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寧上清溪
被譽為「華東第一漂」
明朝禮部主事池顯方稱讚
上清溪超過武夷九曲溪
(來源: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
福建新聞廣播 福建省河長制辦公室
聯合推出百集系列報導《幸福河水聲》
邀您暢遊生態美、百姓富的泰寧上清溪
01
自然風光令人稱奇
(龍鱗壩,來源:大美福建微信號)
三明市泰寧縣城東北部、金湖上遊的上清溪景區,全長45米、寬8米的「龍鱗壩」成網紅景點,溪水自矴步間傾瀉,順著5層「龍鱗」錯落而下,在堰壩上形成層層疊疊的白色水花。從遠處看,好像一片片銀色的龍鱗閃閃發光。
而上清溪之旅最精華的部分則是6公裡的上清溪漂流。溪兩岸壁立千仞,奇巖峭拔,森林茂密。遊客穿梭於高聳入雲的赤壁翠峰之間,但見天為山欺,水求石放,山重水複,別有天地。
(仙雨峽:上清溪最長的峽谷,長約600米,一路丹崖齊天,兩岸滴泉不斷,像仙雨飄灑。來源:泰寧旅遊微信號)
在溪流下碼頭處有一景點叫「棲真巖」,相傳西漢末年道仙梅福在此練丹,所以當地以道教三清中的「上清」為溪流取名。
上清溪從泰寧縣上青鄉川裡村發源後,蜿蜒而下50多公裡,目前開發為景點的共6公裡,沿途「九十九曲,八十八灘,七十七彎,六十六潭」,著實令人稱奇。
(海市蜃樓,崖壁黑紅相間,像瀑布流水,像一座座精美的屋舍。來源:泰寧旅遊微信號)
據《泰寧縣誌》記載,明朝禮部主事池顯方曾探幽至此,發出了「茲奇果逾九曲」的讚嘆,認為上清溪景觀奇特,超過了武夷山九曲溪。池顯方的《上清溪遊記》中,還詳細記載了上清溪美麗的自然風光:「轉一景如閉一戶焉,想一景如翻一夢焉,復一景如逢一故人焉。」
我國丹霞地貌研究專家黃進教授先後五次實地考察,並賦詩稱讚到:「泰寧東北上清溪,古樸清幽舉世稀;黃進遊山千百處,數來最是此中奇。」
02
安全美麗的幸福河
(來源:清新福建網站)
近年來,泰寧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力促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全力打造「安全河、生態河、景觀河、幸福河」。
隨著上清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的實施,沿河兩岸提高了防洪標準,大大改善了濱水環境。上碼頭的崇際村將龍鱗壩、江心島、沿河步道與橋底棧道相融合,打造出了文旅融合提升工程的親水系列景點。
03
生態美,百姓富
(落霞壁,因水流侵蝕和風化剝蝕而造成的崩塌懸崖。來源:泰寧旅遊微信號)
上清溪還引入企業河長,實現了「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泰寧民俗遊漿豆腐加工作坊承包了崇際村際下河道的經營權及日常管護權,在保護好水生態資源的同時,打造親水旅遊、民俗體驗、觀光遊覽、運動娛樂於一體的上清溪水上樂園,並將承包收入與村民共享,激發了群眾治水護水的熱情。
一溪碧水映丹山,上清溪守住了生態高顏值,引來了八方來客。它以山水奇景,帶遊客如入上清仙境,「華東第一漂」的美譽名副其實;它用生態之美,書寫了脫貧致富的故事,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個國慶
泰寧上清溪
一起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