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劍道VS西洋劍術,奧運會擊劍要這麼玩我一定看!

2021-02-23 iWeekly周末畫報

在擊劍項目的比賽中,奧運旗手雷聲爆冷出局,這一結果讓一眾粉絲迷妹傷心不已。事實上,擊劍項目一直不是中國隊的強項,而奧運擊劍的領獎臺上更多的還是西方面孔。不過,在劍術領域,卻不僅僅只有西洋擊劍一項,東方的劍道就一直以進攻性強著稱。那麼,當劍道遇上擊劍,哪一種更勝一籌?


點擊查看《劍道vs擊劍》

美國Smashbox Studios拍攝了關於《劍道vs擊劍》的短片,在片中解析了這兩種劍術的戰鬥力。短片分別邀請了日本劍道大師Toshi Ando和歐洲大學生擊劍比賽冠軍Machi Block,讓他們進行了一場實力對決。不得不說,雖然劍道和擊劍在裝備、場地要求等方面頗為相似,但從短片來看,劍道選手的確一直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Toshi Ando幾乎將Machi Block打得節節敗退。

當然,這也只是一次「不限規則」的比拼,如果在競技規則的約束下,劍道能否仍能力壓擊劍?《衛報》就從以下幾點作出了點評。

上半身力量:雙手vs單手

劍道:★★★★

擊劍:★★★

就上半身力量而言,劍道會大於擊劍,因為手持竹刀的劍道選手可以使用雙手持劍,而擊劍方面,無論是花劍、重劍還是佩劍比拼,擊劍選手都只能使用單手。因此,劍道選手能更輕易做出較為大力量的劈、砍等動作,他們的雙臂力量平衡,腰、胸、背雙肩部位也會擁有更多的肌肉。

靈活性:揮刀vs突刺

劍道:★★★★

擊劍:★★★★★

根據日本筑波大學的調查,練習劍道的選手都有極佳的「反應選擇」能力,他們可以快速進入狀態,並迅速對對手的進攻作出反擊——這一點上擊劍選手也是如此。不過,如果在競技環境下,擊劍以刺擊為主的攻擊方式會更為有利。擊劍選手是出於劍在前、身體在後的姿勢,而劍刺的速度會相對高於劍道慣常使用的揮砍,因此擊劍將擁有更高的靈活性。

耐力:賽時都不同,怎麼比得過?

劍道:★★★

擊劍:★★★★

劍道常規比賽的時間為5分鐘,加時3分鐘。擊劍的比賽時間則更長,個人賽時長為9分鐘,可加賽1分鐘,團體賽則是每場3分鐘,共比賽9場。

腿部力量:弓步不是白練的

劍道:★★★★

擊劍:★★★★★

雖然對於劍道來說腿部支撐非常重要,但劍道中腿法的變換卻不如擊劍來得多。前衝、弓步等都能對擊劍選手的腿部進行訓練,增加肌肉強度,從而有助於擊劍選手進行更多進攻。


擴展閱讀:如果你也想玩一場「跨劍術」比拼

雖說《劍道vs擊劍》視頻很精彩,但別的刀劍術卻並不服氣:怎麼不和刀法、槍法也比一比?事實上,還真有讓全世界刀劍術公平比拼的大賽——Sports Chanbara(簡稱Spochan)。Spochan是一項國際運動,於1971年創立,選手們都使用充氣武器進行比拼。

比賽時,選手們需要帶上裝有海綿的護面頭盔,根據所用的劍的長度分組進行,可以使用兩把劍或護身盾。Spochan目前為選手提供了45cm的短刀、60cm的小太刀、100cm的長劍、140cm的杖、200cm的棒和槍等多種規格裝備以供選擇。一場比賽的時間為一分鐘,只要擊中對方,無論擊中哪個部位都能取勝,但是如果雙方同時被打時,則判定為兩者皆輸。除了一對一的對抗賽之外,還有標準動作比賽、10人對10人等的團體交戰賽。

相關焦點

  • 日本劍道VS西洋劍術異種對抗,東方劍術何去何從
    事實上,擊劍項目一直不是中國隊的強項,而奧運擊劍的領獎臺上更多的還是西方面孔。不過,在劍術領域,卻不僅僅只有西洋擊劍一項,東方的劍道就一直以進攻性強著稱。那麼,當劍道遇上擊劍,哪一種更勝一籌?《日本劍道vs擊劍》
  • 日本劍道、歐洲劍術與中國劍術,哪一個實戰中更厲害?
    要說實戰的話,一切莫過於古時的軍訓、打仗的經驗與常年鍛鍊的體魄。不過日本劍道、歐洲劍術與中國劍術這些,都可以幫你累積經驗培養心態的,不過在於程度的差別。要比較的話:古歐洲劍術(HEMA)、日本古流剣術(兩者看人不看招式) >擊劍(fencing)、日本剣道(兩者都已被運動化,實戰相差不遠)>現代的中華劍術(雜技化的民間劍法)。
  •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 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 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都是當今世界較為知名的劍術流派,都自成體系但又截然不同,千百年來在各自的國土發展傳承,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那麼,這三種劍法在實戰中誰更強一點呢?
  •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都是當今世界較為知名的劍術流派,都自成體系但又截然不同,千百年來在各自的國土發展傳承,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
  • 中國劍術與日本劍道區別在哪
    中國傳統劍術有其深奧的理論、獨到的技術和功法,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劍道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優秀遺產之一,有悠久的歷史。作為戰場上的武器,日本劍(刀)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1945年結束)。劍道轉變為競技體育運動,至今仍為日本人民所喜愛。  劍道有很強的實用性,格鬥制勝是劍道發展的宗旨。
  • 【日本劍道】砍殺與刺殺的爭論!劍道的歷史原貌!
    今天咱們談談日本劍道,居合和劍道這兩者都屬於傳統的日本劍術,但在當下因為各自特點的不同、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我感覺這種選擇本身也是極為明智的。這話怎麼理解呢?劍道在當下仍然具備極強的實戰價值,這點和居合有很大不同。有些觀眾可能感覺在古代日本一般的武士也是能夠穿的起一身輕型甲冑的,有防具保護的情況下,那麼砍殺的殺傷力是受限的。
  • 曾經的腦洞比武成為現實,日本劍道VS歐洲長劍術誰更強?
    但對於中國的冷兵器愛好者來說,對於日本武士跟歐洲騎士誰更厲害,一直以來都停留在腦洞、嘴炮和鍵盤演武的階段。
  • 日本的劍道起源於哪裡?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特有的民族精神
    年代久遠和資料缺失,要想完全弄明白劍道的起源有一定難度。在古代的日本,研究劍要追溯到人們剛剛開始使用 「太刀」,「太刀」是與劍類似的兵器,在古代的一些神話和傳說中,與刀劍有關的記述很多,後來宗教興盛起來,刀劍與其他幾種神器合在一起被放置到神社的祭壇上成為供人敬奉的象徵。
  • 日本人使用日本刀的技藝為什麼被稱作「劍道」?
    而深受禪宗思想影響的劍道,對於「殺人刀」一擊必殺的理解更為透徹,在沒有攻擊機會之前,真正做到了「彼退我乃進,彼退有奇伏;彼進我亦進,彼進乃窮蹙。」永遠不會讓對手脫離或者侵入自己的控制圈,而當對手精神鬆懈或者露出破綻,則「直進當胸不可阻」爭取一擊制敵。
  • 劍芒裡的文化——劍道
    而在每個男孩到男人的成長過程中,刀劍一定是冷兵器喜好系列的第一。可是在一個提倡和諧相處的時代,刀劍亂舞的鬥殺是不被認同的,那麼以刀劍為模型的搏鬥項目呢?當然有,劍道。講到劍道這個詞,二次元想到的是《刀劍神域》,二點五次元想到的是《宮本武藏》,三次元想到的是「武士道精神」。
  • 援鄂女護士回家得到「劍陣」歡迎,來認識下南京「劍道男神」吧
    說到「劍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影視劇中的日本武士形象,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劍道大俠隱於市,1996年出生的張浩宇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他練習劍道10年,是B站著名up主,疫情期間一直在忙線上《芹澤的劍術講堂》。
  • 古代日本劍道之舉刀——我個人的一些概論
    將劍道之動作分解,可分為手部舉刀與腳部前進兩個動作,腳部前進之速度永遠大於手部舉刀之速度。手部舉刀是劍道之速率決定步驟,因此依靠左手之腕力舉刀,講究快還要更快的結果是,把刀刺到敵人之頭上,再擊打下來,其右拳必定要抬高,必定要漏出咽喉之缺口,因此打劍用摸的人必定是只依靠左手之腕力舉刀,其缺點在咽喉之缺口,百刺百中,因其力太小,無法刺到咽喉再舉劍。
  • 援鄂女護士回家得到"劍陣"歡迎,來認識下南京"劍道...
    剛好最近日本新劇《教場》中木村拓哉有場劍道戲,也引起了粉絲關注。說到「劍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影視劇中的日本武士形象,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劍道大俠隱於市,1996年出生的張浩宇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他練習劍道10年,是B站著名up主,疫情期間一直在忙線上《芹澤的劍術講堂》。
  • 花拳繡腿一定管用麼?關於歐洲劍術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那麼,歐洲長劍真的這麼不堪嗎?在歐美電影裡,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畫面,一個農夫或者一個鐵匠,之前一點劍術都不會,但為了打仗或者報仇,有個人隨便交了幾下手,就成高手了,而且還殺的挺帶勁。如果說15世紀以前流行寬厚的劍,那麼16世紀至17世紀則開始流行擊刺用的擊劍,這種劍極輕而細長,劍術獨特,代表著西洋擊劍的風格,如電影《佐羅》和美劇《三個火槍手》等人們用它來決鬥。
  • 劍道:貫穿人生的旅行
    ,遠遠超過了劍術本來的意義。 劍道非擊劍也 「劍道」是傳統的競技性器械武術。其最早源於古籍《吳越春秋》,於漢唐時期流傳到日本。明治維新日本政府頒布「廢刀令」後,以竹刀代替刀形成體育劍道。其正式比賽通常在室內進行,因選手赤足,因此對場地木地板的質量有較高要求。
  • 真實的日本劍術格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新)
    所以,我的意見是,在真實的日本劍術格鬥中,速度在是很重要的,當然了,並不一定要實力懸殊才會導致速度的差異,很多時候構、勢會影響動作,幾毫秒的動作決定了決鬥雙方生死。速度在決鬥中是很重要的,但並不一定要實力懸殊才會導致速度的差異,很多時候構、勢會影響動作,幾毫秒的動作決定了決鬥雙方生死。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關於第58回全日本劍道大會的場景分解,由高鍋進選手(紅方)對內村良一(白方)的決勝局,高鍋進的擊面(Men)一本,太快以至於裁判一開始沒反應過來,舉了白方勝,確定之後才舉紅方。出手、收手、移動時間不到1秒。
  • 世界擊劍史:古老的劍術傳承
    擊劍,英文名為Fencing,是從古代劍術決鬥發展而來的一個體育項目,它擁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在遠古時代,劍是人類為了生存同野獸進行搏鬥和獵食所使用的工具之一,所以在英文釋義中,Fencing也有著圍牆、柵欄的意思,代表著防衛和守護。
  • 雲劍友和初心者如何看懂劍道比賽
    很多人眼裡,劍道是一項競技體育,對劍道運動不甚了解的圍觀群眾大多是這樣的心理活動:你看他們兩個拿著根竹棍子夏姬八砍是為了拼出個勝負麼?哎呀,這麼近為什麼不出手?挨了這麼多下怎麼沒有輸?這下對方先打到的怎麼又輸了?這麼帥的姿勢又怎麼不算?別說是局外人,很多剛上甲的萌新,在觀看師兄姐們稽古和比賽時,也會一頭霧水,唯一的判斷依據只能是裁判手中的紅白旗。
  • 對劍道的誤解(一)
    劍道在國內算是一種小眾的運動,在日本註冊人數也不過百萬,        但,劍道名氣甚廣。     總有很多不了解劍道的人,聽聞一些不入流的說法,便誤以為真,隨意地對劍道評頭論足。     最奇怪的是,這些人往往在評頭論足之後還會自信滿滿的加一句「雖然我不練劍道」(莫名的火大)     本人水平不高,無法詮釋劍道,但可以明確地判斷哪些是對於劍道的誤解。今天先談談一個廣為傳播的誤解.劍道打擊要先喊出打擊部位,否則毫無實戰價值。完全沒有這回事。
  • 擊劍為什麼會成為貴族運動
    當時的法律規定騎士必須身穿浮花織錦的外衣和鬥篷,下穿馬褲和長統襪才能進行擊劍,尤其當巴黎六名資格最老的劍師被冊封為世襲貴族之後,擊劍成為了當時最時尚的一種活動。然而,這項高貴的運動卻一直沒有擺脫暴力的陰影。義大利和德國都聲稱他們是劍運動的起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