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探索教育新生態

2020-12-16 北京海澱

12月11日至12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電化教育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包括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和4個線上分論壇。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搭建了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其中,12月11日下午,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主題論壇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介紹:「此次論壇邀請到海澱區各中小學學校代表、權威教育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在立足新常態、新技術的背景下,前瞻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趨勢,並基於區域和學校現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面臨的痛點,共同探討推動區域教育管理體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促進區域教育的創新發展。」

「教育高地」專家碰撞「海澱智慧」

主題論壇上,來自海澱區教委委員會副主任胡劍光,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曉英,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白雪峰,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副校長陳俊榮等海澱「教育高地」的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作了主題發言。

胡劍光在致辭中說到,海澱作為信息化基礎雄厚、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強區,在全國起到率先探索、經驗引領的帶頭示範作用。今年,海澱區獲批成為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同時成立了海澱區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期待政府、學校和企業能夠多交流、多碰撞,為中國教育貢獻更多的「海澱智慧」。

吳穎惠談到,智能時代教學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出虛實融合的立體化形態,越來越多地體現出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發展趨勢。未來在教育管理方面,教學對技術的依賴性也將越來越強烈,建立學生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智慧教室,使學生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主動學習。在教師的幹預、引導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而有效地獲取知識,實現技術與教育場景的有機融合。

隨後,馮曉英作了「新技術時代下的混合式教學與教育創新」的主題演講;白雪峰作了主題為「新技術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的精彩演講;陳俊榮作了主題為「基於線上線下教育教學融合的魔法學校」的實踐分享。

人工智慧助力智慧教育

作為探索新型教育教學模式與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促進智能化教育研究的深度開展,加速推進應用融合創新,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環境和不斷推陳出新的A.I.技術產品將為教育行業這一系列的新作為「保駕護航」。

主題論壇上,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中國聯通北京公司教育部總監郭柏等企業代表,就企業產品及相關信息作了分享。以「人工智慧助力智慧教育」為主題,周佳峰談到,教學是面向未來的信息模板,在人工智慧的促進下,教育將更加關注人的發展。在人工智慧的賦能下,學習範式將發生深刻改變。郭柏在「5G時代下中國聯通智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中提到,5G技術將在未來的遠程互動教學、虛擬實境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校園智能管理等應用場景產生重要作用。

據介紹,今年7月,海澱區成立了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以建設「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整合區域內各種網際網路教育資源,促進網際網路新技術、新產品在教育上的廣泛應用,探索教育新生態為己任。吳穎惠希望通過人工智慧時代新教育形態的研究和探討,促進企業和學校對接,同時促進企業的新產品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特別是科大訊飛及其他公司所研發的信息化教育產品、A.I.產品等,能夠在教育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以教育信息化撬動教育現代化,不斷擦亮海澱教育的「金名片」。

當天,作為主辦方的科大訊飛現場展示了「訊飛智慧窗」「因材施教綜合解決方案」「人工智慧創新教育」系列產品,以及於日前新推出的訊飛掃描詞典筆。同時,在專家學者主題演講的大屏上,科大訊飛的產品——「聽見智能會議系統」正在為線上線下觀眾精準採集實時音頻或錄音,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實時轉化為文字。

這些新技術已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必將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教育變革的重要驅動力。(記者 景天)

相關焦點

  • 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奮力開拓發展新局面——專家學者幹部群眾熱議...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奮力開拓發展新局面——專家學者幹部群眾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全國知名專家、學者雲集!裡水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備受肯定!
    全國知名專家、學者雲集!裡水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備受肯定!凝結教育智慧推動佛山教育高質量發展佛山市副市長許國在開幕式上表示,此次學術年會聚焦提升教育活力與質量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等議題,匯聚有關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校長、局長共同研討,交流先進經驗,分享創新案例,凝結教育智慧,必將對推動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
  • 專家學者齊聚漯河,探索打造「彩化生態景觀城市」
    央廣網漯河11月9日消息(記者 胡曉輝)11月6日至7日,漯河市召陵區青年鎮城市彩化發展論壇如期舉行,國內多位著名林業專家、知名園林企業代表齊聚漯河,結合當地紅楓林特色經濟產業,探索青年鎮打造「彩化生態景觀城市」的新路徑和新可能。
  • 新時代下,勞動教育如何推動?500餘專家學者在漢建言獻策
    專家學者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腦力勞動、服務性和消費性勞動及複合性勞動、創造性勞動的比重不斷增大,因此,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不能僅僅把勞動理解為原始的、簡單的體力勞動。論壇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華中師範大學知行實踐教育研究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所、中國德育雜誌社承辦。
  • 聚焦教育新生態 用思想照亮未來
    12月11日-13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元知智慧教育論壇合辦,今年年會的主題是「營造教育新生態」。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官員、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官員、中國著名的教育家等60餘人在論壇發表演講。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
  • 專家學者聚焦非遺教育,共探非遺學科建設之路
    論壇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國際學者和國內外地學者均通過騰訊會議線上參會。北京師範大學依託北京市「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聯合珠海校區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積極推動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人才培育、科研合作,在非遺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諸多探索。作為教育學專家,陳麗還敏銳提出了當今非遺教育的策略以及非遺學科的交叉性等問題,十分具有啟發性和指導性。
  • 陳敏爾:集思廣益 群策群力 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原標題:陳敏爾在我市「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座談會上強調 集思廣益 群策群力 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唐良智主持   本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9月4日,重慶市「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召開專家座談會。市委書記、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敏爾出席會議並講話。
  • 推進高校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探索 ——「新時代中國特色...
    廈門大學舉行此次研討會,對於進一步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意意義。自1921年建校以來,勞動教育一直伴隨著學校歷史,與國家進步、學校發展始終同向同行。他談到,各高校專家學者齊聚廈大,深入探討新時代勞動教育規律,共同研討勞動教育的重點、難點、創新點,必將推動新時代勞動教育走深走實,共同匯聚起「勞動託舉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全球教育專家共同探索新常態下課程教學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全球教育專家共同探索新常態下課程教學模式 2020-11-09 16:51:48華東師範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9日(記者陳靜)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人們的生活進入新常態,在此背景下,未來的課程如何滿足未來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把握教育新常態下的課程發展趨勢?
  • 開門問策集思廣益 科學指引走出新路 自貢市「十四五」規劃編制...
    開門問策集思廣益 科學指引走出新路 自貢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2020-12-2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兩岸專家學者共談教育發展創新
    原標題:兩岸專家學者共談教育發展創新   廣西高等教育目前正處在由大眾化向普及化突破的關鍵時期,如何破解發展瓶頸?
  • 53家高校醫院、400多位專家學者共商中原醫學教育發展和新醫科建設
    論壇舉辦期間,教育部高教司農林醫藥處處長高斌、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教授、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段志光教授、錦州醫科大學校長丁維光教授、佳木斯大學醫學部常務副部長宋漢君教授、河南大學孫君健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呂兆豐教授、河南科技大學雷方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彭新教授、河南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心徐玉萍教授等專家學者為論壇帶來精彩的報告,分享了他們在高等醫學教育及新醫科建設等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優程藝術引入國際美育課堂 全方位打造未來教育新生態
    2019年4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自此,藝術教育在未來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鳳囚凰》研討會舉行 專家學者共話周播劇探索創新
    《鳳囚凰》研討會成功舉行 專家學者共話周播劇的探索與創新  由愛奇藝、湖南衛視和歡娛影視主辦的「創新與求變——從《鳳囚凰》看臺網互動背景下中國周播劇的探索與發展」專家研討會3月23日在北京順利召開。《鳳囚凰》自播出伊始,收視率與播放量屢創新高,其引發的關於中國周播劇發展模式創新的探索值得深究。
  • 泉州召開企業家專家學者座談會
    4日,泉州市委書記康濤主持召開企業家、專家學者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聽取意見建議。市領導王永禮、張永寧、季翔峰、呂剛等參加座談。
  • 探討疫情下全球化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20多國專家學者齊聚北京
    來自多個國際組織代表以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界、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就疫情下全球化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展開探討。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論壇上介紹,10多年來,北京論壇已發展成為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論壇,開展了約1500場專題研討和對話,累計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政要和專家學者參加,在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和諧對話與友好交流上取得了豐碩成果。面對疫情帶來的新變化,大學要堅持教育規律,也要勇於變革創新,才能有力應對疫情的衝擊,並主動引領社會進步。
  • 史翔主持召開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代表座談會
    12月9日上午,市委書記史翔主持召開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代表座談會,深入學習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圍繞研究謀劃我市「十四五」發展思路舉措,廣泛聽取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代表的意見建議,為推動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宿州建設開門問策、集思廣益。
  • "新賽道下的託育產業生態"研討會成功舉辦,卓雅教育牽頭共建託幼...
    12月13日上午,由卓雅教育集團、曉漁堂聯合主辦,廣東省早期教育行業協會協辦,華南師範大學專業人才培養發展中心、廣東育兒科學研究院聯合承辦的"新賽道下的託育產業生態"行業研討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次研討會分為兩大主題,分別為"順應趨勢、緊跟政策、積極行動"和"構建積極、健康、穩健的託幼產業生態圈"。
  • 開門問策 集思廣益——科教文衛體社會專家談浙江省「十四五」規劃...
    近日,鄭柵潔省長主持召開省「十四五」規劃科教文衛體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馮飛常務副省長、成嶽衝副省長參加。10位知名專家學者就科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等領域建言獻策,現分二期摘編專家主要觀點以饗讀者。
  • 2019五維共享(廈門)峰會舉辦專家探討教育新賽道新模式新系統
    全國第二個幸福家庭月啟動儀式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5月6日,以「向上向善的力量」為主題的「2019五維共享(廈門)峰會--新賽道、新模式、新系統」在廈門開幕,教育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教育新賽道、新模式、新系統等熱點話題進行多維度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