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人一年「騎掉」3657萬份「抻面加雞架」

2020-12-14 環京津網

瀋陽新聞【瀋陽人一年「騎掉」3657萬份「抻面加雞架」】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哈囉出行當日發布瀋陽綠色出行大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9月20日,瀋陽人使用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共減少碳排放超過2.1萬噸,相當於為城市多種植了超過122萬棵樹。同時,共享兩輪在保障群眾復工復產、拉動城市經濟循環及經濟復甦方面也作出了貢獻,僅夜經濟消費一項,哈囉出行在瀋陽市就帶動了超過3100萬人次的消費。共享單車作為綠色出行的典型代表,已經成為城市公共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出行。同時,瀋陽人也通過騎行也達到了鍛鍊身體的目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9月20日,瀋陽人通過使用哈囉單車消耗了383億卡路裡,相當於消耗了3657萬份「老四季抻面加雞架套餐」的熱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老四季抻面—瀋陽人的城市之光,三十多年,只為做一碗雞湯麵
    相信很多老瀋陽人離開瀋陽久了,回瀋陽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老四季抻麵館,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抻面,再啃個雞架,喝上一瓶老雪,最後意猶未盡地擦擦嘴。老四季抻面對於瀋陽人來說,已經不只是一頓飯了,而是鄉愁一般的存在。
  • 瀋陽的特色,除了故宮,還有雞架老雪花
    有酸菜,有翠花,燒烤雞架老雪花,好吃的都在咱這嘎達。聊天喝酒侃大山,瀋陽人在飯桌上離不開一個「酒」字。也有自己的酒桌文化,沒喝酒前我是瀋陽的,喝酒以後,瀋陽是我的。很多在外面打拼的瀋陽人,對這片白山黑水牽掛依舊。然而,更捨不得的是瀋陽的雞架和老雪花啤酒。餓的時候啊,再配上一碗抻面。提到老雪,瀋陽人都對他有一種執念。你看,老哥,老弟,老妹兒,老鐵,老師。
  • 瀋陽最有名氣的快餐,四季抻面,遍布瀋陽的名店你知道嗎?
    俗話說,你來到了瀋陽沒有吃過抻面和水煮雞架就等於沒來過瀋陽,可以想像抻麵館在瀋陽的地位!瀋陽人提起老四季抻面估計有很多人都會知道,瀋陽的老四季1988年7月開業的。主要經營抻面,水煮雞架,涼菜。相信去過的人都知道老四季真的很火爆,直至今日依然火爆。每每都是爆滿,一桌難求!
  • 東北人真會做生意!瀋陽老字號餐廳將雞架變美食,大家都排隊來吃
    最近,我從南方來到東北遼寧省的省會瀋陽旅遊,南北方的文化差異使得我在這裡發現了許多新鮮有趣的事情,也給我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記得前兩天,我在酒店附近的十三緯路上覓食,偶然間發現一家名叫「老四季」的餐廳,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 歷史悠久的老四季抻麵館越發紅火,其中原因只有老瀋陽人才能說清
    提起瀋陽的美食,幾乎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同一句話:老四季抻面。來到瀋陽,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到老四季抻麵館裡點上一碗雞湯麵、一個雞架、一瓶老雪。有這樣一句話:沒吃過老四季抻面,就不算來過瀋陽。瀋陽人對於老四季抻面的喜歡,已經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形容。老四季實在是最能代表瀋陽市民文化的小吃了。「一碗麵、一個雞架、一瓶老雪」,這是地道的瀋陽人點餐的術語。在不經意間,點了一份在整個瀋陽抻面譜裡最經典的組合。
  • 最能代表瀋陽的抻麵館是哪家?進來battle啊!
    抻面不要頂上那搓榨菜,靈魂可就都沒了;雞架就得上桌自己扯吧,吃得才叫過癮;至於老雪,真就要一瓶啊?不夠溜縫的呢! 殊不知,抻面和雞架,就像瀋陽美食界的「筷子兄弟」,前期幾乎總是以捆綁關係出現,後來雞架火了,曝光率直線上升,但回歸到抻麵館,還是得給這一碗抻面做陪襯。
  • 204附近好吃的太多,這家抻面老店,也不比某四季差
    店裡除了抻面雞架,還有各種東北菜,老顧客偏多。抻面小碗5元,大碗6元,欠兒姐這是大碗的,如果你飯量小,一定不要點大份,根本吃不完。湯頭是雞湯,我和小夥伴都覺得比老四季要鮮美,抻面面味兒更濃一些,就是榨菜給的量太少,在大碗裡撈不著呀!
  • 瀋陽40多年的麵館,一碗雞湯麵4塊錢,是瀋陽人難以割捨的老味道
    面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面的烹製方法不同,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同,雖然每個人在家裡也可以自己煮麵,但是也不妨礙大街上的麵館生意興隆,飯點的時候顧客盈門!瀋陽有一家國營麵館,迄今大概有40多年,是很多老瀋陽人曾經無比眷戀的味道。
  • 生活不止遠方的苟且,還有雞架和老雪——老瀋陽人才能懂的梗
    若要問一個土生土長的瀋陽人「什麼瀋陽美食最正宗」,那麼他的回答裡一定會出現兩個詞——「雞架」、「老雪」。瀋陽人曾這樣調侃「生活不止遠方的苟且,還有雞架和老雪」。雞架和老雪堪稱瀋陽人的「城市之光」,沒有一隻雞會完整地離開瀋陽,也沒有一瓶老雪會未開封地離開酒桌。即使時代在不斷變遷,更多新鮮的血液匯入瀋陽,林林總總的美食橫空出世,但雞架和老雪在老瀋陽人中的地位卻從未被任何事物所取代。為什麼老瀋陽人對這二者有如此深的執念呢,下面小編說說一二。
  • 瀋陽這個老口味的麵條,誰敢說沒有吃過?
    那就是我們熟悉的老四季抻面,存在於瀋陽很多年了,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瀋陽老四季抻麵館開業於1988年7月,主要經營雞架和抻面。抻面用料上乘,品種多樣,面色白而透亮、口感好。抻面的有一細、二細、龍鬚、三角、四稜、韭葉、中條、寬條、皮帶等九種各異的形態。
  • 瀋陽土著吃貨必知的那段老字號美食歷史(萬人收藏)
    在瀋陽,雞味抻面和雞架很受食客喜歡的美食小吃。  瀋陽的雞味抻面一直非常受歡迎,究其原因,一是味道好,二是價格便宜。在瀋陽,有三家雞味抻麵店名頭最響亮:民宜家、老四季、許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鐵西區和瀋河區分別出場了許家雞味抻面和老四季抻麵館。這兩家麵館都以雞架和抻面為主要經營品種。這兩家麵館一面世,便受到各自的愛好者歡迎。發展如雨後春筍。當時給人的感覺是:一般點碗麵條配點滷菜就能很好地吃一頓飯。
  • 瀋陽老四季到底有多火?排隊排到馬路上,計程車司機據點!
    瀋陽人愛吃麵,這點跟山東人很像,生活中我們也離不開麵條,瀋陽的麵館有很多,但好吃的就那麼幾家。不要問我老四季有多火,看看排隊的人就知道了!中午路過鐵西區雲峰街的老四季,本來想進去來碗面配個雞架。到門口才發現人都快排到馬路上了。
  • 必須買這些瀋陽土特產做「年貨」帶回老家~
    俄語中「克拉古斯」譯為「大香腸」的意思,19世紀初,俄羅斯人雷德洛夫兄弟為躲避戰亂來到東北,兄弟中一人於1917年在瀋陽和平區中華路商貿飯店附近開設分店,小雷德洛夫子承父業,一直經營到解放初期,在中蘇合作期間,深得蘇聯專家青睞
  • 在瀋陽,很多麵館兒都不輸「老四季」,你知道是哪幾家嗎?
    瀋陽人直性子,卻不失熱情,從不像某些地區那麼排外,他們擅長融合。在沈城,想找到一家讓四川人評價為正宗的川菜館不多,那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川味都被「改良」了,雖然不正宗,卻在尊重蜀國的同時迎合了本地人的味覺需求。類似情況,還有很多(比如燒烤、火鍋……),以後慢慢嘮,今天單就麵條兒,道一道春秋。
  • 紅娘 - 雙鴨山黑桃A和抻面的故事
    當時他們約定的地方在遼寧瀋陽,當時中午11點左右的時候,二嬰在瀋陽北站接到了黑桃A,發現這個男人略顯疲憊(可能是因為坐了一宿的綠皮),穿了一身愛馬仕(根據二嬰描述可能是高仿),黑桃A當時看見二嬰以後很開心,一見面就送給了二嬰一個公主抱,搞的二嬰有些不好意思,然後倆人就去飯店吃飯了,當時吃飯的地方選擇在皇姑區的老四季,可能是由於長途跋涉,黑桃A太餓了,到四季抻面以後點了一碗大份兒的抻面,
  • 來瀋陽除了抻面雞架老雪花,還有一碗大冷麵呀
    半顆雞蛋、幾片牛肉、梨片黃瓜辣白菜,上面撒著芝麻,麵湯裡藏著筋道的麵條,沒有什麼阻擋,瀋陽人對冷麵的嚮往。在瀋陽的炎炎夏日,每一個烤肉攤位上都可能有人舉著一個不鏽鋼碗吸溜麵條,順帶把還帶著冰碴的冷麵湯也咕咚咕咚喝下去,那種爽口就不用說了。
  • 東北瀋陽和哈爾濱哪個城市好?南方人作為旁觀者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活在南方的人,總有一些不知哪來的優越感,總會覺得東北的城市經濟和城市發展都不及南方。但真的去了才會感嘆:原來哈爾濱這麼洋氣啊!原來瀋陽這麼時尚啊! 其實,東北的大連和吉林市,也是相當可以,非常適合旅行的地方,改天和你們聊。這一篇,先來和你們聊聊,我記憶裡的瀋陽和哈爾濱吧!
  • 來瀋陽一定要吃老四季,喝老雪花,還要吃各種雞架,超級贊
    瀋陽人真的沒怎麼去過故宮和大帥府,去大帥府還是因為同學來才去的,而且最好找個導遊,講的挺好,四五個人僱一個還是挺值的,平時就吃飯逛街唄,中街,太原街,北行,西塔,尤其西塔好吃的太多了,但是買東西衣服什麼的不便宜,還有就是鐵西的吃飯的地方也很多,來瀋陽一定要吃老四季,喝老雪花,還要吃各種雞架
  • 來瀋陽必吃的老字號,歷經百年滄桑,用味道徵服大眾!
    老四季抻麵館說到麵食,一定要說說老四季抻麵館,抻面用料上乘,品種多樣,面色白而透亮、口感好。老四季好像都成了瀋陽特產了,按照比較文藝酸溜溜的說法,可以說是這一湯一面裡有濃濃的回憶吧。濃濃的湯汁在舌尖回味,搭配上雞架和老雪,給我什麼都不換。
  • 他雲跑沈馬時 腦袋裡想的竟是瀋陽雞架
    這次我可以把倫敦美麗的風景介紹給瀋陽甚至國內的朋友們。」在跑到有纜車的地方,劉鵬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在人工河的上方有纜車經過,從纜車俯瞰這裡非常漂亮,纜車另外一邊是一個大型商圈,吃飯、逛街、看演唱會都可以。河邊還有人進行衝浪等水上運動,這邊的人很喜歡玩衝浪,價格雖然親民,但是你要有基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