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繫緊湊級SUV領域中,本田CR-V和豐田RAV4可謂是多年的冤家了,早在十年前就在國內市場上競爭不斷。不過,自從豐田及本田雙雙施行雙車戰略之後,皓影和威蘭達繼承了這兩個老對手的使命,掀起了新一輪的競爭和挑戰。那這兩個後來者在產品實力上能否終結掉以往難解難分的局面呢?今天就跟隨車味auto一起來看一看。
皓影定價更加親民
皓影為廣汽本田旗下的緊湊級SUV,與東本CR-V基於同平臺打造。現有燃油版及混動版兩個系列11款車型在售,指導價16.98-25.28萬元,同時每款車型都有3萬左右的優惠。廣汽豐田威蘭達則是一汽豐田RAV4的套娃版本,同樣分為燃油和混動兩個系列,但車型上有12款,指導價17.18-24.18萬元。
從價格上來看,皓影對國內消費者來說更具親和力。另外在車型選擇方面,由於日系廠商在混動版本上注入了更多的研發精力和先進技術,所以我們在對比車型選擇價格相近的皓影銳·混動2.0L兩驅銳幻夜版(下稱皓影),以及威蘭達2020款雙擎2.5L E-CT兩驅豪華版(下稱威蘭達)。
皓影設計經典穩重,威蘭達有些一言難盡
皓影的造型設計在筆者看來,僅僅在家族風格上做了改動,所以整體主打還是穩重經典的SUV形象。正面上,皓影採用寬大的鍍鉻裝飾和與其平行的大燈布置;側面及尾部設計表現相對光滑,表現出穩紮穩打的家用SUV風格。
威蘭達的造型設計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了,梯形中網和兩側的副進氣格柵基本佔據了整個前臉,視覺感受頗受爭議。不過,威蘭達在車身上運動了更多明顯的線條勾勒,尾部的撞色設計也有年輕感的表現,或許會獲得彰顯個性化年輕人的好感。
內飾對比毫無爭議
本田向來在內飾設計上就不佔優勢,皓影也難逃桎梏。以當下的眼光來看,雖然嵌入式的多媒體屏幕和多橫向線條的勾勒,但總體來說還是有些保守,擋杆的布置位置也比較獨特,總體來說中規中矩。
看完皓影的內飾在看威蘭達的就有一種耳目一新的質感。撞色方案的運用以及平直的布置令其頗有年輕氣息,懸浮式中控屏幕在使用時也更為方便快捷。
配置拉開性價比差距
科技配置方面,頂配皓影搭載有車道保持、道路交通標識、全速域ACC巡航以及主動剎車,可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泊車輔助上皓影搭載有前後雷達、360全景影像,此外還支持自動泊車,表現相當出色。
舒適性方面,皓影有可開啟全景天窗,真皮材質座椅支持加熱功能,7英寸中控車機支持CarPlay擴展的同時有車聯網功能。此外,皓影還有全自動大燈以及支持分區溫控的自動空調。
由於同等售價下只能拿到次低配威蘭達,因此科技配置相對單薄。駕駛輔助方面,威蘭達搭載有車道保持、全速域ACC巡航和AEB主動剎車,泊車輔助上有前後雷達及倒車影像功能。
舒適性方面,威蘭達匹配的是普通電動天窗,座椅同樣採用真皮材質但不支持加熱。10.1英寸的多媒體屏幕支持Carplay拓展,但車聯網的缺席是不小的遺憾。燈光方面威蘭達同樣支持全自動調節。自動空調系統支持PM2.5過濾有更舒適的乘坐體驗。
動力設計側重點差異較大
皓影搭載有本田i-MMD混動系統,由一臺2.0L自吸發動機和135kW電機組成,綜合功率達到了158kW。這套系統在低速階段更倚重電機驅動,行駛更為平順,動力來得直接。在高速階段發動機介入驅動,有更好的續航。
而豐田的THS混動系統由2.5L發動機和88kW電機組成,綜合功率160kW。其在行星齒輪系的支持下達到動力與經濟性的平衡,所以低速階段加速性能並沒有皓影激進,但勝在經濟性表現突出。
品車識味:
和RAV4與CR-V的對比結果頗為相似,皓影相對威蘭達在相加比上表現突出,同等價位下可以買到更豐富的配置,擁有更好的駕乘質感。但威蘭達也不是沒有亮點,其優勢在於前衛的設計和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如果購車預算相對充足又認可廣汽豐田設計的話,選威蘭達也無可厚非,但顯然皓影更值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