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今年50多歲
日常很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
每年都會到醫院進行體檢
但一個月前
她突然出現便血
這讓她不知所措
於是她趕緊前往家附近醫院就診
腸鏡檢查,醫生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確定為癌症晚期。
圖/都市現場
得到這個結果
一方面是深受打擊
另一方面
吳女士家人也深感迷惑
每年體檢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
為什麼一查竟是癌症晚期?
其實這種情況並非個例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湖北省腫瘤醫院腹部內科主任徐慧婷表示,儘管有一部分人每年都做去醫院進行體檢,且雖然大部分體檢中包括癌胚抗原指標,但該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患結直腸癌,甚至直到晚期,該指標也還處於正常範圍值。因此,根據此標準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並不能獲得準備結果。
健康體檢的常規設備難以發現早期腫瘤。人體腫瘤從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釐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8~10年,在這個過程中,早期難以被B超、X光所看到。醫生舉例說,體檢中人人要拍X線胸片,但事實上,一個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過X線胸片是看不到的。
所以,常見的癌症篩查,選對檢查項目最重要,很多人都查錯了!
記住!這些才是查癌「金標準」
1、肺癌——低螺旋CT
很多人通過X光片來篩查肺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楊宇飛2013年1月向健康時報介紹,由於胸部X光片解析度低,檢出率比較低,如果能用胸部X光片檢查診斷是肺癌,臨床常常就已經到晚期了,早期篩查意義不大。
楊宇飛醫生建議,用CT檢測肺癌,其解析度高,肺癌腫瘤在1釐米,甚至0.8釐米時即可被查出,因此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低劑量CT。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也建議,肺癌高危人群,要進行低劑量螺旋 CT篩查。
2、胃癌——胃鏡+活檢
很多人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做胃鏡,甚至當醫生讓做的時候,還會儘可能的拒絕。一想到要將一根管子從嘴巴伸進胃裡,就覺得難受、恐懼。
但是,2018年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胃癌在我國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而主要原因是相對於國外,我國篩查胃癌的「金標準」——胃鏡檢查的普及程度非常低,導致90%以上的胃癌患者發現即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科主任左秀麗2019年曾向健康時報指出,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及20%,而90%的早期胃癌是可以治癒的。令人痛心的是,我國90%的胃癌發現時已是中晚期。而胃鏡檢查是胃部疾病診斷的一線方法,通過胃鏡+活檢篩查,胃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所以一定要及時根據具體病情和醫生建議進行胃鏡檢查,千萬不要等到病情惡化時才考慮做胃鏡。
3、肝癌——甲胎蛋白+肝臟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聯合檢查。需要注意的是,單獨用甲胎蛋白普查,會有一定漏診,因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會升高,也就是說單純的檢測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根據多年的臨床實驗證明,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準確率達到90%以上,是臨床診斷早期肝癌首選的檢查方法。
2020年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也建議,肝癌篩查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臟 B 超檢查,高危人群每 6 個月篩查 1 次。
4、腸癌——腸鏡
2020年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強調,大腸癌篩查從 45 歲開始,無論男女,每年 1 次大便隱血(FOBT)檢測,每 10 年 1 次腸鏡檢查,直到 75 歲。
但是作為腸癌檢查的有效手段,大眾對於腸鏡的接受程度同樣不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從事消化科工作多年,一直讓我耿耿於懷的是患者對於胃腸鏡檢查的排斥和牴觸。他也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超過45歲一定要做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
5、乳腺癌——鉬靶檢查
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學組組長、復旦腫瘤醫院的放射診斷科主任顧雅佳2019年在接受採訪時介紹,針對乳腺癌的X線檢查,又稱鉬鈀檢查,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簡單有效的篩查方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放射科行政副主任柴維敏解釋,對於超聲或磁共振等無法看出的微小鈣化灶,X影像檢查恰好比較敏感。加上拍好還有成片可供保存,因此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均為首選。針對普通人群,《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推薦 40-45 歲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乳腺 X 線檢查,45-69歲女性每1-2年進行一次。
6、前列腺癌——PSA篩查
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的主任醫師張光銀2013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對於健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篩查早期癌症,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因為PSA價錢更加低廉,排除假陽性問題,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7、宮頸癌——HPV+TCT
相比其他癌症,宮頸癌是人類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確且能通過早篩、早治而消除的癌症,即感染乳頭瘤病毒(HPV),這意味著針對病因可以早期防治。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喬友林在介紹,目前國際公認最安全的宮頸癌篩查採取細胞學檢測(TCT))與人乳頭瘤病毒(HPV)病毒學檢測聯合篩查的方式。
而在美國指南中也是將HPV+TCT兩者聯合篩查作為精準篩查或者二級防控宮頸癌的最好方式。
資料:健康時報、CCTV生活圈
編輯:李詩
贊!閔行這四條道路大中修工程順利完工
黃浦江畔驚現「魔力小鎮」!有網紅民宿、「小矽谷」……
閔行將迎來直飲水時代:水壺無水垢!已有人受益!
正式揭牌!閔行新增一所一貫制公辦學校,還是世外的!
【來源:今日閔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