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創】智慧醫療、數字健康、醫療信息化…… 深圳新興技術創新交流會聚焦網際網路醫療
12月3日,持續兩天的第十五屆深圳新興技術創新交流會在深圳高新區長虹科技大廈舉行,如何讓「網際網路++醫療」真正造福醫患,成為交流會關注的焦點。
本屆交流會由深圳軟體園管理中心主辦,設置了展覽、研討會和投資推介會三部分內容,其中展覽環節吸引了43個創新項目參展,涉及網際網路醫療技術和應用相關的軟硬體項目,如智慧醫療、數字健康、醫療信息化、可穿戴醫療設備、人工智慧醫療、移動醫療、3D列印醫療、醫療雲設備、精準醫療、醫藥溯源等。
深圳市鑫保泰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指靜脈識別算法,可以應用於軍工、醫療、金融等領域。其中在結合了指靜脈識別技術、人臉多生物識別身份認證的醫療自助終端設備上,就診者可以進行自助掛號、自助預約、單據列印等;深圳智慧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門診智能病歷系統、電子病歷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智能診後管理系統、基層醫生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貫穿了診前、診中、診後三個臨床場景;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冠檢測信息化系統HCOVIS是一個無紙化作業系統,僅需手機掃碼即可快速關聯樣本與信息。
參加研討會的深圳大學總醫院信息技術部助理主任張嘯指出,當前網際網路醫院建設主要有三種模式,包括實體醫院自建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網際網路企業發起建立,或者是兩者資源融合。但存在管理不規範、診療流程不規範、患者使用率低、醫生學習成本高等不足。需要從醫生端、患者端實施創新,推進統一號源管理、統一醫生使用習慣、一體化就醫提醒、一體化數據查詢等創新。
肽研社行研總監曾馳表示,AI在藥物研發中的主要應用集中在靶點藥物研發、化合物篩選、候選藥物挖掘、發掘藥物新適應症、藥物晶型預測、臨床試驗等方面。其中化合物篩選過程中,AI技術可以從數以萬計的化合物分子中快速篩選出符合活性指標的化合物,進而推進藥物研發。在藥物晶型預測方面,則可以高效地動態配置藥物晶型,縮短晶型開發周期,有效挑選出合適的晶型。
曾馳指出,目前進軍醫療AI領域的企業包括AI技術企業、製藥企業和IT巨頭企業。我國醫療AI公司主要集中在醫學影像領域,以及疾病風險預測、醫療輔助等領域。當前AI在藥物研發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數據獲取和數據質量,數據處理的算法問題,團隊建設問題。
當天下午,8個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參加了投資推介會,與十多家投資機構進行路演對接。
(文章來源:讀創)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