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美去相親時,本來兩個人都相見甚歡,彼此都有進一步發展的意思。沒想到的是小美不小心露出腳上的小紋身,男人看到就變得冷漠。後來,相親男直接坦言自己無法接受有紋身的女人,感覺她們身上老是有故事,自己又不想做備胎,只想要一個乾淨的女人。
小美聽完很是生氣,兩人因此不歡而散。她就很困惑了,明明自己什麼都沒做,就要被一棍子打死,還被認為是不乾淨的女人。
很多人對紋身存在不少的偏見,不管是男女。
女人:既然可以紋身,那就是輕易、隨便之人。如果發生什麼事,那就怪不了別人,都是意願的。
男人:我一看到這樣子的人,就覺得有機會。不知為何就是有機會,就潛意識裡多多接近她們,當被拒絕時,甚至會惱羞成怒。
那還是先來了解一下,所謂的「紋身」文化。
文身,現在人都叫紋身,但是正確叫法應該是文身。最初的方法是用帶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通過在身體上刺繡各種花紋,以示吉祥、崇拜。
文身又俗稱刺青,古文言文中叫涅,是在人單調的皮膚上刻畫出理想中的畫面,成為人生的永恆,留住記憶作為人生中最美的圖畫。
在西方,紋身是一種取悅自己或別人。在他們眼裡,是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彰顯獨立的個性。
在影視作品中,紋身更像是一方大佬的特徵,並且隨著電影古惑仔系列等黑幫電影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熱衷於紋身,又因犯罪分子都有紋身,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對此存在偏見。
那麼,當一個女人身上有紋身會怎麼樣呢?
02、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件事,只是放出張圖片,評論區有著鋪天蓋地的惡語:
這種女的只適合玩一玩、不知道她父母怎麼想的、要是我女兒這樣子紋,肯定罵死她、無法理解現代人的紋身,感覺是有故事的人……
而這張圖片只是一張隨拍,一個漂亮的女人手臂全是紋身,坐電梯。
這時候,我才明白紋身對女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人言,無法接受她們以及身上的紋身。隨便在知乎上輸入「紋身的女人」,下來就有著不少的惡意評論,甚至上升到父母階層。
他們傳統認為身體是父母給的,就不能這麼「糟蹋」身體,這就是一種不孝。要是她們父母知道了,會怎麼想?應該也會很傷心,至少皮膚上有了圖案,看著就覺得不舒服。
唯一不解的是男人紋身的話,只是會覺得是混混,其他的就沒有多少了。但女人就不一樣,工作、婚姻、生活都有著各種流言蜚語,似乎都要把她們所吞沒。
這個是至今無法理解的問題,男女平等的社會,似乎並沒有想像之中的平等,就連為國爭光的女運動員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女排旗幟性人物朱婷就莫名其妙的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去超市購物時,被人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她微微彎下身,推著購物車下斜坡,露出了腳踝處的紋身,就這樣子直接被罵到網上。
很多人說她是自毀形象,作為中國女排的隊長和五四青年獎章的獲得者,身上是絕對不應該有這種紋身的,甚至還有人跑到朱婷教練郎平的社交帳號下留言,讓郎平帶朱婷把文身洗掉。
但還是有理智的人認為這也是別人的自由,對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女人來說,一切都是自己歷經磨難才獲得,不能這麼否認別人。
而造成這兩派的觀點,只是腳上那一點點的紋身,非常小的那種。而別的男運動員張繼科、林丹都是有紋身的,並沒有這麼大風波。
所以,紋身女確實要承受的人言比紋身男來的多,但人言可畏,當婚姻出現紋身女,會如何呢?
03、
曾經網上突然爆紅「花臂新娘」,穿著黑色婚紗,身上紋著紋身,這種獨特的結婚方式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有誇獎、嘲諷、祝福等等。
兩人頂著巨大壓力,完成了婚禮,新娘更是當場落淚。在別人不看好的眼光裡,幾年後的她蛻變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身上的紋身也不見了。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範圍內有至少一億人口曾經有過紋身行為,但是其實有幾乎一半的人對他們的紋身決定感到後悔,希望將紋身清除掉。
其中,就缺乏來自紋身女的困惑:我就紋個身,為什麼就會不乾淨與婚姻不忠呢?
關於這點,已經是說不清了。幹不乾淨並不能以一個紋身來判斷,但對婚姻的不忠也是有點一棍子打死。
婚姻是複雜的,兩個人的事,都有著相互的原因所造成的,而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也沒有關於太多因紋身所造成的。
大多數的女人會紋身是因為年輕時的愛美,無奈的是洗紋身更是麻煩,且費用比紋身來的貴,才會放之不管,卻不想造成如此大的困惑。
就連工作也會被人有所誤會,認為是隨便的女人,有著想入非非的想法。一種形成的偏見,任誰也難以搬動。
寫下這篇文章,我想說的是:
姑娘,年輕時還是別輕易紋身。雖然好看,但也會有所影響,人言始終還是可畏的。它會造成一定的困擾,無奈又解釋不了。
我始終還是覺得在當代,還是要對女人多點理解、善意、包容。小小的紋身,就如一座大山壓在大山身上,動彈不得,任誰也改變不了。
所以,姑娘如果你喜歡紋身,還是想清楚這些。沒人能阻礙愛好,反對或支持,只是覺得不太值得罷了。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