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2020-12-23 糖果的媽媽

在醫學上,將孕期計算為280天,按照28天是一個妊娠月,將整個孕期劃分為40周。一天天在媽媽的子宮裡茁壯成長,迎來出生後的第一次見面。

孕媽媽自從得知自己懷孕後,最盼望的就是分娩的那一刻了,能夠第一次跟寶寶正式見面

不過很多作為過來人的寶媽最清楚,跟寶寶的第一次見面,並沒有期待的那麼美好,因為寶寶往往很醜。

接回家之後,在日常護理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洗澡,寶寶太小往往無從下手,而且有的地方很髒,太用力洗,可能會傷到寶寶

給寶寶洗澡,媽媽一個動作被月嫂制止,氣得想換月嫂

糖媽前段時間收到網友的諮詢,一個新手媽媽覺得自己僱的月嫂有些不靠譜

後來了解到,是出院後給寶寶洗澡,兩個人意見發生了分歧。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覺得寶寶耳朵看起來很髒,想要用棉籤給寶寶掏耳朵。

沒想到被月嫂眼疾手快的制止了,還很嚴肅的告訴她:「寶寶的耳朵是不能洗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寶媽聽著月嫂的語氣就覺得很生氣,自己是孩子的媽媽,怎麼會故意傷害孩子呢?當時忍著脾氣沒有說話。

後來看到寶寶頭頂有一塊髒東西,洗完之後還有,看著不順眼就想伸手摳掉,結果又被月嫂教訓了一頓,還說那是寶寶囟門很脆弱,千萬不能摳。

當時脾氣就上來了,覺得這個月嫂事兒太多,就是故意針對自己,冒出了想換月嫂的念頭。

糖媽安撫了一下寶媽的情緒,從專業的角度看,這個月嫂不僅靠譜,而且很負責任。照顧新生兒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不要對月嫂懷有偏見,要多學習,才能照顧好寶寶。

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

給新生兒洗澡要這4個部分要小心,太愛乾淨容易傷到娃

新生兒通過三個產程脫離母體,成功被分娩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離開母親溫暖的子宮,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失去安全感,身體各項發育也不完善,需要媽媽更精心的呵護。

給新生兒洗澡,是每個寶媽的必修課,準媽媽們可以提前收藏一下。

耳朵不能洗,新生兒的耳道還處於發育期,比較狹窄脆弱,如果洗澡的時候用棉籤挖耳朵,可能一不小心就傷到耳道或者耳膜,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

其實寶寶的耳道中的耳屎有一種自我清潔能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自然脫落,不僅能起到清潔作用,還能保護寶寶的耳膜。

對於寶寶耳朵清潔,一般3歲前不需要特殊清理,寶媽在日常洗臉的時候,順帶的將寶寶的外耳廓擦拭一下就可以了。

鼻腔內部。新生兒可能會有很多分泌物,而且不會自己擦鼻子,有的時候鼻子不通氣,家長也會幫忙清潔,但清潔的方法過度,很容易損傷寶寶的鼻黏膜。

鼻涕也是一種幫助寶寶身體健康的屏障,能夠有效防止病毒、細菌、灰塵等進入肺部,還有滋潤鼻子的作用。

如果遇到寶寶鼻涕過多,寶媽可以在流出來之後及時清理,以免長時間損傷寶寶皮膚。如果鼻涕比較多,可以給寶寶噴一些生理鹽水,再用吸鼻器吸出來。

#新生兒護理#

頭頂囟門,新生兒的頭頂囟門還沒有閉合,如果寶媽洗澡的時候,過度清潔,可能因為用力過大傷到寶寶,很可能會導致感染。

如果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發現寶寶的頭頂有很多汙垢,正常清洗也沒辦法洗掉,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結痂。

寶媽先用嬰兒油塗抹一下,5分鐘之後正常用嬰兒的洗髮精清潔就可以洗掉了。

寶寶肚臍,這個位置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道傷口,寶媽一定要做好這個部位的護理,即使是臍帶脫落之後,洗澡的時候也不能用力摳。

如果寶寶的臍帶還沒有自然脫落,洗澡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沾到水,如果不小心沾到水,要立刻用棉籤沾75%的酒精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出現細菌感染的問題。

給寶寶洗澡也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也挺多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的洗澡頻率最好一周不超過三次,如果不是特別髒,可以簡化洗澡。

愛乾淨的寶媽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還要注意洗澡的頻率,而且新生兒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超過10分鐘

平時多久給寶寶洗一次澡,歡迎分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給新生兒洗澡不要慌!新手爸媽注意這4個部位,寶寶健康不受影響
    特別是針對給寶寶洗澡這件事,畢竟寶寶幼小脆弱,就怕一不小心把寶寶弄疼。其實給寶寶洗澡也有很多講究,比如要注意某些部位,才能給寶寶把澡洗乾淨,所以新手爸媽們不要慌,今天就來說說新生兒洗澡那點事~給新生兒洗澡需要注意的第一個部位:頭部的滷門寶寶的滷門部位,需要寶媽在給寶寶洗澡時多加留意,是非常脆弱的部位,它會隨著寶寶的呼吸頻率走
  • 寶寶耳朵、鼻子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家長鬚知
    寶寶的一些部位卻是需要注意清潔,一些部位卻需要爸爸媽媽「偷懶」才是對寶寶好。寶寶耳鼻唇等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寶寶的小耳朵人的耳朵都會分泌一種淡黃色的粘稠學名耵聹,又叫耳屎,耳屎是外耳道皮膚的排洩物。
  • 冬天新生兒洗澡警惕一樣東西,正確洗澡步驟,看看你有沒有做錯?
    冬季洗澡為了防止寶寶凍著,北方城市即便有暖氣的情況下,媽媽們為了雙保暖,也會打開浴霸。而恰恰浴霸真是我們要警惕的,因為其光線非常刺眼,太過強烈,容易傷害新生兒視力。早前就有相關新聞,新生兒因為洗澡時開浴霸,眼睛受到損傷的情況。
  • 寶寶出生不足100天,幾個部位不能瞎碰,尤其第二個,易傷及智力
    作為人母,看著寶寶可愛的小身體,總是會忍不住想要摸摸他們,但寶媽要注意的是,嬰兒身體上這幾個部位最好別亂碰。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淺淺家寶寶出生後,全家人都是千般疼萬般愛,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對孩子的愛都不為過。
  • 新生兒要怎麼洗澡?新手媽媽學會這6步驟,得心應手
    剛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對孩子如何洗澡感到不知所措,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很多新手爸媽都覺得相當燙手。俗話說,要想贏要先想輸,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的,在給新生兒洗澡前,就要先準備好嬰兒用品等。
  • 女人身體這幾個部位,髒一點反而健康,男人別嫌棄
    我們都知道,女性的私處會有分泌物,如果不及時清潔的話,會造成細菌和病毒滋生,反而使得女性感染上婦科炎症。雖然說女性在平時適當的清潔對身體健康有利,但是身體的有些部位髒一點更健康。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
  • 新生兒肚臍護理要注意哪些?這四種行為會傷害寶寶,不要做了
    當胎兒脫離母體的那一刻,臍帶就完成了他營養輸送的「歷史使命」,剪斷之後,一般3、4天就可以乾癟,2個星期左右就可以自動脫落了。臍帶周圍的乾燥清潔。新手媽媽想要給寶寶洗澡,在臍帶還沒脫落的期間,可以用毛巾沾熱水給寶寶擦拭身體,儘量避開肚臍的部位。如果不小心讓肚臍沾水,也需要儘快擦乾,以免造成感染。
  • 新手爸媽新生兒如何護理?這幾個常見的問題,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所以,想要寶寶順利發育,那新手爸媽們就應學會新生兒護理,特別是以下幾個常見的問題,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1、新生兒用每天洗澡嗎?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不建議寶媽反覆給新生兒洗澡,不僅是因為新生兒免疫力較低,容易出現感冒,同時也是為了呵護寶寶的臍帶。
  • 新生兒身上有蛻皮怎麼回事?你或許不知道,看看育兒專家理解
    那麼新生兒身上有蛻皮是怎麼回事?新生兒出生之後,在一個月內都會有這樣蛻皮的現象,面部、手部、耳朵後面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有一層白色的皮屑捲起來,這種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在出生之前,這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等出生之後和空氣接觸,就會幹燥起皮。
  • 「洗澡」洗不對還不如不洗,這7條你做對了幾條?
    2.洗澡時別「強力清潔」,傷害皮膚 3.洗澡時間別過長,小心暈倒 4.洗澡水溫別太高,小心燙傷 5.洗澡時小心滑倒、跌倒 6.警惕洗澡設備、環境是否衛生 7.忘記及時保溼
  • 洗澡時,經常忘記清洗的三個部位,反而能幫助身體排毒,堅持按揉
    可以說洗澡對身體還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在洗澡的時候比較粗心,常常就是蜻蜓點水,一抹溜就結束了,經常忘記清洗一些部位,這些部位可是能夠幫助身體排毒的,不能大意,洗澡的時候要尤為注意,要堅持按揉,有很好的養生效果。
  • 男人想要腎好,洗澡時多洗洗這3個部位,腎會一天比一天「強壯」
    夏季是非常炎熱的,因為夏天出汗多,所以大家基本上每天都要洗澡,甚至有一些人一天要洗兩次或者是更多的澡,但不管天氣如何洗澡都並非清潔身體那麼簡單,其實洗澡也暗藏著很多健康的門道。特別是對男性而言,如果在洗澡的時候經常清洗這幾個部位,更有助於提高腎臟功能,緩解腎虛。腎功能下降的男生,洗澡時多洗洗「三部位」,腎會越來越強壯第1個部位:耳朵。
  • 新生兒為什麼會出現蛻皮?可能是四種原因引起的,家長要留意
    ①對寶寶身體做好清潔工作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身體出現蛻皮後,可能會感到非常緊張。甚至連孩子的日常洗臉、洗澡都不願意繼續了,生怕孩子因為這些日常清潔,讓皮膚受到感染。但事實上,家長應該在這個時候,給寶寶身體繼續做好清潔工作。
  • 冬天如何正確洗澡?提示:洗澡時按揉3個部位,或許對身體有好處
    要注意以下五點:  第一點、洗澡水溫度不是越高越好,小心燙傷  在冬季,很多人會把洗澡水溫度調到50度以上,他們會認為,熱水洗澡有助於身體回暖,提高睡眠。但事實上,溫度過高可能會導致燙傷,另外水溫過高,會導致皮膚油脂減少,加重皮膚乾燥程度。
  • 新生兒皮膚乾燥、脫皮:6個護理小招輕鬆應對
    有些寶媽遇到寶寶脫皮的問題會顯得很慌張,擔心是不是寶寶缺什麼營養了,或者是感染上皮膚病了,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新生兒脫皮一般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隨著日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會慢慢減輕。2、給寶寶做清洗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一般是在40℃左右(冬天室溫低的可以稍微調高一點),動作要輕柔。3、不要過度清潔,一般情況下,寶寶只需每天洗一次澡就可以了。4、給寶寶洗澡,應選用無刺激性、不含毒性殺菌劑的寶寶專用洗浴用品。另外小寶寶比較好動,建議使用無淚配方的洗護用品。
  • 洗澡有沒有最佳時間點?為何外國人喜歡早上洗澡,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主要就是習慣的影響,外國人喜歡在早上的時候洗澡,主要是因為身體剛剛在睡夢中醒過來,身體還沒有完全的適應,如果早上能夠衝個澡,就能加快身體血液循環的速度,讓人更加地有精神,而我們國家的人喜歡在晚上洗澡,是因為在晚上洗澡能夠洗掉身上的灰塵,緩解一天的壓力
  • 應對寶寶脫皮,只需這4個小妙招!
    很多寶媽發現,在給新生寶寶洗澡或換衣服的時候,會看到寶寶身上有薄而軟的白色小片皮屑脫落,千萬不要認為是寶寶得了皮膚病,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脫皮?應對寶寶脫皮的4個小妙招當你發現寶寶有脫皮現象時,千萬不要慌亂,著急忙慌地帶寶寶去醫院,只要認真做好護理,寶寶的皮膚很快會光滑柔嫩起來。
  • 寶寶洗澡水要加「料」,這樣可以防蚊驅痱?專家這樣說
    >@紅姐:我每次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都會往裡面加點藿香正氣水,這樣既清涼、驅痱還不怕蚊子咬。專家:寶寶洗澡,清水最好!什麼「料」都別加!小心害了寶寶。例如花露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金銀花水等等,這些「料」,多少都會含有酒精、樟腦等成分,而寶寶皮膚薄、吸收快,容易引起毒性反。另外,如果寶寶淘氣,不小心把洗澡水喝到了肚子裡,那就更危險了。
  • 女生洗澡時,不需要洗得「太乾淨」,這3處「髒一點」反而更健康
    特別是在洗澡的時候,女生的洗澡次數會比男生要多很多。即使女生洗澡的次數非常頻繁,女生在每一次洗澡的時候都會將自己身體的每一處都洗得乾乾淨淨。這樣的做法看似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洗澡的目的就是為了將身體的每一處清洗乾淨,洗掉皮膚表面多餘的油脂和依附在皮膚上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