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寫作要義,ID:xiezuoyaoy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小時候,我們喜歡寫日記。不管是記錄課堂知識,還是學習生涯中的碎碎念。
考試時,我們需要寫作文,不論是語文還是英語,亦或是其他學科。
長大後,我們寫生活,寫工作。更多時候我們選擇用無紙化的工具代替了紙質記錄本。
可見,在我們的一生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寫作。
在現在這個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寫作已經成為我們工作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必備技能。無論是平時工作中的述職報告,或者是工作計劃,年終的工作總結等等。
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喜歡用文字記錄美好的瞬間,美麗的心情,或者是令人難忘的回憶。 凡此種種皆離不開寫作。
自媒體的火爆,更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寫作的隊伍中來。無論是靠專業寫作的網絡大神,還是平臺上默默堅守的小萌新?或者說部分人茶餘飯後的「談天說地」,筆點江山「? 談到寫作,可能有一部分人群曾經有過這樣的煩惱:」苦思冥想一整夜,嘿,第二天發現紙上仍然空空如也。」 或者是腦海中突然有了奇思妙想,靈光乍現,卻苦無邏輯,久久地未能下筆?
回歸到今天的話題。
那麼新手一般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呢? 第一,大量的閱讀。閱讀是寫作的根本,當然天賦異稟者例外。但是即便是天賦超絕,這類人在小時候也是得到過大量的閱讀,不過他們對於語言或者邏輯的領悟力比起常人更強一些,比如張愛玲。七歲便開始寫小說,十幾歲便已經震驚文壇。這類人在當今也只是鳳毛麟角。所以,平常人請走尋常路。
「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個人肚裡有「貨」儲存的時候,才不至於出現下筆詞窮的尷尬局面。畢竟有輸入,才能有輸出。
所謂「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到一個人的閱讀達到一定的量以後,他便會很自然地萌生出寫意。至少肯定會有躍躍欲試的想法。
第二,現場記錄。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忽然某個時刻腦袋靈光一閃,文思如湧泉,或者有個奇妙的故事構思,但是你又沒有一個完整的脈絡,那該怎麼辦呢?
請記錄。無論您的腦海中這個念頭又多麼的奇特,請認真對待。第一時間內,通過手機或者身邊的紙筆記錄。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個簡單的故事情節,用最簡單的文字即可。遣詞造句無需太講究,後期可以補充修飾。
第三,優質閱讀。這一個階段,是建立在你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量和基礎的寫作能力之後進行。也就是在第一階段的大量閱讀之後。
這個時候,選挑閱讀作品,就要有初步的計劃。比如有些人喜歡散文,想要嘗試散文寫作的,可以讀一讀朱自清,賈平凹,梁實秋等散文作家的散文作品。喜歡小說的朋友,那經典作品就太多了,多如過江之鯽。比如特別煽情的餘華《活著》,沈從文的《邊城》,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等等。 喜歡詩詞的朋友,也可以對號入座。挑選自己喜愛的作家,或者根據喜歡的作品風格購買對應的書籍。
國外的經典名著,建議多讀細品。不同的譯者翻譯出來的內容真的差別很大。直接影響到個人的閱讀體驗。(曾經讀過不同版本的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記得其中有一個版本翻譯得就像網文,真的是讓人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情。)
第四,勤於練習。大家都知道,一個良好的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有多重要,乃至可能影響到一個人的終身事業。那麼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又該怎麼做?
首先您要做的是勇於下筆。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碰到這樣的一類人群,他們有寫作的想法,但是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卻是「我也想寫,但是我不會呀。」 他們大多存在著一種「自卑」心理,之所以給這個詞加上引號,是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自卑,而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寫得不好,給身邊的朋友或者同事看到會覺得面上無光。當然,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
以本人為例,曾經某段時間,我迷上了詩歌,而且是現代詩歌。諸如林徽因,席慕蓉,海子,國外的泰戈爾,雪萊啊,他們的作品皆有閱讀。然後再翻看以往寫過的那些「詩歌」,頓生一種「不堪入目」的挫敗感。細想來,不過是一時興起的閒趣罷了,倒也不曾認真鑽研過它的好與壞,美與醜。所以也不會執著。
所以,敢於下筆,也是對於小白來說,是第一步,也是寫作這門功課裡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平時更要注意養成一個寫作的良好習慣。前期,無需注重遣詞造句,後期可以慢慢斟酌,通過修改,再修改,最後再去追求文章的整體效果。
如果有一天,您愛上了寫作,你會發現這是一相當有趣的功課。也不必臨淵羨魚,那些靠寫作掙錢的大神們,人家付出的更多。如果你沒有過人的天賦,那就在努力上下功夫吧,畢竟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