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野釣,紅蟲最妙」!淺析:春季作釣鯽魚、鯉魚紅蟲的優勢

2020-12-08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引子

「立春」已經過去半個月,再有半個月就是「驚蟄」了。春季到來,氣溫回升,神州大地,萬物復甦!雖然一場「疫情」讓我們不得不緊閉家門,但是卻閉不住釣魚人嚮往水邊的心!

正文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習慣用商品餌料作釣,但是早春季節野釣鯽魚、鯉魚時,蟲餌的效果通常要好於商品餌料!釣友們都知道,在我們使用的蟲餌中,紅蟲和蚯蚓是大家最常用的,也是最喜歡用的。特別是紅蟲,對於早春季節,氣溫偏低時,針對鯽魚、鯉魚等多種魚類,有著商品餌料無法達到的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呢?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早春野釣鯽魚、鯉魚,紅蟲都有哪些天然的優勢!

一、紅蟲自身的營養成分,給鯽魚、鯉魚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

魚類屬於冷血變溫動物,無論是鯽魚、鯉魚,還是其它多數魚類,都有冬眠的習慣。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魚類處於冬眠或半冬眠狀態,這時它們的活動量和覓食積極性都非常小!同時受較低的水溫影響,自然水域中的天然食物匱乏,並且低水溫讓魚類自身的體能消耗過大。

「立春」以後,水溫隨著氣溫開始逐步回升!魚類受水溫的影響,從冬眠或半冬眠狀態下逐漸恢復,其活躍度和覓食積極性也變大,並且因冬季體能的消耗,急需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與脂肪,同時也為中春以後的產卵做準備。它們在覓食時,主要覓食對象便是含蛋白質與脂肪高的食物!這時我們細看紅蟲,其自身的蛋白質及脂肪的含量是非常高的:乾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為40%~65%,脂肪為2%~8%,熱量為4卡/克!如此高的蛋白質及脂肪含量,能快速補充初春魚類急需的能量!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在自身營養成分上的優勢!

二、紅蟲自身的顏色及氣味,對鯽魚、鯉魚起到更好的靜態誘魚效果

說到紅蟲,我們都知道!它是搖蚊的幼蟲,呈蠕蟲狀,身體有淡腥氣味,體長1至3釐米,顏色為紅色或暗紅色,生活於淡水水域的水底,公蟲體長大於母蟲。紅蟲的這種自身形態,註定了它在早春野釣中的優勢!

首先:紅蟲為紅色或暗紅色,在水中對於魚類的視覺效果或感觀效果有一定的優勢性!特別對於初春,魚類的覓食範圍和積極性不是很大的時候。它們在覓食時,首先會通過感觀去捕捉顏色鮮豔,容易發現的食物。特別對於鯽魚、鯉魚等喜歡黃、紅、白色的魚類,紅蟲的顏色更具有誘魚性!

其次:紅蟲的身體散發一種淡腥味,這是活紅蟲在新陳代謝時,一種蛋白質代謝的產物,類似於魚類身上的腥味,這也是為什麼紅蟲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原因。紅蟲自身散發的這種蛋白質代謝物,很容易被嗅覺靈敏,早春身體急需補充能量的魚類捕捉到,從而在味覺上對魚類增加了誘食性!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在自身的顏色及氣味上的靜態誘魚優勢。

三、紅蟲自身的形態,對鯽魚、鯉魚起到更好的動態誘魚效果

上面說到紅蟲呈蠕蟲狀,生活於淡水水域的底層,這也就使它在水中有超強的生命力!當紅蟲掛鈎入水後,它在水中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處於活體狀態,並且其蠕蟲狀的身體處於一種不斷的蠕動狀態下。

釣友們都知道,包括鯽魚、鯉魚等,大部分魚類都有一定的「逐食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歡追逐活動的食物。這也是「路亞」釣法,「臺釣」法、「傳統釣」法中「逗釣」的精髓所在!如此,當活體紅蟲在水中不停的蠕動時,也就提高了魚類的「逐食性」,增加了對魚類的動態誘食效果,更能吸引它們吃餌中鉤!

另外紅蟲為固狀蟲餌,相對於商品餌料它沒有霧化性,這也就增加了餌料的附鉤性。當我們在作釣過程中出現魚口較差時,可以通過適當的「逗釣」,去吸引目標魚的注意,從而起到更好的動態誘魚效果。特別是在使用「傳統釣」法時,人為的「逗釣」誘魚效果更加明顯!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在自身形態上的動態誘魚優勢。

四、紅蟲自身的個體大小,對鯽魚、鯉魚有更好的適口性

雖然「立春」過後,氣溫回升較快,但是早春的水溫受水深及地溫的影響,回升速度還是較慢,水底溫度還處於一種較低的狀態。這時魚類雖然活躍度及覓食積極性提高了,但是它們的吃餌力度較差,並且開口較小!對於稍重或略大的餌料,無論鯽魚、鯉魚或其它魚類都很難吸餌入嘴,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餌料出現「擋口」現象。

作為紅蟲,其體長在1至3釐米之間,身體為長條狀,自身比重較輕,並且由於我們作釣時,習慣掛鈎數量在3至5條之間。如此,也就大大減少了作釣中,鉤上餌料的重量及用餌數量,降低了因餌料偏重、偏大出現的「擋口」現象!讓魚類在開口較小,吸餌力度較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的吸餌入嘴,從而能夠更清晰的觀漂、抓囗,提高魚的中鉤率。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從自身個體大小上,帶來的適口性上的優勢!

本文總結

通過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在初春野釣過程中,無論是作釣鯽魚、鯉魚,還是其它大部分淡水魚類,紅蟲都有它的作釣優勢所在!無論是自身營養成分的豐富性;顏色、氣味的靜態誘魚效果,還是自身蠕動的動態誘魚效果;自身個體大小的適口性上,都要比商品餌料有較大的作釣優勢!

小註:懇請廣大釣友們:「疫情」期間,儘量不要出門釣魚,做好個人防護!待到雲開霧散,我們共釣豔陽天!最後祝大家:健康平安!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相關焦點

  • 淺析野釣鯽魚用紅蟲作釣時,為什麼沒有頓口只有頂漂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釣友問野釣鯽魚時,用紅蟲作餌,吃鉛2.5克的浮漂調平水釣2、3目,為什麼沒有頓口全是頂漂?就這個問題,在此與釣友們聊一下!
  • 春季釣鯽魚,用蚯蚓還是紅蟲,這需要根據兩者優勢結合魚情去選擇
    春季是鯽魚大量繁殖產卵的季節,同樣也是釣大體型鯽魚最佳的季節,春季的鯽魚需要繁殖下代,這時候它們需要大量的補充產卵時所需要的能量,而蚯蚓和紅蟲都是春季釣魚的首選釣餌,但其實蚯蚓和紅蟲在春季作釣鯽魚的魚情上,還是有不同點的,這也要看我們釣魚人如何去選擇了。
  • 用紅蟲釣鯽魚,這5點太重要了,不信不行
    鯽魚由於對水質要求不高,食性雜,性情溫和分布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是釣魚人比較喜歡作釣的魚種之一。那問題來了,我們如何用紅蟲釣鯽魚呢?紅蟲釣鯽魚,時機選擇紅蟲屬於高蛋白食物,魚兒在氣溫低的時候較為青睞,這個時候多指早春,深秋,冬季這三個時期。
  • 早春野釣鯽魚,魚口差就用「拖釣」法,絕對靠譜!
    比起冬季來說,早春鯽魚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大不少,釣友們的漁獲相對冬季,也會增加。但早春水溫還較低,鯽魚的活性差,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在浮漂上。出的口比較輕,天氣好時還行,天氣差時的吃口時斷時續,給人的感覺就沒一個連續漂亮的黑漂,從而影響一天中的漁獲。
  • 優勢互補|紅蟲單掛、紅蟲捆綁、紅蟲拉三種上餌方式優勢及應用
    在日常垂釣中大家經常用到紅蟲做魚餌,尤其是在水溫比較冷的季節不管野釣還是黑坑蟲餌幾乎形成了一統餌料江湖的勢頭。用紅蟲上餌的方式無非是直接穿鉤、捆綁掛鈎、用餌料輔助做成紅蟲拉餌三種方式,那麼這三種紅蟲上餌方式有什麼區別?每種上餌方式有什麼優勢?在什麼情況下用哪種上餌方式更適合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詳細分享這方面的知識。
  • 釣魚:什麼水域、時間,更合適紅蟲、蚯蚓?又有哪些技巧?
    蚯蚓、紅蟲作為兩款優良的釣餌,得到一眾釣友的認可,並被廣泛使用。正如釣友的問題,兩者被稱為「釣魚萬能餌」,儘管如此,仍有部分釣友對其使用場合、使用時間不甚了解。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儘量詳實、全面的介紹,具體如下。
  • 立春後釣鯽魚,紅蟲蚯蚓誰更好?老釣友:適合當前魚情,那便最好
    在眾多的魚種中,鯽魚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魚種,並且在立春後,鯽魚的活性相對較高,進食的需求也更為旺盛,故而此時垂釣鯽魚,往往更容易釣有所獲。在垂釣鯽魚的過程中,紅蟲和蚯蚓一直是大家最常使用的蟲餌,兩者既有著許多的相同點,也有著屬於各自的優勢跟劣勢。
  • 天津津南有一野釣「新手村」,體驗紅蟲餌「收割機」,3月收穫大鯽魚
    起名大嘴魚吧,3釐米以內的小魚)等,紅蟲餌可算是這裡的「收割機」,用過幾次紅蟲子,總結下,在這用紅蟲子釣魚口一般都很好,尤其氣溫低的時候效果更好,釣的魚比較雜,見過最牛的一次,所有用麵食的都沒魚口,唯獨使用紅蟲子有口上鯽魚。
  • 紅蟲和蝦滑有什麼區別,冬季黑坑釣鯽魚用哪個效果比較好
    各位釣友大家好,現在又到了冬季黑坑釣鯽魚的時候了,目前釣黑坑兩大利器一個紅蟲一個蝦滑。下面我和大家聊聊看這兩個神餌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個人建議僅供參考,說的不好請大家多多指教一:紅蟲紅蟲這個東西我相信喜歡釣魚的朋友應該都不會陌生。不管黑坑還是野釣特別是溫度低一點的時候到處都是,基本上紅蟲使用時間從每一年的10月份左右開始到第二年的4-5月份左右。
  • 冬釣鯽魚選紅蟲好釣,但是你知道使用紅蟲釣魚,需要注意的事嗎?
    此時用面餌基本是無魚問津,如果是用腥味十足的麵食可能會釣到,但也別期望有什麼大魚。但是相比紅蟲蚯蚓等來說麵食的效果還是差得遠,冬季釣鯽魚紅蟲是首選,紅蟲對鯽魚有特別的吸引力。下面就來講一講冬季使用紅蟲來釣鯽魚的幾個注意事項。
  • 磯竿野釣鯽魚,串鉤掛紅蟲釣法,釣獲一盆10多條大板鯽魚
    磯竿野釣鯽魚,串鉤掛紅蟲釣法,釣獲一盆10多條大板鯽魚。在三月的早春季節,野外臺釣野釣大板鯽魚比較困難的時候,採用磯竿串鉤掛紅蟲釣法是不錯的選擇。很多粉絲釣友玩磯竿作釣是因為野河溝沒有魚可釣,才轉變釣法。釣獲良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粉絲釣友們也都陸續開始加入磯竿野釣鯽魚的團隊。
  • 「肉夾饃」葷素搭配,冬季野釣鯽魚的利器,巧解「紅蟲易死」難題
    深秋、冬季野釣,紅蟲釣餌的威力遠超土腥味的蚯蚓,有時商品餌料也難以比擬。紅蟲釣餌最常用的方法是扎刺法、綑紮法及「肉夾饃」法。前兩者操作簡單、便捷,而後者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使用不當,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一窺究竟,到底如何使用。
  • 紅蟲病是紅蟲引起的?別再誤傳了,釣魚人都清楚!
    紅蟲作為一款經典的釣餌,得到眾多釣魚人的一致認可,但與其他餌料類似,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或缺點。回到釣友的問題「釣魚使用紅蟲,人容易感染紅蟲病,依然說效果好」真是這樣嗎?筆者結合野釣使用紅蟲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野釣鯽魚,鯉魚,草魚如何選魚鉤
    1、鯽魚用鉤目前正是垂釣鯽魚的時候,對於垂釣鯽魚用偏小的魚鉤,小編以袖鉤為主,半斤左右的鯽魚用5號極地袖,伊豆5號,海夕4號,等等,釣鯽魚的鉤要小,魚才容易吸進嘴,不擋口,如果用商品粉餌,拉餌,用有刺,無刺均可,如果用蟲餌,如紅蟲,蚯蚓之類的,儘量用有刺的,以免蟲餌在水中脫落,如果在黑坑,競技釣快魚,搶時間,飛魚多,建議用極地袖鉤
  • 商品餌VS紅蟲誰更勝一籌?活餌憑3大優點立於不敗之地
    紅蟲有紅蟲的優勢,商品餌也有商品餌的強項,不能說掛紅蟲蚯蚓每次都能把商品餌打敗,就我個人的作釣經歷來看,使用商品餌比使用蟲餌釣獲更多的情況並不是沒有。因為商品餌有霧化、有散落,可以邊誘邊釣,甚至能越釣越多,而蚯蚓紅蟲在誘魚方面差了一截,基本釣一個少一個。
  • 早春釣魚好釣嗎?遇到下雨就收竿?不用,從下面幾點入手就可以!
    儘管如此,具體到早春、仲春,乃至春末3個時間段,魚情差異仍比較明顯。正如釣友的問題,早春氣溫在8-10℃,並且下著中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釣魚。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敘述,具體如下。
  • 冬季是釣鯽鯉魚的黃金季節,窩做好了鯽鯉魚連竿不斷!
    現在已經是冬季了,也是一年中最難釣魚的時間,想要在冬季釣魚釣得好,關鍵是做窩,只要窩子做好了,鯽魚鯉魚還是可以連竿上的,還是可以釣得很爽的。,商品餌可以選擇藍鯽或九一八或其它鯽魚或鯉魚餌,鯽魚和鯉魚餌通常都差不多的,不管用鯽魚餌還是鯉魚餌都是能釣到鯽魚或鯉魚的,所以大家也不必太糾結,但冬季釣鯽鯉魚,魚餌要以腥香味為主,其它為輔。
  • 紅蟲的正確保存方法
    紅蟲因自身含有大量蛋白,作為垂釣(含冰釣)鯽鯉最佳活餌,是廣大野釣愛好者冬春季節不二選擇。那麼究竟如何保存紅蟲,網上很多方法,比如掏空蘿蔔,溼毛巾,紅蟲專用盒子等等。我和很多漁具店老闆,包括紅蟲批發商都探討過這個問題,以下方法可以說是比較一致共識。雖然有一點點麻煩,但是想釣好魚就不能怕髒,怕累,怕麻煩。
  • 早春釣鯽魚,還是長竿短線更給力,又「走」又「逗」,收穫差不了
    這剛過了雨水,依舊是春季的初級階段啊,依然屬於早春。天氣依舊多變,氣溫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反正就是不太舒服,看來要還是要等上2周,驚蟄過後應該很少冷空氣來襲了。早春,雖然乍暖還寒,但是怎麼都比數九寒天的三九四九好很多,這時候外出釣魚,依然有套路可尋。
  • 冬季釣鯽魚:長竿短線傳統釣的5大優勢,讓野釣大板鯽更容易!
    初冬大致指的是立冬到小雪的這段時間,氣溫還不算低,正是出大鯽魚的好時候。野釣鯽魚,長竿短線釣法更給力一些,因為長竿短線釣法本身就源自野釣,尤其適合垂釣底層的鯽魚和鯉魚。搭配七星漂釣組,勝任各種窩點。正是出大鯽魚的好時候,不妨試試這種更實用的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