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面餌釣鯽魚,哪個更好用?

2020-12-09 野釣人老高

鯽魚屬於雜食性魚,像水中的植物碎屑、藻類微生物、瓜果枝葉、軟體小蟲等都是它的捕食對象。正如釣友問題中描述的葷餌蚯蚓、素餌麵食,鯽魚都能接受,但到底哪個效果更佳,不同釣友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釣鯽魚,辯證看待蚯蚓、面餌好與壞

2、不同情形釣鯽魚,面餌、蚯蚓各自的優勢和特點

釣鯽魚,辯證看待蚯蚓、面餌好使與否

餌料是垂釣眾多環境中,直接與魚嘴唇接觸的部分,魚對餌料是否有足夠的興趣,能否輕鬆吞食,關係最好漁獲的多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釣魚人熟悉,餌料數量、種類繁多,但即便如此,從未有某一個款餌料適用所有的水情、魚情。不管是這款餌料市場佔有率多高,口碑多好,或者投入研發費用多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並非在所有水域能收到魚的積極攝食,野釣鯽魚用到的蚯蚓、面餌同樣如此。

之所以餌料(蚯蚓、面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要原因是鯽魚的食性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受季節、水溫、環境、水質、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比如低溫環境下,鯽魚需要含一些能量較多的動物蛋白,相比其他基金,鯽魚對蚯蚓、紅蟲等腥味葷餌興趣度更高。即便是面餌,也加入了大量的動物蛋白。但水溫適宜或略高的情況下,鯽魚不再需要濃腥味的強刺激,依然有足夠的攝食興趣,這時更偏好一些味型清淡的餌料。不難看出,鯽魚的攝食喜好是不斷變化的,調整的,所以脫離了具體使用環境、場合,簡單地認為面餌、蚯蚓誰好、誰壞,顯然不夠準確,是值得商榷的。

不用情形釣鯽魚,面餌、蚯蚓各自的優勢和特點

前文從辯證的角度分析,垂釣鯽魚不管是面餌,還是蚯蚓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不同的環境、場所下,兩者都用各自的優勢及特點,具體如下。

首先是使用水域、場合上兩者都用各自的不同的優勢。先說蚯蚓,前文稍有提及,冬季鯽魚活性低,攝食積極性不足,但為維持必要的生理功能、新陳代謝,鯽魚依然有一定的攝食需要,不過更多需要餌料的刺激。蚯蚓本身攜帶一股土腥味且含有豐富的高蛋白,很容易吸引鯽魚的注意,為何?腥味不同於其他氣味,它在低溫環境下更能激發魚的攝食慾望。另外蚯蚓在水中不斷擺動腰肢,對鯽魚的視覺刺激顯著,也能起到很要的誘魚效果。所以蚯蚓在冬季、早春等低溫環境下有足夠的優勢。但並非面餌不能使用,腥味的商品餌料在冬季野釣鯽魚,也有較好的效果。不過,冬季多風,且講究釣遠釣深,揚竿時有可能導致餌料的脫落,這點不利於商品餌料的使用,面餌在短竿近水、釣快魚明顯強於蚯蚓。

其次釣鯽魚,講究動態誘魚,蚯蚓、面餌均可,只是實現方式的不同。釣魚人清楚,鯽魚有活性不佳、攝食不積極的時候,這時除去在味型有所調整外,還需要利用餌料的動態激發鯽魚的捕食慾望。蚯蚓通常的做法是配合長竿短線、七星漂採用傳統釣法的逗釣,下壓竿稍、上抬魚竿,實現蚯蚓在水中緩慢上升、下降,從而刺激鯽魚的視覺神經,引起它的注意、捕食,且多用在水草豐富的水域。面餌則不同,鉤餌入水後,外層餌料不斷散落、霧化,逐漸在鉤餌的中下方形成柱狀霧化帶,粉末狀餌料上下飛舞,動感十足。即有利於氣味分子的傳播,還能對鯽魚的視覺形成強烈刺激,所以很容易被鯽魚發現吞食。

再者蚯蚓與面餌在味型可塑性上不同,有強弱的差異。前文提到,鯽魚的食性偏好是變化、調整的,這時餌料也需要不斷變化。相比蚯蚓,面餌的可塑性更強。蚯蚓基本味型偏腥味,所以即便是輕蘸丁香油、紅糖水的方法,依然有一定的腥味。但面餌不同,本身就是有含有不同味型的餌料組合而成,所以只有將其按照鯽魚的食性偏好配製即可,比如夏季鯽魚喜歡香型、麥香、奶香,包括高水溫下的麝香等都能快速組合而成。所以單從兩者味型的可塑性上,面餌明顯更強於蚯蚓。

最後是兩者對窩料配合的需求度不同,這也是影響釣魚人如何選擇一個因素。蚯蚓作釣餌,如果單靠一根或兩根在水中吸引大量鯽魚的聚集,顯然不現實,所以使用蚯蚓釣餌,通常需要配合酒米、紅蟲顆粒,包括菜籽餅、小雞飼料等窩料的使用,將魚誘至窩點,再用蚯蚓將鯽魚釣上岸。面餌不同,窩料可以配合使用,也可通過高頻率抽竿,利用餌料在水中快速的霧化誘集鯽魚。另外面餌入水不斷散落、霧化,餌料在水底越聚越多,起到很好的留魚效果,所以面餌邊釣、邊誘作用突出。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從辯證的角度,對蚯蚓、面餌兩者做了分析、陳述,因鯽魚的食性是不斷變化、調整的,所以在特點水域、場合下都會有較好的魚口。接著從4個方面對蚯蚓、面餌在使用過程中不同之處做了描述,指出了兩者存在的差異及使用特點。所以釣魚人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應結合使用環境、場所,充分利用兩者的優勢,而不執於某個餌料,這樣靈活施釣,筆者相信釣友會有不錯的魚情、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冬至過後釣鯽魚,這樣的餌料更受「歡迎」,更容易釣到大鯽魚!
    好的地方在於大鯽魚始終是需要進食的,所有釣到大鯽魚的機會反而會更高一些。冬季釣魚需要講究的地方比較多,單從餌料的角度介紹下此時的用餌注意事項。    二、面餌加蟲餌  第二個用餌思路就是使用面餌加蟲餌是方法,氣溫越低動態的蟲餌效果就會越好一些。蟲餌搭配面餌使用,面餌誘魚進窩,蟲餌誘魚咬鉤,搭配起來還是非常完美的。
  • 紅蟲和蚯蚓,釣魚哪個更好用?
    紅蟲和蚯蚓,釣魚哪個更好用? 原標題:紅蟲和蚯蚓,釣魚哪個更好用?
  • 蚯蚓和麵食,到底哪個釣鯽魚效果好?看老道來解答
    這要看是在什麼時候釣鯽魚,也要看釣多大的鯽魚!首先,若是釣小鯽魚的話,大部分時候麵食會好一些,小鯽魚數量龐大,容易形成搶食的局面,麵食開拉餌,提高拋竿頻率,窩都不用打,再配合擋針快速摘魚,是蚯蚓不可比擬的!
  • 冬釣鯽魚,蚯蚓和商品餌哪個最好?(推薦)
    :上午9點半出發、10點半左右到達、11點左右開杆、下午3點左右收竿 釣餌:腥餌顆粒手拋布窩 某魚餌公司鯽魚餌和蚯蚓主釣 釣具:細硬峰蒼龍鯽6.3米(掛蚯蚓)、細硬峰蒼龍鯽4.5米(搓餌);均為主線1.5、子線0.8、袖7號鉤 二、啟帖語:
  • 春末夏初蚯蚓不能用?揚長避短,蚯蚓還是好釣鯽魚
    按照釣魚的常規思路,鯽魚在春末夏初也是可以垂釣鯽魚的,但此時要想使用蚯蚓釣鯽魚,面臨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小雜魚搶食蚯蚓。所以要想在春末夏初的季節,使用蚯蚓釣鯽魚,就必須要掌握方法和使用的時機。那麼,在春末夏初如何正確的使用蚯蚓釣鯽魚呢?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情差,長時間不上魚,這些餌料值得一試!
    冬季釣鯽魚,在用餌上使用活餌加面餌的方法非常無敵,把誘魚進窩和誘魚咬鉤都做到了極致。面餌霧化好,有擴散能夠起到很好的誘魚進窩的效果,活餌鮮活蠕動,進窩的鯽魚沒有不吃的道理。所以當氣溫開始越來越低,單純使用面餌長時間沒魚咬鉤,可以試試這些更無敵的用餌方法。
  • 冬季手竿釣鯽魚,長時間不見魚咬鉤,試試這些更「無敵」的餌料!
    冬季釣鯽魚,在用餌上使用活餌加面餌的方法非常無敵,把誘魚進窩和誘魚咬鉤都做到了極致。面餌霧化好,有擴散能夠起到很好的誘魚進窩的效果,活餌鮮活蠕動,進窩的鯽魚沒有不吃的道理。所以當氣溫開始越來越低,單純使用面餌長時間沒魚咬鉤,可以試試這些更無敵的用餌方法。
  • 臺釣用蚯蚓釣鯽魚,調漂可以用這幾種,保證餌料到底,中魚率飆升
    一、面餌不給力的幾種情況 在一些比較小的水域中,尤其是小河溝,河流的支岔之類的釣場垂釣,面餌經常不太好使,其中的原因是這些比較小又比較淺的水域中天然餌料較為豐富
  • 秋冬季節掛蚯蚓釣鯽魚,調漂用這些方法就對了,簡單快捷準確!
    國慶長假,也臨近寒露,到了一年中開始感覺絲絲寒意的時候了,也到了一年中第二個釣鯽魚的好時候。釣鯽魚,蚯蚓是全年都可以使用的餌料,尤其是在野釣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部分水域鯽魚不吃商品餌,更換上蚯蚓往往很快就有效。隨著氣溫的下降,蚯蚓、紅蟲的使用會逐漸增多。蚯蚓或者紅蟲,都是「動態」誘魚,氣溫越低紅蟲的效果會越比蚯蚓好。
  • 春季用蚯蚓釣鯽魚、鯉魚、羅非魚、黃顙魚的技巧總結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蚯蚓為什麼稱之萬能餌,蚯蚓對垂釣什麼魚有效果。臺釣沒有傳入大陸之前,傳統釣有幾千年的歷史,而蚯蚓是用了幾千年的釣餌,也是大家公認了的萬能餌,對常有的魚種都有效果,特別對於鯽魚,鯉魚,鯰魚,黃臘丁等等,很多魚效果都很好。
  • 餌料和蚯蚓哪個釣鯽好用
    釣友們好,我是一名釣魚愛好者,蚯蚓釣魚由來已久,並且很有優勢,深受廣大釣友們的喜愛,到現在也有很多釣友們用蚯蚓,並且效果都不錯。其實餌料和蚯蚓各有優缺點,野釣沒有這麼多的講究。餌料和蚯蚓都可以。蚯蚓是動物蛋白,又是活餌,蚯蚓很常見,所以魚看到了也不會害怕,放鬆了警惕,在水裡一動一動很招引魚,尤其是在冬天,鯽魚特別喜歡吃這個蚯蚓,蚯蚓味道特別大,又是活餌,所以魚喜歡吃。蚯蚓最佳的使用時間就是冬天。或者是春天如果魚口多的時候,由於上蚯蚓可以釣好多竿不用換,省時間,所以很有優勢。
  • 冬釣鯽魚,都是用蚯蚓做餌,漁獲差異巨大,那是不知這些隱藏技巧
    蚯蚓、紅蟲、白蟲,是釣魚中活餌的三大「巨頭」,其中紅蟲和白蟲在低溫季節使用比較多,而蚯蚓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理論上好像常見的淡水魚都吃蚯蚓,但是實際上最適合使用蚯蚓作釣的就是鯽魚和黃顙魚,其他魚類只有在低溫季節沒什麼吃的才會吃蚯蚓。冬季釣鯽魚,蚯蚓餌料就很好用,很多釣友認為是因為味道腥,其實「活」才是取勝的最大原因。
  • 立春後釣鯽魚,紅蟲蚯蚓誰更好?老釣友:適合當前魚情,那便最好
    在眾多的魚種中,鯽魚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魚種,並且在立春後,鯽魚的活性相對較高,進食的需求也更為旺盛,故而此時垂釣鯽魚,往往更容易釣有所獲。在垂釣鯽魚的過程中,紅蟲和蚯蚓一直是大家最常使用的蟲餌,兩者既有著許多的相同點,也有著屬於各自的優勢跟劣勢。
  • 天冷了釣鯽魚,用雙鉤左蚯蚓右紅蟲!就不信不咬鉤?
    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寒露天氣,我們釣魚人在出門釣鯽魚時都需要注意啥?天氣降溫,氣溫下降無疑是釣魚人遇到最大的困難之一!我們不僅僅要多穿兩件衣服,來驅寒保暖而且還要面對謹慎膽小喜歡躲在水下的鯽魚「戰鬥」。之前說過鯽魚對水溫,水質的要求並不嚴格。但是一般情況下鯽魚的生活水溫為20~30度。當然低於20℃時,我們也採用取了餌料偏腥和偏香的方法!
  • 春季釣鯽魚,用蚯蚓還是紅蟲,這需要根據兩者優勢結合魚情去選擇
    春季是鯽魚大量繁殖產卵的季節,同樣也是釣大體型鯽魚最佳的季節,春季的鯽魚需要繁殖下代,這時候它們需要大量的補充產卵時所需要的能量,而蚯蚓和紅蟲都是春季釣魚的首選釣餌,但其實蚯蚓和紅蟲在春季作釣鯽魚的魚情上,還是有不同點的,這也要看我們釣魚人如何去選擇了。
  • 釣鯽魚用什麼魚餌最好?冬季怎樣釣鯽魚?(大師推薦)
    這個冬季釣鯽魚的配方,我要送給在寒冷的冬天,還一直戰鬥在垂釣一線的戰士們。同樣我也要送給在冬天不願意用蚯蚓、紅蟲,更愛將餌料狀態發揮到極致,和那些執著專研釣技的釣友們。現將我多年來摸索的冬釣鯽魚非常成功的餌料配方和配餌思路分享給大家:1.赤尾青3份赤尾青平時都是少量添加作為輔助餌用的,在冬季,咱門可以大膽的將它作為主料,它超級鮮腥,誘魚性好,而且比重很輕,真的是冬季佳選。
  • 藍鯽加雞蛋,冬釣鯽魚口不斷!加了「營養」的餌料真的能爆連嗎?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我們都知道冬季釣鯽魚,以紅蟲、蚯蚓類腥味較大的蟲餌,作釣時效果要好一些,即使用商品餌料,也主要以腥味餌料為主。原因是:腥味餌料,除了在低溫的水中穿透力較強,含有鯽魚所需的動物蛋白也多一些。
  • 下竿就會有鯽魚回應的絕招,高溫釣大鯽魚不空手!
    高溫天氣裡的鯽魚比較難釣,當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可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注意些作釣技巧,還不做出相應的調整,別說釣鯽魚爆護了,連一個好漁獲都不可能有。所以夏天按照以下這麼釣,肯定沒毛病,幾大絕招不可多得,釣鯽魚使用,肯定十拿九穩!
  • 傳統釣鯽魚,三大特色自製餌料配方,都用過的絕對是釣魚老司機!
    傳統釣由來已久,至今生命力依舊旺盛,有眾多的愛好者基礎。因為喜歡野釣的釣友佔了大多數,而起源自野釣的傳統釣,在野釣中有較大的優勢。以野釣鯽魚為例,水面複雜,水底複雜的釣點往往鯽魚多而且個頭大,這些釣點傳統釣才可以勝任。而且對岸邊環境不挑剔,雙腳能夠站立就可以垂釣。
  • 釣鯽魚用幾號鉤,野釣鯽魚技巧
    仲春,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是魚一年裡的第一個活動高峰期,鯽魚十分活躍,用鉤可偏大些,如袖五、六號,大些的鉤子更易對付成群入窩的鯽魚搶食,魚中鉤後不易脫逃。暮春,除鯽魚外,其他一些大型魚也十分活躍,釣到大魚的機會增多,用伊勢尼五六號、伊豆七八號鉤既可釣鯽又可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