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中國國務院已經印發"政策"文件,要求到2025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0%,目前這個數字是30%)
據環球網報導,受近幾年一系列事件的共同影響,中國已經制定新的國產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政策,相關的文件已經下發。文件要求,截至2025年,中國國產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0%,目前這個比例只有30%。中國的這個新計劃,日本也將成為"最大贏家"。
日本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一直保持較大的優勢,中國發展國產晶片的計劃必然促進日本的設備和材料出口。只要日本能堅持互利共贏,中國必然不介意日本搭乘中國經濟發展"便車"。但是對於日本,保持謹慎樂觀還是有必要的。
(近幾年一系列事件已經讓中國人意識到,所謂的自由經濟在大國競爭面前,一文不值)
中國晶片發展,中日可以共贏
眾所周知,日本從幾十年前開始就是世界知名的半導體技術強國,雖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美國的持續打壓下,日本半導體產業也受到重創,但是精明的日本人在半導體領域並未完全"垮掉"。
(根據研究,日本將會因中國的晶片計劃最先受益,日本是全球最主要的晶片製造所需材料提供者)
半導體是典型的技術密集性產業,整個產業鏈分為上遊中遊和下遊,一般的國家很難獲得全產業鏈優勢。面對美國的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就開始瞄準上遊,也就是材料和生產設備環節。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晶片製造所需的19種必備材料,日本在其中的14種材料領域佔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必備的26種半導體設備中,日本企業的10種設備佔據市場超過50%的份額。
(去年日本因日韓關係限制對韓國出口晶片製造材料的做法也表明,和美國一樣,日本也不可靠)
去年日韓矛盾,日本就用半導體材料優勢打壓韓國,當時日本限制對韓出口的三種半導體材料,日本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70-90%。即便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晶片製造大國,面對日本的材料限制,韓國還是毫無辦法。
而從這些就能看出,中國加速發展國產半導體產業,日本的優勢很大,在對華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出口方面,日本很快會迎來戰略機遇。實際上在今年6月份,日本的半導體設備出口就已經開始大幅增長,當時增長了31.1%,中國大力發展國產晶片製造業就是主要推動力之一。
(短期內中國還可以用稀土出口牽制日本)
對日本還是要謹慎樂觀
從以上就能看出,中國最新的晶片發展計劃,對日本來說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而且中國政府早已經對世界公開宣布,中國歡迎任何國家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只要日本願意,中日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合作必然快速增加,日本一定能成為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最大贏家"之一。
(長期看,中國仍然需要高端設備國內全產業鏈發展)
但是日本會不會和中國相向而行,目前仍未可知。在短期內中國的稀土和市場還能牽制日本,避免日本跟隨美國打壓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或者像對韓國那樣限制中國,但長期來看,日本仍是一個充滿未知的合作夥伴。對日本保持謹慎的樂觀,仍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