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PentaQ、騰訊體育、體壇周報
圖:官方相冊
選手是青訓營裡絕對的主角,幾乎所有的流程都圍繞著這群20歲左右的年輕人,篩選出最優秀的選手,但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選手,青訓營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從九月底開始的線上報名,到十二月初決定最終結果的選秀大會,為期兩個多月的2020英雄聯盟青訓營圓滿結束,有的如願進入到理想的俱樂部,離打職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而有的遺憾落選,年紀又大了一歲之後,必須考慮是明年再來,還是面對現實。不過無論結果如何,這本身其實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我始終覺得年輕人可以有更多的嘗試,趁現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做一些能證明自己的事情,對自己有一個交代,我覺得挺酷的。」青訓營中騰競生態運營和發展負責人孫政說。
青訓營不僅僅提供了一些渴望實現職業夢想的年輕人一個機會,它的出現對於LPL以及整個英雄聯盟職業生態體系都有著重要意義。作為一款誕生已經超過十年,依然能在全世界掀起巨大熱潮的遊戲,英雄聯盟及其職業賽事,在這些年取得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其他遊戲項目衝擊、本身新鮮血液供給乏力等隱患下,官方開始未雨綢繆,給職業聯賽篩選年輕苗子、輸送人才精英的青訓營就應運而生了。
本屆青訓營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屆,一方面是隨著舉辦次數的增多,青訓營在各方面愈發成熟,選手整體實力提高,觀眾期待能夠誕生更多像Xiaoxiang這樣的青訓營明星選手,另一方面,有機會參與德瑪西亞杯跟職業戰隊交手,代表著青訓營最強戰力的黑牌戰隊的出現,也讓大家期待滿滿。
12月3日,2020英雄聯盟青訓營圓滿落下帷幕,我們在現場有幸採訪到了青訓營中騰競生態運營和發展負責人孫政,跟他聊了聊剛剛過去的青訓營的過往、現在和未來,以及青訓營中那些心懷職業夢想的年輕人們。
Q: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您目前負責的工作嗎?
A:我加入騰競聯盟生態團隊不久,生態團隊負責的內容包括LPL和LDL的俱樂部、選手管理,裁判等,所有跟俱樂部跟聯賽本身相關的,其實都是在我們生態運營和發展部門負責之下。
Q:可不可以稍微介紹一下整個青訓營的流程和架構?
A:青訓營大概的流程是第一步先徵集青訓營選手,包括兩個部分:首先我們會開啟一個線上報名渠道,徵集沒有過職業經歷的高端玩家,另一方面是向俱樂部徵集他們今年希望選送參加青訓營的優秀青訓選手。接下來會進行第一輪選拔,是針對線上報名玩家的線上選拔賽,將從大約3000多名的報名玩家中選拔出20多人參與到線下青訓營。今年從線上選拔了23名選手,加上俱樂部選送的57名青訓選手,一共80名選手參與我們在佛山的官方青訓營。整個線下的青訓營為期差不多在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中我們會把80個人分成特定的小組或者跨小組的隊伍,進行一系列的訓練和對抗,通過個人的排位、隨機分組等,以及相性或者教練的想法,再去組成各個隊伍,進行一些營內的對抗。
第一輪是沒有營內對抗的,會根據個人實力進行一批淘汰,然後再根據營內對抗淘汰到現在最終剩下了52個,是我們覺得有機會進入職業圈子的選手。大概的進行的過程就是這樣,到最後今天我們會有一個等於是選秀摘牌的儀式。
Q:最初為什麼要去做青訓營,它的定位是什麼樣的?
A:我可能說的比較直白,英雄聯盟是個老遊戲,對比其他新興的一些電競遊戲來說,可能門檻更高一些。在整體的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覺得無論是俱樂部和官方,都希望增加職業人口,來保證整個職業體系安全的運營。所以其實青訓也好,LDL也好,都是我們整個LPL的生態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跟傳統體育是一模一樣的,回過頭來看中國足球為什麼成績不好,因為職業人口太少。雖然目前可以看到不管從遊戲的熱度,還是直播平臺的觀看熱度上來看,英雄聯盟還是第一的電競產品,也是第一有流量的遊戲,但是當我們去看整個聯盟,去看未來的長足發展時,我們認為增加職業人口是一件未雨綢繆的事情,是包括俱樂部和聯盟都必須去做的事。
所以我們採用了俱樂部自己的青訓和官方的青訓營這種模式,雙管齊下來保證有足夠多的新鮮血液,特別是有能力的新鮮血液能進到這個職業或者是半職業的這樣的體系,一起把職業人口做大,我覺得這是一個可能跟傳統體育共通的理念。
Q:官方舉辦的青訓營和俱樂部的青訓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A:我覺得我可以分別從聯盟和俱樂部兩個角度去看。俱樂部的青訓有它的局限性,但也有它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在於,現在基本上每個LPL俱樂部都會有一個青訓的隊伍,也會有相應的教練、經理和領隊。俱樂部的目標很精準,他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或者說他是定向去尋找這些人的,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傳統體育裡面高水平運動隊的這種定向去尋找人才的模式。
但相對而言,俱樂部的青訓能承載的體量是有限的,一個青訓隊無論從基建還是成本考量,都不可能養一個幾百個人的青訓學校,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它既有它好的地方,也有它有偏差的地方。
我覺得聯盟目前想做的,就是擴大基數,俱樂部可能做不到的,我們聯盟青訓營可以幫助他們去完成。青訓營開啟,將近3000多個選手通過線上報名加入進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今天選秀大會最後留下的這52名選手裡,有七八名不是俱樂部選送過來的,是真正通過我們的體系從大眾玩家中徵集到的。去年的狀元EDG的Xiaoxiang,他不是從任何俱樂部出來的,完全靠青訓體系,也包括以前的iBoy這些選手。
所以在我看來,我們能夠做到的是幫助俱樂部將面鋪開,通過更統一的宣傳口徑,和我們遊戲運營的優勢,去接觸和招攬更多俱樂部可能無法大面積覆蓋的潛在選手。我們的青訓營和俱樂部的青訓體系相輔相成,才能真正將優秀的選手選拔出來。
Q:其實現在也有很多那種高校賽事,俱樂部說其實他們的人才儲備基本上已經在05、06年這個歲數了,能夠參加青訓營的高校選手是不是會比較少一點?
A:通過高校參與的選手是有的。年齡對於職業選手而言肯定是有影響的,我們青訓營今年平均年齡是17.8歲,高校選手至少有18、19歲,可能甚至20歲左右,電競對於選手的年齡要求跟傳統體育不太一樣,傳統體育的競技高峰可能就是在二十三四歲、二十五六歲左右,電競對選手精神力和特別是反應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競技高峰就是在20歲左右。老實說確實是這樣,雖然你的其他經驗可以彌補上,但20歲作為青訓選手確實是有點晚了。
但是我相信那些來報名參加青訓營的高校選手也知道自己年紀大了,雖然正常來看他還很年輕,但在青訓選手裡面已經不年輕了,被選上的概率可能也會比較小,但是我覺得他們來參加,即使沒有被選上,這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方式,我始終覺得年輕人可以有更多的嘗試。 趁現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做一些能證明自己的事情,對自己有一個交代,我覺得挺酷的。我讀大學時候也是一個半職業學生,我也證明過自己。從我個人經驗而言,我會認為通過這種形式之後,從事電競行業的其他工作會比較好。你想要做一個俱樂部的經理,或者總經理,我認為無論是站在教練或者站在選手的角度,如果你能正兒八經站在舞臺上面對過這些觀眾,這個感覺是不同的,因為你走上舞臺的這條路上,能學到很多東西,能通過這個機會去了解這個行業,去認清自己。我覺得其實是很好的事情。
Q:您覺得今年的青訓營跟前兩年有什麼變化嗎?
A:老實說,今年青訓選手總體的平均水平可能比去年高一些,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去年像Xiaoxiang這樣,一看就覺得他會成為職業選手的選手冒出來,我個人還是有一點遺憾的,我們非常希望通過青訓營能找到天才。
Q:今年青訓營增加了一個黑牌的機制,黑牌隊伍可以參與德瑪西亞杯,能簡單介紹一下黑牌這個機制嗎?
A:黑牌機制是因為我們想為大眾賽事去開通一個向上的途徑,在我看來青訓其實嚴格說並沒有進入職業體系,它站在職業體系的門檻上,還是算業餘。我們是希望為所有的這種大眾賽事的業餘賽事,找到一條通往職業賽事的途徑。
你可以看到我們今年德杯改革,已經公布的是我們會有4支非職業團隊直接進入德杯的小組賽,和其他的職業戰隊一起來競技,並且他們這4支隊是小組的種子隊。我們今年又設計了一些比較好玩的,可以讓這些種子隊去挑選自己的對手。這4支隊一個是來自於城市爭霸賽,一個是高校聯賽,一個就是我們青訓營,還有一個是主播,各個平臺選送的主播隊。
其實我們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打通非職業和職業體系之間的壁壘,這種賽事和以及我們未來的一些賽事設計,真的能給到大家更多的曝光,給到大家看到青訓或者其他的這種業餘賽事也是一條通向職業的途徑。我們明年無論從賽制、青訓營和其他事情上都會去優化,都是奔著這個目標去做的。
Q:現在的選手身價很高,怎麼看待選手身價對青訓帶來影響?
A:首先我們今年是有俱樂部選手財務公平規則的,沒有越來越高,大家還是要相信我們聯盟。我們要去增加我們的職業人口,可能是要跟其他項目去爭這些有天賦的選手。
大家都有天賦,大家都有能力,他為什麼要選擇成為一個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不成為其他的職業選手呢?因為我們這裡有更好的職業通道,我們有更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我們有最好的青訓營,你可以看到你的未來在哪裡,並且未來是閃耀著金光的,不單單是榮譽,也可能是物質上。所以我覺得選手的身價,轉會費的身價,選手工資這些說白了是個市場選擇的行為,這是完全是一個市場機制競爭下產生的現象,我覺得這些對職業選手是有幫助的。
我最希望聽到的一句話是明年青訓營的選手跟我說,打青訓比打陪玩賺得多。我希望他們會發現去選擇一條職業道路,可能比他去做陪玩這種偏業餘的遊戲方式可能能賺的更多。
Q:被淘汰的選手回去會做什麼呢?還是繼續陪玩嗎?
A:我覺得並不一定。因為淘汰有很多原因,首先我覺得我們的青訓營時間比較短,這是我們未來想去改進的一個方式。其次我覺得選手的狀態,各方面的因素,可能你隨機到了一個適合你相性的一個小組裡面,或者找到了一個適合你相性的教練,你可能在一個隊一個月內有比較好的發揮。有很多選手是在青訓沒被選上,後來直接去了俱樂部試訓,或者他們回到了俱樂部,然後靠著努力又打回職業體系,有很多,所以我並不擔心。
單說青訓營,差不多每年都有20%左右全是復訓回來的,他可能今年選不上,但是明年又回來了,再次參加青訓營。還有10%左右的學生是這次沒選上,但是被其他俱樂部看到,然後把他籤下來到自己的青訓。我覺得相性這個東西其實挺重要的,我們的青訓營時間確實有點短,未來也會想辦法去改進它。
Q:希望選手通過青訓營能夠學習到什麼?能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改變?
A:我覺得有幾點,首先是作為一個職業選手的基本素質,包括最簡單的,我們從小都要學道德品質的教育,這是一個職業學生的底線。除此之外,一些基本的,特別是對於很多路人,或者是一些職業俱樂部的青訓隊裡的選手,我們希望對他去加入一些社會性的培養,因為他們這個年紀應該是在高中或者是大學,受教育應該是在一個相對的集體生活中的。但如果你是個人選手,或者你很早進到了一個戰隊體系,可能並不能有一個比較社會性的教育能幫助他成長,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第三個就是一些作為職業選手除了道德以外的一些基本素質,包括是心理上,怎麼去跟教練溝通,怎麼隊員溝通,我們不單單是幫助他們提升遊戲水平,更多的是綜合希望他們能走上職業道路所需要這些所有的素質,包括他們自我管理生活的能力,這些如果你沒有經過這樣一個成體系的訓練,你可能是會有缺失的。
Q:經過這兩年,覺得青訓營目前還存在什麼問題?
A:我個人覺得第一個問題還是青訓營整體的時間偏短,可能會失去很多有天賦的選手,或者我們錯過了一些有天賦的選手,我們並沒有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幫助他們真正提高到一定水平。因為每個個體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是那種前期可以快速成長,但是到後期會偏慢的,它可能就比較適合這種短期訓練營的模式,但有些選手可能是前期比較比較慢,到了一個關鍵節點以後爆發,後期快速成長,他可能就會被這樣短期的訓練淘汰。所以我們覺得我們得想辦法去怎麼去優化青訓營本身的設計,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還是我們希望能對整個青訓營的包裝能做的更好一些,我們今年已經投入了比去年更多的預算去做這部分。主要目的還是達到我們去做青訓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做青訓營,能給那些可能成為職業選手的玩家,一條清晰的英雄聯盟職業通路,讓他覺得選擇做一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是非常有前途的。我們要把這個概念傳達給更多的適齡的選手們,歸根結底還是提升我們的英雄聯盟這個項目的電競人口。
Q:未來還希望能夠通過青訓營來達到怎麼樣的目的呢?
A:我有個小理想,明年可能比較難,後年我們的青訓營黑牌隊,可以殺入德杯淘汰賽。另外,我覺得青訓營可以是綜合培訓,不光是培養選手,對於整個對於行業,可能是英雄聯盟相關行業的,包括教練、解說、OB、分析師或者是我們的裁判,都能夠在這一個營裡面。因為我們可以幫助這些有熱愛有天賦的潛在的選手們,去找到他自己在英雄聯盟電競的這個行業裡最擅長的定位,這個也是我們長遠看,希望能做到的。因為其實你看整個行業不單缺選手,教練、助教、分析師,都缺很多。
Q:LPL與其他賽區相比青訓體系大概做的怎麼樣?
A:老實說韓國是沒有這樣聯盟機制的青訓營的,他們完全是交給俱樂部去做。我不說韓國一定比我們做得好,但目前看來,我們可能比韓國在最終結果上差一些,不過這不代表兩三年之後我們一定會比韓國差。我覺得韓國現在比我們好的點在於,他們的電競人口確實比我們多,因為他們整個社會對作為職業選手這件事是認可的。這也是我剛才說的,我們是通過希望包裝青訓營、包裝這些業餘賽事,能給大眾傳達的信息,就是電競這真的是個正兒八經的一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