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數據:
時間:11月29日(星期日)
地點:本縣南湖水產養殖區供水溝
天氣:晴、4至9度
人物:我自獨行
塘況:野釣、不收費
釣位:水位2米左右
釣時:上午9點半出發、10點半左右到達、11點左右開杆、下午3點左右收竿
釣餌:腥餌顆粒手拋布窩 某魚餌公司鯽魚餌和蚯蚓主釣
釣具:細硬峰蒼龍鯽6.3米(掛蚯蚓)、細硬峰蒼龍鯽4.5米(搓餌);均為主線1.5、子線0.8、袖7號鉤
二、啟帖語:
從11月21日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小或中雨,想出釣?那是不可能的!
11月28日是星期六,天氣預報說是陰轉晴,原計劃是準備出釣的,可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早晨8點以後又飄下了小雨,雨天出釣既冷、又泥濘,還是在家候待了一天……
星期天真的事情了:早晨就見東方紅亮,我整點好釣具——準備出發。
但根據目前的天氣情況:冬季啦!天寒水涼,早到水邊也是要等候的,還不如遲點、趕到水邊陽光也照暖了水面、溫度好些對誘釣有利啊!三、釣況如圖:
上午9點半出發、10點半左右到達,依然還是11月21日玩的地方:本縣南湖水產養殖區供水溝,整條溝就我一人獨霸。
這一次我是採用「雙槍拍岸」:6.3米(掛蚯蚓)、4.5米(搓餌主釣)。
6.3米竿也布誘餌、再掛蚯蚓守待;開好鯽魚餌,馬上就可以投入誘釣了。
用蚯蚓的竿依然安靜地在那兒守候,這邊用餌的幾次抽窩就中魚了:小白條在半水就搶食在口了哦!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又見到鯽魚了!不錯:這條鯽魚上「兩」了哦!
此後,雖然中魚的頻率不是很高,但隔三差五地就有釣獲,也算是慢節奏的「連杆」啦。
偶爾——還有雙飛出現!說明隨著霧化區裡餌的散布、窩中正在有魚聚集……
而用蚯蚓的窩點和用餌的窩點相隔大約3.5米左右:但我覺得魚基本都被餌逐漸霧化的區域吸引過來了!所以蚯蚓釣獲的魚是既小又少,偶爾也出現雙飛、也全是小鯽魚。
釣著、釣著、突然一次提魚不出水!遛了一會兒見是條大約3、4兩的鯽魚,好在我的抄網早就準備好了,立馬伺候獲魚!
後期5、6兩、甚至7、8兩的大鯽魚都來啦!抄網連續發揮了作用啊!
回家還有近一個小時的路程,下午三點我就收竿了,看魚護中的幾條大鯽魚是最靚眼的啊!
對了,今天有釣友問我這款6米3的蒼龍鯽手感怎麼樣,我覺得這款竿子重心其實比較靠後的,拿在手上感覺很輕,算是性價比蠻高的一款竿子吧。在這裡分享給各位釣友,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今天就先聊到這裡了,如果想了解更多野釣實用技巧,可以繼續關注華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