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讀懂西藏歷史

2021-02-13 天上西藏

西藏,一個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曾經有人說,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西藏,還羅列出數之不盡的理由,每一條都那麼令人神往。也有人說,走進西藏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僅僅是這地名本身,就足以讓人魂牽夢繞。

那麼關於西藏,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把西藏的歷史大致整理一下,讓更多人了解西藏!

西藏 最早源古音bo 漢文史書最早稱呼為土蕃,英文Tibet ,發音相似。

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後,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西藏唐宋時期稱為「吐蕃」,元明時期稱為「烏斯藏」,清代稱為「唐古特」、「圖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間起稱「西藏」至今。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叛亂平定後,中央政府開始對西藏進行全面直接管轄。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區正式宣告成立。

西藏最為廣泛的一個傳說,在遙遠的古代,一隻獼猴與羅剎女結合,生育了雪域高原藏族的祖先。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藏地古代歷史缺失,大多靠民間傳說以及漢文史書記載片段,除了上述獼猴傳世的傳說,漢文史書提及吐蕃源自西北地區,有文化學者認為漢藏兩族均屬于于古羌人後代,但均未有定論。

最新的DNA技術做的人類遷徙研究認為,漢藏兩大民族基因在距今約2-3萬年時開始分野,顯示2萬年前已經有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

藏王第一個宮殿 山南地區的雍布拉康

古代西藏漫長的歷史中,藏人多是從事遊牧業,但從公元 起,西藏山南雅礱河谷地帶的一支農業部落逐漸興起壯大,傳說中的吐蕃王室始祖聶赤贊普率領下,吐蕃部落勵精圖治,在青藏高原發展起來。

一位生來就雙目失明的部落領袖達布聶西當政時期,吐蕃開始武力擴張,但隨著國力大增,吐蕃王朝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也開始激化,繼任的達布聶西的兒子南日倫贊在叛亂紛爭中,被下屬進毒遇害。

當時是漢地的唐朝時期,達布聶西的孫子、13歲的松贊幹布在危難之際被擁戴繼承父親王位成為贊普。13歲的松贊幹布表現出驚人的政治手腕:他一上臺就下令對毒殺父親的首謀和叛亂領袖進行滅族屠殺,斬草除根,震驚吐蕃內外,很快建立起威望並站穩王位。

松贊幹布一連串的徵討,經過連年徵戰,吐蕃從一個雅礱河谷的農業小國逐漸將眾多小國擊敗,一統高原,藏民族也從此形成。

松贊幹布時期是吐蕃王朝最為興盛的時期,在河西、四川等地與唐朝發生了多年衝突,唐高宗時期,吐蕃攻佔如今的新疆南部、青海的大部、讓唐朝與外界的貿易要道絲綢之路形同癱瘓,雙方開始大規模會戰。

公元670年,薛仁貴率軍十萬西徵,想要為被吐蕃滅掉的吐谷渾復國,不了因為各種原因唐軍大敗。8年後,唐軍再度派軍18萬與吐蕃大戰與青海湖一代,唐軍再敗。

儘管此間雙方曾和親,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入藏,曾一度帶來和平和交流,但吐蕃與唐朝在西域和青海的爭奪戰爭一直不停,此消彼長,整體上吐蕃佔了上風。

唐穆宗年間,唐蕃雙方終於決定結束漫無休止的衝突,決定會盟。雙方先是在長安籤署協議,隨後移在拉薩再度會盟,讓雙方宰相以下各位大臣均籤下名字,目前這份漢藏雙語的碑文至今保留在大昭寺門口。

在赤松德贊贊普時期,發生了一件影響西藏深遠的大事:贊普從印度迎請佛教高僧蓮花生大師進藏,用來對付王朝內部原始宗教本教和外來的佛教之間的衝突,蓮花生一路弘揚佛法、與本教勢力鬥爭,逐漸地佛教取得勝利。

公元797年,赤松德贊去世,28歲的次子牟尼贊普繼位,篤信佛教善良軟弱的他試圖解決藏地的貧富懸殊問題,但卻觸動了強大的後族貴戚的利益,上任一年多就被母后進毒殺死。

赤德松贊的兒子熱巴巾繼位後,繼續推動佛教,規定7人供養1名僧侶的制度,吐蕃境內佛教僧侶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和確立,但這種傜賦的加重僧侶的社會地位提升導致大批農牧民出家為僧,又減少了農牧業收成,也逐漸引起原本對佛教排斥的王公貴族不滿,矛盾逐漸激化,36歲時,熱巴巾酒醉熟睡時被人扭斷脖子身亡。

熱巴巾被謀殺後,他的哥哥朗達瑪被反對佛教尊崇本教的一些大臣擁立為贊普,在貴族大臣的支持下,朗達瑪開始將佛教妖魔化,並從拉薩大昭寺開始破壞,將寺院關閉、僧人解散、佛像和經書沉入水中。一些高僧則被追殺和流放,一些佛教人士則偷偷埋藏經書和佛像,一些僧人不遠千裡逃入漢地的青海河西一代。

後來,就在朗達瑪贊普正在和大臣在大昭寺外面參觀唐蕃會盟碑的時候,一名披著黑色長袍頭戴黑帽騎著黑馬的人前來拜見,就在朗達瑪不注意的時候,這名黑衣人趁著磕頭時機從黑色長袍袖子裡拿出弓箭,將朗達瑪射殺後上馬逃逸。

朗達瑪死後,關於王位繼承的問題又成了矛盾。他的長妃那囊氏一直未育,次妃蔡邦氏則在朗達瑪死前已經懷有一子,長妃擔心蔡邦氏的孩子將會繼承王位威脅到自己,因此也開始用毛布纏裹肚子,裝作有孕在身。

很快,次妃蔡邦氏生下王子,因為擔心被害晝夜派人燃燈守候,取名「斡松」,意為光護。看到次妃生下男孩,長妃那囊氏急忙從外面買來一乞丐的男童,自稱時自己昨夜所生,要求立為王子。

正統爭奪之戰,持續了數十年,這場內戰包括駐守甘青地區的守將都被捲入,導致吐蕃實力大幅削弱,遠離本土的安多、康區相繼爆發人民起義,唐朝也沉寂收復了河西和隴右等地被吐蕃統治百年有餘的地方。

吐蕃的強盛在於常年的對外擴張,來維持內部各勢力的穩定平衡,內戰極大的消耗了吐蕃國力,內部各地包括各民族的矛盾開始浮現,自此王朝開始瓦解,青藏高原最強盛的時期結束。

在朗達瑪滅佛時期,拉薩附近山中修行的三名僧人,得到消息後一路向北方逃亡,經歷各種艱難險阻後經阿里地區,逃入西域的和田地區,隨後又轉輾前往青海,當地出於王朝邊陲,佛教尚得以立足,三人在青海湟水北岸的紅崖上鑿洞修行,並逐漸弘揚佛法,史稱「三賢哲」。

吐蕃內戰後期,佛教逐漸復甦,但經過幾十年隔斷已經無人能通曉佛法,於是贊普王室後裔派出魯梅次臣燈10名聰穎青年前往青海學法,向三賢哲求法。這批人最終都得到諸多教誨獲益良多,十年後,10名僧人回到西藏,從山南被廢棄的桑耶寺開始弘法。

隨後,10人分散各地,在西藏先後建起近百座寺院,佛教逐漸開始復甦。

公元11世紀,蒙古勢力崛起,成吉思汗鐵騎開始橫掃歐亞大陸,因宋朝久攻不下,忽必烈決定繞道西藏南下進攻當時的大理,期間受到薩迦派教主八思巴的極大幫助,從此兩人結下深厚友誼。

很快,八思巴成為忽必烈的精神導師,此後忽必烈在北京繼承大漢之位,八思巴也被封為國師,成為元朝統一中國之後的全國佛教最高領袖,此後更是升級為帝師,他也在西藏建立了歸屬於元朝的地方薩迦派政權。

公元13世紀初,建立對西藏的統治。

明朝擊敗西北地區的蒙古勢力後,這些地區的藏族首領看元朝大勢已去,開始和明朝政府接觸,紛紛內附。

明朝皇帝延續了元朝皇帝的做法,對舊有的西藏高僧繼續授以國師之名,藏地各派掌權者及高僧隨即紛紛派人入朝請求封號。明太祖則是有求必應,一時間藏地國師遍地開花,為了互相攀比,自此往來京城僧人絡繹不絕。

清朝對西藏的施政管理,在總結元明兩朝治藏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調整,例如:設置駐藏大臣總攬全藏;調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體制;賜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名號,並確定了金瓶掣籤制度;確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務、邊境國防的決定權歸中央等原則;勘定今西藏與青海、四川、雲南間的界線;規定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的轄區及權限,劃分了駐藏大臣直轄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次年建立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西藏是中華民國22行省之一。此後正式頒布的《憲法》等法律法規,也都明確規定西藏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1912年7月,民國政府設立管理蒙藏事務的中央機構——蒙藏事務局(1914年5月改稱蒙藏院),並任命中央駐藏辦事長官,直屬國務總理,例行清朝駐藏大臣職權。

1929年蒙藏院改制為蒙藏委員會。

1940年4月,蒙藏委員會在拉薩設立駐藏辦事處,作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派出機構。

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拉薩舉行成立大會,正式成立。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公開撕毀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十七條協議》,在拉薩舉行武裝叛亂;3月17日,達賴逃離拉薩;3月22日,拉薩戰役勝利結束,拉薩市區的叛亂被徹底粉碎;3月28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權職權。

1965年7月24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向國務院提出了《關於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的請示報告》;9月9日,大會舉行閉幕式,西藏自治區正式宣告成立。

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了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了獨特的地域文化。自新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本文圖片來自天上西藏

文字來自網絡,

由於多次轉載無法得知原作者,有侵刪

相關焦點

  • 3分鐘讀懂西藏,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的歷史!
    那麼關於西藏,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把西藏的歷史大致整理一下,讓更多人了解西藏!▼西藏,最早源自古音bo,漢文史書最早稱呼為土蕃,英文Tibet ,發音相似。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後,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 西藏的歷史,在這一天被改寫……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籤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從此,這片地處中國西南邊疆的雪域高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65年前的今天,1951年5月23日 (農曆四月十八),西藏和平解放。
  • 被誤讀的西藏:對西藏歷史的幾個基本認知!
    因為基礎知識的匹配程度,決定交流的有效性,這是我多年以來,反覆寫西藏歷史基礎知識的原因。我覺得普及西藏歷史的基礎知識,擴大西藏歷史的受眾面積,是保持西藏文化活力的根本性因素。在我個人接觸藏族朋友的過程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很多藏族朋友,因為擔心西藏文化的純粹性問題,有意無意地拒絕或牴觸交流。
  • 三分鐘讀懂什麼是黨支部
    三分鐘讀懂什麼是黨支部 2021-01-16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就報導的新思路——以《西藏日報》「新舊西藏對比·勿忘歷史...
    成就報導的新思路——以《西藏日報》「新舊西藏對比·勿忘歷史」專欄為例□顏家兵(重慶市合川區委宣傳部,重慶  合川 401520)摘要:2012年,《西藏日報》在頭版開設了「新舊西藏對比·勿忘歷史」專欄。
  • 去西藏前你應該先了解西藏的歷史
    今天小編把西藏的歷史大致整理一下,讓更多人了解西藏!西藏,最早源自古音bo,漢文史書最早稱呼為土蕃,英文Tibet ,發音相似。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後,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西藏唐宋時期稱為「吐蕃」,元明時期稱為「烏斯藏」,清代稱為「唐古特」、「圖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間起稱「西藏」至今。
  • 你所不知道的西藏—西藏歷史概論
    還記得前段時間的 你不知道的西藏—西藏的預言使者:神諭 這篇文章嗎?是不是精彩又實用,別告訴我不怎麼樣。今天再分享有相同作者寫下的西藏歷史概論,敲黑板,都是乾貨哦,認真讀認真記,哈哈…之前就有朋友說想了解一下西藏歷史,今天做一個概論。
  • 西藏歷史的三個基本概念(一)
    把這張圖發出來,不是想說誰對誰不對,而是想表明,我們對於西藏歷史的認知,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之大,甚至構不成正常交流的平臺。那為什麼對西藏歷史的認知,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我個人覺得大概有兩種原因:一個源於我們自身;另一個是西藏歷史的特點。
  • 3分鐘讀懂空氣淨化器新國標
    3分鐘讀懂空氣淨化器新國標視頻地址:評論:0CADR什麼鬼?3分鐘讀懂空氣淨化器新國標1/ 9CADR什麼鬼?3分鐘讀懂空氣淨化器新國標猜你喜歡CADR什麼鬼?3分鐘讀懂空氣淨化器新國標[XCAR 用品配件 原創] 從2016年3月1日起,新的空氣淨化器國家標準GB/T 18801-2015開始正式實施。
  • 讀懂尼瑪扎西的四種「精神品格」---中國文明網
    寰宇微塵,人生當為何事來,山川留足跡,青稞弄身影,尼瑪扎西的事跡令人感動,他是幹部的標杆,他留下了人類推崇的永恆——大愛、為民、奉獻、奮鬥的精神品格,值得我們去讀懂、去學習。  讀懂大愛是什麼。  讀懂為民幹什麼。一生揮之不去的記憶成就了農學博士的夢想,紮根世界屋脊堅守的是為民之本,是為百姓做事的真心誠意,押上了年華的鏖戰,數十年研究青稞育種,枯燥繁複的過程是與之相對的釘釘子精神,奮戰的成功帶來的是人民的實惠,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是持之以恆的奮鬥,是為民務實的高貴。  讀懂奉獻了什麼。
  • 「這是西藏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60多年前,我們黨在西藏領導的民主改革,順應了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意願,深刻改變了西藏發展的歷史進程。60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昂首闊步邁入全面小康的新時代。——從封建農奴制邁入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 紀錄片 |《西藏的西藏》5集視頻合集
    西藏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對於生命的敬畏。建在高原上的宮殿、散落在第三極上的生命之源、無人區中的頑強生命。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宮殿,也是當年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夏季避暑之地,站在塔樓上憑高遠望,雅礱河谷風景和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景區門票50元,宮殿內部不開放參觀。
  • 西藏的歷史,都鑲嵌在這些老照片裡!
    而因為西藏在歷史上重要的位置,讓我們更加關注西藏的過去,想要了解西藏的歷史,想知道過去西藏的生活狀態和發展,也許可以從這些老照片裡找到一些答案!兩張英軍侵略西藏時期的照片,第一張顯示的是攻打江孜宗山城堡受傷的英軍官(1904年1月8日),第二張圖是1904年7月16日倫敦一家報刊上刊登的攻打江孜城堡註解圖。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密碼 2020-12-0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5分鐘看懂兒童畫,讀懂孩子的心理!
    二、打開"繪畫心理學"大門,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繪畫是一個人心理的反應,讀懂孩子的畫好像讀懂了孩子的心理。 5、 動作方面。 如果孩子喜歡畫手臂時向上展開,表示高興得意,容易自我滿足。把手放下貼近身體屬於比較溫順的孩子,但也有可能是比較膽小的孩子,父母需要多加關心。
  • 西藏天珠的歷史與工藝鑑賞
    一、天珠名稱的由來及天珠為何物    天珠的名稱何人所取已不可求證,港澳臺叫天珠,藏族叫「絲」,漢族則稱「九眼珠」。奧地利藏學家勒內·德、內貝斯基·沃科維茨於公元一九五二年出版的《來自西藏的史前珠》及一九五三年出版的《西藏的神靈和鬼怪》兩本書中,均稱為「貓眼石」。
  • 西藏的舊貴族,歷史留下的無法複製的景象
    是由英國牛津大學皮特河博物館提供圖片,Clare Harris和次仁釋迦負責編寫的一本關於1936年到1947年西藏首府拉薩的生活寫照。我沒有這本書,在中國也買不到,只能在網上「限量」閱讀,當然也只能有限度的看一些圖片。
  • 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10句精華,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
    從戰國到五代十國,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出來10句必備精華,讓你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不難,改正過錯才是難的;說好話並不難,做好事才是難的。唯有讀歷史的人,活得達觀通透,不易迷失。讀史明鑑,必少不了《資治通鑑》。
  • 中國有西藏,為啥沒東藏?看完西藏的歷史,你就懂了!
    但是,奇怪的是,中國有西藏,卻沒有東藏,這是為什麼呢?西藏美女我們先看看西藏的歷史。遠古時期,西藏地區就有人類居住。戰國以後,有了羌族部落,如發羌、迷唐等部,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他們和當地人民相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吐蕃族。為啥叫做吐蕃族呢?
  • 西藏「以稅授信」今年為600餘家企業發放低息貸款5.51億元
    圖為11月12日,西藏自治區稅銀合作推進會活動現場。江飛波 攝西藏自治區稅銀合作推進會12日在拉薩舉行,活動旨在進一步推進將西藏中小微企業的「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資本,為有需求的企業發放無抵押、年利率1.85%的低息貸款,解決融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