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擊劍史:古老的劍術傳承

2021-01-07 仟古風流

擊劍,英文名為Fencing,是從古代劍術決鬥發展而來的一個體育項目,它擁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在遠古時代,劍是人類為了生存同野獸進行搏鬥和獵食所使用的工具之一,所以在英文釋義中,Fencing也有著圍牆、柵欄的意思,代表著防衛和守護。隨著人類文明的腳步不斷的前進,劍也從簡單的工具發展成為了種類繁多的一門藝術。

在發展過程中,劍由最初的石制、骨制發展到青銅製、鐵製,最後到鋼製,同時作為戰爭的武器,逐步走上了歷史舞臺。在古代埃及、中國、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家十分盛行。據有關記載,早在公元前11 世紀,古希臘就出現了擊劍課,並有劍師授課。而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家中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於擊劍的浮雕。

在擊劍的歷史當中,中世紀的歐洲應當是最燦爛輝煌的。14 世紀,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從而發展到貴族之間解決糾紛,動輒拔劍相向,一劍而定生死。著名的戲劇詩人莎士比亞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中,就是以擊劍決鬥完成了整本劇幕的高潮和落幕。

一般來說,西班牙被認為是現代擊劍運動的搖籃,第一本擊劍書籍就是由兩位西班牙教練編著的。但擊劍運動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還是在法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時期。1776 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面罩,人們戴上面罩、手套,穿上擊劍服,就可以安全地進行一連串的攻防交鋒。而面罩的問世,也成為了擊劍運動發展的一個裡程碑,法國因此一躍成為當時歐洲擊劍運動的發展中心。

【擊劍的種類】

16 世紀末和17 世紀初的歐洲盛行決鬥。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滿足人們對擊劍的愛好和需要,又不至於傷害生命,一種劍身較短並呈四稜形,劍尖用皮條包紮的新型劍被設計出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並得到廣泛開展,這便是現在花劍的雛形。

熱衷於決鬥的紳士和貴族從1885 年開始,在習武廳進行練習時,開始使用三稜形劍,交鋒不限制部位,這就是延續至今的重劍。

18 世紀末,匈牙利人對東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騎兵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於劍柄上裝配了一個像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擊劍時可以起到保護手指的作用。後來,義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拉達葉利將它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決鬥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這便成為現代佩劍的前身。

【現代擊劍】

擊劍運動是奧運會的傳統項目。19 世紀初,在法國擊劍權威拉夫熱耳的倡議下,一些歐洲國家經常開展競賽活動。擊劍運動由此逐漸成為國際性的體育競賽項目,並最早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員。1896 年在雅典舉行的第1 屆現代奧運會上就設有男子花劍、佩劍的比賽。1900 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 屆奧運會上增加了男子重劍比賽。1924 年在巴黎舉行的第8 屆奧運會上又增加了女子花劍比賽。1992 年在巴塞隆納舉行的第25 屆奧運會上,女子重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佩劍於2004 年雅典奧運會上被正式列為奧運會項目。

電動裁判器的發明是現代擊劍運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1931 年,重劍比賽開始使用電動裁判器。1995 年,電動花劍裁判器也運用於比賽。1989 年,佩劍比賽開始採用電動裁判器。它使擊劍比賽更加公平,同時也推動了擊劍技術向更精湛的方向發展。

關於御鼎

關於御鼎

御鼎擊劍

御鼎國際擊劍運動中心一家擁有一流設備的擊劍培訓機構,以「舉劍育人,承載未來」為宗旨,堅持推廣和普及這項英勇、智慧、優雅的古老歐洲貴族運動,讓學習者通過訓練和實戰,逐漸養成這種傳承久遠的貴族氣質。

相關焦點

  • 即使武裝到牙齒,歐洲擊劍也打不過我國傳統劍術?發展差上千年
    擊劍是世界歷史上很流行的運動,但是現代擊劍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其實還得追溯到十四世紀末期至十六世紀初期,當時以下社會下層為主體的新興的劍術派別出現。貴族武士擁有強大的力量和優良的裝備,在愷甲的保護下,他們將能夠準確地把劍刺入靶心或敵人的心臟視為劍術的全部,繼續延續著中世紀戰場的搏擊風格。而對於社會下曾的市民和技工來說,他們沒有能力獲取堅韌銷甲的保護,取而代之的至多是另一隻手持有的盾牌,他們的勝敗必須依靠更高的搏擊技巧而不是力量。
  • 一項非常古老的運動——擊劍,經歷過灰暗,但成功地讓自己重新發光
    擊劍是最古老的活動。關於擊劍比賽的最早記載可能出現在拉美西斯三世於公元前1190年在上埃及盧克索附近的麥迪森塔布神廟的浮雕上,描繪的擊劍者使用的武器有很好的覆蓋點和面具類似於現在使用的 其他古代文明——中國、日本、波斯、巴比倫、希臘和羅馬——都把劍術作為一種運動和格鬥訓練。令人好奇的是,作為現代擊劍最直接的前身的歐洲擊劍直到14世紀火藥和火器出現後才得到發展。
  • 一項由古老的劍術對決演變而來的現代運動,動作優雅而華麗
    劍術對決在古代就是十分興起的一項運動,古時候的人們十分的看好劍,就連文人都隨時配著劍,就算是不玩劍,不懂劍也會隨身配著,就像是現在的人們就算不看表也喜歡帶上一個表裝作高尚,古時候的人們也可能會是這樣想的。
  • 短兵起源於古老的擊劍(一)
    兩漢以前,古人就有了「說劍」、「擊劍」、「舞劍」、「相劍」、「論劍」等一系列說法,這些詞語各有所指,都有特定的含義,這反映了劍文化的豐富多彩。但我以為不管劍文化的領域有多寬廣,它的核心應該是「擊劍」,因為只有兩兩相對的「擊劍」才是提高劍技的最根本的訓練方法,是劍術水平最具說力的驗證手段,同時也是涵養性情、磨礪人格的最重要的途徑。
  • 日本劍道VS西洋劍術,奧運會擊劍要這麼玩我一定看!
    在擊劍項目的比賽中,奧運旗手雷聲爆冷出局,這一結果讓一眾粉絲迷妹傷心不已。事實上,擊劍項目一直不是中國隊的強項,而奧運擊劍的領獎臺上更多的還是西方面孔。不過,在劍術領域,卻不僅僅只有西洋擊劍一項,東方的劍道就一直以進攻性強著稱。那麼,當劍道遇上擊劍,哪一種更勝一籌?
  • 擊劍起源竟然這麼古老!能不能用來打架?
    擊劍一直是紳士運動的代表,也是奧運會上極具觀賞又不會很暴力的對抗性運動。但是有很多朋友不明白的是,賽場上瀟灑的擊劍手,到了街上到底能不能打架?如果討論擊劍到底能不能打架,首先要明白我們這是在討論這項運動本身的實戰性能。
  •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 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 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都是當今世界較為知名的劍術流派,都自成體系但又截然不同,千百年來在各自的國土發展傳承,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那麼,這三種劍法在實戰中誰更強一點呢?
  • 日本劍道、歐洲劍術與中國劍術,哪一個實戰中更厲害?
    不過日本劍道、歐洲劍術與中國劍術這些,都可以幫你累積經驗培養心態的,不過在於程度的差別。要比較的話:古歐洲劍術(HEMA)、日本古流剣術(兩者看人不看招式) >擊劍(fencing)、日本剣道(兩者都已被運動化,實戰相差不遠)>現代的中華劍術(雜技化的民間劍法)。
  •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哪個才是實戰王者?
    歐洲擊劍術、日本劍道、中國劍法都是當今世界較為知名的劍術流派,都自成體系但又截然不同,千百年來在各自的國土發展傳承,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
  • 李白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一個劍術大家,他的劍術究竟如何?
    師傅是當時公認的劍術第一高手,而李白曾經師從裴旻,那麼你說他的劍術會很差麼?所以這也是李白張狂的資本之一,他自認為自己劍術天下第二,而第一的就是他的師傅裴旻了。說的就是自己的武藝劍術高超,當然這也可以說是李白本人自己的自賣自誇,算不得數,那麼我們從其他人的戰績之中以及別的資料來看李白的劍術究竟如何:
  • 日本劍道VS西洋劍術異種對抗,東方劍術何去何從
    事實上,擊劍項目一直不是中國隊的強項,而奧運擊劍的領獎臺上更多的還是西方面孔。不過,在劍術領域,卻不僅僅只有西洋擊劍一項,東方的劍道就一直以進攻性強著稱。那麼,當劍道遇上擊劍,哪一種更勝一籌?美國Smashbox Studios拍攝了關於《劍道vs擊劍》的短片,在片中解析了這兩種劍術的戰鬥力。
  • 劍術君子之術,三段劍術整套教學
    劍術,英文fencing,即舞劍或用劍刺殺的技藝或技能。「劍術」指使用劍的方法和技巧。《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明代茅元儀《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全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
  • 擊劍為什麼會成為貴族運動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劍由最初的石制、骨制發展到青銅製、鐵製,最後到鋼製,並作為戰爭的武器,逐步走上歷史舞臺。劍術有三千多年歷史,從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1190年的古埃及。擊劍在古埃及、中國、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家十分盛行。公元前11世紀,古希臘出現擊劍課,並有劍師講課。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家中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於擊劍的浮雕。
  • 劍與劍術,如何從「殺人技」到體育競技?
    金屬劍在我國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而劍術也至少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吳越春秋》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巧和戰術,這表明至少早在春秋時期,習武比劍就已經變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具有一定的規模並深受大眾追捧喜愛。劍似遊鳳,劍術所追求的境界是身與劍合,劍與神合。
  • 李白的劍術有多高?能達到什麼水平?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因為某遊戲的原因,經常會有人問李白真的會劍術嗎?他的劍術有多高呢?本期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李白的確是會一點劍術的,在李白再給時任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山南東道採訪使的韓朝宗寫的求職自薦書《與韓荊州書》中自我介紹:「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新唐書》中也說李白這個人「喜縱橫書,擊劍」。所以說從上面兩個記載中可以看出李白的確會劍術,而且自己說十五歲的時候就學習劍術了。
  • 【居正擊劍簡介】海口居正國際擊劍俱樂部
    【擊劍介紹】擊劍( fencing)是從古代劍術決鬥中發展起來的 一項體育項目,它結合優雅的動作和靈活的戰術,要 求運動員精神的高度集中和身體的良好協調性
  • Fencing, a Passion, a Family | 2020世界擊劍日
    2016年12月22日,國際劍聯宣布將每年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世界擊劍日」(WorldFencingDay),以在全球範圍內更好地推廣擊劍這項古老而又現代的優雅運動
  • 【集訓】居正擊劍國家級擊劍大師集訓營空降海口!
    >原國家青年擊劍隊女子重劍主教練上海體育學院擊劍隊主教練擊劍國際B級裁判執教成績1993年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男重個人冠軍2003、2004年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女重團體冠軍2003、2004年亞洲擊劍錦標賽女重個人、團體冠軍2006年世錦賽男重個人冠軍、亞運會男重團體冠軍2007、2008
  • 中國歷史上真實的劍術是什麼樣?
    中國的劍術由來已久,自最早的青銅劍誕生伊始,便相生相隨,有劍的地方,自然有人練習劍術。
  • 【競校人物】運籌帷幄,謀勝賽場 ——擊劍教練李維仁
    古代歐洲的騎士階層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一時間劍術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這便是擊劍運動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