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建立整整40年的熱河省,為什麼會在1955年被撤銷

2021-02-13 古今歷史人物

說起熱河這個地區,可能當代年輕人很少知道它。這也很正常,因為這個地區在建國不久後,就被撤銷了,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遼寧省的一部分,當然除了熱河以外,還有察哈爾、綏遠、寧夏。這四省就是民國時期的「塞北四省」。

塞北四省

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脫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所轄區域包括原直隸熱河都統管轄的14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昭烏達盟的12個旗併入。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六省之一。轄15縣和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縣(現在的承德市)。由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

湯玉麟

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增設寧城、凌南、魯北、天山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

熱河省

1948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收復承德,熱河全省解放。成立熱河省,歸東北局領導。1949年1月10日成立熱河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5年2月成立熱河省人民委員會。

1955年7月30日,撤銷熱河省,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河北省、遼寧省及內蒙古自治區。

算起來,熱河從成立到撤銷,整整有40年的歷史。

那麼問題了,建立這麼久的熱河省,為什麼在1955年要撤銷呢?

原因很簡單,熱河作為省級行政區建立之初所面臨的邊疆危機不存在了。

日本已經戰敗,外蒙獨立並得到了新中國的承認,新中國和蘇聯同屬戰後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也就消除了俄國向中國擴張勢力的問題。

外蒙古

當初民國時期,之所以在熱河建省,是因為戰略需要。

如地圖所示,熱河位於北京的北邊,地形北接內興安嶺,南抵長城,南北兩千餘裡,東西一千餘裡,人口七百餘萬,無論是面積和人口都可以獨立一省,也有拱衛當時民國首都北京的作用。而且當時外蒙叛亂之後,蒙匪襲擾熱河,內蒙出現不穩狀況,熱河建省鞏固了內蒙地區,也為他日解決外蒙問題打下基礎。

不僅如此,熱河建省也是有歷史依據的:從漢代的遼西郡,到遼的中京道,金的北京路,歷史上熱河就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

所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1914年 7 月 6 日,公布建立了熱河、察哈爾、綏遠為特別區,設立都統管轄。至此熱河成為了省級行政單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恢復內蒙古歷史地域的偉大構想。為了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構想,落實新中國的民族政策,實現內蒙古行政區的統一,熱河省的撤銷也就不可避免了。

世界歷史回憶錄

wisdom-quiz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歷史】已經建立了二十多年的熱河省,為何在1955年會被撤銷?
    熱河曾經也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屬於東北四省之一。但是到了抗戰期間,熱河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後,熱河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局面。到了1955年,中央經過認真考慮決定撤銷熱河省。 一、熱河地區曾經是清朝皇族的避暑勝地熱河在清朝時期,雖然不是省份,但是熱河這個說法已經出現。當時熱河的承德,堪稱國家的副政治中心,每年夏天,清朝皇帝都會到承德避暑。
  • 1955年,已經存在了16年的西康省,為何會被撤銷?
    當時,鑑於西南地區的危急情況,四川總督趙爾豐建議在四川和西藏地區之間,再建立一個行省。趙爾豐的建議是:「改造康地,廣興教化,開發實業,內固蜀省,外拊西藏。」清朝確實有建立行省的意思,但是隨著清朝的滅亡,內陸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當時,各路軍閥都沒有能力和精力,理會西南地區建立省份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30年代,也就是抗戰時期。
  • 1955年,中央為何撤銷存在20多年的塞外四省?與內蒙古有何關係?
    他們都是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因為軍事防禦而設計的省,很多人都知道寧夏現在是自治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經在1955年的時候,寧夏被撤銷,併入到了甘肅省,所以說在1955年的時候,寧夏省是不存在的,那麼當時為何要撤銷這些存在了20多年的省份呢?
  • 8省被撤銷,為什麼?
    電影《康定情歌》截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西康省被撤銷,實際上,當時還有7個被撤銷的省份。這些省份何時建立,它們在歷史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為何最終消失?如果我們打開一張1950年前後的中國行政區劃圖,可以看到,雖然各省份仍然是當時地方主要的行政單位,但在省之外,還有各個行署區,作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替代省政府管理一片區域。
  • 這89張原熱河省的老照片,震驚了300多萬承德人
    熱河,原東北四省之一,簡稱熱,省會就是今天的承德市,熱河的名稱來源武烈河,不是避暑山莊裡的熱河泉。
  • 民國「塞北四省」之一的察哈爾省,為何只存在了40年?
    察哈爾省建始於1912年,撤銷於1952年11月,整整存在了40個年頭。在民國,察哈爾連同熱河、綏遠、寧夏三省,常常被人稱為「塞北四省」。這四個省份留給人們無盡的回想,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早已不復存在,唯一留存的寧夏,在歷史上也曾消失過,如今面積要小得多。傳統意義上的塞北就是以長城為界,指長城以北的地區,這個範圍比較廣了,包括了整個蒙古高原地區。
  • 歷史上,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何時設置?轄區在哪?為何撤銷?
    另外在一些反映民國、抗戰時期的影視劇裡,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察哈爾、熱河、綏遠這些地名。這充分說明大家對那一段歷史還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了解的可能有些不全、片面,因此就造成對一些歷史知識的誤解。為此小編感覺有必要把那段歷史捋一捋,看看當時為何會在中國的北方設置熱河、察哈爾、綏遠這三個省,這三個省又是什麼時間設的,各省範圍包括哪些區域,最後撤銷於什麼時間。
  • 中國宣布撤銷的4大省份 ,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中國宣布撤銷的4大省份,有沒有你所在的地區呢?快來看一看!西康省,康定情歌的發源地,它是位於四川和西藏之間的一個省份,足足有53萬平方公裡,真所謂地大物博!西康省是於1939年建立,在解放戰爭勝利後1955年9月被撤銷,其原有管轄區域以金沙江為界限。
  • 民國四大特別行政區,後都改設為省,建國後先後撤銷
    中華民國初期(北洋政府時期),行政區劃基本承襲自清朝,但也有所變更,曾經設立了四大特別行政區,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這四大特別行政區先後改設為省,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撤銷。民國四大特別行政區都成立於1914年,它們分別是:熱河特別行政區、察哈爾特別行政區、綏遠特別行政區及川邊特別行政區。熱河特別區成立於1914年,下轄熱河道及昭烏達盟、卓索圖盟等地,總面積約18萬平方公裡,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內蒙古赤峰市全部、通遼市大部、河北承德市大部、遼寧錦州市一部、阜新市一部。1928年,熱河正式改設為省,省會承德,為塞北四省之一。
  • 新疆省存在了71年,為何在1955年又成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在第二年(1955年),新疆省撤銷,新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這樣,新疆成為了國家成立的第二個自治區(第一個自治區為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成立)。目前,國家總計擁有5個自治區,一個問題出現了,新疆省已經存在了70多年,為何在1955年為改成了新疆自治區呢?其實,和寧夏的問題差不多,下面我們來講解一下。
  • 建國後被撤銷的八大省份,你聽說過幾個?哪裡又曾是你的所在
    1955年9月西康省正式撤銷,其原有轄區以金沙江為界限。金沙江以東地區歸屬於四川省,金沙江以西歸屬於西藏自治區。西康省的建制共存在了16年9個月,從歷史上看時間並不長。 這一地區原來歸屬於山西省管轄,但是在1914年,袁世凱處於壓制閻錫山的需要,把這一地區設立為綏遠特別區。1928年北伐勝利以後,又改稱綏遠省。綏遠省的省會為歸綏,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首府今呼和浩特。綏遠最出名的歷史要屬30年代的綏遠抗戰,百靈廟戰役大破日軍。 1954年,綏遠省被撤銷,原有的轄區併入內蒙古自治區,確定歸綏市(復稱「呼和浩特」)為自治區首府。
  • 1949年建國以後,陸續被撤銷的8個省份,看看自己當初是哪裡人
    在中國的現行的政治行政體制中,是從上到下分為省、市、縣、鄉。從古至今,政治劃分的行政單位一直在演變,就連建國後至今短短的68年間,就已經有8個省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我們一起探尋下曾經的歷史,看看當初我們是哪個省的人。
  • 你知道中國消失的七個省是哪七個嗎?
    嚴格上來說,熱河省建立於民國時期的1928年,國民政府為了加強對蒙古地區的統治,大力推行民政統治制度,分別在內蒙古劃至三個特別區,熱河、察、哈爾、綏遠,再加上寧夏,一共被稱為塞外4首。熱河省的建立主要出於軍事目的,1931年日軍佔領東北三省,熱河就成為了遏制日本軍隊進一步擴展的屏障。但是熱河的戰爭打得一塌糊塗,11萬東北軍不戰而逃,70多個日本騎兵就佔領了省會承德。
  • 「熱河」的傳說
    清朝初年,這裡除蒙古人的牧馬場以外,只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叫熱河上營。清建行宮以後,這裡一直稱為「熱河」。      說起「熱河」,還有個神話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代,承德這裡是一片汪洋大海。海裡有一座龍宮,住著龍王和他的子孫。有一年大旱,土地龜裂,莊稼枯萎,黎民百姓饑渴難忍。龍宮裡善良的龍女,便偷偷降了一場大雨。
  • 這6個省的名字在中國地圖上消失了,留下來的風景卻美上了天!
    NO.2 察哈爾省察哈爾省建立於1912年,堅持了40年。察哈爾省的省會變化很多,一直沒有合適的地方。1955年,熱河的轄區分給了遼寧、河北和內蒙古。其中赤峰歸內蒙古,朝陽歸遼寧,承德歸河北。
  • 《康定情歌》中提到的康定城,曾屬於一個特殊的省,現早已被撤銷
    1939年西康省政府在康定正式宣告成立,從建省方案的提出到最後建立歷時30多年。1955年西康省被撤銷,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那麼西康省的建立、撤銷到底經歷了什麼呢?1.西康省的特殊地理位置西康省東部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也就是平原地形向山脈地形的過度地帶,位於橫斷山脈的東麓、四川盆地西緣,當時管轄的雅安、康定,涼山都集中於此。
  • 1954年寧夏併入甘肅,為何4年後又重新成了自治區?
    這樣的問題持續到了北伐戰爭結束以後,為了鞏固正北方向,當時的政權建立了北方四省。  北方四省包括寧夏省、綏遠省、熱河省和察哈爾省,四個省份各地管理內蒙古的一部分。當時,寧夏地區從甘肅省脫離,成立了寧夏省,管理了內蒙古的西部。認真的說,當時建立北方四省主要是為了公布邊陲,起到戰略緩衝的作用。在抗戰時期,除了寧夏省之外,綏遠省、察哈爾省、熱河省確實起到了戰略緩衝的作用。
  • 東北原本總計有9個省,1954年,為何變成了東北三省?
    說起東北地區,大家的第一反應自然是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個省,這個說法沒有錯。因為目前,東北地區確實只有3個省。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東北地區的轄區變化非常大。最初,東北地區確實是3個省,隨後變成了東北4省、東北9省、東北6省。到了1954年,才確定了東北三省現在的樣子。
  • 新疆省存在了71年,為何在1955年改為自治區?
    在1955年,新疆省被改名為新疆自治區,就這樣,新疆成為了國家第二個自治區。目前,中國總共擁有5個自治區,一個問題出現了,在此之前新疆省已經存在了70多年,為何在1955年為改成了新疆自治區呢?其實,這背後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 綏遠省 原塞北四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
    綏遠在清朝為歸綏道,屬山西省管轄,1914年袁世凱北洋政府將之分出山西,與興和道建立綏遠特別區,1928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改稱綏遠省,省會為歸綏(今呼和浩特),抗日戰爭時期省會為陝壩(今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陝壩鎮)。綏遠省人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上半年統計為216萬6513人,下半年統計為222萬99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