天刷到一條新聞,一名5歲的寶寶,出生後家長就沒給他做過耳朵清潔,結果遭了大罪。幾周前一個晚上,5歲的豆豆睡著睡著突然就喊耳朵疼,兩隻手一個勁兒抓耳朵,第二天,爸爸媽媽就帶著豆豆去了醫院。
  • 寶寶經常「抓耳朵」,就是耳屎多?寶媽最好別亂掏,先了解原因
    誘發外耳道炎個別的家長非常不注意衛生,特別是一些男性家長,在給寶寶清潔耳朵之前不清洗雙手,也不會對工具進行消毒,直接就用掏耳勺對寶寶的耳朵進行清潔。這就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耳朵發炎,出現急性外耳道炎的情況。所以,各位家長們在給寶寶清潔耳朵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工具的衛生問題。成年人如果耳朵癢,可以直接用棉籤來清理,但是寶寶年齡小,很多家長就不知道該如何清理了。
  • 跟風用深層清潔面膜?求求你們握好度!過度清潔真的不行
    今天泡麵醬就來詳細說說過度清潔這件事情,小可愛們一定要把握好清潔的度呀。1.皮膚結構與日常清潔當我們在進行肌膚清潔時,我們到底在清潔些什麼呢?皮膚的表皮層分為五層,包括基底層、有棘層、顆粒層、角質層、透明層(透明層只有手掌和腳底有)。
  • 6個月寶寶耳朵被親生父母強灌黃鱔血:醫生一句話令無數家長後怕!
    局長看到一則氣到肺痛的新聞:寧德市霞浦縣一位家長把黃鱔血滴進6個月大的嬰兒耳裡,結果導致嬰兒的鼓膜穿孔、耳朵化膿,連聽力都受到了影響。家長跟寶寶何愁何怨?為何這樣「害」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的原委。2018年12月中上旬,霞浦縣的一名家長帶著6個月大的男嬰嘟嘟(化名)奔進霞浦縣醫院耳鼻喉科。
  • 別再用溼巾給寶寶擦屁股了,家長是省事了,但寶寶卻被害苦了
    在幾天以後,寶寶突然開始拉肚子,小屁股也變得紅紅的,整天哭鬧不止。雯雯想不明白,給孩子用的溼巾都是最好的產品,按理來說,應該不存在不透氣或者過敏的事情,怎麼寶寶還是出現紅屁股了呢?經過醫生的檢查,原來問題就出在溼巾上,因為清潔能力太強,寶寶皮膚的屏障遭到破壞!婆婆生氣的埋怨雯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都告訴你不能用溼巾,你還不聽,現在這樣你滿意了?」
  • 為什麼有些寶寶耳朵上有「小孔」?還能掏耳朵嗎?家長要心裡有數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耳朵上的小洞出現感覺?保證洞口的清潔孩子的「天生耳洞」出現發炎情況,大多都是因為不講衛生所致的。所以,如果自家孩子在耳洞上有一個小洞口就要注意:儘量避免讓孩子耳朵泡在不乾淨的水裡、不要不洗手就觸摸孩子耳洞、哪怕洗手了也儘量少觸碰孩子耳洞、做好孩子耳邊的皮膚清潔、平時給孩子「塗香香」時不要塗到孩子耳洞上。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那麼,面對寶寶的耳屎,家長應該如何處理?跟著喜孩子嬰兒車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耳屎太多到底能不能掏?隔多長時間掏一次?是大部分家庭都比較糾結的問題。經常給寶寶掏耳朵,怕對耳膜造成損傷影響聽力。不掏的話,看到寶寶耳朵裡的大塊耳屎又覺得很不乾淨,而且寶寶的耳朵也容易癢。再者,萬一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掉下來一塊耳屎,也是件讓人很倒胃口的事。
  • 女人「四個部位」不乾淨,平時最好少碰,別不當回事
    其實女性能夠保持自身的清潔衛生,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習慣,而且能夠讓自己更加有魅力,但是儘管如此,有一些地方還是可能疏忽掉,導致清潔不當,或者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辦法去徹底的清潔。其實在女性身上這4個部位是比較髒的,平時儘量少去觸碰。
  • 小時候多捏鼻子,長大後鼻子就能變挺?不科學!
    嬰兒期的寶寶的面部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是塌鼻梁,而且兩眼間的距離較寬,所以臉型看起來像一輪滿月。再加上嬰兒肥,寶寶的鼻子就顯得格外的塌,甚至看起來有鼻孔朝天的趨勢。不過這不代表孩子長大了就是塌鼻子。 寶寶一歲左右之後,前滷門開始閉合,面部骨骼才開始發育,鼻梁漸漸變得高挺起來。等到孩子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換恆牙時,鼻骨迅速向四周擴大,鼻梁就會長高。
  • 這種「敷衍」行為要不得
    特別是有了疫情之後,衛生清潔方面也是十分需要家長們注意的一個問題。但是前段時間我卻聽說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寶媽生產完後奶水非常充足,寶寶的每一口奶都是她親自餵的,眼看著寶寶一天天地健康長大,寶媽也休完了自己的產假,準備收拾收拾去上班了,並把孩子交給了婆婆帶。
  • 這才是清洗男寶寶小弟弟的正確姿勢!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作者:寶寶知道 玉鈺鈺玉近年來,由於包皮手術被過度的商業化宣傳,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寶寶的包皮重視了起來,甚至有不少家長一到節假日就排隊給孩子做包皮手術。那麼包皮手術有必要做嗎?不做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跟袋鼠麻麻一起來了解下吧~~什麼是包皮過長/包莖?
  • 孩子這3個部位被清洗太乾淨,就算太髒也要忍著,家長要注意
    ,越是注意寶寶健康衛生的家長,寶寶身體越弱。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肚臍首先,這個部位真的是很多寶媽都無法忍受的部位,尤其是新生寶寶的肚臍眼更加髒臭,但是一般醫生都會告訴寶媽們後期就不要給孩子扣肚臍眼了。
  •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紅屁屁」?這3個原因,值得家長反省
    提到「紅屁屁」這一詞,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會陌生,作為養娃過程中一種較常發生的問題,不免讓很多家長頭痛萬分。看著寶寶小屁股通紅通紅的樣子,別提有多心疼了,那麼寶寶出現「紅屁屁」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怎樣護理呢?快來一起了解下吧~「紅屁屁」是什麼?
  • 全國愛耳日,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新手媽媽們要注意
    作為新手媽媽,關於家裡的小寶寶耳朵問題,你是否有細心的關注過嗎?新手媽媽們要注意,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耳朵是一個敏感的部位,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掏耳朵,而有的人也很喜歡給別人掏耳朵,認為清理掉耳朵裡的汙垢非常爽。
  • 狗狗耳朵容易藏髒東西,經常清潔,才不會被寄生蟲或細菌感染
    之前講過,狗狗的耳道是L字型的,髒東西進去之後可能會積聚在裡面,所以需要定期清潔,以防真菌細菌以及寄生蟲的感染。然而一些主人按自己的常識習慣,用棉花棒伸到狗狗的耳朵裡幫它掏。這真的非常危險!狗狗的耳膜也很脆弱,亂掏的話可能會不小心弄傷,導致耳朵發炎,好心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