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處於分分合合之中,既有大統一時期,又有諸國並存的時期。在眾多國家並存的時候,幾個國家聯盟,幹掉另一個國家,或是幾個國家聯盟抵抗一個強國,是常有的事,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國家聯盟就是家常便飯。
宋朝雖然是中國正統王朝,但是期間還存在著其他並存的國家。北宋時,中國並存的國家有:宋、遼、西夏、吐蕃諸部、大理、西州回鶻、黃頭回鶻、黑汗、高麗等。南宋時,中國並存的國家有:宋、金、西夏、吐蕃諸部、大理、蒙古諸部、西遼、高麗等大致8個國家。
01北宋:聯金滅遼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於公元907年至公元1125年在世,共歷218年。北宋時公元960年由趙匡胤建立,所以遼國建國要早於北宋。北宋的對外戰爭主要是和遼國之間的戰爭,自從北宋建國,和遼國的戰爭就沒間斷,長達167年。所以北宋對遼國恨之入骨,欲滅之而後快。
但是北宋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滅掉遼國的。燕雲十六州被遼國佔領,北宋皇帝一直對其念念不忘,又苦於沒有能力收回。機會終於來了,處於東北的金國興起。金國一直想稱霸中原,苦於遼國夾在中間,無法圖之。正好北宋也想幹掉遼國這個死對頭。於是,公元1120年,金國派使者與北宋宋徽宗聯盟滅金,二者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出兵,前後夾擊,滅掉遼國。
公元1125年,北宋和金國共同滅掉了遼國。僅僅兩年,金國就背信棄義,佔領了遼國的地盤後,稍作休整,又開始攻打北宋。1127年,北宋首都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宣告滅亡。北宋皇室和百姓慘遭凌辱,稱之為「靖康之恥」。
北宋聯金滅遼是宋徽宗一個錯誤的決策,是北宋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殊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北宋如果不與金國共同滅遼的話,金國是誰也滅不掉的,這樣三國可以共同存在。
02南宋:聯蒙滅金
「靖康之難」後,宋徽宗被金國抓去了,其第九個兒子趙構,跑到河南商丘稱帝,稱為南宋,後遷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金國佔領了中國大片領土,南宋只能偏於一角。金國顯然是要佔全部中國的,所以與南宋打仗了打了一百多年,但是都無法攻克。就這樣南宋和金國處於南北對峙狀態,誰也吃不了誰。
在西北的蒙古部落開始興起,蒙古各部落被成吉思汗統一後,開始圖霸中原。但是苦於金國和南宋成掎角之勢,無法下手。於是蒙古派使者說服南宋皇帝,聯盟滅掉金國。按說有了北宋的教訓,南宋這次不會答應。誰知道,南宋皇帝和大臣,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報仇的好機會。
「靖康之恥」,北宋皇室丟盡了臉。皇帝被金國抓去羞辱,皇室女子也被賣到了青樓,可為奇恥大辱。南宋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就連南宋子民,都對金國咬牙切齒。有這樣的國讎家恨,南宋怎麼可能失去這次滅金的機會呢?
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兩面夾擊,滅掉了金國。金國被滅後,蒙古又相繼滅掉了其他小國。之後,蒙古開始專門對付南宋,於公元1276年攻陷臨安,南宋滅亡。「靖康之恥」是如此大的恥辱和仇恨,南宋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也是正常的。
03兩宋讓仇恨蒙蔽了雙眼
人們常說,不要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在仇恨的驅使下,一般人容易失去理智,只看到了報仇,而看不到全局。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北宋和南宋,皆因仇恨,而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從而導致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