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星創始人張明:價值投資,行穩致遠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一、結緣價投,始於年少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交易,至2020年,我國A股市場已經歷經風雨三十載。它在牛熊交替之間風雲變幻,無數機構和自然人投資者在股市中跌宕起伏,享受過上證指數站上6124點與5178點的頂峰瞬間,也經歷過大跌熔斷之後的至暗時刻,張明便是這變幻莫測的市場參與者與見證者之一。

張明擁有北京理工碩士學位,高學歷的他擁有著超乎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許,這正是他日後能在金融圈站穩腳跟的天然優勢。

1998年,張明受到父親的影響,第一次與股票結緣,而這一次結緣,似乎是冥冥之中的註定。他喜歡與K線為伍的日子,感受到了投資的魅力。為增加自己的專業素養,自2005年起,張明在國金證券、香港對衝基金等金融機構就職,從小小的分析師做起,在兢兢業業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加深自己對投資的理解,正所謂量變引起質變,連他自己都未曾真切意識到,其實在這日復一日的努力中,投資實力也實現的突飛猛進的提升,這樣巨大的進步,不僅僅來源於對K線圖的把握,更是來源於他根植於心的價值投資理念。

張明曾系統深度研究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以及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費雪、等人的投資策略,發現他們成功主要原因是他們從來不去追逐市場的短期利益,反而會竭力避免被市場高估價值的企業及股票。但是,一旦看中某投資對象,他們會花相當長的時間去耐心等待,並慢慢買入和長期持有。而事實上價值投資不僅給他們創造了不菲的收益,也讓他們的理念被全世界的投資者奉為圭臬。

而張明對於價值投資理念,做到了知行合一,他堅信,唯有選擇優質公司,長期持有,才能讓投資創造價值,正是這份信仰,讓他在工作中創造了佳績,同時也轉變了他的人生軌跡。2019年6月27日,張明創立了青島明和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開啟了創業新徵程,從此由分析師張明變成了私募創始人張明,而團隊投資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價值投資。

二、優化模型,深度研究

對於價值投資,在國內經常受到質疑,因為我國股市向來牛短熊長,又會時長出現黑天鵝事件,這樣的市場下,堅持價值投資沒有好結果。

而張明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價值投資理念應該適應於任何投資市場,任何公司它的價格總歸會圍著價值下上波動,而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正好在公司價格大幅低於價值之時大舉買入,在價格大幅超出價值時出獲利了結,如此,價值投資在我國市場上也一樣有用武之地。而為了更好的將價值投資落地於A股,張明總結了一套先進且卓有成效的理念,這個理念,也讓他實現了年化複合收益率25%的優秀戰績。

張明的理念是:我國的價值投資,一定要基於針對公司進行深度基本面研究。

更多地研究是為了更準地決策,如何去研究公司基本面,張明對此也手到擒來。在做分析師的日子裡,張明就能熟練運用DCF模型(現金流折現估值)進行企業估值,將企業未來多年的自由現金流,折算出企業目前價值,再與當前股價相比,決定是否買入。

DCF法是認識企業內在價值的重要思維方式,但實際運用中也會有些局限。而要準確的把握企業的脈搏,更加需要敏銳的商業洞察力。作為創始人兼投資總監的張明,每天堅持學習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經濟動態,不斷提升自己。

張明坦言,不僅要對企業所處行業、競爭格局、自身的商業模式、產品,以及管理層情況有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更要綜合分析,預判這家公司能否在未來跟隨行業成長,或者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這樣縝密的思考不像是做PE的,有時,同行會笑稱,張明是想搶風投的飯碗了。

三、學會擇股,掌握價投

在張明看來,擇股是投資成功的基礎,對於如何挑選到真正有價值的公司,他也在精益求精。總結20年的投資經驗,張明覺得,擇股的關鍵在於:

1)公司規模足夠大;持續經營,是做價值投資的基礎,公司規模大,也反映了其實力雄厚、商譽優良、信用等級高、潛在的資本收益率也比較穩定。

2)卓越的公司要具有被驗證了的持續盈利能力;持續穩定地經營和發展是獲取利潤的基礎;而最大限度的獲取利潤又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目標和保證:只有在不斷地獲取利潤的基礎上,企業才可能發展。

3)在負債極少的情況下,公司具有良好的淨資產回報率;淨資產回報率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巴菲特有句名言,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經營業績的話,那就選淨資產收益率吧。

4)有能力的管理層;管理層能夠直接決定企業的走向,所以我們需要有開闊的眼界、有洞察力和正確的決策能力的管理層的公司,從而去投資他們。

5)業務簡單;去除掉某些浮誇的表述,剔除掉那些看似增加了格調實則沒有任何意義的偽概念,找到其核心的業務價值,大家都看得懂的且稱讚的東西,一定不會錯。

6)有明確的報價,價格和價值有良好的匹配度。實際上,商品的價格雖然以價值為基礎,但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其發生變動,因此經常會發生價值與價格不一致的現象,而在價值投資中要極力避免這一類的公司和股票,因為會增加不確定性

四、產業升級,未來可期

多年以來,我國一直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究其核心,我們還是利用自己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優質的製造業下遊,換句話說,這是享受了人口紅利。

而現在,原來的產業結構也遇到了巨大的瓶頸,急速攀升的勞動力成本,讓原有的低端代工模式產生了停滯,且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過剩產能無法對接與之相匹配的足夠內需,亦無法獲得能夠維持其生存的足夠利潤。因此,產業機構調整勢在必行,也確實是在艱難中前進。

張明認為,產業結構的升級更加依賴科技的創新,尤其是在貿易戰背景下,我國對於高精尖技術非常渴望。然而創新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達成質變,技術封鎖的突破是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但這是一個長期問題。

產業結構升級雖然道阻且長,但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對於我國來說,大趨勢是不會改變的,正如有些學者所說,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在中國。

第一,未來產業機構會繼續升級換代。

第二,未來會繼續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國城鎮化率不到60%,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補足這一缺口,中國還要一二十年。未來,我國會更強調城鄉的一體化,鄉村振興會帶來更多的投資機遇。同時,還會出現一批地區經濟的新增長極。

第三,創新。我國在全球的新經濟獨角獸企業僅次於美國,這些公司會影響一個時代,而這些獨角獸的產生又會帶動上下遊產業產生更多的創新,良性循環下更能創造出更多的機遇。

五、核心資產,領軍為上

核心資產,在價值投資的理念裡,核心資產普遍具有高穩定性、高ROE,是價值投資青睞的對象。

在張明看來,在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中,存在著一批公司治理健全、產品服務優質的企業。比如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還有那些確定性與成長性兼具的企業,這些才是核心資產,所以,找到這些優秀的公司,與之成長,這是我們的任務。

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對於我國的市場,如果要說核心資產所在的領域,有一些高科技含量的領域值得重點關注,比如5G、晶片下半場(5G電子設備、應用、雲計算;晶片設備、材料、製造),新能源車產業鏈、基建相關的設備、新材料,都極可能產生新的核心資產,成為A股乃至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張明認為,核心資產是會隨著時代發展和市場的改變而改變的,比如,我國的消費股,美國的科技股,邏輯沒有問題,差別只在市場不同而已。

現在,張明除了要做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還是明和星私募總經理,對客戶和員工的雙重責任,讓張明的擔子更重,所以,他告訴自己,要走的更穩。他帶領他的團隊,踐行價值投資,不僅要做中國優秀企業的長期陪伴者,還要為提升全人類的理財智慧而奮鬥。未來,他將繼續在投資領域孜孜探索,砥礪向前,明和星也會在他的帶領下行穩致遠。

相關焦點

  • 母嬰行業觀察論壇——護童科技創始人楊潤強:嬰童行業更需行穩致遠
    3月8日,母嬰行業觀察主辦了一場主題為「嬰童行業路在何方」的線上論壇,特邀國內易升降學習桌創始人、護童科技創始人楊潤強先生,為大家做了主題為「嬰童行業更需行穩致遠」的分享,探討疫情下企業自救策略以及發展思路。本次論壇同時受邀的還有童裝品牌安奈兒董事長曹璋、廣州唯觀CEO張濤等業內企業家。
  • 「自強不息,行穩致遠」 ——國元證券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暨首屆...
    「自強不息,行穩致遠」 ——國元證券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暨首屆私募大賽啟動儀式圓滿舉行 2020-12-21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內需助力「雙循環」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內需是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最堅實的基礎,不僅在目前穩定經濟基本盤中發揮支撐作用,而且在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中也要發揮關鍵作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也將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 穩字當頭 行穩致遠
    201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實現2020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託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會議發布的新聞稿,29次提到「穩」字。
  • 行穩致遠,2020年長租公寓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
    本屆大會主題圍繞著「行穩致遠」展開,面對2021年新的機遇、新的變化,堅定不移的響應國家發展號召,腳踏實地的落實相關政策法規,持續投入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打好基礎、面向未來、穩步發展。大會榮幸的邀請到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開幕致辭,深度解讀住房租賃的發展和面臨的問題,改變住房的供應結構,補充租賃住房不足的短板,減弱住房投資的屬性,促進消費者對租購的選擇等。
  • 持心若水 行穩致遠
    持心若水很難,但也要努力去做到,最近刻意減少了王者星階、煲劇追影,多了些爬山、釣魚、下棋的活動,也把張磊的《價值》細讀了下,感覺有所增益: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理解力到了,手法都是次要的,萬法相通,最重要的是心態別跟著波動,降低欲望,順勢而為,跟大家共享、共勉。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加油,行穩致遠!
  • 「好學生」碧桂園:行穩才能致遠
    面對劇烈的市場變化,碧桂園近年來執行的行穩致遠戰略在抵禦風浪的過程中得到檢驗:銷售業績快速恢復,節節攀升,財務繼續保持穩健,土儲充裕布局合理,獲得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的認可和肯定。
  • 國安立法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定海神針
    大灣區之聲熱評丨國安立法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定海神針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的說明。法律草案鮮明表達了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對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長久以來,反華勢力肆意抹黑「一國兩制」,與亂港分子沆瀣一氣、相互呼應,妄圖將香港變成對中國進行分裂、顛覆活動的「橋頭堡」。
  • 建交50 年,加中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一大亮點來自經貿投資。1970年,加中雙邊貨物貿易僅有1億多美元,2019年這一數字飆升到700多億美元。中國已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投資來往也保持穩定增長。2019年加拿大對華直接投資存量為130多億加元,中國對加直接投資存量則突破200億加元。建交50年來,兩國文教、科技、藝術交流合作也不斷邁上新臺階。
  • 蔡英文當選卻迴避"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原標題:蔡英文當選卻迴避"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據新華社報導,針對蔡英文的論述,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1日應詢表示,維護好「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   馬曉光說,1949年以來,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他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其核心意涵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 來六十八中的N個理由 | 行篇: 英才匯聚,行穩致遠
    這裡,能者為師,有教無類,辦學條件一流,桃李樹下自成蹊  這裡,海納百川,多元兼容,和合共進促發展,茵茵芳草碧波揚  每一幀畫卷,都伴你成就青春的夢想  秋冬春夏,伴隨著四時的運行  行穩方可致遠  這裡行穩致遠,面向未來。巍巍學府,苒苒風華。
  • 李東榮:促進金融科技行穩致遠 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在主旨演講時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需要金融科技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要促進金融科技行穩致遠、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李東榮認為,首先,要樹立為民利企的價值導向。
  • 放大經濟行穩致遠「向新力」
    推動經濟行穩致遠,需要以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帶來更為強勁的「向新力」。新力量激活新泉源,新泉源帶來新脈動。今年以來,儘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我國始終堅持危中尋機、穩中求進,不斷找尋新的突破口,開闢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實現了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到4.9%的逆勢扭轉、轉正上揚。
  • 中證報頭版:五個「全面」護航創業板行穩致遠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中證報頭版:五個「全面」護航創業板行穩致遠】截至目前,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已有23家IPO企業註冊生效,其中,18家已完成網上網下發行。銀行負債端現「蹺蹺板」效應 業內人士建議: 擴大養老金投資範圍
  • 穿越風雨保持定力 推動北海經濟行穩致遠
    1至8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速均位居全區第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和增速均為全區第一;截至9月15日,全市新籤約「三企入桂」項目130個,計劃投資總額約4396億元;目前,我市剩餘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達「八有一超」標準,6個預脫貧村也達到「十一有一低於」脫貧摘帽條件……來之不易的成績彰顯了北海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和實力,也為今後發展注入更多的信心和動力。
  • 行穩致遠!2020中國地產年度經理人與他們的思想盛宴
    這將是一場「思想盛宴」,以 「行穩致遠」為主題的思想盛宴,設置地產、家居、物業三大分會場,覆蓋地產全行業,邀請圈內大佬分享有關三道紅線、公司治理等行業熱點。其中地產和家居板塊,特約著名主持人許戈輝女士擔綱主持。
  • 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思想天下廣西分公司揭牌成立
    乘風破浪、行穩致遠2020年12月13日,廣西思想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於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我司繼河北、甘肅後成立的第三家分公司。公司董事長祁建春、營銷管理中心總監唐靜、教研管理中心總監孫穎,廣西公司總經理何雅昕等公司管理層及其他成員出席了開業慶典。
  • 在科學思維引領下行穩致遠
    原標題:在科學思維引領下行穩致遠 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習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要求全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這既為新時代確保行穩致遠提供了思想引擎,也為各級領導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明了方向。
  • 馬漢智: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馬漢智: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2020-06-1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堅定的戰略定力推動新福建建設行穩致遠
    原標題:以堅定的戰略定力推動新福建建設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能不能在風險挑戰面前保持堅定的戰略定力,既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政治品格的試金石,也是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