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以德遺後方流長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以德遺後方流長(人民論壇)

  做父母的,都想為子孫留點什麼,除想留點「硬通貨」外,還會想留點什麼稀世珍品以傳世。

  也有人不這麼想。《漢書·疏廣傳》載,有一個叫疏廣的人,是皇太子的老師。其退休後,皇帝念其人品業績,加賜黃金20斤,皇太子另贈50斤。

  面對這喜從天降的大財,疏廣回到家鄉後,把族人故舊請來,設酒擺宴,與相娛樂。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一年多。子孫們有點坐不住了,私下裡找能與其父交心說體己話的長輩,讓勸說其父置買些田宅,為子孫留下點基業。哪知疏廣聽後,深不以為然,說:作為老人,誰會不念及子孫呢?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我家「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就行了。如果我「增益之以為贏餘」,這是「教子孫怠惰耳」。賢而多財,是「損其志」;愚而多財,是「益其過」,不想百年之後讓子孫「益其過而生怨」。

  疏廣一席話,引人常深思:當父母的,百年之後到底給子孫留什麼,才能流長不歇?

  歷史是最實在的教科書。古而今,我們常常看到:留錢的,錢有腿;留田的,田連天。腿,可以走;天,可以變。而惟有留德,才可長久。

  以德遺後,首要的是自己有德。不能口言德,實行非;外面繡花,裡面裝草。德,是做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千虛不搏一實。一件實事,能將一千句空喊打得粉碎。德就是這樣:講出的話,對人無益,不如不講;做出的事,對人無利,不如不做。

  以德遺後,重要的是自己追德。德無止境。不能認為自己一件事做對了、做好了,就什麼事都是對的、都是好的。生活一再告訴我們:即便是一個壞人,也會有惡中之善;哪怕是一個好人,亦會有好中之失。對自己的要求,無論在明、在暗,於公、於私,都不能放鬆、不可放鬆。一旦弦鬆了,「走調」必然,「跑偏」自然,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以德遺後,至要的是刻德。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周恩來面對「大躍進」帶來的嚴重後果,不是將錯誤上推下卸,而是檢討自己犯的一個嚴重錯誤:提出了超過實際可能的關於躍進、大躍進、特大躍進的標準,即規定農業每年增產超過10%,為躍進;超過15%,為大躍進;超過20%,是特大躍進。正是這種嚴於解剖自己的美德,不僅顯美於當時,而且留芳於後世。

  實踐告訴我們:影,從來是隨行成;響,歷來是隨呼至;名,一直是隨功立。德亦然。生活中的德影、德響、德名,從來是隨著德行、德呼、德功而成、而至、而立的。以此德遺後,不讓其流長,都難。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信仰的力量
    然而僅僅十幾年過去,抗戰「前方吃緊」,國民黨要員卻在「後方緊吃」,等到抗戰勝利,當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反觀共產黨領導下的陝甘寧邊區政府,「縣長概是民選,官吏如貪汙五十元者革職,五百元的槍斃,餘者定罪科罰,嚴令實行,犯者無情面可袒護優容」。在極其殘酷的條件下,堅定信仰武裝起來的革命隊伍,贏得了千千萬萬民眾捨生忘死的緊密追隨,讓「小米加步槍」生發出戰勝「飛機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 人民論壇參加人民日報社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
    人民論壇參加人民日報社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 2012-09-23 20:28 來源: 人民論壇網
  •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課題組赴興國縣考察調研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課題組赴興國縣考察調研 2020-12-17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課題組赴江西省興國縣考察調研炁脈健康職業...
    12月11日至13日,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課題調研組一行赴江西省興國縣炁脈健康職業培訓學校開展為期三天的專題調研,深入了解炁脈健康職業培訓學校在創新中醫文化的背景下,開展職業教育扶貧、扶智又扶病的創新探索。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心無旁騖抓落實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神聖使命。完成這個神聖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需要每名黨員幹部頑強拼搏,需要一件事一件事下實功、見實效。「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面對困難挑戰,每名黨員幹部都要衝在一線、幹在一線,當戰士、不當「紳士」,以抓落實詮釋忠誠、體現擔當。對人民負責,就要狠抓落實。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以「有愧」之心求「無愧」之境
    原標題:以「有愧」之心求「無愧」之境(人民論壇)   天地生人,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一日當盡一日之責。履職盡責、失職知愧,乃是為官從政的道德操守。正如古人所言:「大抵人稍存愧疚之意,便是載福之器、入德之門。」觀現實,何嘗不是這樣。   在傳統文化中,經世濟民歷來被奉為入仕為官的正道。
  • 人民日報2020中國品牌論壇公告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每一次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背後,都能看到中國品牌實業報國、產業強國的身影;中國品牌的每一次躍升,都呼應著時代發展的命題,都回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品牌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結合點,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共同追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蓄積不畏難的攻堅精神
    始終葆有攻堅精神,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人民論壇雜誌社《學術前沿》雜誌招聘編輯
    人民論壇雜誌社是人民日報社旗下的現代智庫型政論傳媒集團。《學術前沿》雜誌——中國頂級學術期刊,人民日報社以國際權威大刊標準精心打造,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成果指定發布期刊,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建設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幫扶計劃」重點扶植對象,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在剛剛結束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過去,「無病即健康」的觀念成為人們的潛意識,健康被寄托在「治病」上,花錢吃藥打針動手術,結果錢花了罪受了,卻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健康。如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保持健康,醫學不過是其最後防線,生命品質,更多維繫在自己手中。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待人以禮
    原標題:待人以禮(人民論壇)   一個人,無論是官是民、是富是貧,都少不了與人打照面、打交道。這就有一個如何待人的問題。   或說,待人以實。實,才能結實果。即便不認識,也能心相印。反之,與人以虛,雖說相識久,未必同路人。   或說,待人以誠。誠,才能動心弦。即便當時無動,終會冰消春來。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自律的,才是自由的
    誠如馬克思所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聖經。然而道理容易明白,但在潛意識和直觀感受中,有人還是把自由視為不受限制、沒有約束,或者少受限制、鮮有約束。問題是,無所限制的自由必然是扭曲的,也是不真實的,只能存留於想像之中。誰要真是如此任性地看待自由,無所顧忌、不知敬畏,誰就終將付出慘重代價。   建構在自律基座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二者並非彼此孤立,更非相互矛盾。
  • 招聘|人民日報人民文旅、人民日報人民創意、凡影科技、微觀娛樂
    招聘總覽招聘單位:人民日報人民文旅、人民日報人民創意、凡影科技、微觀娛樂、耳朵裡的博物館招聘地區:>人民日報人民創意人民日報人民創意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文化領域創新品牌,是基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而生的中國文化領域創意創新平臺。
  •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世界看到了真正的大國擔當
    習近平主席兩年前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和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真正的大國擔當      近年來,在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如何發展,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民粹主義抬頭,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面臨挑戰,讓世界擔憂。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為政豈容「願賭服輸」
    對權力始終懷有敬畏之心、戒懼之心,對人民始終懷有敬重之心、服務之心,方能行正道、做正事、成正果。   古人說得好:「名必有實,事必有功。」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成為一名稱職的國家幹部,必定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本本分分做人,乾乾淨淨做官,老老實實做事,在任何時候都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在其位,就當謀其政、專其政、善其政。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有感於太陽底下「鼾然」入眠
    焚膏繼晷,椽筆為人民鼓呼;兀兀窮年,蠟炬為桃李成灰,這樣的不眠者令人欽敬。更有挑燈夜讀的莘莘學子,通宵達旦的夜班工人,廢寢忘食的科學家,夙興夜寐的創業者,他們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勤奮的付出、執著的堅守和默默的奉獻,以自己的少眠、不眠,換來個體的夢想成真與整個世界的安然入眠。這樣的不眠者,令人敬佩與尊重。   因著所事職業、工作崗位的不同,一些人慾眠而不可眠、不能眠。
  • 華興控股集團總裁葛小松受邀出席2020人民財經高峰論壇
    來源:時刻頭條12月28日下午,華興控股集團總裁葛小松受邀出席了由人民網主辦的「2020人民財經高峰論壇」。本屆論壇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深入解讀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度聚焦「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前景。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惟儉者興 惟勤者進
    一項項偉大成就,是依靠黨領導人民千辛萬苦幹出來的,也是一寸鋼、一尺布、一分錢那樣省出來的。沒有艱苦奮鬥,哪能收穫輝煌;沒有勤儉立業,哪來民富國強。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家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變化氣象萬千。時代在發展,觀念有更新。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經天緯地」說國學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13日 04 版)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成長是與自我的搏鬥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13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