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電化教育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包括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和4個線上分論壇。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搭建了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其中,12月11日下午,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主題論壇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介紹:「此次論壇邀請到海澱區各中小學學校代表、權威教育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在立足新常態、新技術的背景下,前瞻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趨勢,並基於區域和學校現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面臨的痛點,共同探討推動區域教育管理體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促進區域教育的創新發展。」
「教育高地」專家碰撞「海澱智慧」
主題論壇上,來自海澱區教委委員會副主任胡劍光,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曉英,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白雪峰,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副校長陳俊榮等海澱「教育高地」的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作了主題發言。
胡劍光在致辭中說到,海澱作為信息化基礎雄厚、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強區,在全國起到率先探索、經驗引領的帶頭示範作用。今年,海澱區獲批成為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同時成立了海澱區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期待政府、學校和企業能夠多交流、多碰撞,為中國教育貢獻更多的「海澱智慧」。
吳穎惠談到,智能時代教學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出虛實融合的立體化形態,越來越多地體現出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發展趨勢。未來在教育管理方面,教學對技術的依賴性也將越來越強烈,建立學生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智慧教室,使學生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主動學習。在教師的幹預、引導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而有效地獲取知識,實現技術與教育場景的有機融合。
隨後,馮曉英作了「新技術時代下的混合式教學與教育創新」的主題演講;白雪峰作了主題為「新技術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的精彩演講;陳俊榮作了主題為「基於線上線下教育教學融合的魔法學校」的實踐分享。
人工智慧助力智慧教育
作為探索新型教育教學模式與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促進智能化教育研究的深度開展,加速推進應用融合創新,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環境和不斷推陳出新的A.I.技術產品將為教育行業這一系列的新作為「保駕護航」。
主題論壇上,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中國聯通北京公司教育部總監郭柏等企業代表,就企業產品及相關信息作了分享。以「人工智慧助力智慧教育」為主題,周佳峰談到,教學是面向未來的信息模板,在人工智慧的促進下,教育將更加關注人的發展。在人工智慧的賦能下,學習範式將發生深刻改變。郭柏在「5G時代下中國聯通智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中提到,5G技術將在未來的遠程互動教學、虛擬實境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校園智能管理等應用場景產生重要作用。
據介紹,今年7月,海澱區成立了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以建設「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整合區域內各種網際網路教育資源,促進網際網路新技術、新產品在教育上的廣泛應用,探索教育新生態為己任。吳穎惠希望通過人工智慧時代新教育形態的研究和探討,促進企業和學校對接,同時促進企業的新產品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特別是科大訊飛及其他公司所研發的信息化教育產品、A.I.產品等,能夠在教育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以教育信息化撬動教育現代化,不斷擦亮海澱教育的「金名片」。
當天,作為主辦方的科大訊飛現場展示了「訊飛智慧窗」「因材施教綜合解決方案」「人工智慧創新教育」系列產品,以及於日前新推出的訊飛掃描詞典筆。同時,在專家學者主題演講的大屏上,科大訊飛的產品——「聽見智能會議系統」正在為線上線下觀眾精準採集實時音頻或錄音,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實時轉化為文字。
這些新技術已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必將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教育變革的重要驅動力。(記者 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