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巔峰對決,看彭德懷如何對戰麥克阿瑟,力挽狂瀾

2020-12-23 裘克談史

彭德懷與麥克阿瑟,一個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一個是美國的五星上將,看似沒有什麼太大交集的兩人,卻都在韓戰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大巔峰的對決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雖然彭德懷與麥克阿瑟被稱為兩大巔峰,但兩人經歷卻完全不同。

彭德懷與麥克阿瑟

彭德懷家庭貧困,只讀了幾年書,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索打拼出來的,而麥克阿瑟卻是美國將門望族之後,在家人的保駕護航下,成功考入了有美國「將軍搖籃」之稱的西點軍校學校,然後邁上軍事舞臺。

然而在不同的經歷和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中美兩國將帥,最終在朝鮮戰場交手了,麥克阿瑟遇到了他軍旅生涯中最強勁的對手,這使他原本都是輝煌戰績的軍旅生涯,開始嘗盡敗戰的滋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和蘇聯的默許和指使下,朝鮮半島分裂獨立為南朝鮮和北朝鮮,也就是現在的韓國和朝鮮,雖然朝鮮半島已經成功分裂,但南朝鮮的領導人李承晚和北朝鮮的領導人金日成都夢想統一全國,而且都有採用軍事手段達到目的的強烈願望。

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史達林的同意之後,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南朝鮮的突然進攻,韓戰正式爆發。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在戰鬥經驗豐富、武器裝備精良的北方軍隊面前,防備不夠充分的南方軍隊被打的丟盔棄甲,僅僅三天之後漢城就淪陷了,但當時美國和南朝鮮有軍事同盟的條約,美國以此為藉口,率「聯合國軍」進攻朝鮮,韓戰升級。

1950年10月4日,時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彭德懷,被毛澤東用專機從西安緊急召回北京,參加了一場非常重要的會議,在場的都是軍政界大佬,而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是否應該出兵援朝,但會議進行的並不順利,支持援朝的和不支持援朝的兩派爭執不下。

彭德懷認為:如果美國主使下的南朝鮮贏得勝利的話,美國對東亞的控制力度將會大大增加,對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非常不利。

經過幾天的討論,最終少數服從多數,毛澤東命令全力以赴進行援朝。

志願軍赴朝參戰

1950年10月19日夜,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在遠離前線1000多公裡的日本東京等著勝利的消息,美軍在仁川的勝利登陸將北朝鮮的軍隊攔腰斬斷,這讓他已經覺得勝利在握,北朝鮮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

但他並不知道,中國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已經先於大部隊秘密奔赴前線,而這次秘密行動連正在指揮部隊緊張渡江的40軍軍長溫玉成都不知道。

所以對於中國志願軍援朝這件事,麥克阿瑟並沒有放在心上,並且極其狂妄的表示:鴨綠江並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礙,中國人也並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

在麥克阿瑟看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軍事力量並不足為懼,然而讓麥克阿瑟沒想到的是,他狂妄的話還沒有說出幾天,彭德懷就帶領著志願軍給了他一個重挫。

彭德懷

跟麥克阿瑟還沒有了解清楚敵人的情況就大放厥詞不同,彭德懷可是對麥克阿瑟和美軍摸得透透的,彭德懷利用麥克阿瑟的輕敵,將作戰方針從原先的陣地防禦戰調整為在運動戰中尋機殲敵。

在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之間,彭德懷領導的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之下,最後在雲山之戰中將成軍160多年未曾有敗績的美軍老牌精銳騎一師重創,第一次的正面交鋒,美軍慘敗。

但麥克阿瑟並不認為這是志願軍的實力,只認為他們是出其不意碰巧取勝,一路輝煌的軍旅生涯讓麥克阿瑟不願意相信,也不敢相信他所帶領的美軍就這麼輕易的輸給名不見經傳的志願軍。

要知道,麥克阿瑟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都是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就是美國著名的彩虹師的師長,戰後,39歲的他又成了「把西點軍校帶入現代軍事時代」的西點軍校校長。

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麥克阿瑟作為盟軍太平洋戰區最高指揮官,對戰爭的勝利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仁川的成功登陸,切斷北朝鮮軍隊平原的通道,讓聯合國軍由敗轉勝更是下了一步好棋,但是第二次戰爭的慘敗,讓麥克阿瑟不得不接受事實。

麥克阿瑟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彭德懷指揮志願軍西線六個軍主力,在清川江地區和東線三個軍師在長津湖地區發起反擊,給予出其不意的打擊。

這一次彭德懷不僅進一步重創了麥克阿瑟領導的聯合軍隊,更是解放了朝鮮首都平壤,讓「聯合國軍」被逼的只能到「三八線」以南地區,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這場戰爭是美國陸軍戰爭史上最大的敗績,被世界軍事家稱之為經典戰役。

第三次戰役是志願軍在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捲土重來的陰謀,強勢進擊的一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就是「聯合國軍」在拼命逃跑,而志願軍在拼命的追。

美國陸軍上將李奇微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描述了他的部隊狼狽逃竄的情景:

他們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乘著各種徵用的車輛逃到這裡的,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離中國軍隊越遠越好,他們扔掉了自己的步槍和手槍,丟棄了所有的火炮、迫擊炮、機槍以及數人操作的武器。

這三場戰爭的失敗,就是麥克阿瑟在為他的狂傲買單,他對彭德懷和志願軍的小看,讓他之後的戰爭也一路兵敗如山倒。

麥克阿瑟

雖然麥克阿瑟考入有美國「將軍搖籃」之稱的西點軍校學校時,彭德懷才剛剛出生不久,但是彭德懷在中國的地位和在戰爭期間的貢獻絲毫不亞於麥克阿瑟。

1922年,擔任湘軍團長的彭德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領導和率部參加了平江起義,之後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先後任紅五軍軍長、紅三軍團軍團長、抗日先鋒軍司令員、紅軍前敵總指揮,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五次反「圍剿」和長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彭德懷任八路軍副總指揮、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指揮過「百團大戰」和對日寇的大反攻作戰,彭德懷以關鍵時刻敢於「橫刀立馬」而著稱,被毛澤東譽為「彭大將軍」。

彭德懷

第四次戰役是發生在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是朝鮮戰場上最為激烈、最為殘酷的一戰,這次戰爭麥克阿瑟直接被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炒了魷魚,改由56歲的克拉克擔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

但克拉克對朝鮮戰場並不了解,最後在第五次戰役中還是敗給了彭德懷,經過了七個多月的慘烈敗績,美國政府也認識到只要有彭德懷和中國志願軍在,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絕對討不了好。

再加上國內外反戰情緒日益高漲,不利於美國在歐洲實行全球化戰略,因此美國政府決定同中朝方面舉行談判,謀求「光榮的停戰」。

1953年7月27日,美國和中朝籤訂了《朝鮮停戰協定》,韓戰最終以中朝方面的勝利而結束。

籤署停戰協議

彭德懷在韓戰上的勝利,不僅讓中國人民更加愛戴和敬佩他,也讓他一躍成為美國人民心中的軍事奇才,畢竟能打敗他們國家戰神麥克阿瑟的人,能力自然不是蓋的。

----完----

相關焦點

  • 韓戰中巔峰對決:面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彭德懷始終棋高一著
    韓戰中的巔峰對決,彭德懷如何棋高一著,戰勝麥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湧現了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他們在戰爭中都展示出了超高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二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可是作為同盟國和友軍而言,我們很多人就會比較他們當中誰的軍事造詣更加出色,而他們並沒有實際PK過,誰更勝一籌,都只是猜測而已。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不過麥克阿瑟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徹底敗在了另一位將軍手中。那就是我們的彭大元帥彭德懷。1950年,麥克阿瑟整整70歲,彭老總52歲,當時的麥克阿瑟並未把比他小了整整18歲的彭老總放在心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彭老總PK麥克阿瑟的戰績對比。1916年,18歲的彭德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湖南湘潭,加入了湘軍,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在一戰的戰場上嶄露頭角,他率領著名的「彩虹師」奔赴歐洲戰場正面和德軍對抗。
  • 彭德懷為什麼完勝麥克阿瑟?一個在前線聽槍炮聲一個在後方陪女明星
    麥克阿瑟與彭德懷的較量總共有4次,分別是抗美援朝第一至第四次戰役,在這四次戰役中,彭德懷都是完勝麥克阿瑟。可以說聯合國軍猖狂之極,完全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裡。
  • 彭德懷為何完勝麥克阿瑟?一個在前線聽槍炮聲一個在後方陪女明星
    而在抗美援朝戰場,這個道理被詮釋得淋漓盡致。在抗美援朝的前四次戰役較量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指揮員是彭德懷,聯合國軍的總司令是麥克阿瑟,但是這兩個人的出身完全不同,一個是職業軍人出身,一個是普通農民出身。但是因為抗美援朝把他們聯繫在一起。
  • 中國戰神vs美國五星上將,彭德懷與麥克阿瑟的華山論劍
    但戰神並不是不可摧毀的,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且看這位美國戰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塌,本期機長帶大家走進麥克阿瑟傳奇的一生!麥克阿瑟於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郊外30公裡一個的軍人家庭,自幼就在兵營裡長大,其父老阿瑟·麥克阿瑟二世,最高曾擔任美國陸軍三星中將,參加過南北戰爭 美西戰爭。
  •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麥克阿瑟叫囂打到中國境內,被杜魯門免職
    和麥克阿瑟以往的打法不同,李奇微決定「發揮美軍現代化裝備機動快,火力強」的優勢,以「消耗戰」來制約中國軍隊。 李奇微發起突然襲擊的消息傳來,中朝聯合司令部立即決定「停止休整,轉入防禦」,而彭德懷卻十分擔憂志願軍部隊後勤供應不濟的情況。
  • 《跨過鴨綠江》:彭德懷把重任委託給梁興初,期待第三十八軍如何雪恥
    在央視播出的抗美援朝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 儘管毛主席非常堅定地對美帝警告不要跨過三八線,但麥克阿瑟絲毫不理會。 在最新劇情第12、13集,儘管屬下已經對麥克阿瑟匯報中國出軍的情報,但麥克阿瑟仍舊非常狂妄的說「要把戰火擴大到鴨綠江邊」,甚至說要轟炸鴨綠江和東北的大橋。
  • 跨過鴨綠江:彭德懷把重任委託給梁興初,期待第三十八軍如何雪恥
    在央視播出的抗美援朝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儘管毛主席非常堅定地對美帝警告不要跨過三八線,但麥克阿瑟絲毫不理會。在最新劇情第12、13集,儘管屬下已經對麥克阿瑟匯報中國出軍的情報,但麥克阿瑟仍舊非常狂妄的說「要把戰火擴大到鴨綠江邊」,甚至說要轟炸鴨綠江和東北的大橋。
  • 韓戰開始的那一年,彭德懷52歲,麥克阿瑟70歲.
    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就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就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你打;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歷時11天的第一次戰役,志願殲敵1.5萬。在此次作戰時期,有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部隊的組成……和人民軍一道參加了作戰……儘管新華社的這條消息以轉述朝鮮人民軍戰報的形式發布,仍然引起了世界極大關注。10月15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還信誓旦旦地對美國總統杜魯門表示,中國出兵的可能微乎其微。「如果中國人越過鴨綠江,將會遭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屠殺。」
  • 抗美援朝初戰失利,彭德懷指著梁興初罵道:什麼虎將,我看是鼠將
    「人家都說你是一員虎將,我彭德懷沒領教過,什麼虎將,我看是鼠將!老子讓你們打熙川,你說熙川有『黑人團』,一個『黑人團』就把你給嚇住了?這分明是臨戰怯陣,哪裡是抗美援朝!」圖︱抗美援朝經典戰役-德川奔襲戰彭德懷大喜,38軍果然是厲害,接著又向38軍下達命令,要求梁興初率領部隊到達嘎日嶺、新德裡一帶,準備消滅北援和南逃之敵。然後主力部隊向三所裡迂迴,攻擊軍隅裡和价川的敵人。
  • 美軍87天侵佔的領土,我軍7天收復,彭德懷發現有詐:停止追擊
    而在古代西方,也有古羅馬西庇阿與漢尼拔對決。在近代,有拿破崙與威靈頓的決戰。等等。而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作為典型東方軍人的彭德懷,與西方名將、美國三星中將李奇微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而這次對決,足以載入世界戰爭史的史冊。這是一次東方謀略和西方謀略的大對決。彭德懷,中國十大元帥之一,其指揮能力在我軍中堪稱頂尖。
  • 偉人特型演員齊聚《跨過鴨綠江》,扮相逼真,麥克阿瑟選角差點事
    正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可能不是目前所有已經面世的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中的佼佼者,但肯定是唯一一部全景展現這場新中國立國之戰的作品,目前豆瓣8.5分。,將抗美援朝戰爭前後政治舞臺上的人物展現得非常清晰。
  • 麥克阿瑟設下陷阱,人民軍統帥和蘇聯顧問中計,彭德懷識破並化解
    抗美援朝的第一、二次戰役雖然取得了輝煌勝利,卻也暴露出我軍的一些問題。由於美軍的機械化速度很快,使得我軍在國內戰爭中百戰百勝的穿插分割包圍戰術遇到了困難,有的部隊未能達成對美軍的穿插分割包圍,形成平推,使得敵人逃脫。
  • 抗美援朝開戰在即,為何毛主席屬意粟裕掛帥,卻最終選了彭德懷?
    抗美援朝開戰在即,為何毛主席屬意粟裕掛帥,卻最終選了彭德懷?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中國的國威,打出了解放軍的軍威,從此以後,在沒有哪個國家和軍隊敢於挑戰新中國和解放軍。抗美援朝戰爭,毛主席最終點將彭德懷元帥,毫無疑問這是成功的。
  • 《影之詩 巔峰對決》:對戰卡牌單機化的又一成功嘗試
    至於今天要聊的單機遊戲《影之詩 巔峰對決》(後文簡稱《巔峰對決》),與尚在播出中的《影之詩》動畫版一樣,都是脫胎與遊戲本體的衍生產物。從歷史悠久的《遊戲王》到近期的《昆特牌:王權的隕落》,卡牌遊戲改編成單機並不罕見。風光無限的《影之詩》與 Switch 相交,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 美軍攻打朝鮮,我軍為何要抗美援朝?只因麥克阿瑟一句話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在不到一年的建設時間中,中國又面臨了一個新的難題,那就是抗美援朝。從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國建立,到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這種決定是要多大的勇氣,要知道這個是內戰還並未全部結束,全國各地未曾解放之地也還眾多。
  • 他是抗美援朝時的手下敗將,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的一生
    對於日本人來說,麥克阿瑟是二戰之後的「太上皇」,可是對於中國來說,麥克阿瑟只是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個手下敗將,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麥克阿瑟的一生,看看他是如何晉升成美國五星上將,一步步走上巔峰的。
  • 全球知名打仗最厲害的4位元帥,麥克阿瑟只能墊底,第一來自中國
    第四:麥克阿瑟,美國的陸軍五星上將,也是美國最年輕的五星上將之一,他的成就註定了一生都要被人們所敬仰,而他更是管控了日本多年,在離開時日本人民竟然還對其感恩戴德,這是讓人所佩服的
  • 抗美援朝時期跟隨彭德懷作戰的四大軍長,後來的結果都如何了?
    在毛主席的指示以及朝鮮政府的請求下,彭德懷元帥站了出來,迅速組建出了英勇的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了。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元帥的帶領下,湧現了無數的值得我們歌頌,讓我們銘記的英勇將士們,比如黃繼光等人。
  • 抗美援朝之戰志願軍攻勢太猛,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請派主力參戰
    抗美援朝之戰志願軍攻勢太猛,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請派主力參戰1950年6年,朝鮮半島風起雲湧,戰爭一觸即發,朝軍先是以勢如破竹之勢一路南下,8月份就打下了南部90%以上的地區,把南朝鮮軍和美軍逼到了洛東江以東大約1萬平方公裡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