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一小變 人民群眾更方便

2020-12-17 騰訊網

□信息時報記者 葉虹 通訊員 管萱萱

東莞市各政務服務職能部門以辦好「一件事」為標準,不斷推進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努力打造優質高效的辦事和營商環境,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服務一小變,群眾就能更方便。但是,對於政務服務職能部門而言,服務之「便」之變並不容易,在群眾獲得各種貼心、便捷服務的背後,是各個職能部門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竭力探索和付出。

今日,市委政法委、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總工會等東莞的政務「大V」們將聯合推出「護航東莞」第七場直播,為人們講述政務服務之「便」背後的故事。

打造公安政務服務新模式

2019年以來,東莞市公安局以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努力推動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審批服務變革。以往返難題「一窗辦」為例,市公安局為破解以往群眾辦理公安業務多頭往返跑的難題,在全省範圍內首推「一窗式」模式:將原來分散在各警種、部門受理的戶政、居住證、車駕管、出入境等203項涉民生類業務進駐東莞市民服務中心公安專區。最終,實現了「前臺綜合窗口收件(受理),後臺警種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公安窗口服務模式,打破了警種業務受理的壁壘和局限,整合優化了窗口警力,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有效解決群眾辦事「多頭跑、往返跑」。

今年2月10日,家住大朗劉先生的兒子馬上要入學了,但卻因為沒有入戶無法入學。劉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是由於疫情和其即將要到國外工作的原因,他不能等到預約的時間到窗口為兒子辦理入戶。大朗分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馬上為劉先生開通「綠色通道」,將原本需要的8個工作日審批,壓縮在了一個工作日內為其辦結,解決了劉先生的當頭之急。

數據顯示,「放管服」改革以來,市公安局共梳理出了269項涉及公安的政務服務實施事項,其中266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實施事項佔比98.9%;先後取消了149項涉及公安機關的證明事項和相關材料,制發居住證時間從原來要求的10個工作日縮短為7個工作日,基層分局戶政業務審批時限更從25個工作日壓縮至8個工作日。

做好「加減乘除」穩住民生基本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住就業就是穩住民生基本盤。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科學地做好了就業服務工作的「加減乘除」,及時科學地穩住民生基本盤。

今年以來,該局組織開展44場「春風行動」及復工復產企業線上招聘會,發布3651家次企業18.8萬個崗位需求信息,做好擴大東莞攬才面的「加法」。再用最「短、平、快」的方式做「減法」,對全市所有企業實行全額退費,使東莞成為全省最早完成社保費回退工作的地市,僅用短短2天時間就完成了4.54億援企穩崗補貼發放工作。

除此之外,市人社局還結合實際工作需求,聚焦時事民生熱點,著力做好了優化線上綜合服務、化解勞資糾紛的「乘法」和「減法」,通過貼心、暖心的民生服務,助力東莞活力復甦。如線上政務服務,市人社局為方便廣大市民辦理業務,整理推出了可預約事項清單28項、「不見面審批 」服務事項清單46項、政務服務「延期後補」事項清單77項。

做好「娘家人」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穩定就業當然離不開「娘家人」的貼心服務。東莞市總工會不斷強化創新維權服務工作機制,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職工的「娘家人」。目前,全市基層工會涵蓋數達6.1萬家,工會會員380多萬人,形成了市、鎮、村、企業四級工會網絡組織。

和諧的勞資關係,依法依規的維權必不可少。近五年,全市工會共接受職工勞資糾紛投訴2061宗,各事件均得到了解決,辦結率為100%。並連續五年安排工會律師為全市近200家300人以上規模企業擔任工會法律顧問,及時化解基層勞資糾紛,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7147.19萬元,有效地維護了職工隊伍和工會組織團結統一。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建工會企業中共有28362家企業建立了集體協商制度,建制率為98.65%,集體合同覆蓋職工2088235人;有242家千人以上企業建立了集體協商制度,千人企業集體合同覆蓋職工488506人;11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集體協商制度,每年培育一批典型行業、企業集體協商典型。

相關焦點

  • 青島金門路街道政務服務「慧客廳」上線 居民辦事更方便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乾淨整潔的桌椅,桌上還配備了嶄新的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在天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些智能設備都供居民免費使用,政策查詢、業務辦理,高效方便。12月16日上午,金門路街道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慧客廳」在天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 【便民服務】黑水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郵政快遞服務窗口,為群眾免費提供郵件寄送服務
    為提高廣大幹部群眾辦事效率,讓群眾少跑路、儘量不跑路,全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黑水縣郵政分公司入駐縣政務服務中心以來,秉持「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服務理念,創新設立郵政快遞服務窗口,為廣大幹部群眾免費提供郵政
  • 在變與不變中嬗變!鹽城射陽政務服務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射陽縣市民中心提供的「六辦」服務,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有位次。為群眾「解難」,從「多窗跑」到「一窗跑」變「專窗辦」當好「探索者」,用改革創新增動力。走進射陽縣市民中心,溫馨舒適的待辦區內坐滿了前來辦事的群眾,整齊劃一的受理櫃檯、先進完善的辦公設備,一切井然有序。「沒想到,現在辦理不動產權證這麼方便快捷。」
  • 從「心」出發 大興區安定鎮政務服務更有溫度
    近日,一句來自辦事群眾隨口的「抱怨」引起了大興區安定鎮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的注意。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自11月,安定鎮政務服務中心主動開展「電話回訪」工作以來,每日根據當天辦事情況隨機抽取10至20位辦事人員進行滿意度電話回訪,滿意度高達99.7%。電話回訪中李女士對安定鎮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辦事流程等整體表示滿意,同時反映辦事時等待時間過長。
  • 亦莊鎮推進社區政務服務站規範化建設 打造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
    打造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最前臺近日,亦莊鎮泰河園社區政務服務站有了新變化,一進門映入眼帘的是顯示屏上滾動播放的事項清單、工作制度,3名「綜合窗口」工作人員佩戴工牌上崗,敞開式櫃檯上擺放著「北京政務服務標識牌和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標識牌,來辦事的群眾只需坐在「綜合窗口」前提出要辦的事項,辦事人員就會將材料和辦事人員信息錄入
  • 巖山鎮:線上線下齊發動 政務服務更「貼心」
    (圖為巖山鎮機關幹部走訪群眾照片)新華衛視訊(通訊員 劉智))為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活動,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2020年10月,巖山鎮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建立政務服務點對點聯繫制度,搭建「微信連心橋」,使政務服務更「貼心」。
  • 五裡溝街道:將優化政務服務工作落實到人民「心坎上」
    著眼大局,以人民滿意度衡量政務服務水平。為更好的落實政務服務改革要求,五裡溝街道專門組織召開基層政務服務信息化工作會議。會議圍繞街道及各社區政務服務工作基本情況、各政務服務網站及系統應用情況、自主服務區建設情況進行交流探討,通過梳理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相關工作內容,對標科室、部門、社區,將工作細節、工作重點落實責任到人,確保各項制度要求在思想上「繃緊弦」,各項便捷服務舉措在行動上「拉滿弓」,切實保障辦事群眾在政務服務的改革與創新中收穫更多喜悅感、方便感、獲得感。
  • 馬鞍山市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全新改版升級啦!
    為更好發揮自助端服務作用,根據群眾辦事體驗和意見,我們對1.0版進行優化升級;升級後服務更實、功能更強、操作更簡,提供社保查詢、化驗報告、公積金提取、水電氣繳費、銀行服務等多個領域便民服務事項的查詢及辦理,滿足群眾非工作日辦事需求,真正為群眾提供7×24小時「不打烊」「自助辦」服務。
  • 「婧」觀深變⑤|小小創業包送上政務「大」服務
    把簡單留給群眾、把複雜留給政府,是由一系列的工作機制支撐實現的。一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機制。線上在省政務服務網南山區設立了企業設立一站式服務專欄,實行一網申請、數據共享、多表合一、多部門並聯審批,企業只填一張表,所有材料一窗出。線下在大廳內涵蓋了市場監管、公安刻章、銀行開戶、稅務、社保等多部門業務,提供一條龍服務。
  • 全天候政務熱線搭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全天候政務熱線搭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2020-11-09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東營區政務服務:評價制度更好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今年以來,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將「淘寶式售後服務評價」運用到政務服務系統,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式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企業和群眾可直接對辦理服務體驗進行評價。在線下實體大廳,在每個窗口設置了評價二維碼,各進駐部門積極引導辦事群眾對政務服務進行評價。同時,專門設立「吐槽找茬窗口」、投訴電話,公開接受公眾監督,積極主動傾聽群眾意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不斷優化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太陽鳥時評...
    在此基礎上,同步推進的網絡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企業和群眾可以足不出戶辦理「政事兒」。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旨在部署優化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高為企便民服務效率和水平,充分體現出了對加強政務服務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彰顯出了為民務實擔當的執政理念。
  • ...審批局紮實推進「標準化+政務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100米」
    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無差別審批」的重要抓手,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就是將標準化理念、方法和手段融入政務服務的全領域和全過程。我局借「創建省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的契機,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和供給水平,著力實現「事項有標準可依、流程按標準運行、審查有標準可尋、監管按標準落實」,讓群眾辦事少出門、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鞏固「四個標準」,堅持「全面應用」,實現「創新供給」。
  • 線上訴訟服務 讓群眾方便又省事
    線上訴訟服務 讓群眾方便又省事 2020-08-19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政務服務大廳免費wifi獲辦事群眾點讚!
    如今為了減化辦事流程,不少政務窗口都推出了線上辦理服務,今年市政務服務大廳首次實現了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更給市民辦理業務提供了便利。在市政務服務大廳,市民牟善越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登錄使用愛日照免費無線網絡,辦理相關業務。「來到以後很簡單就辦完了,非常方便。現在免費wifi政府做的這一塊特別方便廣大群眾,無論走到哪個窗口都可以很便捷地辦完手續。」市民牟善越說。
  • 大理市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便民利民
    本報訊(通訊員 杜竹雲)大理市政務服務中心不斷建立健全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網格體系,始終恪守便民利民、熱情服務的服務宗旨,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了「一站式」的政務服務。1月至11月,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中心累計受理辦件2393071件,辦結2393052件,辦結率99%以上。
  • 襄陽開啟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群眾異地辦事更便利
    本報訊(全媒體首席記者朱科 通訊員鄧漢彬 蔣偉華)12月12日,記者從市行政審批局獲悉,我市所轄宜城市與溫州市鹿城區籤署「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協議,這標誌著政務服務跨省辦理工作在襄陽落地。
  • 克拉瑪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服務更便捷 監管...
    現如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投資項目承諾制等一批改革舉措在我市全面推開,8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在線辦理,249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市場活力被最大限度激發出來,企業的創造力被最大限度調動出來,人民群眾真正成為了改革的監督者、推動者、受益者。
  • 感受政務溫度 鍛造服務高度——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上線《民生...
    節目直播現場,局長元小文向廣大聽眾朋友介紹了依託我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全市推進本年度民生實事「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的進展情況。期間,圍繞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上線人員與主持人、聽眾朋友就不動產交易登記、電子證照應用、跨省跨境通辦、「粵省事」「粵商通」等移動政務服務平臺應用、數據安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 「黨建+政務服務」 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近年來,射陽縣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投入4億多元,新建了5萬多平方米的市民中心,先後召集相關各部門展開10多次會辦,實現了43個部門、1596個事項的整合進駐。現在,這裡的日均辦理業務量超3000 件,群眾滿意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