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高科技成果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更多方便、樂趣,同時也帶來了眼疲勞、近視加深、頭痛、失眠等症狀,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呢,罪魁禍首是這些電子產品的LED屏幕所發出的藍光。
藍光是什麼?
藍光是特定波長的光,太陽光含有赤、橙、黃、綠、青、藍、紫,藍光佔有一席。藍光是指波長在400nm~500nm範圍間的可見光,波長越短,能量越高,短波藍光屬於能量較高的可見光。人和動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有陽光也就有藍光。除此之外,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LED照明、手機、電腦等產品的LED顯示屏所發出的光主要以紅、綠、藍3種顏色為主,且藍光佔了主要部分。可以說藍光時時刻刻在我們的身邊。
藍光濾過是否可以緩解視疲勞?
據了解,各種電子設備發出的光在藍光範圍內的波長已經被證明可以影響晝夜節律和睡眠,但大部分研究證明了這部分藍光不會造成視網膜損傷,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發現近距離觀看電子顯示器可以引起一系列視覺症狀,例如視疲勞、眼紅、刺激感、視力模糊和復視,這種一般情況稱為數字眼疲勞。也有研究稱,數字設備發出的高強度藍光會加劇近距離工作相關的視覺疲勞症狀。那麼濾過藍光可以緩解與電子屏幕有關的視疲勞嗎?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郭永紅給我們帶來了權威解答,一起來解開「防藍光」謎底。
如何客觀評估藍光濾過是否可以緩解視疲勞?看調節反應
視疲勞與眼睛的調節反應密切相關。既往研究表明,調節滯後、調節反應波動與電子屏使用的視疲勞有關,可作為評估視疲勞的客觀指標。另外,瞳孔變化是自主神經系統活躍性的反映,其對視疲勞程度是敏感的,亦可作為參考指標。
50cm距離下電子屏使用30分鐘,藍光濾過有沒有效果?
科學實驗表示使用17英寸、解析度為1366×768的標準液晶顯示屏幕,分別在兩天當中讓受試者在50cm閱讀距離下使用有/無商用藍光過濾「貼膜」的顯示器閱讀30分鐘,在閱讀期間測量受試者屈光狀態、調節反應及瞳孔大小,並在閱讀結束後計數受試者閱讀的單詞數量,並讓受試者填寫嗜睡量表及主觀視疲勞量表,其結果無論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指標,並不支持藍光濾過可以緩解視疲勞這一說法,研究發現調節滯後和調節反應波動對藍光水平均不敏感。無論有無藍光濾過貼膜,被試者瞳孔動態變化或視覺不適水平均無顯著差異。
郭永紅主任基於本研究,不支持使用「藍光過濾裝置」來減輕健康年輕人中與使用電子設備相關的視覺症狀和體徵。
【郭主任小結】
1. 對於健康年輕人與使用電子設備相關的視覺症狀和體徵,「防藍光」並無可靠作用;
2. 顯示器上的藍光過濾「貼膜」或許能夠提高健康年輕人的閱讀速度。
郭永紅
副主任醫師
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屈光科手術科副主任
————————————————————————————————————
國內權威屈光手術專家
西安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委員
陝西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視光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保健協會青少年視力保健與視光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美國田納西州MECA眼科醫院訪問學者
在國家級及省級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