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酷睿10代和RTX30系顯卡發布之後,關於電源功率的問題可以說是吵的沸沸揚揚,因為新一代的CPU和顯卡功耗較以往增加了不少,常見的500~600W功率電源已經顯得十分吃力。然而,許多玩家在不知情或者以試試看的心態嘗試用舊電源、小電源帶新平臺之後,各種斷電保護甚至是硬體損壞的問題也接踵而來,因為在實際的使用當中,酷睿10代的和RTX30的功耗是要遠高於其標稱數值的,所以以往緊湊的估算方式並不能保障整機的供電。因此,在前陣子買到了七彩虹的RTX3080之後,我隨即就入手了一顆功率更大的金河田金牌A+ 750W電源。
之所以會選金河田的這個金牌A+ 750W的電源,首先還是因為它的價格比較不錯,大概一塊錢一瓦的價格屬於目前主流的水準,80Plus金牌、全模組、日系電容、5年保等主流配置也是一個不少,而且和其它國產品牌的電源不同是,金河田是自有工廠的,所以品質把控方面也是比較可靠。
打開黑金色的電源外包裝之後可以看到,電源本體有一個黑色的布絨袋包裹,而旁邊的尼龍編織袋則是電源線。
從外觀上看,金河田金牌A+ 750W電源採用了黑色+金色的配色風格,其中電源的風扇罩是類似六芒星的造型,看起來還挺有個性。
電源的側面是金牌A+ 750W的設計圖案和80Plus金牌認證的標識。
金河田金牌A+ 750W的模組板提供有一組主板24pin、三組PCI-E/CPU和四組IDE/SATA的供電接口,數量還是很豐富的。
電源的模組線有獨立的尼龍編織袋收納,那些多餘用不上的線材可以用這個袋子放好保存,以防丟失。
在電源線方面,它也是標配有CPU雙8pin和兩組雙6+2pin頭的顯卡線,拿來帶Z490這種高端主板和RTX3080這種三個8pin接口的顯卡都夠用。
電源的銘牌放置在了背面。透過銘牌上的參數可以看到,金河田金牌A+ 750W的+12V輸出是單路設計,最大電流和功率為62A、744W,佔總功率的99.2%。
由於金河田金牌A+ 750W是通過80Plus金牌認證的,所以它支持100~220V的寬幅電壓輸入。
看完電源的整機外觀和參數之後,接下來就是正式開拆了,首先是把電源風扇這一側的外殼固定螺絲都擰下。
擰下螺絲之後,電源的蓋板就可以輕鬆取下。
把風扇移開之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電源內部了。從電路架構來看,金河田金牌A+750W使用的是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2DC結構。
一級EMI電路,上面有1個X電容和2個Y電容。
電源的二級EMI在主PCB上,這裡有一個X電容、兩個Y電容和兩個共模電感。
電源的主電容是來自日系品牌尼吉康,規格是400V/390uF。
主電容旁邊是電源的PFC開關管,上面配備了獨立的黑化散熱片。
電源的主變是E型鐵芯的E39變壓器。
主變的旁邊是待機變壓器和待機電路。
金河田金牌A+ 750W的+12V是同步整流的電路設計,上面有柵格狀散熱片和固態電容。
而在+5V和+3.3V方面,金河田金牌A+ 750W採用的是DC2DC的設計。
從PCB上可以看到,金河田金牌A+ 750W的DC2DC方案是APW7159C。
DC2DC模塊的旁邊是臺系品牌TEAPO的電解電容。
模組接口的PCB上有多個用於增大載流能力的導流條,而四角的螺絲均有紅色的固定膠進行固定。
作為一款每瓦差不多一塊錢的金牌電源,金河田金牌A+750W的整體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從外在基本特性來看,它有750W的額定功率、金牌80Plus認證和全模組線材設計,整體功率和線材數量充足,而且在拆解之後,我們還發現它有日系的主電容和固態+臺系電解的輸出電容用料,同時電源內部有完整的EMI電路,設計方案也相當成熟,用來滿足目前10代酷睿和RTX30系顯卡的使用需求還是很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