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劍道旨在塑造身心和強化精神,並通過嚴格且恰當的訓練,提升技藝。習劍道者應尊敬他人的品格和榮譽,在交往中保持真誠,並將自我修行作為永恆的追求。
在專業的武士眼中,劍道講究的是結果,而非是裝腔作勢的那些動作:「以速度見長的高手,通常會在意識到對手近身之前就一招制勝。」這無疑是劍道最引人入勝的精妙之處,但這項技藝的魅力,卻遠不止於此。
劍道文化於公元9世紀前後在日本出現,並隨著歷史的推進發揚光大,直至今日。在劍道競技中,對戰雙方手持竹製長劍,在頭部、面部護具以及武士裝的保護下一決高下。如今,得益於技術的發展,一些武士開始使用穩定性、靈活性更強,且殺傷力更大的碳纖維竹刀作為對戰武器。
在比賽過程中,兩名武士相向而立,幾乎看不到彼此有任何移動的跡象。突然,一名武士的竹刀向右微微晃動了1毫米,對手在霎那間會迸發出全部力量,伴隨著一聲狂嘯刺向對手的胸部。在巨大推力的作用下,武士有可能會應聲倒地,而就在武士的身體接觸到地面的一剎那,對手已跳到他的身旁,一劍封喉。不過15秒的時間,靜與動的切換之快不免令人心中生疑,還未緩過神來,兩位武士又恢復了剛才的姿態:相向而立,靜若止水。
單從競技的角度看,劍道不過是一項戰法簡單的運動:運動員藉助腳步移動,向對手的頭部、喉嚨、手腕和腹部進行打擊。然而,源於日語的規則和術語增加了這項技藝在歐洲普及的難度,這是一項需要耐力、精準度和身體控制準確疊加的技藝。
對於東方文化來說,劍道是一種「通過刀劍塑造人格的方式」—對成立於1952年的日本劍道聯盟(Zen Nihon Kendō Renmei)來說,這正是劍道技藝的意義所在。日本劍道聯盟在1975年發布的指導方針中表明:「練習劍道旨在塑造身心和強化精神,並通過嚴格且恰當的訓練,提升技藝。習劍道者應尊敬他人的品格和榮譽,在交往中保持真誠,並將自我修行作為永恆的追求。」這正是劍道不受年齡限制的原因所在:只有那些用一生的時間鑽研劍道的人,才有機會在比賽中戰勝對手,並榮升為十段大師。
區別於西方更為常見的現代擊劍運動,劍道對決的勝負不依賴於電子傳感裝置,而完全取決於裁判的判斷。此外,選手會被賦予人劍合一(ki-kentai-ichi,気剣體一)的評分,以規避意外傷害的風險。劍道對決獲勝的條件是,一方手持竹刀揮向對方頭部並迅速收回。在進攻過程中,劍士必須大叫一聲「men」—在劍道的術語中,這一動作被冠以「kiai」之名,即劍道的戰鬥之音。禪宗大師弟子丸(Deshimaru)曾將kiai定義為:「一聲吼,一瞬間,時空和宇宙皆在其內。」
數據表:
奧迪RS7 Sportback:
發動機———————————4.0升V8雙渦輪增壓
最大功率(PS/rpm)——————————600/6100
最大扭矩(Nm/rpm)————————800/2050~4500
0~100km/h加速時間(s)———————————3.6
最高車速(km/h)—————————250(電子限速)
日本竹刀Shinai:
長度(mm)——————————114~120
直徑(mm)——————————24~26
質量(g)——————————440~510
結構——————————劍身、劍柄、刀鐔、顎止
象徵——————————仁、義、禮、智、信
你是否喜愛日本劍道?
你覺得RS7的身份符合不符合劍道?
歡迎分享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