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表匠的偏執:蘋果也打不死勞力士

2021-02-11 製造界

來源/全球新聞眼(ID:sina-qqxwy20120501)

作者/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 郝倩

一位中國新貴到倫敦旅遊,甩手買了塊價值二三十萬人民幣的瑞士腕錶,不到兩天就發現手錶不走針了,甩甩也沒有用。氣急了投訴才弄明白,即使是全自動的機械腕錶也需要藉助手臂擺動帶來動力才能走針,否則就要手動上弦。中國顧客搞不明白機械錶和石英電子表的區別,這種事經常有

現在我們把這種事情當笑話來聊,可三四十年前,全不是那麼輕鬆的話題。日本人在七十年代發明了石英表,卡西歐電子表既精準又不用上弦,差點一舉滅了瑞士傳統的機械錶業:10年內,1000家制表工坊倒閉,6萬人失業。90年代,石英表的狂熱降溫,機械錶業起死回生,但活下來的只是極少數。現在回憶起來,當時機械錶是「休眠」了二十年,可在當年所有人都以為機械錶已死

石英表革命徹底顛覆了鐘錶行業。現在全球第一大鐘表生產大國是中國,全球每年出產12億件鐘表產品,其中中國出產6.78億件。相比而言,瑞士的鐘表年產量2930萬件,僅為中國年產量的4.3%,但產品的市場價值卻是中國年產鐘錶總價值的4.5倍(229億美元)。

前兩年,功能更為強大的智能手錶出現,蘋果之前推出18K金的黃金智能表,希望用一萬五美元的黃金表拉近與瑞士機械錶的價位差。後來黃金表宣告失敗高調地來,低調地撤出。即使如此,據蘋果稱去年智能手錶的銷售額已經僅次勞力士,榮升到表界老二的地位——這又給機械錶界吹來一陣頂頭風。

蘋果們會不會代表新科技再次殺死代表「舊世界」的勞力士們?

1 / 遺世獨立的表坊

童話故事般美輪美奐的汝拉溪谷

蘋果發布了iPhone7和最新智能手錶之後幾天,我從日內瓦沿著盤山道翻山越嶺到瑞士汝拉溪谷(Vallée de Joux)去拜訪積家(Jaeger LeCoultre)工廠。這是個背山面湖的寧靜山谷:大片的松樹林,夾雜著散落在山谷間一棟棟小房子,青天碧水綠草地,叮咚牛鈴聲入耳。

汝拉在法語古語是「森林」的意思,900年前才開始有人類居住。法國人在16世紀驅趕新教徒,法國的制表匠逃到了瑞士的法語區,這才讓汝拉溪谷此後發展為機械錶這一精湛手工藝的最佳朝聖地

汝拉溪谷是海拔逾千米的高地,每年從11月份開始落雪,來年4月才會冰雪融化。一百年前一代代農民,牧民和鐵匠在家裡閣樓上帶著放大鏡手工打磨一個個小到看不見的手錶零件。現在,這一條與世隔絕的山灣裡已經聚集了包括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Breguet),愛彼(Audemars Piguet),蕭邦(Chopard)等等高級制表品牌工坊,還有些零星的家庭作坊,生產最昂貴的手錶,卻沒幾個人知道他們的牌子。山谷內有一所歷史悠久的鐘表技術學校,是下一代制表師的孵化基地。

積家是汝拉溪谷開出的第一家大型鐘錶製造商,1833年開出第一家制表工坊,1866年加建了新工坊;蒸汽時代到來,1888年又建造了蒸汽大樓,1912年汝拉溪谷進入電氣化時代,淘汰了蒸汽發動機,積家公司又蓋了個新樓把最初兩個分開的大樓之間的空地連接到了一起。現在的大工坊所有的空間都相互連通,如果不是每個樓上都刻著建造的年代,完全辨認不出新舊。


積家大工坊(攝影/Johann Sauty)

該公司的市場營銷及創意總監史戴芬-白樂蒙(Stephane Belmont)特別對新浪財經解釋了為什麼積家的工被稱為「工坊」(Manufacture),是因為「工坊」的英文單詞借用了拉丁文的「手工」和「製造」兩個詞,工廠則有更多機械化的意味。今天,一塊傳統機械錶90%以上的流程還是要依靠純手工流程,制表的精密儀器和獨特工藝沿用了一個多世紀。

2 / 表匠

我到「大工坊」的那天中午,積家的一名大師級制表師Bertrand剛組裝好了一枚多功能的機械錶,這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十分興奮,他在手掌中輕輕捧著這枚剛剛完工的錶盤給我看,還小聲嘟囔說:「嬌貴著呢」。這枚由1400多個小部件組裝起來的機械錶工作原理和倫敦的「大本鐘」(Big Ben)一樣,它每隔15分鐘都會有清脆的叮咚報時聲,每刻鐘和整點的報時聲都不同,報時方式可以選擇,也可以「靜音」。這個錶盤可以指向年月日,甚至周一到周日。

Bertrand花了整整10個月才組裝好這款功能極其複雜的機械錶,他甚至清楚記得第一次完成同樣一款作品時,自己從2014年9月一直忙到隔年的11月。一枚機芯花了一位制表師整整一年三個月

「在組裝第一塊如此功能複雜的機械機芯時,連續三個禮拜,每天早上我都會遇到同一個機械問題,當時焦慮得真要把頭髮都揪光了。」 Bertrand對我做了個崩潰的表情。

似活在過去的機械錶業其實並沒有停止創新,無論是在石英表危機之前或是之後,都還在這個領域尋找出路。很多品牌都從防水,自動上勁,到不斷開發新功能:機械報時,自動判斷月份日期,甚至閏年。但從機芯本身而言,最終創新依然是在機械的基礎之上,而不是藉助網際網路或是新科技。

 「做這樣一款複雜機芯,對我來說就和女人懷孕生孩子一樣,整個過程都是非常有感情的,真的是全心投入。最後製造完成可以送出工廠進行銷售了,我就像是要送自己的孩子出門,會很傷感,也希望它能找到一個好主人。一旦它出了問題,還是會最終寄回給我,由我來修理。」


瑞士機械錶大工坊的工作環境

Bertrand很幽默,年輕,有些感性,完全不是我想像中古板又沉默寡言的制表師形象,反倒有種唱搖滾的氣質。他很真誠地告訴我,20年前選擇做表匠是他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就是對這種神秘的機械系統著迷。他在學校裡學做機芯學了三年,當年一個班10個學生,後來有9名都離開了寂寞的汝拉溪谷,在山谷外的表廠謀生計。Bertrand在13年前開始成為技校的導師級任務,每年在他畢業的技術學校審視新一代制表師的技藝高低。他說,近幾年,汝拉溪谷技術學校的制表師和修理師每年都有近50人畢業,後繼有人。 這一點他絲毫不擔心。


汝拉溪谷很注重讓山谷裡的孩子們體會腕錶製造的魔力

3 / 傳統

在一個高科技的時代,機械錶還能活著本身就是個奇蹟。

積家表的創始人瑞士人安東尼-勒考特1844年就發明了微米測量儀,測量精度達到微米——釐米的千分之一。這是因為在他的制表工坊,機芯組成部件的容差率只有2微米(1毫米=1000微米)。至今,高端機械錶的機芯依然是全人工組裝,任何一個小部件超過容差範圍,再高明的制表大師也無能為力

按照白樂蒙對新浪財經的解釋:一塊機械錶的機芯,即使是最簡單的機芯也需要100多個零件組成;複雜機芯的機械零件上千個。這成百上千個零件最後都要集中在一塊兩寸照片大小的表殼裡。很多小零件都要藉助放大鏡才能看清楚,最小的零件只有一毫米長,最複雜的零件則要一周才能製作完成


最小的零件只有一毫米長

大工坊中簡單的零部件依然可以用五十年代自行研發的老式「凸輪機」快速生產;複雜的零部件通過數控設備進行加工。每七枚產出的零部件中就有一枚會接受超過100個測試點的質量監控。合格後再進行人工打磨和裝飾。一枚複雜機械錶的機芯需要手工填充最多99顆小米大小的紅寶石。之後,如果要在錶盤上用微型毛筆完成一幅琺瑯手繪,起碼要花費三周到一個月的時間。

另一個有趣的小部件是擒縱叉(Pallet),這個聽來詭異的部件是機芯的心臟部位——一個藉助放大鏡才看得清的如船錨一樣的小部件。沒有這個小傢伙,就沒有機械錶的「滴答聲」每生產一個「機芯心臟」都要22道精密工序,就連黏貼都只用一種東南亞蝴蝶分泌物製成的「蟲漆」,整個大工坊只有一個人知道「蟲漆」的配方,上下相傳了五十多年

傳說中的擒縱叉,機械腕錶的心臟

在「大工坊」,每當需要開發新的複雜功能機械錶時,都會先由工程師用三維模擬程序計算新機芯的模型,一枚新機芯需要五百多張設計圖紙,但計算機算出的機芯組裝流程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根本行不通。所以像Bertrand這種制表師就必須和工程師團隊作業:一個在現實世界,一個在虛擬世界共同尋找解決方案。所以Bertrand說,制表師的工作的確枯燥,可很多時候也很像是場冒險。

積家的市場營銷及創意總監白樂蒙告訴新浪財經,「大工坊每開發一款有新功能的機械錶,從有想法到做出樣品,需要兩年,從樣品再到投入生產,還需要2年。從開始進行生產再進入店鋪銷售,再有一年。」 所以,為了實現每年都要推出全新表款的目標,積家大工坊同時研發的項目通常是十到十五個。

在我們這樣一個浮躁的快餐世界,機械錶的開發流程漫長到令人髮指。一前一後,春秋五載,蘋果手機都換了三代。

4 / 表匠的信仰

只要存活過百年,每個行業或是每間公司都會多少遇到過生死攸關的時刻,但活下來的終是少數。讓機械錶死而後生的石英表危機,正好應證了那句俗話:那些打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大。


大工坊的冰雪鏡像

其實在1962年,有20家瑞士表企就曾經合作發明了第一款瑞士石英表表芯,代號Beta-21。這款石英表的發明者都是那些深知機械原理和精準的工程師,但是他們不了解新一代的消費者。這款石英表既大又貴,也不好看。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新興石英表問世,低廉,精準又美觀,瑞士表全線潰敗

白樂蒙在對新浪財經的專訪中坦言:在「石英表危機」發生時,積家就像其他的機械錶生產商一樣,連生存都很困難。但積家大工坊對汝拉溪谷太重要了,沒人希望他倒閉,大家都積極想辦法。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工匠,他們是最有激情的人,從來都沒有絕望。為了能保住生產機械和手工藝,大家同心協力。石英表危機發生後,積家為汽車生產商生產過儀表,為醫療保健公司生產過手術器材,甚至還生產過牙醫的精密工具。所有的工人竭盡所能保證公司的生計。」

最終,機械錶產業終於在1987到1989年慢慢出現了緩和的跡象,我們不僅沒有死,而且還保住了所有的切割機械和制表工具。我們恢復生產機芯的速度比其他競爭對手都快。如果沒有工匠們的『信仰』,我們會和其他品牌一樣早就不存在了。」

5 / 打不死你的會讓你更強大

經過石英危機後,瑞士腕錶賣的是歷史

在石英表出現後的10年,瑞士6萬人失業,1600家表廠中有1000家破產倒閉。當時大家都認為:瑞士鐘錶業已死。最先死的就是一大批機械錶的大眾路線。當大眾機械錶品牌基本消亡時,高端品牌開始改變策略包括百達翡麗,伯爵和積家在內的高檔表陣營反其道而行之,把定價加高,有的同一個表款在石英表危機後的定價可能是危機前的五到六倍。而原本已經昂貴如百達翡麗,則把價位提到幾近荒謬。

之後,瑞士表廠也開始生產一部分高品質石英表,以加大「瑞士製造」的曝光度;經過一系列合縱連橫,大多數的高端品牌在過去二三十年都丟掉了自己的姓氏。現在的瑞士表業,積家與勞力士是唯一兩家還自己生產從A到Z所有部件的機械鐘錶商

傳統,藝術,工匠精神以及社會地位,這些成了機械錶在新科技時代的賣點,「講故事」和「說歷史」也成了品牌價值的一部分。這一點我在整個大工坊的參觀中也深深體會到了,從擒縱叉到「蟲漆」,手繪,機械錶這一傳統工藝所涉及到的繁瑣流程,可以說的故事太多了。

「我們通過石英表危機學到的,就是石英表和機械錶並不同,石英表走時準確,但不持久,也沒什麼保值價值。機械錶可以寄託情感需求,甚至世代相傳。智能手錶和當年的石英表類似,對於傳統的機械錶業並不新鮮,但只要有人願意擁有一塊獨一無二的手錶,我們就有市場。」白樂蒙對新浪財經說。

一直到今天,瑞士人還是會說:石英表走時精準,但卻是個死物;機械錶卻是活的,有生命和心臟。理論上來說,一塊機械錶是可以永存的。在參觀積家工坊時,甚至廠內一位修表匠甚至在修好一隻70歲的鐘時,還會說一句,讓它好好「活」下去。這種對機械錶的情感很多人難以理解,在我看來也是瑞士工匠做得出好表的最重要的原因:執拗又執著。很多工匠有一種天真的信仰,不為現世所動。

石英表危機之後,每天全世界生產的手錶中有99.5%都是石英表,機械錶佔到手錶總產量的不足0.5%。在白樂蒙看來,石英表絕對是贏了,現在機械錶和石英表所佔的市場份額完全不可比。

智能手錶衝入市場後,瑞士傳統表業中只有斯沃琪,或是豪雅(TagHeure)這種大眾品牌應戰,為了不犧牲「瑞士製造」的標,豪雅的智能手錶要保證「50%在瑞士製造」。目前看來,豪雅的智能手錶策略很成功,可其他的大品牌都都還在沉默和觀望的狀態中。按照瑞士最昂貴的手錶品牌百達翡麗公司主席,也是家族繼承人Thierry Stern去年的著名語錄大意如下:買一隻百達翡麗,那是買了一個可永世存在的藝術品;(但如果你買智能手錶),就像你對大家宣稱從今以後你不買梵谷了,改買梵谷畫作的電視投影。」

聽得出機械腕錶界對智能手錶的各種嫌棄。

可也有人說當年瑞士表業差點全線陣亡,就是因為太過輕敵。精美絕倫的機械錶固然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但是否足以讓瑞士表業抵制智能手錶的衝擊波?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製造界 / 專注服務中國製造企業

聯繫我們:xtydqi001(值班微信)

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5053167995    微信qqmm-777

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xtydqi@qq.com 

版權聲明:製造界除發布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瑞士人的偏執:蘋果打不死勞力士們!
    日本人在七十年代發明了石英表,卡西歐電子表既精準又不用上弦,差點一舉滅了瑞士傳統的機械錶業:10年內,1000家制表工坊倒閉,6萬人失業。90年代,石英表的狂熱降溫,機械錶業起死回生,但活下來的只是極少數。現在回憶起來,當時機械錶是「休眠」了二十年,可在當年,所有人都以為機械錶已死。石英表革命徹底顛覆了鐘錶行業。
  • 勞力士選哪款不後悔?
    勞力士手錶具有不凡的品質,能夠長期抵禦極為嚴苛的條件。無論是撞擊、衝擊、氣溫變化、磁場、長期佩戴、磨損、溼氣等,絲毫無損其卓越性能。勞力士表匠全程參與腕錶設計與製造的整個流程,從機芯到表殼拋光打磨等每一個細節都是手工完成,為腕錶注入生命力。
  • 【思客】吳曉波:拒絕轉型的瑞士鐘錶匠
    十七世紀初,蘇黎世等城市的鐘表匠避難至此,漸漸成為歐洲最著名的表匠聚集地,竟而構成為一種「血統」。今年4月,我受邀到巴塞爾(尼採在這裡的大學當過教授)參加2014巴塞爾國際鐘錶展,之後專門到汝拉山谷去「朝聖」。  汝拉山谷呈狹長狀,僅寬數百米,長十餘公裡,內有一個雪山大湖,坡頂小屋遍布四野,一眼望去,是一個完全不起眼的瑞士村莊。
  • 腕系瑞士名表勞力士,拜登就職典禮引熱議
    不過細心的觀察者卻注意到,新總統左手手腕所戴的是塊瑞士表,更準確地說,是塊藍色錶盤的勞力士日誌型(Datejust)不鏽鋼表。總統表各界對拜登的腕錶選擇大加評論,除了各個手錶愛好者論壇,一些著名媒體也都做了點評。
  • 戴什麼勞力士,才不會被別人說土?黑水鬼今天它來了
    很多網友想看勞力士水鬼,今天它來了!就讓表匠小光跟大家分享一下勞力士之潛航者(水鬼)。 一個世紀以來,勞力士一直遵循著品牌開創時的初衷從未改變。
  • 勞力士與網球
    不論是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及澳大利亞網球公 開賽等網球大賽,以至瑞士傳奇球手羅傑 ∙ 費德勒,品牌致力推動網壇締造輝煌成就,此理 念源於近四十年的豐富合作關係,不斷求進之餘,亦尊崇此運動的傳統。網球之巔 勞力士致力支持網球運動,傾力推動各方面的發展,包括男子比賽、女子比賽、重要活動,以及精英球員。 著名瑞士腕錶品牌勞力士與各大職業比賽及組織合作,其中包括見證無數網壇王者誕生的兩大滿貫賽事: -   於七月舉行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   -   於一月舉行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一塊勞力士的三次「變身」
    在知名拍賣網站eBay公布的2020年奢華腕錶趨勢排行榜上,勞力士以25%的超高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名。另外,2019年勞力士還輕鬆拿下「在中國聲望最佳」奢侈品牌榮譽。勞力士貌似走得順風順水,但其實,2019年瑞士表的市場並不樂觀。由於受香港(瑞士手錶出口最大市場)局勢、手錶二手市場的火熱、智能手錶的市場搶奪等等因素影響,瑞士鐘錶業出口受到打擊。
  • 歐米茄海馬憑什麼叫板勞力士水鬼?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老冤家」,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他們兩者之間誰更強但似乎總是得不出答案,就比如:清華和北大,牛津和劍橋,蘋果和三星,奔馳和寶馬,保時捷和法拉利…以及,勞力士水鬼和歐米茄海馬。誠然,水鬼的名氣應該更勝一籌,可是海馬在全球市場上跟水鬼對抗了這麼多年,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優勢嗎?
  • Apple Watch想打敗瑞士手錶沒那麼容易?
    蘋果公司於2014年9月10日推出的這款智能手錶,被視為瑞士鐘錶行業自1970年代「石英表危機」後的最大威脅。Hayek通過技術研發推出低價Swatch品牌石英表,以及在瑞士政府幫助下鐘錶品牌整合形成規模化集團經營,同時瑞士高端機械錶工藝持續精進,始終佔據高端腕錶市場的領先地位,瑞士制表業才在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實現復興。目前瑞士鐘錶主要有三大集團,按排名先後依次是Swatch集團、勞力士集團和旺多姆集團。
  • 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圓滿落幕 勞力士對話網壇名宿談論網球變遷
    兩位非凡和卓越的網球明星均與勞力士有過合作,對於品牌自1970年代給予網球運動的支持及做出的貢獻,他們表示肯定和認同。 在記者見面會中,羅德·拉沃和維傑·安瑞查吉談到網球的的變遷,雙方個別表示當下和昔日的網球運動已大不相同。「過去所使用的是木製球拍。除此之外,我在61年獲得溫布爾登冠軍時的獎品為10英鎊的獎卷。」拉沃先生笑著說到。
  • 勞力士手錶怎麼樣?勞力士手錶價格及圖片
    勞力士古董表的「抗跌」能力極強。2002年在日內瓦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一隻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戴過的1952年款勞力士萬年曆金表在日內瓦拍賣會上曾拍到34.2萬瑞士法郎(當時約合23.54萬美元),合人民幣200餘萬元。探險家型蠔式表是第一塊登上珠峰的手錶,算是該品牌的入門級產品,售價約39300元。在20世紀的機械錶時代,勞力士一直是全球手錶業的領頭羊。
  • 讀懂了Grand Seiko(冠藍獅),還要什麼勞力士?
    這樣的追捧,不是像那些不買勞力士或者買不起勞力士的一撥人,整天無底線地吹捧。而是通過自己的真金白銀,購買到自己喜歡的產品,為品牌證言的同時,表現出的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本期話題,我們就從多維度來解讀Grand Seiko(冠藍獅)整個品牌及產品的獨特魅力。純粹的美學關於「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 勞力士男士手錶價格是多少?勞力士男士手錶推薦
    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介紹下勞力士男士手錶價格是多少。關於勞力士手錶勞力士是瑞士著名的手錶製造商,勞力士以莊重、實用、不顯浮華的設計風格深受成功人士的喜愛。而且勞力士在宣傳方面做得很到位,就像咱們經常在電視劇或者電影裡都能看到勞力士手錶的影子,尤其是很多款勞力士男士手錶頻繁入境,如今勞力士手錶有潛航者系列、宇宙計型迪通拿系列、日誌型系列、蠔式恆動系列等等系列款式,其中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潛航者系列,有咱們經常聽到的「綠水鬼」和「黑水鬼」。介紹了這麼多關於勞力士手錶的知識,那麼勞力士男士手錶價格是多少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 疫情下歐洲奢侈品業緊急剎車:勞力士停產 阿瑪尼關店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勞力士停產、阿瑪尼關店……疫情之下歐洲奢侈品業緊急剎車北京時間3月17日上午,勞力士執行長讓·弗雷德裡克·杜福爾(Jean-Frederique Dufour)正式通知勞力士所有員工
  • 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圓滿落幕 | 網壇巔峰對決,勞力士分秒相伴
    瑞士制表翹楚品牌勞力士作為冠名贊助商,並第十度擔任此賽事的官方指定時計,陪伴這項中國頂級網球賽事一路走來,跨越分秒,見證每一個精彩時刻。最終諾瓦克·德約科維奇(Novak Djokovic)在決賽中戰勝博爾納·丘裡奇(Borna Coric),奪得2018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冠軍,成功加冕四冠王。今年,勞力士為冠軍頒發勞力士蠔式恆動日誌型41腕錶以作祝賀。
  • 勞力士與網球運動的不解之緣
    不論是四大滿貫賽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及美國網球公開賽等網球大賽,以至瑞士傳奇球手羅傑·費德勒,品牌一直與網壇衷誠合作逾四十年,秉持推動網壇締造卓越成績的理念,不斷求進之餘,亦致力傳承此運動傳統。  絕佳拍檔  網球運動歷史悠久、傳承輝煌,同時又不懼變革、與時俱進,這些特質恰與勞力士尊崇傳統、致力創新、追求卓越的理念不謀而合。
  • 瑞士表 之 機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日本人在高精密機械製造行業的科技水平世界第一陣營,日本人算是有死磕精神的民族,日本人做不出一個像樣的表去和瑞士競爭?你錯了,日本在機械製造技術上有能力做出精準的機芯和手錶,並且他們另闢蹊徑,日本品牌在60年代末在鐘錶領域創造的石英危機,甚至都改變了瑞士制表整個行業規則。瑞士在60年代末之後就放棄了準度比賽。
  • 江西省 贛州市一塊瑞士勞力士集團手錶
    閱讀前請點擊「 關注」每天更新司法拍賣文章,讓您不錯過任何一次撿漏的機會。拍賣成功!帝舵牌男士手錶一塊,在淘寶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拍賣成交。一、拍賣標的:一、拍賣標的被執行人鄺XX所有帝舵牌男士手錶一塊,規格型號:帝舵經典系列,生產廠家:瑞士勞力士集團。
  • 忍痛推薦,其實偶不想告訴你——史上最拽的七款勞力士.
    哥倒認為,確實,勞力士挺適合這些人士戴的,因為非常堅固耐用,打鐵匠爺爺戴過的勞力士傳給打鐵匠孫子一點問題都木有。不過哥挺憂愁的:為買只勞力士,此爺得打多少鐵啊?這還不是最奇葩的,還有很多人對勞力士的認識停留在十年前:暴發戶的象徵、黑社會的顯耀等等。是不是香港電影看多了,裡面的黑社會大哥總戴著一隻金勞?
  • 勞力士與馬術運動:恆久友誼的傳承
    勞力士代言人史蒂夫·戈爾達佩戴蠔式恆動格林尼治型II©Rolex/Guillaume Mégevand奧運金牌讓謙遜溫文的戈爾達驟然成為焦點,尤其是在他的國家瑞士。對此,他的體壇偶像、同樣來自瑞士的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表示感同身受,身為頂尖男子網球手的費德勒早已習慣了這份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