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頭條:歷史李老師、熱血青春網
、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事實上,當年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及國歌方案的第六小組收到了3012幅國旗設計圖案,但是最終曾聯松設計的「紅底五星旗」成功入選,後經稍微修改成為新中國國旗。
但你又是否知道,其實在當時的38副備選方案中,這個並不是呼聲最高的。
這就是五星紅旗最初的版本,該國旗樣式由曾聯松設計,剛開始該國旗方案並未被採納,後來在田漢的主張下才被收入,去除了類似蘇聯國旗的錘子鐮刀的標誌。
這幅就是當年差點打敗五星紅旗的另一個國旗方案, 中間的橫槓代表黃河。但是由於黃槓切紅地,有分裂的即視感,所以受到張治中的反對,陳嘉庚也持類似意見。
這款國旗樣式很明顯是受了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影響。
這面國旗跟上面那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麥穗和三顆星星,所以這面國旗的命運跟上面一個一樣
這是上面2號備選國旗方案的變種,一條斜槓不是代表黃河嗎?那不還有長江嘛,所以就再劃一條槓……(這樣沒有創意的濫竽充數真的好麼?)
這個方案跟上面一個一樣,也是非常沒有創意的,多加了一槓,據說是代表松花江!(珠江表示不服!)
我已經被這款打敗了……這沒有畫完的直線是怎麼回事?代表黃河源頭在我國西部,然後全境都在國內?請問跟上面2號的那款主要區別在哪裡?
看來一槓黃的設計還是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不過我不是很明白這一槓黃從五星中穿過是幾個意思。
這款國旗樣式的黃槓粗地我開始懷疑人生,這是代表黃河嗎?
這款國旗方案一看就很不嚴肅,五色旗加鐮刀錘子再加滿地紅,還不如青天紅星滿地紅呢……
為什麼我總感覺中間這個鐮刀錘子好像擺放錯了位置……其實,這個方案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不過,為什麼又是這麼粗粗的一道黃槓啊!建國時的人們為什麼對黃河感情這麼深啊!!為什麼這麼多副國旗方案總是繞不過這條黃槓啊!啊!啊!啊!
這有點類似國徽放中間,但問題是,我們的國徽根本不是你好吧,所以,這款國旗也就默默地飄過了……
這款國旗相對而言,請注意,是相對而言,是稍微有創意的,至少用了一個三角形。其實我挺喜歡這款的,它讓我想起了過年紅包……
這款國旗,讓我想到了信封。沒錯,還是那種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封!
完全沒辦法理解中國的國旗為什麼要用十字架,肯定是信基督的同志設計的!開玩笑,我黨可是無神論者!
這款跟上一款沒有本質的區別,我搞不懂為什麼方案裡面有這麼多相似的創意!
其實我看到這面國旗方案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工商銀行……
這個齒輪,很明顯是代表了工人階級……
這款在樣式上很明顯比上面那款要漂亮很多。
三顆小星星對陣大齒輪,有種瞬間碾壓的即視感……
這款逼格明顯與其他的不同,你看,人家都是鐮刀錘子,它是斧頭錘子!果然斧頭比鐮刀更有殺氣!
看來當時的人們對齒輪也是情有獨鍾……工人階級果然地位很高啊!
這裡國旗方案的畫風開始變了,加上了白色,紅白配,是不是有點像新加坡國旗?
從青天紅星滿地紅變成了白天紅星滿地紅,只是顏色變了,但感覺完全不一樣了……請原諒我,我想到了醫院……
好長的一條白條……
其實我們一直都反對白色恐怖,國旗裡再體現紅星在白帶裡,這個政治寓意就不吉利……所以也PASS掉了
這條白天紅星滿地紅旗多了兩個黑槓,瞬間有種海軍的格調了……不過,依然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創意!idea!在哪裡?
所以這就是創意了嗎?滿滿的我要帶你飛的即視感,兩個麥穗帶了齒輪飛,還要帶上一顆星星,哥,不超載嗎?
基調還是紅白,但是還是兩槓,實在不明白當時的人們為什麼一定要把長江黃河放到國旗上,你讓珠江怎麼想?求珠江的心理陰影面積……
這個豎著的黃帶我確實不明白什麼意思。我覺得當時的人們能在這麼一堆國旗方案中挑國旗,真的是難為他們了!終於知道為什麼五星紅旗那麼閃閃發光了,有對比啊!
這款國旗樣式給人大革命時期紅軍的感覺……不過當時的我們似乎有意強調和老大哥蘇聯的區別,所以對鐮刀錘的標誌似乎不怎麼感冒。
這個我就不吐槽了,估計意思就是東方紅,太陽升,太陽裡面有個紅星星……
都說對鐮刀錘子不怎麼感冒了,還整這麼大個鐮刀錘子,這不給我黨添堵嗎?而且蘇聯的國旗就是鐮刀錘子加五星,這款國旗元素跟蘇聯國旗完全一樣,只是位置不同,當然不能選了!
好吧,誰能告訴我六芒星在國旗中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佐助的六芒星萬花筒寫輪眼……
這款國旗樣式其實是1933年「中華共和國」的國旗,是19路軍的陳銘樞、李濟深在福建反對老蔣,建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後使用的國旗,上紅下藍,中嵌黃色五角星,紅色代表工人、藍色代表農民、黃色代表正大光明、五角星則代表生產人民的大聯合。用過的國旗,肯定不能再作為新中國的國旗了。不過個人覺得這面旗還是蠻好看的,融合了國共兩黨的某些元素。
請讓我腦補一下,偉大的黨(鐮刀錘子)帶領著後面五顆代表著全國人民的小星星,一路釋放光波武器,消滅邪惡的勢力,終於取得了偉大的通關勝利……
這兩條槓應該是指長江黃河,只是顏色換成藍色,看來當時的人們對藍色還是有所眷戀啊!
不得不說,這是最具國際視野的國旗方案,把紅底去掉,鐮刀錘子去掉,再把五星去掉,這整就是一個高仿的聯合國國旗
從目前公開資料顯示,當年曾聯松的設計方案起初沒有受到多少贊成,大家傾向於「復字第3號」方案,它的設計者是鄭考度。這幅國旗圖案有個醒目特點,有一條金色橫槓。當時毛主席等代表最傾向這一個方案。
據徐鑄成回憶錄《舊聞雜憶》中的描述,「在諸多國旗備選方案中,毛主席和大多數代表更傾向於由一顆五角星和一條象徵黃河的金色橫槓組成的圖案。但是,張治中卻對該方案提出反對意見,認為一條橫槓有分裂國土、分裂革命之嫌,且容易使人聯想到孫悟空的金箍棒。」
既然有爭議,第六小組決定進行投票初步曬算。在首次關於國旗圖案贊同人數排位中,「復字第3號」排在第一位,共有342人贊成這個圖案,而「紅底五星旗」僅5人贊成。1949年9月25日,毛主席、周總理等人就國旗國徽國歌國都及紀年問題召開會議。
當時第六小組成員16人全部參加,他們是:郭沫若、沈雁冰、陳嘉庚、張奚若、馬敘倫、田漢、徐悲鴻、李立三、艾青、馬思聰、梁思成、馬寅初、呂驥、賀綠汀。除了16人外,還有第四小組的黃炎培、第五小組的洪深。
毛主席在會議上發言,「過去我們腦子裡老想在國旗上畫上中國特點,因此畫上一條,以代表黃河。其實許多國家國旗也不一定有什麼該國家特點。蘇聯之斧頭鐮刀也不一定代表蘇聯的特徵,那一國家也有同樣之斧頭鐮刀。英美之國旗也沒有什麼該國特點。因此我們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毛主席說的那個圖案就是「紅底五星旗」(初選第四號),即「復字第32號」。這次會議非常重要,最終確定國旗的圖案為五星紅旗。可以說,「復字第32號」成為國旗,張治中、第六小組以及田漢等少數人的建議很重要,尤其張治中反對國旗中出現橫槓的建議。
另外必須指出的是,曾聯松設計的圖案入選也是不幸中的萬幸。據第六小組秘書彭光涵回憶,「這幅圖是在截稿前兩三天才收到的。有不少人認為這個圖案很有新意,但在五星內有鐮錘不好,建議刪去後可作為複選稿,印出來的圖案是我根據小組意見重新畫的圖案。」
參考資料:《新中國國旗背後的故事》
附中國滿清到民國國旗:
光緒14年(1888年)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後,十八星旗為其旗幟。
1912年1月10日,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稱五色旗)作為國旗
袁世凱洪憲帝制的國旗(依制定會議文獻敘述所繪)
袁世凱洪憲帝制的國旗(實際使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左為中央執行委員會旗,右為中共紅軍新軍旗,先以中央執行委員會旗代國旗,後改以中共紅軍新軍旗作國旗用。
駐守福建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南校場召開了「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改用如上國旗。
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扶植的梁鴻志在南京成立了所謂「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其國旗初期也採用五色旗。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後期的國旗,加上火把及字句
左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國旗,右為「蒙古自治邦」時期國旗
偽滿洲國國旗
汪精衛傀儡政權初期所採用之國旗
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後為中國國民黨的黨旗
國民黨北伐成功,統一全中國,民國十七年立法通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國的正式國旗。
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