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前任3》引發巨大爭議後,上周又有一部評價相當兩極化的影片上映。
與《前任3》的感動和槽點相似,有不少人被感動到了,也有不少人被尷尬到了。
它就是——
《無問西東》
靜靜大概查了下影片的歷史,發現這片其實2011年就計劃拍了,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吧,一直到18年才上映。
時隔6年的等待,到底值不值呢。和靜靜一起來看一下吧。
過去的兩年裡,影片還被豆瓣年度最值得期待華語影片提名。
如若按官方的評價來說的話,這部片算得上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但就靜靜個人而言倒是沒那麼期待,主要是靜靜對這類影片不太感興趣,導演李芳芳的實力的話還是不錯的。本著寫影評的心態還是得把這部電影刷一遍。
影片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為時代變革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的故事。
就主演陣容來說,章子怡、張震、黃曉明、王力宏、陳楚生等等,雖說各自演技有些不太平衡,但也都說的過去。
看完之後就覺得吧:想法挺好,劇內的情節以及演員的演技來說較想法有些差距。
換句通俗點兒的話說:沒有金剛鑽,卻攬了瓷器活。
影片採用回溯的方式來講述四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現代。
張果果(張震 飾)是一家公司高層領導,在職場中「贏」是他的習慣
在遭人算計後,他糾結著是要報復還是遵規守矩。
另一方面,他救助了貧苦的四胞胎家庭,但對方對他越來越依賴,找工作、房子、甚至給孩子起名字都要找他。
而面對這個家庭的種種求助,他糾結著是否繼續幫助他們。
第二個故事是在1962年。
王敏佳(章子怡 飾)、李想(鐵政 飾)、陳鵬(黃曉明 飾)三人是髮小,同時也是三角戀。
故事中王敏佳和李想模仿他人字體寫匿名信被揭發,而李想為了一個支邊名額,沒敢挺身承認自己也參與了其中。
王敏佳最初的錯誤,只是為了虛榮撒了一個小謊說:小時候跟毛主席合影
之後便引發一系列對她的嚴格審查,並遭到殘酷批鬥,而李想同樣沒有站出來。
王敏佳被眾人唾罵後,陳鵬選擇守護她,卻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第三個故事是在1937年。
在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遷至昆明,組成西南聯大。
沈光耀(王力宏 飾)顏值高、學習棒、出身牛,人品好,可以說是人生贏家的設定。
亂局中,母親希望他顧好小家,但他還是「慷慨赴義」,最終毅然違抗母令加入了飛虎隊,成為一名飛行員。
第四個故事是1923年。
年輕的學生吳嶺瀾(陳楚生 飾)在學業上不知該如何選擇
校長梅貽琦為他指點迷津,教育他要追求「真實」。
而這個「真實」,正是穿起來四個故事的核心,即做真實的自己,不被世俗所希望你去的西或東所左右,堅持走在你認為正確的方向上。
片名《無問西東》,源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如此正能量的主題我是很喜歡的,清華人的這種「真實」精神我也很贊同
但可惜的是,影片還是有多處硬傷
首先就是跨時空交叉敘事的問題,就這四個故事來說。
雖有些關聯,體現對清華精神的傳承,但在故事與故事的更替交叉中有點隨意,如果再多加點鋪墊或許沒這麼生硬。
比如現代故事裡的張果果,他爸媽年輕時被第二個故事中去支邊的李想所救,李想還因此犧牲了。
張果果聽完爸媽講了這個故事後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這這這。。分明有點像命題作文的感覺啊。
還有就是,每個故事分配的時長嚴重失衡。
有幾次章子怡和王力宏的故事一直演啊演,過了很久才切到張震和陳楚生的故事,但演一小會兒就又切回章子怡和王力宏的故事。
這樣一來二去,陳楚生這條線很弱很短,基本就是個引子,沒起到什麼其他太大作用。
而張震這個故事從感覺和節奏上又有一點和其他三個故事脫節,格格不入,主要靠著「真實」這個主題艱難地支撐著。
另外一個就是:臺詞。
第四個故事中梅貽琦為吳嶺瀾指點迷津的整場戲,另外很多臺詞都是直接給你講人生道理。一整場的雞湯。
最後必須說的是,雖然影片問題挺多,作為業餘人士的我們來說還是可圈可點的,同時在立意和題材上也值得讚賞。
最後開個腦洞,馮小剛剛拍過氣質有點相似的《芳華》,不知道要是經驗更豐富的馮導來拍《無問西東》又會拍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