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邊享受著競技體育帶來的感官刺激、為健兒們大力喝彩,一邊卻又批評他們的訓練不健康不人道...
可是,競技體育,健康和成績真的能兩全嗎?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位來自巴西的小姑娘,她叫Thaissa,雖然才17歲的年紀,卻已是徵戰過多場比賽的健美老炮、在網絡上擁有90萬粉絲的健身網紅
一張童顏之下,卻是分明的腹肌塊兒、飽滿的翹臀,已經具備成年健美運動員的風範
原來啊,Thaissa的父母都從事健美,7歲那年,身邊的小姑娘手裡還都拿著洋娃娃,而Thaissa卻已經開始接觸啞鈴了。
到了入學的年齡之後,Thaissa開始在學校和健身房之間兩頭跑,在讀完書、做完功課後,接著便又要趕去訓練、練造型。
父親一心希望她成為職業運動員,於是早早地就按運動員的方式嚴格要求,每一個動作都手把手教
每頓飯也都嚴格監督:雞胸不放油煎、雞蛋只吃白煮,蔬菜也只有水煮的或者直接生吃
幾年過去了,隨著Thaissa的肌肉量越來越成熟,她開始在青少年健美賽上嶄露頭角
拿到冠軍的Thaissa不滿足於此,14歲那年,她站上了成人組的舞臺,並再次斬獲好成績
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Thaissa的比賽場次越來越高、粉絲越來越多,就像文章開頭介紹的一樣,健美運動讓她名利雙收,但也讓她遭受懷疑,一些人在看到她的經歷後問:「這麼早就開始訓練、打比賽,是不是影響發育了,這胸完全沒有長起來啊」
訓練真的會影響青少年發育嗎?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喝水會不會嗆著一樣,當然是取決於你怎么喝了,一般認為強度適當的話,訓練其實還是有利於青少年發育的,適度運動可以增加生長激素分泌量,以及性激素分泌量,有助於乳房發育,但長期大負荷訓練則會抑制性腺軸功能,造成發育遲緩,Thaissa的胸到底是不是過度訓練所致,我們不得而知。
競技體育:健康、成績很難兩全
假設Thaissa就是因過度訓練而導致發育遲緩,大家也大可不必感到吃驚或是惋惜,在競技體育中,犧牲二字可是家常便飯,看看這群平均年齡10歲的俄羅斯體操少年,設想一下,他們為練成這樣的體魄付出了什麼?
我來告訴你,是腿壞了卻還要繼續上肢訓練
是小拇指彎成90°卻還能從容應對
人們一邊為健兒們歡呼喝彩,一邊卻又批評他們的訓練不人道,這很矛盾,如果施瓦辛格在1971年11月摔傷膝蓋後,聽從了醫生的醫囑--停止訓練,那麼今天他就不會被稱為「偉大的七冠王」了,他的職業生涯將會在2屆奧賽冠軍之後便戛然而止。
但他重返賽場的決心異常堅定,於是在手術後,他便又緊鑼密鼓的開始訓練、備賽,這才保住了1972年的尤金山道獎盃,並在之後的3年內連續稱霸奧賽。
「犧牲」是競技體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人們總是喜歡說,「要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健康的運動不做也罷」,如果運動員真的聽取他們的建議
結果會怎樣呢?結果就是科比在手指脫臼後,並沒有找隊醫接回來,而是直接下場,沒有了忍著痛返場後投進一球的精彩一幕。
結果就是菲爾西斯在患了疝氣後放棄比賽,未能實現自己七連冠的夢想...
我們所崇拜的某個體育偶像,多年之後依然歷歷在目的某場比賽,背後多有一段關於犧牲的故事...正是因為這份犧牲精神,體育才是體育,偶像才是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