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2020-12-23 北京海澱

如何快速準確地對不同學生的口語進行評測,對於線上或線下英語教學來說都是一大難題:老師要面對個體差異和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則苦於母語障礙和交流場景的局限,雙方都想要彼此合拍實在太難了。

現在,微軟Speech語音評測服務,想要挑戰這個難題——研發人員嘗試以更加智能的方式給語音「打分」,然後給出一個最接近母語專家的讀音,從而讓老師和學生習得「字正腔圓」的口語發音。

讓語言學習更高效

微軟語音評測是今年5月舉辦的2020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新推出的Azure語音服務Speechtotext的新功能。用戶可以上傳跟讀文本和音頻,然後對發音人的語音從準確度、流利度和完整度方面進行評測。

如今,這個「給語音打分」的成績單出來了。在6月16日的線上採訪中,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雲計算與人工智慧事業部資深產品經理馬莉莎介紹,通過比較評測市場上的主流技術,微軟語音評測在一致性上達到了0.75,與母語專家水平最為接近。

微軟語音評測服務支持從文章、句子、詞、音素層層評測,還可以開啟誤讀開關,針對長句長文更精準地打分,提高教師在語言教學中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作為用戶的學生可以得到多讀、少讀或者發音不好等個性化輔助糾音的反饋意見。

好未來AI科學家胡翔宇表示,微軟智能語音服務為好未來內部及合作夥伴提供了強大的實時語音評測能力,其發音測評功能更好地適配了好未來的收音環境,具備更高的一致性,更加貼近專家的評估結果。

微軟語音評測,是基於微軟Azure雲構建的面向全球主要語言的語音測評服務。其產品邏輯簡單理解,就是每個語言都從海量小時的大數據訓練中學習當地的純正口語發音,然後智能評估輸入語言和預設模型之間的匹配程度,並按照準確度、流利度、完整度的要求進行層層評估,最後形成針對各年齡段的精準打分。擁有業內領先的識別準確率和擬專家打分的一致性,微軟語音評測讓語言學習的教和學更高效方便。

AI+HI是未來教育的大方向

目前,微軟在人工智慧上的布局重點是智能雲和智能邊緣,而認知服務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即賦予平臺如人類的眼、耳、口、鼻、大腦一般的功能。語音功能(Speech)可以理解為「語言的表達力」,然而要想讓雲平臺具備這種行為,卻涉及語音識別、合成、測評等諸多範疇。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雲計算與人工智慧事業部產品總監丁秉公介紹,一般而言,評價AI技術主要看三個方面:算法、數據、算力。微軟語音評測的算法是基於語音識別,此前微軟在一些公開測試中的語音識別已接近人類的水平,錯誤率僅在5.1%左右。數據層面,微軟語音評測通過近10萬多小時的涉及全球的母語數據進行訓練,從而得出幾近純正的口音。算力層面,評測系統的所有技術都是基於在全球擁有數據中心最多、覆蓋區域最多的微軟Azure雲,在數據安全性以及支撐用戶龐大計算需求方面均具有領先優勢。

除了基於強悍的語音識別技術,微軟語音評測還結合了知識圖譜、語義理解、語義打分等領域的尖端技術,從而形成更接近「一對一的母語專家」的綜合評測場景和模式。

雖然微軟語音評測的未來應用領域廣泛,但目前而言,教育領域仍是其最主要的部分。而在教育類應用場景中,除了此次推出的英文語音評測產品外,研發團隊已在推進網絡聲音合成、聲音定製、有聲課件等的解決方案。例如,Azure的語音合成可以幫助生成課件、合成AI老師,或者合成專供視聽障礙人士使用的有聲書。

回到語音評測,研發團隊認為,機器評測的定位是「老師的好幫手」,即AI+HI(人工智慧+人類智能)的模式。它是一個更便捷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取代老師,也不可能代替那些真正的「好老師」。但在學習模型中融入情感色彩,讓對話產生情感互動,這在未來並不是不可能。而技術上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必須藉助於市場應用的廣度與深度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多反饋。

談及下一步商業計劃,丁秉公強調,團隊目前並不急於研發一個細分領域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初衷是更好地賦能,給更多有業務拓展的合作夥伴提供最好的戰略平臺。」

相關焦點

  • 某訓練基地探索建立行動網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記事
    新華社昆明12月5日電題:某訓練基地探索建立行動網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記事劉小紅、肖馳宇政治教育課上,授課者張永紅——南部戰區陸軍某訓練基地倉庫教導員,在專用手機上打開基地研發的「軍旗飄飄」App直播授課
  • 探索三農教育新模式 青島市「農民培訓雲直播」獲贊
    簡陋的條件並沒有阻礙教育中心一班人探索農民培訓新模式的決心,說幹就幹,當機立斷,教育中心迅速成立由陳利、江玉萍、彭令奇3人組成的「鐵三角」創作班底:陳利負責直播技術研究、設備調試,江玉萍承擔主持人角色、負責主持腳本的創作,彭令奇協助設備調試、直播間布局等。
  • 國王的朋友兒童探索博物館構建教育新模式
    通過 「探索+親子+教育+思考+互動+創造+生活+快樂」的教育主線設置,結合自由探索、故事探索、主題探索生動有趣的方式,旨在為孩子創造身臨其境的探索、學習空間,讓孩子主動學習和喜歡學習。    據悉,迄今為止也是國內早教中心、幼兒園唯一擁有4000㎡兒童探索博物館實景教學的成長空間。「與朋友一起成長,做自己的國王」,國王的朋友教育集團原創IP形象及故事線,讓孩子在快樂成長的過程中伴隨著儀式感,為孩子創造未來的幸福。
  • 德國奶粉喜寶,陪伴家庭共同探索親子教育新模式
    以「自然恩賜,恩予自然」為品牌核心理念的百年德國嬰幼兒食品品牌——德國奶粉喜寶,於6月25日攜手戶外親子體驗真人秀《自然有答案》,試圖通過明星與萌娃的互動,引領孩子們打開自然的大門,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在自然中尋找生活的樂趣,與家長們共同探索親子教育新模式!
  •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德英樂教育首次聯合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舉辦「2020 MLB First Pitch長三角國際學校棒球聯賽」,該項賽事於
  • 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新模式重慶市沙坪垻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研討會...
    昨(26)日,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為主題的重慶市沙坪垻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研討會在重慶市沙坪垻區教師進修學院順利舉行。重慶市教委二級巡視員劉先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檀傳寶,重慶市沙坪垻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向斌,重慶市教育學會學術部主任賈卉、重慶市沙坪垻區教師進修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龔雄飛等嘉賓參與了此次研討會。
  • 騰訊教育攜手教育專家共議未來學校:擁抱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
    來自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全國200多位中小學校長代表出席了此次沙龍,圍繞未來學校治理、科技賦能課堂創新等話題,共同探討未來學校的變革發展,為推動未來課堂的創新提供前沿的理論指導。智慧校園作為未來學校的組成部分,承擔著未來學校信息化、數位化管理的重任。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帥結合騰訊智慧校園上半年的抗「疫」歷程,分享了他對升級教育服務,助力未來學校治理的思考。
  • 《你好未來人類》總播放量9000萬 開啟教育觀察紀錄新模式
    由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和三橙傳媒聯合出品的首檔環球教育科技體驗觀察紀實片《你好,未來人類》已於騰訊新聞全部上線,並於近日完美收官。  話題討論居高不下開啟教育觀察紀錄新模式   現實中,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已經在悄悄發生,正在茁壯成長的未來之子們,終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你好,未來人類》給娛樂為先的網絡世界提供了一個獨屬於「教育觀察作品」的討論空間。
  • 成都體育學院:探索體育院校深度參與教育扶貧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成都體育學院黨委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深入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將教育扶貧擺在突出位置,突出體育特色,堅持智志雙扶,探索出一條高等體育院校深度參與教育扶貧新模式。 (一)充分整合行業資源,大力推進峨邊體育教育事業發展。
  • 吉林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未來教育模式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找準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的結合點,滿足學生及家長課後服務需求,解決公立學校教師私自有償補課的社會問題,吉林市教育局通過創建吉林市網際網路學校,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 著力探索大健康產業新模式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秦光霞認為,特別是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大作用,濟南市未來要更好地發展中醫藥資源。秦光霞認為,「康養濟南」的打造,離不開無數致力於構建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企業的努力,「新的一年,漱玉平民將圍繞『專業、智慧、醫療、科研、公益』五位一體的戰略方向,著力探索大健康產業新模式。」  據秦光霞介紹,目前漱玉平民共有1800家門店,遍布山東15市,僅濟南就有600多家門店,方便市民就近購買藥品。
  • 上海市軍地聯合探索青少年國防教育新路徑
    這是上海市軍地聯合探索青少年國防教育新路徑的一個縮影。今年5月,為探索符合時代特點國防教育新模式,上海警備區政治工作局會同市教委等部門共同指導上海教育報刊和中學及高校,搭建形成高校、企業、中學三方各盡其職的創新教育平臺,推動中學與政府部門、軍隊、高校、企業等社會各界聯動,開展以國防科技為主線的中學生國防課題研究成果展示,從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著名高校組建師資力量強大的課題指導專家組;遴選向明中學、建平中學、南洋模範中學等在創新教育
  • 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探索化學師範教育新模式
    在近10年的探索實踐中,湖南師大化工院始終以學科特色建設和科研基礎創新為抓手,將「理工教融合」、分流培養和全程跟蹤相結合,逐漸形成了「融合-分流-跟蹤」的化學師範教育新模式,培育出一大批綜合型化學師範領域拔尖人才。近年來,化學學科在全球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中始終排名前1%。
  • 同濟在高中建設AI創新實驗班探索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
    同濟大學在高中建設人工智慧(AI)創新實驗班,探索麵向戰略需求的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 週遊 攝人才缺口超500萬 同濟在高中建設AI創新實驗班探索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中新網上海5月13日電 (許婧 黃艾嬌)從同濟大學13日在上海張江人工智慧島舉行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貫通式培養研討會上傳出消息,目前中國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 未來教育與教育裝備論壇在廣州舉辦
    12月11日下午,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廣東省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的「未來教育與教育裝備論壇」於 首屆廣東民辦教育博覽會暨第19屆廣東教育裝備展覽會同期召開。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技術革命方興未艾,教育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面前,哪個學校能有更強烈的教育信息化意識,能掌握更先進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哪個學校就有可能在未來教育競爭中佔據先機。對民辦學校來說,這是現代信息技術帶給學校發展的難得機遇。
  • 天津援疆:全力打造「組團式」教育援疆全鏈條新模式
    在填補和田地區職業技術教育空白,完成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各學段「全鏈條」教育體系硬體設施建設基礎上,組織援疆教師團隊持續創新,積極探索「組團式」教育援疆新的實施路徑,致力於在軟體幫扶上實現「全鏈條」教育援疆新模式,多管齊下、多措並舉推動教育援疆邁上新臺階,達到新高度。在選強配優教師隊伍方面,實現教學幫扶、教育管理、實習支教各層級全覆蓋。
  • 創新賦能探索未來教育
    一批新建的中小學已經嶄露頭角,為深圳教育帶去活力十足的新勢能。記者近日走進深圳一批新建中小學,沉浸式體驗令人耳目一新的課堂與教學,探索「學有優教」的深圳教育密碼。 創新賦能新校建成優質校 踩著晨光,記者來到以生態資源聞名的尖崗山片區,一座佔地5.5萬平方米的徽式建築風格九年一貫制學校讓人眼前豁然一亮。
  • 北京人在河北|武慶雲:回鄉探索現代農業新模式
    北京志達方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慶雲  回鄉探索現代農業新模式  2015年,武慶雲回到隆堯,從幫著家鄉的農業企業在線上銷售農產品等業務入手,在農業生產和農業企業管理上開始了全新探索。利用公司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武慶雲把隆堯一些農業企業的土雞蛋、公雞、老母雞賣到了全國各地。  對現代農業發展,武慶雲一邊探索,一邊思考。
  • 2019五維共享(廈門)峰會舉辦專家探討教育新賽道新模式新系統
    全國第二個幸福家庭月啟動儀式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5月6日,以「向上向善的力量」為主題的「2019五維共享(廈門)峰會--新賽道、新模式、新系統」在廈門開幕,教育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教育新賽道、新模式、新系統等熱點話題進行多維度探討
  • 飛行營地+技能培訓 探索「體育+」新模式
    飛行營地+技能培訓 探索「體育+」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0-01-0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字體: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