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昭和男兒是什麼樣體驗:少年狂熱招核,戰後窮困潦倒

2020-12-15 雨田觀史海

令和時代日本,【偽娘】文化愈演愈烈的,現如今日本男兒已經成為很多人鄙夷的對象,而在日本的人的自我調侃中經常流傳著「昭和男兒,平成宅男,令和偽娘」的說法。可見現在的日本人是是多麼想回到昭和年間。正如在近期日本一個民調的結果中,除了國歌之外,哪首歌最能代表日本精神?受訪者中的80%的人都選擇了「昭和維新」之歌。

日本三個時代的「男兒」

那麼為何昭和時代的會成為很多人嚮往的時代呢?

昭和是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67年),不過這個日本人最想回到的「男兒時代」,也是一個罪行累累的年代。代表昭和年代的1932年到1989年,日本可謂是經歷了過山車式發展——起起伏伏。

而本次雨田君說的昭和時代是以二戰結束前的昭和前期,一起去看那個瘋狂、病態的「昭和男兒」是怎樣煉成的?

很有精神的森下下士就是典型昭和男兒

童年時代:精神注入

昭和年代出生的少年可謂是最壓抑。

出生於1910-1920年的他們,父輩們多數是從日俄戰爭中過來,這些父輩們古板而又保守,經常要對少年們進行一場劍道「精神注入」。而在學校的教育中的都是以強調「軍國主義」為主,在學校上課,劍道、空手道是日常的科目,課堂上學校老師們也會通過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父輩們的勝利來鼓吹日本的未來,三句不離天皇萬歲,鼓吹大東亞共榮。

昭和男兒的童年之一——少年兵

不過和課堂的「精神注入」相比,他們的家庭生活不算幸福

當在學校被一番洗腦之後,回到家的昭和孩童們又都要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雖然日本在戰爭中對外勝利,但他們的生活還是很拮据。那個年代的日本雖然輝煌,但除了個別大城市,普通城市的孩子甚至連當時的民國部分城市還不如,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孩子,而孩子們為了補貼家用,很早就要幫助家裡幹活,普通家庭父親是個退伍兵,在工廠上班,母親是家庭主婦要操辦一家幾口人的生活,已經是少年的哥哥姐姐則是因為家庭困難不得不去工廠當童工、賣報紙補貼家用。

昭和少年們的學生時代

總的來說,在童年時代的昭和男兒,無論是在社會和學校中都已經是被的進行各種洗腦,雖然還是在溫飽線上掙扎,但其心底已經根植了所謂的「效忠天皇精神」

少年時代:招核男兒

當中學畢業後,已經是少年們的昭和男兒們面臨著選擇((日語中的少年是20歲以下),哥哥在戰場的捷報頻傳讓他們更加堅信當兵,雖然也有人戰死正在關內戰場,但戰死家庭成為全村人敬仰的對象被人稱為「英雄」。這讓一些沒能考上大學,學習成績一般的人,認為只有從軍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所在,因此除了沿海和大城市的居民或許在工廠工作、做生意和出海打漁之外,廣大農村的子弟都認為從軍才是唯一出路。

他們如同實行商鞅變法的秦軍一樣狂熱,在戰場上作戰不畏生死,再加上從小的教育讓昭和男兒走入「招核」的不歸路。他們在戰場上歇斯底裡,不分善惡,對佔領區的百姓痛下殺手,已然從一個普通少年變成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在戰場上變得狂熱的「招核男兒」

廣大未能升入大學的昭和男兒如此,那升入大學之後的昭和男兒又是怎樣?

升入高等學府的昭和男兒會分為兩半,一部分人選擇軍校,一部分則是普通的大學生。進入軍校生是每一個昭和男兒的夢想,以至於當時從陸軍士官學校和海軍江田島海兵學院出來的軍官已經成為了當時日本少女們的夢中情人。

但進入軍校則是意味著新一輪的洗腦開始,這些人比農村的大頭兵們更加「招核」,思想激進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以下克上」和「頭腦發熱」,在政客們的洗腦下,他們一直是各種政變和事件的急先鋒,而且昭和男兒不僅在日本國內製造恐怖,在東北和關內,也是製造各種事端。關鍵是已經成長成部隊中下層軍官中堅力量的昭和男兒,儼然成為侵略的主力,在經歷國內壓抑的環境和長期洗腦之後,在國外的昭和男兒軍官們徹底爆發,墜入深淵……

二二六中的昭和青年軍官

當然有的人沒能進入軍校,但不意味著他們就能遠離戰爭

成績好的人進入「一高」和「三高」,或許可以成為政客和科學家,同樣通過他們的方式在支援「聖戰」,雖然在戰爭前期,日本實行的是志願兵制,但是後面隨著的兵員的枯竭,徵兵年齡不斷下降,要求一低再低,以前學校是鼓勵但不強制徵兵,但到了二戰後期,大多數學校的學子都要上戰場。

徵兵官「你學什麼專業……」在校生「機械控制管理」徵兵官「哎……帝國需要你」,然後默默的將徵兵通知書撕掉徵兵官「學什麼專業……」在校生「飛行製造……」徵兵官「哎……帝國需要你」,然後再次默默的將徵兵通知書撕掉徵兵官「你叫什麼名字」在校生「宮本XX,現代文學……」徵兵官「嗯……帝國需要你」,宮本君,請加入我們的「菊」部隊(自殺式攻擊部隊)

這個段子其實是當時日本昭和男兒的真實寫照,一些高新科技和理工科人才可以避免上戰場,但更多工商管理或者其他文科類專業學生都會被強制徵兵。所以那個時代的昭和男兒選擇專業很重要……

正在進行軍訓的昭和學生

這個階段的昭和男兒雖然心智已經成熟,但長期被洗腦和對外的勝利讓他們已經忘記是非,成為對外侵略的機器,但大多數人的結局都不算很好,他們即是日本對外戰爭的急先鋒,更是的犧牲品。

壯年時代:反思懵懂

到了二戰全面開始之後,這些已經快到而立之年的昭和男兒們卻面臨著迷茫。兄長和袍澤們在太平洋中的陣亡通知書不斷寄回家裡,隔壁村的當海兵的髮小也在雷伊泰灣海戰中陣亡,身處關內戰場的昭和男兒們也深陷雪峰山中。而缺乏經濟來源,被生活所迫的妹妹也來到了遙遠的中國,深受刺激之後昭和男兒們開始反思戰爭,越來越多的人在戰鬥中開小差,甚至對玉碎嗤之以鼻,在煎熬中等待戰爭結束。

太平洋上雙目無神的「招核男兒」

當戰爭結束,除了在東北的關東軍被押到西伯利亞挖土豆,關內的昭和男兒們得以安全回國,正當倖存下來的昭和男兒滿懷欣喜,忘卻家人的離去尋找失聯已久的妻子的時候,卻發現她們打扮的花枝招展,出入美軍軍營,在你們擦肩而過的時候,落魄販賣戰爭紀念品的你甚至不敢和她對視。

戰爭結束後窮困潦倒的昭和男,不得不為了的生活而選擇低下頭顱,曾經的袍澤為了一個工廠的苦力大打出手,曾經的長官甚至還要向自己的手下乞討,現在的昭和男兒,可謂是迷茫而又頹廢,這也許是在為自己犯下的戰爭罪行的另一種贖罪吧。

戰敗後頹廢的日本士兵

雨田君說

日本在二戰前後的昭和男兒可謂是經歷可謂是像過山車一樣,少年的他們被政客們洗腦 ,成為「招核男兒」,在雙重壓迫的環境中瘋狂而又殘暴,雖然戰爭結束前他們迷茫反戰,但這不足以成為他們侵略他國的藉口。

雨田覺得,如今「令和時代」的男兒們在偽娘盛行的時代,追憶所謂的昭和男兒應該是學習其身上的堅韌力。

而非他們殘暴、歇斯底裡的「瘋狂精神」,那種被「極端主義」控制下的炮灰,到處惹事的「招核男兒」……

相關焦點

  • 近代日本男生髮型變遷史:昭和男兒追求板寸,令和猛漢喜歡中長發
    普通招核男孩家庭,男子都是幹練的短髮在昭和時代的日本陸軍因為作戰需求,士兵們往往會將自己的髮型剃成短寸頭和球頭(雨田君老家這麼叫)。身穿黑色校服,剃著短髮的日本少年已經成為戰爭年代日本男性的標誌。在戰爭年代和諧剃著短髮的魔鬼在各國作惡,最終難逃的失敗的厄運。
  • 從昭和男兒到令和猛男:日本男子形象,是如何越變越沒精神
    那麼昭和男兒為何如此受歡迎,以至於讓很多人都對那個時代念念不忘?不過以1945年日本二戰戰敗為分水嶺,45年之前的昭和男兒,因為殘忍、荷爾蒙過剩,被軍國主義所控制,因此也被成為「招核男兒」或者「昭和流氓」。這些早期的昭和男兒經常頭腦發熱,下克上是常有的事,套用電視劇《亮劍》裡面的話來說——「給招核男兒100個師團,他們敢打全世界」。比如《兵變二二六》裡面的野中四郎和《啊海軍》裡面的森下下士就是典型的招核男兒。
  • 二戰前後日本女性:戰前非剛猛昭和男兒不嫁,戰後青睞理工直男
    明治時期出臺的《明治民法》依然提倡的是提倡男尊女卑思想,維護和肯定封建家族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在戰後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改革,以夫婦關係為本位的新型婚姻家庭制度得以建立,極大地提高了女性的地位。那麼在二戰前後的日本家庭是什麼樣的,那個時候的日本女生都有哪些擇偶標準呢?
  • 二戰日本神風敢死隊的瘋狂行徑
    中途島失敗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大勢已去,面對比自己強大數倍的美國海軍,日本航空艦隊指揮官西龍治郎炮製出了臭名昭著的「神風特別攻擊隊」。他提議讓特攻機撞美國軍艦「一機換一艦」,於是許多十六七歲青少年組成的自殺性質的敢死隊,成為了日本法西斯的炮灰。圖為一群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少年,臨死前面帶微笑。
  •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
  • 限制武器出口,它曾是戰後制裁日本的「鐵則」,如今已被廢除!
    (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航母)由於日本是二戰戰敗國家,所以自然而然戰後軍事實力的發展受到了嚴格的限制,除了禁止擁有軍隊、禁止發展核實力以外,1964年日本政府制定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成為了戰後限制日本發展軍事實力,執行限制性防衛政策的核心支柱。
  • 日本福島核洩漏後,「變異的動物」成什麼樣了?場景太可怕!
    日本福島核洩漏後,「變異的動物」成什麼樣了?場景太可怕!說到核能很多人都會想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之後的場景,在二戰時期依靠於核能,原子彈就已經被製造出來了,美國向日本投放的那顆原子彈給當地人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而現在的核能也不僅僅是在軍事領域大放光彩,而是應用於生活經濟等多個領域。雖然我們認為核能非常有前景,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也是極其危險的一種能源。
  • 日本二戰王牌飛行員,擊落敵機60多架,戰後主張追究天皇責任
    空軍有著自身的榮譽指標,最常見的當然是「王牌飛行員」了,這些精英中的精英們驍勇善戰,又風度翩翩,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世界各個主要空軍強國都產生過空軍飛行員,當然,二戰時期的日本也有,而日軍最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就是坂井三郎。
  • 日本戰後賠償,為什麼給了東南亞?
    二戰期間,日本的侵略行徑給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帶來了深重的傷害,本該與這些被侵略國結下難以化解的國讎家恨。1950年7月8日,吉田內閣根據《和平憲法》和相關的國際條約規定組建的國家警察預備隊,讓戰後日本第一次擁有了常備的武裝力量。1954年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日本自衛隊成立,自此日本逐漸減少了美國的控制,成為一個準正常國家。
  • 二戰對手,戰後同盟——衝繩是美日同盟關鍵?相互利用的美日關係
    二戰美國老兵談日本「不想再經歷這樣惡魔般的戰爭」,卻不知兩者的盟友共識戰爭永遠是殘酷的,國家利益永遠是不可捉摸的。二戰的太平洋戰場,美國與日軍主力進行了多次較量。參加相關戰爭的美國士兵說道,自己再也不想再經歷這樣惡魔般的戰爭。
  • 二戰德意日都是戰敗國,為何戰後只嚴懲了德日,而放過了義大利?
    而且,二戰的始作俑者,那就是主動挑起戰爭的軸心陣營國家德國、日本、義大利,二戰結束後,也成了眾矢之的,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當然,他們也很少有戰爭賠償,也很少受到戰勝國的嚴厲懲罰,但德意日三國中,相對於德國和日本,世界各國似乎對義大利的懲罰不夠「有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秋季來臨時,義大利根本不像個「戰敗國」,而且,他們還被允許參加戰後第一屆奧運會。
  • 戰後德國的重建與發展
    大家好,相信二戰給我們每個中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看那些戰敗後的國家,為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吧!我們都知道在二戰這場世界大戰中主要是有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最先挑起的。而其中的德國又是三個國家中的軸心國,所以戰後肯定受到的懲罰更為嚴重。
  • 二戰中日軍俘虜為何難抓?士兵已經被軍部洗腦,貫徹狹隘的思想
    但在日本人眼裡放下武器投降簡直是不可能的,他們要戰鬥到最後一刻甚至到了本土決戰的時候,日軍高官們也是用」即使用竹槍也要擊退來犯之敵」來表明自己「全民玉碎」的決心。那是什麼原因讓日軍這麼抗拒被俘虜?實際上,與其說日軍抗拒被俘虜,還不如說在日軍的字典裡面就沒有俘虜這個詞,那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日軍寧死也不當俘虜呢?
  • 了解日本,日本戰後經濟是如何快速恢復的
    1945年軸心國的戰敗,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在美國「密蘇裡」戰列艦上簽訂了投降書。也是從此刻起,戰後的日本和美國便分離不開了!1945年9月22日美國公布了《投降後初期美國對日方針》,要求日本承擔戰後的一切後果,並接受美國的指示進行改革,負責日本戰後改革的正是美國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整個改革過程中,日本都需要遵從美國的指示,其中改革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教育、農業、經濟等各方面。
  • 二戰結束時日本國內還剩多少男人?
    中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最終付出了3500萬中國人死亡的代價。但是反看日本死亡人數,這不僅讓人嘆息,因為日本在二戰中只死了185萬人。而這185萬人對於日本國內的人口結構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日本在戰後人口結構很快恢復正常,日本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並在戰後短短的幾十年內經濟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二。
  • 二戰日本戰敗後,24名甲級戰犯被絞死,裕仁天皇結局如何?
    二戰日本戰敗後,24名甲級戰犯被絞死,裕仁天皇結果如何? 導語: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投降。自此,二戰結束了。隨後,日軍二十四名甲級戰犯都被絞死。可是在美國人的庇護下,裕仁天皇卻倖免於難。並且,日本社會的天皇制度依舊被保存了下來。
  • 戰後美國坦言:那裡是進軍中國的前站
    在人類發展史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兩顆原子彈投下後,瞬間死傷數十萬人,城市化灰飛煙滅。現在它仍然是一片廢墟和禁區。因此,戰後日本經常把原子彈爆炸作為一張感情牌來打,以博取國際同情。1995年,日本還計劃在美國舉辦紀念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展覽。向世界展示原子彈下的日本人民是多麼悲慘。
  • 知識精英如何進入大眾:戰後日本知識分子的「同時代集體性心情」
    小熊英二小熊在《「民主」與「愛國」》中所呈現出的是與在《改變社會》《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及其與鶴見俊輔、上野千鶴子的對談錄《戰爭留下了什麼在他的戰後史敘事中,戰爭經驗成為了重要的思想源頭。借用上野千鶴子在對談錄後記中的話,該作「是以大河小說的方式描寫戰後思想史的大作,它採用了迄今為止書寫戰後思想史的人們都沒有用過的方法:試著以未被講述的戰爭體驗作為光源,反照出每一位戰後思想家的思想。……戰後的我們,第一次震撼地感受到了這一至今仍在搖擺著尾巴的巨大影子的存在。」
  • 日本戰後經濟發展,僅次於美蘇,背後原因值得中國深思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直可用「一窮二白」來形容,國內廢墟一片,民不聊生,作為戰敗國日本還需積極賠償各國損失可謂雪上加霜,而且日本國土狹小,人口眾多,資源又極度缺乏,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都不是一個強國的料,不過出人意料地日本僅用二十年便從戰後廢墟中恢復了過來並成為全球經濟強國,甚至遠超當時的大國中國,何故?
  • 二戰中,除了日本還有2個軸心國,告訴你這個軸心是如何形成的?
    軸心國,是二戰中形成的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首的法西斯聯盟,「軸心國」名稱源於當時的義大利BOSS墨索裡尼的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後來日本加入,便形成以柏林——羅馬——東京為軸心的國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