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上海12月9日電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下的第一個產業工會——上海機器工會成立100周年。12月9日,紀念上海機器工會成立100周年大會在上海電氣集團召開,與會者共同回顧了上海工人運動輝煌的百年曆程、展望了新時代上海工人運動的美好前景。
1920年11月21日,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策劃、指導下,成立了上海機器工會,成為我國工人階級第一個真正的群眾組織、第一個產業工會,制定了中國第一份工會章程《上海機器工會章程》,出版了第一份工人刊物 《機器工人》。成立大會上,孫中山、陳獨秀等社會各界代表紛紛前來表示祝賀,孫中山還發表了演講。從此,上海機器工會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留下了堅實的紅色足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組織工人罷工,積極參加五卅運動和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抗日戰爭時期,組織工人奔赴抗日前線,支援陝北紅軍和抗日根據地建設;解放戰爭時期,團結廣大工人,開展「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運動,與國民黨反動派作堅決鬥爭。在黨的領導下,上海機器工會和機器工人淬礪了堅定信念、堅韌不拔,英勇奮鬥、不怕犧牲,團結一心、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在中國工人運動和工會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座歷史豐碑。
100年前,上海機器業工人的振臂一呼,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經過百年的發展與蛻變,上海市機電工會正帶著厚重的歷史積澱和嶄新的時代面貌繼續奮力前行!
上海機電工人把上海機器工會留下的革命精神,化作推動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的巨大力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初期,上海機電工人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先後製造出了中國第一臺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世界第一臺雙水內冷發電機、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第一臺高精度鏡面磨床……,填補了中國裝備產品的空白,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改革開放新時代,上海電氣工人立足崗位、無私奉獻,匠心獨運、創新創造,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套30萬火電機組、中國第一套30萬核電機組、中國第一套百萬級火電機組、中國最大的1.6萬噸油壓機……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大量先進裝備。
作為上海機器工會的承繼者——上海市機電工會秉承上海機器工會的革命精神,始終緊緊圍繞上海電氣的發展,堅持工會維護職責,建立工會長效工作機制,形成了具有機電特色的工會工作品牌:著眼於服務大局和經濟工作,堅持每年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活動、創新工作室建設,增強職工主人翁意識,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崗位創新;著眼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創辦李斌技師學院、組織「李斌杯」技能大賽、探索「3+3+3」技術工人培訓模式、實施工人崗位職級評定項目,不斷提升產業工人的素質和地位;著眼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不斷推進集體協商、職代會民主管理等工作制度化、規範化,促進了企業和諧勞動關係建設;著眼於竭誠為職工服務,推出服務職工實事項目,深化落實各項服務職工制度,服務對象從困難職工為主向全體職工轉變,服務內容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延伸,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普惠制服務職工格局。探索異地企業工會建設,建立與地方上級工會溝通交流機制,制定異地工會工作指導意見,形成了服務異地企業發展和異地職工的合力。(記者錢培堅 通訊員彭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