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釣友問野釣鯽魚時,用紅蟲作餌,吃鉛2.5克的浮漂調平水釣2、3目,為什麼沒有頓口全是頂漂?就這個問題,在此與釣友們聊一下!
釣友們都知道,野釣鯽魚時最常見,也是中魚率最高的三種漂相是:頓口、頂漂、較微頂漂後下頓。至於黑漂、斜拉漂、露肚漂相等大漂相,在釣鯽魚時有但很少出現!其主要原因,除了和鯽魚的個體大小外,還和鯽魚的覓食習慣有關。
鯽魚本身屬小型魚,吃餌時力度小、動作輕,浮漂的漂相變化不大(死口除外),所以很少出現黑漂等大漂相。另外,鯽魚覓食時,習慣頭下尾上,身體與水底呈一定夾角。當鯽魚吸餌入嘴時,浮漂會出現輕微的下頓動作。吸餌入嘴後,多會出現繼續前遊、抬頭、抬頭後前遊三種現象,同時帶動浮漂出現頓口、頂漂、輕微頂漂後頓口三種漂相。
了解了釣鯽魚時頓口、頂漂的原因,對於問題也就好分析了。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釣鈍了!
首先:浮漂吃鉛過大!吃鉛2.5克的浮漂,對於野釣鯽魚有點大,除了作釣很深或雜魚鬧窩嚴重的水域外,一般不建議使用!吃鉛大的浮漂,不但相對靈敏度差一些,導致魚口漂相輕一些,而且大浮漂的單目浮力也較大,餌料過小時,容易出現找底不準。
其次:餌料重量過小!紅蟲的個體較小,重量較輕,特別入水後受浮力影響,紅蟲的重力對浮漂的拉力較小。對於吃鉛量較小的浮漂,紅蟲的重量能下壓一定目數。對於吃鉛量較大的浮漂,下壓的目數很小,甚至無明顯變化。
最後:浮漂調釣過鈍!由於浮漂吃鉛量過大,紅蟲的重量過輕,作釣中調平水釣2、3目時,雙鉤餌的重量小於浮漂2目的浮力,導致浮漂到達釣目後,鉛墜或「8」字環輕觸底,子線躺底。這時鯽魚吃餌後前遊或抬頭的動作,受子線影響在浮漂上很難有漂相,只有等鯽魚吃死口後,帶動鉛墜移動,浮漂才會有漂相。由於鉛墜外於輕觸底狀態,移動時只能平移或上移,所以浮漂也就只會出現上漂相。
以上就是野釣鯽魚,漂相沒有頓口,只有頂漂的主要原因,希望對釣友們的出釣有幫助!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