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國旗徵稿落選作品:它們都有一個重要共同點,你能發現嗎?

2021-01-07 解讀有趣的歷史

眾所周知,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那麼如果問大家五星紅旗是如何被選中的,可能就很少有人了解這個過程了。除此之外,當年新中國的國旗都有哪些備選方案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新中國國旗的故事。

1949年7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第六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由翦伯贊、蔡暢、李立三、葉劍英、田漢、鄭振鐸、廖承志、張奚若等人組成的國旗、國徽評委會。

1949年7月13日至8月15日,新政協會議籌備會發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的啟示。這則啟示先後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新華日報》等大型報紙上發表,一時間海內外沸騰,無數人希望能參與到新中國的國旗設計過程中。

關於徵集新中國國旗啟示發出之後,很快一副副國旗設計圖案稿件源源不斷從各地寄到評選委員會。據當時的報導,從啟示發出的一個月時間裡政協籌備會國旗審查小組收到應徵設計國旗的信函近兩千件,應徵國旗圖案2992幅,甚至還有從美洲寄來的國旗圖案有23幅。

在這些應徵的國旗設計稿中,各具特色,比如陳嘉庚設計的國旗是鐮刀斧頭旗;郭沫若設計的國旗是兩個長條,象徵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長江和黃河;朱德設計的國旗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嵌有紅五角星,象徵晴朗的天空等。

但是大家發現無論何種國旗設計稿,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國旗的底色都是紅色,它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國旗是由為新中國的創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

面對如此多的國旗設計稿,評選委員會為了最後的定稿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另外周總理也親自參與了國旗的審查和篩選工作。1949年9月26日,全國政協一屆全體會議國旗、國徽審查組,通過了第323號設計圖(即《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第32號徵稿)為國旗當選圖案。在這次會議上,參會人員最終確定了行中國的國旗。

對國旗設計稿第322號設計圖進行了一點修改:抽掉了大星中的鐮刀斧頭,既可使圖案簡化,又避免給人以模仿蘇聯國旗的感覺,並精簡了原說明中的部分內容。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經過正式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

下面小編將給大家展示部分當年落選的國旗設計稿,不知道大家可有喜歡的。

1、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2、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3、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4、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5、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6、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7、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8、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9、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10、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這面國旗是朱德元帥設計的,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嵌有紅五角星,象徵晴朗的天空。

11、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12、新中國國旗設計稿之一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49年」新中國國旗徵稿落選作品,最後一個亮了!
    老照片:「1949年」新中國國旗徵稿落選作品,最後一個亮了!1949年7月13日至8月15日,新政協會議籌備會發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這則啟示先後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等大型報紙上發表,一時間海內外沸騰,無數人躍躍欲試。
  • 國旗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文/國旗冷知識: 我們的國旗, 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曾幾何時年輕人習慣把這一句話掛在嘴邊,但一轉眼到了今天,這卻成了暴露年齡的臺詞兒,不知不覺生在紅旗下的年輕人已經滿頭白髮,但新中國已經七十歲了,依然充滿了青春活力。
  • 文化70年 | 新中國國旗誕生始末:設計者方案險落選
    文/呂瑞雪 1949年10月1日,隨著新中國宣告誕生,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這是從3012幅應徵國旗圖案中經過初選和多次討論後,修改而成的定稿,最終成為新中國的國旗。或許不會有人想到,這面國旗並非美術大師手筆,而是一位默默無聞、長期從事計劃、財務工作的同志,他就是曾聯松。
  • 1949年國旗圖案徵集活動的應徵作品,險些成為國旗的方案有多少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簡稱籌備委員會)在北平正式成立,該會的籌備工作包括制定中國的新國旗,並指定由籌備會的第六小組負責。這個小組的成員有16人,他們是:馬敘倫、葉劍英、張瀾、郭沫若、陳嘉庚、馬寅初、蔡暢、李立三、張奚若、廖承志、田漢、鄭振鐸、歐陽予倩、翦伯贊、錢三強、沈雁冰。 1949年6月16日,籌備委員會的首次會議上,決定成立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小組,並向中國全國發出徵稿啟事。
  • 1949年,支持五星紅旗的僅15人,第三號設計作品最高票185人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精神面貌的展現,更是一個國家的臉面,認識一個國家最先是從這個國家的國旗開始,所以每一個國家的國旗設計都是需要層層選拔的。一面國旗要包含著這個國家對過去的思念,還有對未來的期望,就如同我國的五星紅旗一樣。但是我國國旗在創作和確定時,卻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最後才確定下現在所使用的國旗樣式。
  • 1949年,國旗差點成了「星條旗」?「降將」和「小百姓」的堅持,成就了五星紅旗
    如果穿越回1949,你會選中哪面旗幟?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也正因為太熟悉了,所以往往不會去想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國旗的圖案會是這樣?誰設計的?從來都是這樣嗎? 其實,不要說五星紅旗,就是「國旗」這個概念,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也是一個很年輕的新事物。古代中國有軍旗、王旗,沒有國旗,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是天下之中,沒有必要搞個形象來代表。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你知道國旗是誰設計的嗎?
    中國共產黨在取得內戰勝利後,新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新的國旗設計方案,為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做準備。1949年9月25日,正是建國即將來臨之際,各位置人員都在為新中國的成立緊張的籌備中。毛澤東同志以及在場的多數代表都傾向選一幅有黃河符號的圖案,但又感覺缺少些什麼,不夠圓滿,大家一時都拿不準主意。會議的最後決定採用這張五星紅旗圖稿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而當時遠在浙江的設計者曾聯松,對自己的作品被選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一事卻全不知情。
  • 你知道國旗設計者是誰嗎?是這個溫州人!!
    今天是2018年10月1號,祖國母親迎來69周年華誕,這幾日大街小巷掛上了五星紅旗。但是,你知道國旗的設計者是誰嗎?說起國歌的作詞作曲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五星紅旗的設計過程和最初設計者,可能還鮮為人知。
  • 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背後的故事
    1949年6月,第六小組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媒體上公開發布徵稿啟事,希望廣大人民都能夠積極參與國旗的設計。 設計圖稿徵集回來了,可要在這近三千幅的國旗圖案中選出讓大家都滿意的國旗圖案,卻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周恩來總理得知這一情況後,與第六小組的人商量了好幾次,最後決定,還是先按照原先徵稿啟事中的要求來甄選設計圖案,那就是國旗要有中國特色、要莊嚴簡潔、外形為長方形、色彩要以紅色為主。經過反覆認真地評選,第六小組成員從徵集上來的近三千幅國旗設計圖稿中,選出了比較好的38幅,編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
    特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攝影作品展」,現面向全社會攝影愛好者徵集作品。三、徵稿細則:1、廣大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均可投稿;2、本次展覽攝影作品表現形式不限,單幅、組照不限(組照4-8幅),每位作者投稿數量不超過5件(含5件)彩色、黑白均可;3、本次徵稿只限網上投送。提交的攝影作品統一為JPG格式,文件大小每幅作品不低於5M,解析度300dpi,長邊大於600像素。
  • 聽說你竟然不知道中國國旗設計者是南大人
    如果你去過瑞安外灘,你就會發現那裡有一個特意以南大校友的名字命名的廣場,他的胸像佇立在廣場上。在赭紅色的花崗巖上鐫刻著一行的金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銅像。1949年7月15日,《解放日報》一則國旗徵稿啟事引起了他的關注,根據徵稿啟事要求,經過反覆構思,設計了五星紅旗。此稿件在全國應徵稿件三千零一十二份中被列為第三十二號。而後,受到毛澤東主席讚許。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通過,確定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
  • 明朝的16位皇帝,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明朝的歷史共有276年,明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在這276年的歷史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明朝皇帝們的名字,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 新中國第一面國旗 知道是怎麼制出的嗎
    10月12日上午,國慶節後的第一個晨會,南京市中華中學邀請到了一位特殊的嘉賓——新中國第一面國旗監製者宋樹信的女兒宋如芬。宋如芬告訴同學們,在1949年9月29日早上,北京市國營永茂實業公司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需要趕在開國典禮之前製作兩面超大號的五星紅旗,當時年僅29歲的父親宋樹信就擔起了這個重任。「我父親二話沒說,去找做國旗用的紅、黃料子。
  • 【你造國旗為啥非得是五星嗎?】五星紅旗就升起在這些一輩子都未必能去的地方
    這些地方,可能我們不少人用盡一輩子的黃金周,也未必可以都去實地看一下,但五星紅旗,日復一日地高高飄揚。因為這些遙遠的地方,都是中國。  中國,生快! 五星紅旗是新中國的象徵。走遍世界,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但是你知道嗎?
  • 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何最終選擇定都北京?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京。經過多方考慮,中央政府最終從11個城市中挑選北京作為中國新中國的首都。 讓一個國家的首都隨時處於可以輕易被攻擊的位置,這樣的決定未免過於草率。 作為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西安具有強大的基礎。中國歷史上曾經有眾多封建王朝定都於此,這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十分完善。
  • 1949年徵集國旗圖案,五星紅旗僅獲15票,4號設計作品卻高達185票
    1917年,五星紅旗圖案設計者曾聯松出生於浙江瑞安。曾家是書香之家,但不算富裕,相比當時大部分孩子,曾聯松算是比較幸運,從小就有書讀,他也很珍惜寶貴的機會,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他還特別喜歡了解美學。在瑞安中學念書的時候,他就因為老師的影響喜歡上研究書畫。
  • 國旗的誕生:設計出自上海普通職員之手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升國旗、唱國歌,對於每一名中華兒女都是很有意義的事。說起國歌的作詞作曲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五星紅旗的設計過程和最初設計者,或許還鮮為人知。  地處上海的山陰路,是條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從這裡走出過大名鼎鼎的文豪魯迅、茅盾等。在這裡,還出過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當年,他從山陰路上把五星紅旗設計圖案初稿寄去應徵,最後被選定為國旗圖案。
  •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新中國國旗國徽國歌...
    1949年7月,經毛澤東、周恩來修改審定的《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草案)》。中央檔案館藏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時,隨著開國日期的確立,國旗、國徽、國歌詞譜的設計和選定,成為籌備建立新中國的重要事項。在中央檔案館的館藏中,有一份經毛澤東、周恩來親筆修改審定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草案)》。這份帶有革命領袖珍貴手跡的檔案,是國旗國徽國歌確定過程的重要記錄。
  • 1949年幕後的故事,誰最適合當新中國的首都?
    一棵青木遠方青木1949年,有一個問題擺在領導人的面前,哪座城市最適合當新中國的首都?在當年的定都問題上,上海、南京、北京、哈爾濱、延安、洛陽、西安這些城市都曾成為過候選城市。7倍的人口和經濟差距,能熬那麼久才死,已經算蜀漢和東吳有本事了。這就是搶佔中原的重要意義。所以中國的歷代首都,都圍繞中原進行布局。 中原是天下中心,而中原的中心是洛陽。
  • 新中國國旗備選圖案,毛主席最傾向第3號設計……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事實上,當年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及國歌方案的第六小組收到了3012幅國旗設計圖案,但是最終曾聯松設計的「紅底五星旗」成功入選,後經稍微修改成為新中國國旗。我覺得當時的人們能在這麼一堆國旗方案中挑國旗,真的是難為他們了!終於知道為什麼五星紅旗那麼閃閃發光了,有對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