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新中國工會事業的開創者

2021-02-13 學習時報

  李立三是我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地方和中央擔任工人運動領袖,是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和五卅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大革命失敗後,他是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5名成員之一,參與領導指揮了南昌起義。1930年一度實際主持中央工作,其間犯下「立三路線」錯誤,但他勇於承認錯誤,繼續為黨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勞動部部長、黨組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現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首任校長等職務。李立三不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作為新中國工會工作和勞動事業的開創者,對我國工會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和創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工會建設的「坦克車」

  李立三1899年出生在湖南的一個秀才之家。當地的一位老秀才給他取名叫李鳳生,小名狗妹仔。上學後父親給他改名叫李隆郅。1921年冬,李立三接受黨的指派到安源搞工人運動。毛澤東認為他的名字難認又難寫,建議他改名。他到安源後,就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李能至。在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為了便於工作,他又改過一次名,但常用名還是李隆郅。有一次與鄧中夏在去上海途中,鄧中夏提議他換一個簡單的名字便於選舉,剛好看到三個人立在火車門口,於是改名李立三。

  李立三長期領導黨的工人運動。1948年,李立三參與籌備恢復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工作。8月初,在哈爾濱召開的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上李立三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的陳雲說,我是一輛木炭車做不了許多事,而李立三同志卻是一輛坦克車,可以勝任主持全總的工會。1949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後,李立三任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全總副主席兼黨組書記,主持全總工作。這一時期,他以旺盛的精力和極大的熱情,為新中國的工會建設作出了大量極富開創性的探索工作。他經常深入基層,和工人群眾打成一片,堅決反對「只重視機器不重視人」的錯誤思想。去廠礦進行調查研究時,每到一地除了會去檢查車間保險設施,李立三總是要重點檢查兩個地方:食堂和廁所。他會去工人的集體食堂和工人們一起吃頓飯,也會去工人廁所檢查那裡的衛生情況,確保工人們的待遇與健康。

  新中國成立之初,李立三便開始對工會工作理論的勇敢探索,先後撰寫《在公營企業中貫徹公私兼顧政策等問題的幾點意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草案的幾點說明》等,對新中國成立後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問題作了初步探討,分析了公私關係,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日常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釐清了工會和國家企業行政在根本一致基礎上的內部矛盾關係,探討了工人參加工廠管理的重要途徑等一系列工會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與此同時,李立三積極引領新中國工會實踐工作,他主持起草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規定了單一會員制和團體會員制的入會程序,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規範了全總組織機構的性質和任務,使新中國工會的組織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的道路,極大地推動了工會組織的建設。李立三還花了很大心思抓工會立法工作。他主持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成為我國工會建設的基本法典,為全國工人階級更好地組織起來奠定了法制基礎。此外,他主持制定了《工廠管理委員會條例》《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等幾十項法規和條例,為工會的組織建設和保障工人群眾的民主權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工人謀取長遠的幸福」

  在1940年向共產國際提交的《自述》中,李立三曾回憶了當年日本紗廠的工人所遭受的慘無人道的剝削,「日本工頭及其他職員還經常動手打人,常有童工或孕婦被毆打致死的情況發生」。當1965年暑期,李立三再次南下來到上海時,他特意主動提出前往當年日本小沙渡紗廠,回憶起五卅運動他依舊情緒激昂,特別是講到日本資本家對中國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榨時,他止不住內心的憤懣說:「工人受不了這樣的非人待遇,紛紛起來抗議,一個日本工頭居然開槍,當場打死了站在前面的顧正紅同志。但小沙渡工廠的工人沒有被這種暴行所嚇倒,馬上宣布罷工。兩個小時之後,所有日本紗廠的工人也都隨即罷工了。不久便爆發了波瀾壯闊的五卅運動。」當到達原日本紗廠舊址,廠領導邀請李立三去休息室時,他卻要求首先要去顧正紅同志當年遇害的地方,並在紀念碑前深深鞠躬默哀。李立三作為我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者之一,始終關心關愛工人疾苦,在新中國勞動事業中「為工人謀取長遠的幸福」成為他一生的堅持。

  新中國成立後,李立三作為首任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部長,繼續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者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1950年3月,他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局長會議,正確貫徹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確定的城市工作要以生產為中心的方針,把動員和組織工人階級搞好生產作為首要任務。為了及時地處理好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失業問題,他把救濟失業工人同組織他們從事生產勞動結合起來,既避免了單純救濟造成國家過重的負擔,又通過以工代賑為城市建設辦了許多好事。針對當時勞資糾紛較頻繁的情況,他參與制定了《關於勞資關係暫行處理辦法》《關於私營工商企業勞資雙方訂立集體合同的暫行辦法》等處理勞資關係的幾個重要文件,把勞資關係納入民主、平等、契約的互利軌道,實現了工人階級領導政權下的「勞資兩利」。李立三在勞動工作中始終心繫廣大工人階級,以維護廣大工人的政治權利和物質福利為最大己任,不僅初創了新中國勞動保護制度,更是下大力抓工人福利的立法工作,主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勞動保護條例》《中共中央關於救濟失業工人的指示》等文件,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為解決職工生、老、病、死、傷、殘的實際困難而盡心盡力。

  「任是霜凌不變心」

  李立三生前最喜愛出自清代鄭板橋之手、以竹子為主題的四幅水墨畫,其中一幅中的翠竹尤其剛勁挺拔,傲視霜雪般猗猗而立,畫上意味深長地題有兩句詩:「直饒歲冷無凋葉,任是霜凌不變心。」成為李立三一生的拳拳之心與堅強黨性的生動寫照。正如黨中央在《李立三同志的悼詞》中的評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李立三一生中無論順境逆境,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對共產主義事業充滿信心。少年李立三在投筆從軍前,曾寫下《元旦試筆詩》:「浩氣橫牛鬥,如焚痛國讎。詩書從此別,投筆效班侯。」以表救國心志。在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李立三奮力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嶄新的思想武器,堅信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夠救中國。通過創辦《華工周報》向華工宣傳馬克思主義,李立三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革命者,成功地領導安源工人大罷工取得勝利,組織上海五卅運動,成為工運領袖和全國總工會的領導者。

  李立三堅持自我批評,勇於修正錯誤。革命戰爭時期,李立三就對自己過去所犯的「立三路線」錯誤作了嚴肅認真的自我批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他再次深刻檢討了自己歷史上的錯誤。1949年9月,全總黨組決定以華北職工幹部學校為基礎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第一年由李立三兼任校長。李立三除了在開學典禮上講過話外,還專門作過一次形勢報告。他在講臺上連續講了3個小時,侃侃而談。當講到「立三路線」時,他毫不避短,反而以自嘲的口吻說:「什麼是『立三路線』?『立三路線』就是撞到了南牆還不知回頭,一直撞到頭破血流……」臺下的同學們對校長這種勇於承認錯誤的共產黨人的坦蕩胸懷十分欽佩,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在黨的八大上,他對自己歷史上犯錯誤的思想根源又進行了一次總清算,樹立了勇於自我批評、改正錯誤的表率。

相關焦點

  • 李立三自殺之謎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等職,「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李立三:新中國工會事業的開創者  李立三是我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地方和中央擔任工人運動領袖,是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和五卅運動的主要領導人。
  • 李立三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等職,「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註: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
  • 李立三:有功不自居 有過不諱言
    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工作,恢復和發展了黨和工會組織。第二個時期指的是廣州公社失敗後,國民黨軍閥把廣州淹沒在血泊之中,屠殺了5000多名工人和共產黨員。此時黨中央派我去廣東擔任省委書記。這裡,一方面是鎮壓共產黨和工人組織的白色恐怖在猖獗,另一方面是黨內幹部中產生恐慌、氣餒、動搖、開小差等現象。通過五個月的工作,不僅恢復和發展了黨和工農組織,而且在廣東創建了蘇區。
  • 新中國人民防空事業「締造者」、「人民好總理」周恩來...
    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絕大多數人應該都記得課本裡那篇哭著讀完的課文《十裡長街送總理》:周恩來總理是新中國人民防空事業的締造者,長期領導人民防空工作,為人防事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周恩來總理與我國的人民防空事業有諸多的「第一次」交集。領導開展中央蘇區防空作戰1931年12月底,周恩來抵達瑞金,就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 革命家李立三的妻子及兒女現狀——李氏名人
    林杏仙生下了李立三的長子李人紀,林年紀輕輕的便患風癱去世了。  李一純:1899-1984,第二位妻子,原名李崇英,湖南人,她原本是楊開智的妻子,也就是楊開慧的嫂子。1922年底,李立三到北京傳授安源停止工作經驗,在北京停留了一個多月,結識了著名教育家楊昌濟的兒子楊開智夫婦。1923年1月底,李立三啟程南歸,楊開智託付李立三照顧其夫人李一純回長沙。
  • 西安翻譯學院董事長丁晶參加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中國翻譯...
    西安翻譯學院董事長丁晶參加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中國翻譯協會年會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1月11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19年11月9日
  • 毛澤東與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
    原標題:毛澤東與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   農業機械化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一直對農業機械化事業給予高度關注,進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在他的推動下,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為改革開放後農業的穩步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 工會新時空|馬恆德:發動工人罷工 抨擊國民黨統治
    組織黨團員和互濟會會員在工廠區散發《黨團宣言》《赤色工會宣言》和《青島工人》等。由於受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指導,這段時間的山東省委、青島市委工作明顯出現冒險主義錯誤。馬恆德曾向山東省委提出不同意見,但未受重視。雖然如此,馬恆德仍是全力以赴,協助駐青島山東省委的工作,並在山東省委的直接指導下,悉心部署青島市委的工作。
  • 【企業新聞】 「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貴金屬集團主題演講比賽順利舉行
    6月14日,貴金屬集團舉行「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主題演講比賽,選手們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生動的故事、最深情的禮讚,拉開了集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省總工會宣教網絡部部長嶽瓊英到場指導。本次比賽由貴金屬集團黨委主辦,工會承辦。來自集團9個部門工會的17名選手經過精心準備,在賽場中呈現了精彩的演講,異地選手也通過錄製視頻參與了比賽。
  • 工運史話|陳少敏:工會幹部的鐵骨與真情
    在「文化大革命」中,她敢於反對開除劉少奇黨籍,顯示了共產黨員和工會幹部的錚錚鐵骨。她就是陳少敏。(圖片來自陳少敏紀念館)半生真情獻給工運事業在山東工人運動歷史展覽館,陳列著一封周恩來致陳少敏的信(複製品):「少敏同志:信悉。
  • 澳門將發行《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七十周年》紀念郵票
    人民網澳門1月16日電(記者毛磊)記者1月16日從澳門郵電總局獲悉,今年是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成立70周年,澳門郵電將於1月20日發行紀念郵票1套4枚(面值17元),外加小型張1枚(面值14元)。
  • 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的歷程與成就
    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的經驗與特點主要包括:守正創新,開拓進取;融入大局,順勢而為;統籌兼顧,科學作為。  一、引言  語言文字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旨在促進語言文字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開拓進取,砥礪前行,取得重大成就。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新中國首屆全國勞模代表大會
    毛澤東主席高度評價他們「是全中華民族的模範人物,是推動各方面人民事業勝利前進的骨幹,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聯繫廣大群眾的橋梁」,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共中央的祝詞,也由此奠定了勞動模範在我國政治經濟生活中極其崇高的榮譽和地位。
  • 新疆交通運輸系統全國勞動模範何漢明進京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
    10月2日,交通運輸工會一行同志在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迎接回了前往北京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的全國勞模何漢明。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安排,塔城公路管理局託裡分局老風口防風雪搶險救援基地機械駕駛員何漢明於9月29日進京參加國慶活動。據了解,在全區4000餘名勞模中,進京參加慶祝活動的有7名。
  • 我國工會互助保障的發展現狀與意義
    【關鍵詞】工會 互助保障 勞動關係 社會治理 【中圖分類號】F246 【文獻標識碼】A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我國的工會組織作為「國家—單位—個人」社會縱向管理結構中輔助單位制的一個重要環節,承擔著依附企業行政管理職工、推動生產效率提升的重要職能,在該時期創設的以「經濟互助」為主的工會互助制度,減輕了職工的現實經濟困難,緩解了「福利全包」企業的多重壓力。
  • 內蒙古何文公益基金會向鄂溫克旗公安局工會捐款
    1月11日,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內蒙古何文公益基金會向旗公安局工會捐款,並舉行捐款儀式。鄂溫克旗公安局全體黨委委員、巴鎮地區所隊負責人參加了儀式。儀式上,內蒙古何文基金會向旗局工會捐款五萬元。捐款將全部用於慰問因公犧牲和因公負傷民警。
  • 1949年新中國國旗徵稿落選作品:它們都有一個重要共同點,你能發現嗎?
    除此之外,當年新中國的國旗都有哪些備選方案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新中國國旗的故事。1949年7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第六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由翦伯贊、蔡暢、李立三、葉劍英、田漢、鄭振鐸、廖承志、張奚若等人組成的國旗、國徽評委會。1949年7月13日至8月15日,新政協會議籌備會發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的啟示。
  • 公務員考試考進工會是事業編嗎,待遇和公務員有區別嗎
    工會是群團組織,工青婦並列,工指工會,青指團委,婦指婦聯,都是人民團體機關。按道理,即使是機關,就和黨委機關一樣,是行政組織,使用行政編制,按照《公務員法》管理,這一規定,在市級以上工青婦機關,執行得非常徹底,都是使用的行政編制,都是公務員崗位,沒有什麼區別。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月10日大事記
    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區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區委黨史研究中心,梳理匯總了在黨史、新中國史上的大事要事,設立「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專題欄目,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幹部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共同回顧那激情燃燒的紅色記憶,重溫黨和國家走過的不凡之路。
  • 孕育大國氣象 牢築強國基業 ——寫在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之際
    廣大氣象工作者用汗水與智慧澆築初心,用拼搏與奉獻踐行使命,把一部新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史,寫得波瀾壯闊、盪氣迴腸。1949年12月8日,中國氣象局的前身中央軍委氣象局成立。新中國氣象事業的70年,由此寫下濃墨重彩的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