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那麼如果問大家五星紅旗是如何被選中的,可能就很少有人了解這個過程了。除此之外,當年新中國的國旗都有哪些備選方案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新中國國旗的故事。
1949年7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第六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由翦伯贊、蔡暢、李立三、葉劍英、田漢、鄭振鐸、廖承志、張奚若等人組成的國旗、國徽評委會。
1949年7月13日至8月15日,新政協會議籌備會發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的啟示。這則啟示先後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新華日報》等大型報紙上發表,一時間海內外沸騰,無數人希望能參與到新中國的國旗設計過程中。
關於徵集新中國國旗啟示發出之後,很快一副副國旗設計圖案稿件源源不斷從各地寄到評選委員會。據當時的報導,從啟示發出的一個月時間裡政協籌備會國旗審查小組收到應徵設計國旗的信函近兩千件,應徵國旗圖案2992幅,甚至還有從美洲寄來的國旗圖案有23幅。
在這些應徵的國旗設計稿中,各具特色,比如陳嘉庚設計的國旗是鐮刀斧頭旗;郭沫若設計的國旗是兩個長條,象徵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長江和黃河;朱德設計的國旗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嵌有紅五角星,象徵晴朗的天空等。
但是大家發現無論何種國旗設計稿,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國旗的底色都是紅色,它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國旗是由為新中國的創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
面對如此多的國旗設計稿,評選委員會為了最後的定稿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另外周總理也親自參與了國旗的審查和篩選工作。1949年9月26日,全國政協一屆全體會議國旗、國徽審查組,通過了第323號設計圖(即《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第32號徵稿)為國旗當選圖案。在這次會議上,參會人員最終確定了行中國的國旗。
對國旗設計稿第322號設計圖進行了一點修改:抽掉了大星中的鐮刀斧頭,既可使圖案簡化,又避免給人以模仿蘇聯國旗的感覺,並精簡了原說明中的部分內容。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經過正式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
下面小編將給大家展示部分當年落選的國旗設計稿,不知道大家可有喜歡的。
1、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2、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3、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4、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5、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6、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7、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8、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9、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10、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這面國旗是朱德元帥設計的,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嵌有紅五角星,象徵晴朗的天空。
11、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12、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