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千萬舍利子》
【成份】兒茶、訶子、毛訶子、餘甘子、西藏稜子芹、黃精、天冬、喜馬拉雅紫茉莉、蒺藜、乳香、決明子、黃葵子、寬筋藤、蓽茇、鐵粉(制)、渣馴膏、鐵棒錘、人工麝香、藏菖蒲、木香、水牛角、珍珠母、甘肅棘豆、扁刺薔薇、秦艽花。
●功能主治:祛風除痺,消炎止痛,幹黃水。用於「白脈」病,痛風,風溼性關節炎,關節腫痛變形,四肢僵硬,黃水病,「岡巴」病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丸,一日2-3次。
●產品特點:
▷國家醫保,500年藏藥驗方,專治各類關節炎;
▷緩解關節腫痛變形、強直僵硬,起效快。
●包裝規格(裝箱量):
0.3g×15丸/板×2板/盒×3盒(120中盒/件)。
兒茶、訶子、毛訶子、餘甘子、西藏稜子芹、黃精、天冬、喜馬拉雅紫茉莉、蒺藜、乳香、決明子、黃葵子、寬筋藤、蓽茇、鐵粉(制)、渣馴膏、鐵棒錘、人工麝香、藏菖蒲、木香、水牛角、珍珠母、甘肅棘豆、扁刺薔薇、秦艽花。
本品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一冊),執行標準WS3-BC-0141-95。其處方源自15 世紀的《千萬舍利子》,迄今已有500 多年,是藏醫治療風溼痺證的經典方藥。屬國家醫保目錄品種。
祛風除痺,消炎止痛,幹黃水。用於「白脈」病,痛風,風溼性關節炎,關節腫痛變形,四肢僵硬,黃水病,「岡巴」病等。
注釋:
白脈病:是指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或病理損害。藏醫解剖學把人體的經脈分為白脈和黑脈,黑脈泛指血管,包括整個血液循環系統;白脈泛指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小腦、延腦、脊髓及多種神經。
黃水:遍於人體周身肌肉、骨骼及臟腑等內外各處,尤其是肌膚間和肢體各關節,起著潤滑關節、調節水液的作用。黃水偏盛或偏衰則產生黃水病,導致浮腫、水腫、溼疹、臟腑積水膿瘍等。
岡巴:是因調節水液、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培根」偏盛致使骨肉間腫脹、小腿逐步浮腫、齒齦變紫、關節疼痛、膕窩拘攣難伸、不能站立、軀體上下輪番疼痛等為特徵的一種瘡瘍病,屬藏醫八自生瘡之一。
:每丸重0.3g。0.3克/ 丸×15丸/ 板×2板/ 盒。藥理研究結果顯示,二十五味兒茶丸可以通過減少中性粒細胞數目、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從而緩解和抑制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炎症反應發作。二十五味兒茶丸可有效治療高尿酸血症並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降尿酸機制可能與抑制 XOD 活性,提高OAT1、OAT3 的表達,抑制 URAT1 的表達有關。
「一通、二補、三平衡、四清除」
一通——通利關節,行氣活血,祛風除痺。
二十五味兒茶丸以蒺藜、黃葵子、寬筋藤、蓽茇、鐵棒錘、秦艽等藥物驅除風寒溼邪,又配以活血化瘀通經之兒茶、薔薇、乳香等,使外邪驅除,氣血經絡通暢,關節自然屈伸自如。現代研究認為,寬筋藤、鐵棒錘、秦艽、乳香等多中藥物中含有抗炎和鎮痛成分;兒茶等活血化瘀藥物能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減輕關節腔的炎症。
二補——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
四肢屈伸不利多責之於肝腎虧虛。二十五味兒茶丸以喜瑪拉雅紫茉莉、蒺藜、藏菖蒲、黃精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通過補益肝腎能增強機體對病邪的抵抗能力,促進受損關節骨的修復,提高運動能力。
三平衡——平衡免疫。
無論風溼或類風溼疾病均是由於免疫系統紊亂所致。二十五味兒茶丸通過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使之達到平衡,抑制自身性免疫損害。研究發現,二十五味兒茶所含的決明子、鐵棒錘、秦艽有明顯的抑制遲發性超敏反應的作用。平衡氣血陰陽:中醫認為一切疾病的發生均由氣血陰陽失衡所致,二十五味兒茶丸兼顧氣血陰陽,使之達到平衡。比如在補腎藥物選用上,既用喜瑪拉雅紫茉莉、蒺藜等溫補腎陽藥,又用黃精、天冬等補腎陰之藥,使陰平陽秘。平衡「龍」、「赤巴」、「培根」:藏醫認為「龍」、「赤巴」、「培根」三因素的失調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二十五味兒茶丸能調節三因素的關係,使之趨於平衡,解決疾病的根本。
四清除——清熱解毒、散寒、祛風除溼。
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屬中醫「痺症」的範疇,中醫認為風、寒、溼、熱、虛均可導致痺症,二十五味兒茶丸兼具清熱解毒、散寒驅風除溼及補益肝腎的功效,能清除風、寒、溼、熱四種邪氣,對行痺、痛痺、著痺、熱痺均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痛痺和著痺療效顯著。
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本品單用或聯合使用對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臨床療效。
1、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為風溼熱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與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變態反應有關。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較急,關節病變呈多發性和遊走性,關節局部炎症明顯,表現有紅、腫、熱、痛、壓痛及活動受限受累關節以大關節(如膝、踝、肘關節)為主,水腫炎症消退後,關節不變形。
2、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溼(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多侵犯四肢小關節(如手掌指關節),關節呈梭形腫脹,晨起有僵硬現象。
3、痛風:
關節疼痛,腫脹,以拇指多見。為嘌呤代謝失調,尿酸增多為特徵,屬代謝性疾病。本品通過補肝腎、通經絡入手達到氣血兩暢,以平衡、抑制、修復三級作用迅速清除和血液中漂浮的尿酸鹽,分解關節組織中的痛風石沉積,促進排洩,使代謝達到平衡。並能清除腎臟已沉積的顆粒物,保護腎臟免受損害。
4、骨性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質增生。本品可緩解關節疼痛,消除腫脹,並通過補益肝腎調節骨質的代謝,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5、強直性脊柱炎(AS):
為原因不明的慢性進展性風溼性疾病,多見於青少年,本品可緩解AS的腰骶疼痛、晨僵等症狀,改善運動能力。
6、其他:
腰間盤突出疼痛、下肢脈管炎、靜脈曲張等.
金訶《二十五味兒茶丸》產品特點
1、本品通過祛除病邪,通暢氣血,通經活絡解除各種痺痛,而且作用迅速,效果持久。
2、本品能降低局部組織通透性,減輕炎症水腫,降低疼痛域值,止痛作用顯著。
3、本品通過散寒止痛、舒筋活血,使變形的僵硬關節、骨骼、肌肉軟化,減輕或消除因關節炎引起的關節腫痛、晨僵或關節外的症狀。
4、全面調節人體免疫平衡,抑制損害軟骨的酶和免疫複合物,恢復關節的正常生化環境,阻斷炎症對關節骨的繼續破壞,達到較長時間的臨床緩解。
5、全面修復受損關節骨組織,有效調節骨、骨連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的運動系統,恢復關節功能和勞動能力。
6、強化鞏固治療效果,免除傳統的治療-復發-再治療-再復發的惡性循環。
藏醫藥學作為我國傳統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始於3800年前,與古印度阿育吠陀醫學、中醫學、西方傳統醫學(希臘羅馬-阿拉伯醫學)並稱世界四大傳統醫學。
藏醫藥學基於藏族人民在高原高寒缺氧環境中的生存實踐,藏藥經典驗方飽含著藏民族的生存智慧,且多以活性成分含量高的高原純天然野生藥材入藥,所以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風溼關節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常見疾病和疑難雜症時,體現出了明顯的治療優勢。上千年間,藏藥主要造福於藏區的百姓和內地少數達官貴人,殊為可惜。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藏區與內地交流的逐漸增加,藏藥開始陸續為我國各地區、各民族(包括漢族)人民的健康貢獻智慧和力量。然而,限於語言文字差異和藏醫藥理論神秘、深邃的制約,內地專家在臨床應用藏藥時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難和障礙,從而局限了藏藥的應用。
2019年1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了《少數民族藥臨床用藥指南》一書,它是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牽頭國內知名專家、歷時近三年共同編撰而成的第一本國家級少數民族藥臨床用藥指南。
此次金訶藏藥入選《指南》的10個藥品,都是經過數百年乃至上千年驗證的藏藥經典名方。《指南》中,除藥物組成、處方來源和功能主治是基於傳統理論外,臨床應用、藥理毒理研究全部是基於現代醫學、藥學研究的成果。《指南》的出版,揭開了籠罩在這些藏藥身上的神秘面紗,使得內地醫生不必去學習藏語言文字以及藏醫藥理論,就能夠很好地掌握這些經典藏藥的藥理、藥效和臨床適應症。相信在《指南》的幫助下,這些藥物一定會成為臨床醫生治療疾病的有力武器。
有專家點評:《少數民族藥臨床用藥指南》的出版使得臨床醫生案頭上多了一本隨手可得的臨床用藥參考書。指南中收錄的臨床用藥經驗都有明確的實驗依據和(或)臨床評價結果作為支撐,尤其有臨床再評價的結果,從而保證了被收錄少數民族藥在臨床上應用的安全性、科學性。
*註解(藏藥專業術語):
「幹黃水」: 為藥物的一種功能;意即:「除溼」。
「岡巴病」: 中、西醫稱之為:下肢脈管炎
「白脈」: 藏醫解剖學把人體脈絡分為白脈和黑脈。白脈指: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小腦、延腦、脊髓及多種神經。
「黃水病」: 風溼、類風溼、糖尿病、溼疹、盆腔積液、腹水
藏醫臨床應用:
1、風溼性關節炎:對該病見效快,無副作用,療效顯著。
2、類風溼性關節炎:對痛、腫等症狀改善明顯,一般多配伍其他藏藥使用。
3、痛 風:能快速緩解症狀,明顯減少發作頻率,降低發作時的程度。
4、骨性關節炎:可緩解關節疼痛,消除腫脹,並通過補腎益肝調節骨質的代謝,達到良好的效果。
5、強直性脊柱炎:可緩解患者腰骶疼痛、晨僵等症狀,改善運動能力。
6、下肢脈管炎、靜脈曲張等。
7、腰頸椎疼痛
【參考文獻】
[1]黃三青 . 藏藥二十五味兒茶丸治療風溼性關節炎100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醫藥雜誌,2001,7(2):11.
[2]扎桑 . 二十五味兒茶丸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療效探討[J]. 智慧健康,2017(5):67-68.
[3]白樹軍 . 藏醫藥浴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65例療效觀察[J]. 中國民族醫藥雜誌,2000,15(1):17.
[4]楊本扎西,彭毛東主,辛措吉,等 . 藏醫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評價研究[J]. 中國民族醫藥雜誌,2013,19(5):18-19.
[5]胡燕芹 . 藏藥治療痛風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民族醫藥雜誌,2017,23(10):7-8.
[6]尼瑪才讓 . 藏藥聯合放血療法治療痛風23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24):3-4.
[7]於福山,東繼芳 . 五味甘露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3例臨床體會[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2):53-54.
[8]陳蘭英,周星,駱瑤,等 . 二十五味兒茶丸對痛風性關節炎大鼠炎症反應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7(9):128-133.
[9]方聰,陳蘭英,李雪亮,等 . 藏藥二十五味兒茶丸降尿酸作用及對尿酸轉運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J]. 中成藥,2018,40(5):2374-2379.
(以上產品為處方藥,上述信息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參考,如有相關病症,請及時就醫並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購買並遵醫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