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熱河這個地區,可能當代年輕人很少知道它。這也很正常,因為這個地區在建國不久後,就被撤銷了,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遼寧省的一部分,當然除了熱河以外,還有察哈爾、綏遠、寧夏。這四省就是民國時期的「塞北四省」。
塞北四省
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脫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所轄區域包括原直隸熱河都統管轄的14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昭烏達盟的12個旗併入。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六省之一。轄15縣和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縣(現在的承德市)。由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
湯玉麟
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增設寧城、凌南、魯北、天山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
熱河省
1948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收復承德,熱河全省解放。成立熱河省,歸東北局領導。1949年1月10日成立熱河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5年2月成立熱河省人民委員會。
1955年7月30日,撤銷熱河省,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河北省、遼寧省及內蒙古自治區。
算起來,熱河從成立到撤銷,整整有40年的歷史。
那麼問題了,建立這麼久的熱河省,為什麼在1955年要撤銷呢?
原因很簡單,熱河作為省級行政區建立之初所面臨的邊疆危機不存在了。
日本已經戰敗,外蒙獨立並得到了新中國的承認,新中國和蘇聯同屬戰後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也就消除了俄國向中國擴張勢力的問題。
外蒙古
當初民國時期,之所以在熱河建省,是因為戰略需要。
如地圖所示,熱河位於北京的北邊,地形北接內興安嶺,南抵長城,南北兩千餘裡,東西一千餘裡,人口七百餘萬,無論是面積和人口都可以獨立一省,也有拱衛當時民國首都北京的作用。而且當時外蒙叛亂之後,蒙匪襲擾熱河,內蒙出現不穩狀況,熱河建省鞏固了內蒙地區,也為他日解決外蒙問題打下基礎。
不僅如此,熱河建省也是有歷史依據的:從漢代的遼西郡,到遼的中京道,金的北京路,歷史上熱河就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
所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1914年 7 月 6 日,公布建立了熱河、察哈爾、綏遠為特別區,設立都統管轄。至此熱河成為了省級行政單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恢復內蒙古歷史地域的偉大構想。為了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構想,落實新中國的民族政策,實現內蒙古行政區的統一,熱河省的撤銷也就不可避免了。
世界歷史回憶錄
wisdom-quiz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