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冬去春來,「立春」的到來也宣告著春天的正式來臨,此時大地上的萬物開始逐步復甦,而我們釣魚人最為關心的各種魚兒們,也是逐步變得活躍起來。在眾多的魚種中,鯽魚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魚種,並且在立春後,鯽魚的活性相對較高,進食的需求也更為旺盛,故而此時垂釣鯽魚,往往更容易釣有所獲。
在垂釣鯽魚的過程中,紅蟲和蚯蚓一直是大家最常使用的蟲餌,兩者既有著許多的相同點,也有著屬於各自的優勢跟劣勢。相比之下,南方更常用蚯蚓垂釣,而北方則是紅蟲的「天下」,不過隨著垂釣需求的增加,如今這兩種釣餌在南北方都能輕易獲得。故而,在用於垂釣時,孰強孰弱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小編今天準備就這個話題來跟大家探討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立春後鯽魚們的生理表現
立春後便宣告著春季的正式到來,但在初春階段,整體的環境溫度仍處於較低水平,此時鯽魚們的生理特性仍保持在較低水平,進食積極性也相對較低。整體上來說,它們此時生活特性與寒冬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它們逐溫而行,逐食而動,但口腔的張合力較弱,往往只能吞食較小且較軟的食物。
2、紅蟲和蚯蚓的相同點
紅蟲和蚯蚓都屬於常用的蟲餌,它們自身帶有一定的腥味,同時都有著較為出色的生命力。在入水後,紅蟲和蚯蚓仍能保持一定的活力,當它們在水中不斷的搖曳時,對鯽魚們有著較為出色的誘惑力,對提升我們最終的漁獲成績是較為有利的。
3、兩者各自的優勢
a、紅蟲
相比於蚯蚓,紅蟲的體型更為較小,同時色澤也更為鮮豔,在入水後紅蟲往往更容易被發現,同時更利於被鯽魚們吞食,尤其是在面對體型較小或吞食力較弱的鯽魚時,紅蟲也能有著很不錯的表現。
b、蚯蚓
相比於紅蟲,單條蚯蚓含有的動物蛋白相對更多,腥味也更為充分,同時韌性也更好,在入水後亦能取得良好的誘魚效果,同時更耐小魚啃食,有利於我們直達目標魚種。
4、兩者各自的劣勢
a、紅蟲
紅蟲體型較小,同時在掛鈎時很容易出現破損,在入水後也常遭小魚啃食,以至於紅蟲更快地失去活力,從而喪失較為理想的誘魚效果。
b、蚯蚓
蚯蚓體型相對較大,在面對體型較小的鯽魚或吞食力較弱的鯽魚時,蚯蚓往往很難被鯽魚們成功吞食,以至於錯失釣獲它們的機會。
綜上所訴:紅蟲跟蚯蚓都有著各自的優勢跟劣勢,在面對不同的魚情時自然也會有著不同的表現。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不論是紅蟲還是蚯蚓,往往都沒有最好的說法,只有最適合的說法。故而我們在施釣的過程中,最好也能考慮到魚情的特殊性,合理地選擇釣餌,這樣我們最終取得的漁獲成績自然不會太差。
「垂釣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異。」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我是野釣,一名有著多年垂釣經驗的釣魚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共探垂釣之趣。#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