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囚凰》研討會舉行 專家學者共話周播劇探索創新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鳳囚凰》研討會成功舉行 專家學者共話周播劇的探索與創新

  由愛奇藝、湖南衛視和歡娛影視主辦的「創新與求變——從《鳳囚凰》看臺網互動背景下中國周播劇的探索與發展」專家研討會3月23日在北京順利召開。《鳳囚凰》自播出伊始,收視率與播放量屢創新高,其引發的關於中國周播劇發展模式創新的探索值得深究。

  研討會群賢畢至,聚集了學界和業界的一眾大咖: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周結,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授路海波,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司若,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陳銳,著名影視營銷專家、光合映畫CEO陳炯,著名影評人彭侃等專家學者。《鳳囚凰》監製馬田、歡娛影視副總裁席雪蓮、湖南衛視總編室副主任湯集安、愛奇藝副總裁陳瀟、愛奇藝國內發行業務部總經理王曉燕等主辦方領導也蒞臨現場。此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媒體的資深記者也出席研討會並發言。


研討會現場

  內容為王:匠心製作+IP創新性改編

  作為2018年的開年大劇,《鳳囚凰》播出後,收視率和網播量屢創新高,劇集播出一半,全網播放量便高達35億,話題閱讀量達21億,#鳳囚凰#、#容止#、#宋威龍#等熱搜詞接連登上熱搜榜。衛視方面,《鳳囚凰》收視平穩居高,單日收視率始終保持0.6%-0.8%之間。極高的討論熱度與點擊量背後,《鳳囚凰》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從網臺互動、周播劇模式與網絡劇三大方面簡要的談論了《鳳囚凰》帶來的思考。李京盛認為周播模式在中國值得大力提倡,周播劇集需要更精彩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因此有助於提升中國電視劇的內容質量。李京盛表示,《鳳囚凰》所體現的思想內容和價值導向是正確的,是符合大眾審美,符合大眾的價值認可的。

  愛奇藝副總裁陳瀟認為《鳳囚凰》非常重視影視劇改變的規律,做了非常多的創新,尤其是非常有網感的創新。在人物的設定上做了創新,人物有鮮明的風格,而且年輕態非常明顯。

  堅持用匠心精神做事,是歡娛影視打造品質之作的重要理念。除此之外,該劇的製作團隊把握住劇情節奏設置,結合影視播放的特徵、影視畫面特色等因素的基礎上,在維持原著風格的情況下對IP進行了創新性改編,將該劇分為宋國篇和魏國篇兩個篇章。並通過巧妙的人物設定和情節設置,將兩個篇章緊密聯繫起來,借劇情和人物的內心情感將健康、正能量的兩性觀融入到故事主線中。對於熟悉原著的觀眾來說,電視劇《鳳囚凰》不僅保留原著中的經典元素,而且在故事情節的設置上別具匠心,讓觀眾看到了新鮮的故事和人物。

  《鳳囚凰》的監製馬田在研討會現場分享了該劇主創團隊為打造故事動人、畫面精美、製作精良的作品的幕後創新與考量。該劇的時代背景是鮮少被呈現在螢屏的南北朝時期,為更好還原南北朝風貌,歡娛影視的製作團隊觀察大量壁畫、查閱大量文獻史料,了解南北朝時期造型服飾特點和審美特點。對南北朝時期的「假髻」、詩酒文化、名士愛美、牛車出行等眾多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風貌和審美風尚從細節上進行還原。在視覺呈現上,該劇採用了富有禪意的東方色系,以素雅色調為主,體現出南北朝時期所追求的極簡之風。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授路海波表示,《鳳囚凰》的畫面漂亮是講究簡潔的漂亮,非常具有時尚感。

  收視強勢:「年輕化」特質+故事升級

  與會專家認為,作為一部周播劇,《鳳囚凰》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密切的臺網聯動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愛奇藝、湖南衛視和歡娛影視的受眾定位高度契合也助推了 《鳳囚凰》的發力。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教授路海波認為,《鳳囚凰》不僅具備好的故事、強的情節、美的畫面,還對觀眾的研究比較透徹。根據愛奇藝國內發行業務部總經理王曉燕在現場分享的《鳳囚凰》的播映報告顯示,該劇的受眾以女性偏多,集中在25到30歲。

  歡娛影視與生俱來的年輕化基因,使其在作品的打磨上天然具備吸引年輕受眾群體的特質;湖南衛視培養的觀眾群定位在青少年群體,這使得它開創的十點鐘黃金檔獨播劇場始終有著穩定的收視群體;愛奇藝堅持「新題材、新潮流、新偶像、新青春」理念,創新布局差異化內容題材,持續吸引不同口味的觀劇用戶。這三者的結合達到了「1+1+1>3」的效果。

  同時,關曉彤、宋威龍、張逸傑、白鹿等主演的粉絲群體與周播劇時段、湖南衛視、愛奇藝和歡娛影視的受眾群體定位,以及《鳳囚凰》的目標受眾特徵相契合,這也助推了《鳳囚凰》收視率、網播量的走高。

  從製作到主演所具備的天然年輕化基因是《鳳囚凰》收穫高收視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歡娛影視的製作團隊在打造作品的過程中巧妙地通過人物設定和情節設置,借劇情和人物的內心情感將健康、正能量的兩性觀融入到故事主線中。《鳳囚凰》不僅僅是為觀眾講述了劇中人物的愛情故事和權謀,更是希望借電視劇提醒觀眾要學會換位思考、互相信任、彼此真心對待。

  研討會最後,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周結總結了會議觀點,認為網絡劇與電視劇的管理、標準終將趨於一致。他指出,網絡劇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對於中國整體劇集的創新與發展有積極作用,指出了網絡劇對於中國影視劇集走向中國道路,找到中國美學的正向意義。同時,他認為網絡劇對於年輕人的影響十分巨大,一方面為年輕導演、演員提供了成長機會,另一方面傳遞了價值觀與文化。

相關焦點

  • 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商發展,變電站發展技術專家研討會在煙舉行
    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系統控制與保護專業委員會主辦,東方電子協辦的變電站發展技術專家研討會同期舉行,並全程網絡直播。來自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電力科學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位專家、學者、獲獎代表齊聚港城,共襄盛會。「東方電子杯」有獎徵文活動已連續舉辦十四屆。
  • 國內外專家學者線上齊聚,共話當代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發展
    楚天都市報12月1日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周小燕)11月28至29日,CRIOCM 2020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線上會議在華中師範大學召開,線上會議累計參與人數達6000多人。本次學術研討會主題為「迎接新挑戰: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的創新、合作與可持續發展」。
  • 眼防動態 | 上海市視覺健康中心長寧研究創新中心專家研討會順利舉行
    眼防動態 | 上海市視覺健康中心長寧研究創新中心專家研討會順利舉行 2020-07-14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越論劍」軍事文化研討會在浙江紹興舉行
    央廣網11月24日消息(賴巧晶)11月22日上午,「古越論劍」軍事文化研討會在浙江紹興舉行,原南京政治學院副院長印進寶等軍地各界13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古越軍事文化精髓,深入探討其現實意義和在開展國防教育中的開發運用價值。
  • 兩岸專家學者共談教育發展創新
    原標題:兩岸專家學者共談教育發展創新   廣西高等教育目前正處在由大眾化向普及化突破的關鍵時期,如何破解發展瓶頸?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明區舉行
    圖為研討會開幕式現場——趙松 攝影11月21日,由中共貴陽市南明區委宣傳部、貴陽學院、貴州師範大學、貴州省史學會、貴陽市歷史學會聯合主辦的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南明區舉行。
  • 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探索教育新生態
    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搭建了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其中,12月11日下午,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主題論壇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
  • 甘肅省2016年藏醫藥學術研討會召開 五省藏區專家學者齊聚迭部
    7月8日,甘肅省2016年藏醫藥學術研討會在迭部召開,來自五省藏區的260餘名藏醫界知名專家、學者齊聚迭部,以研討會為平臺,切磋醫術、就辨識藥材、鑑定藥性,推動藏醫藥事業發展,更好服務於各族群眾的健康展開學術交流。
  • 黨建有溫度 專家學者點讚思明「近鄰」模式
    12月5日,「近鄰」模式專家研討會在廈門市思明區舉行。中央黨校有關領導、國內社會治理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專業刊物編輯等50餘人參加研討會。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們實地走訪了思明區「近鄰」模式黨建示範點,包括「近鄰」模式的起源地深田社區、「老城街巷」治理樣板仁安社區、中高端住宅小區治理代表寶嘉譽峰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典範觀遠裡小區等。
  •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並召開
    為積極探索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模式,12月16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山西工商學院召開。研討會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模式實踐探索」為主題,來自全國民辦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首屆「太空體育運動學分類」研討會在珠海舉行
    中新網12月1日電 近日,由廣州體育學院主辦的首屆「太空體育運動學分類」研討會在珠海舉行。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何質彬,北京師範大學體育運動與科學學院副院長高嶸,廣州體育學院教研室主任、「太空體育」課題主持人柳天揚等三十多名專家、學者等出席了本次學術研討會。
  • 「政治學基礎理論:堅守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1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比較政治系舉辦,「政治學人」學術團隊策劃的「政治學基礎理論:堅守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徐匯校區新建樓舉行。來自國內政治學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的理論創新發表學術演講並展開交流。論壇開幕式由博士生趙吉主持,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黨委書記姜文寧致辭。
  • 智慧廈門國際研討會在我市召開 20位專家學者線上對話
    -智慧廈門國際研討會廈門會場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張海軍 通訊員 管軒 雷颺)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昨天下午,智慧廈門國際研討會在我市召開,2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參與對話,共同助力廈門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城市新經濟和新生態的發展。  採用線上形式舉辦 約20個國家嘉賓參與  受疫情影響,外賓無法來廈,研討會採用線上形式舉辦。
  • 專家學者這樣說
    12月4日,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2020學術研討會在廣東東莞市舉行。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分析現狀、探討問題、思考未來,提出許多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創新性、針對性的理念認識、規劃設想、實踐對策。專家們認為,要充分聚焦高等教育發展方式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著力開展產學研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驗,積極實行學科專業、平臺基地、人才團隊、成果產業化等一體化部署,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構建開放型融合創新發展的高等教育共同體,強化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12月16日上午,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及哈爾濱、西安、太原等地的業內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關公頌》的創作理念、藝術成果、演出效果等進行了研討。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峰,運城市政協副主席劉國義出席研討會。
  • 同濟在高中建設AI創新實驗班探索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
    週遊 攝人才缺口超500萬 同濟在高中建設AI創新實驗班探索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中新網上海5月13日電 (許婧 黃艾嬌)從同濟大學13日在上海張江人工智慧島舉行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貫通式培養研討會上傳出消息,目前中國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暢所欲言
    12月8日,成都市雙流區2020年企業工傷預防宣傳培訓工作研討會召開,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工傷保險處處長胡兆舜,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傷保險處處長鄭興全出席會議。會議介紹了雙流區2020年工傷預防工作情況。
  • 電視政論片《雄關》研討會在京舉行
    12月13日,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相關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學者出席活動,共同研討《雄關》的思想內涵、價值導向、創作風格和現實意義。研討會上,多位知名學者熱烈發言,縱論《雄關》。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雄關》的創作理念、影像架構、話語表達、視覺創新及藝術突破等議題作了深入研討。大家一致認為,《雄關》導向正確、故事動人、結構合理、製作精良。在價值取向上,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報導視角上,做到了宏觀敘事與微觀觀察緊密結合。在創作手法上,創新運用多種視聽手段,抒發情感,激發受眾。
  • 「關於建立嶺南陶塑融入當代陶瓷可持續發展模式」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原標題:「關於建立嶺南陶塑融入當代陶瓷可持續發展模式」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 「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舉行
    12月5日,由陝西師範大學醫學與文明研究院主辦的「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舉行,旨在為有效整合多學科資源和要素,轉變健康人文研究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