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劍是世界歷史上很流行的運動,但是現代擊劍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其實還得追溯到十四世紀末期至十六世紀初期,當時以下社會下層為主體的新興的劍術派別出現。
一方面,隨著宗教改革的影響,歐洲許都地區甚至村莊紛紛謀求政治上的獨立,這客觀上刺激其對擁有自身武裝保衛力量的需求。為了對抗中產階級控制的騎士力量,以平民為主體的武術團體開始大量出現;另一方面,在火器沒有取代冷兵器的時期,由於條件的限制,中下層階級的劍術傳播開始打破對裝備的嚴重依賴,為了對抗貴族階級的武裝力量,他們謀其更多的搏擊技巧,試圖用技術來對抗武裝到牙齒的重裝武士。
這一時期同時存在著兩個風格不同的派別。貴族武士擁有強大的力量和優良的裝備,在愷甲的保護下,他們將能夠準確地把劍刺入靶心或敵人的心臟視為劍術的全部,繼續延續著中世紀戰場的搏擊風格。而對於社會下曾的市民和技工來說,他們沒有能力獲取堅韌銷甲的保護,取而代之的至多是另一隻手持有的盾牌,他們的勝敗必須依靠更高的搏擊技巧而不是力量。
從十六世紀下半葉開始,新興派別逐漸取代原有派別,取得主導地位,這樣的過程最先從義大利興起。這裡就得提及,當時歐洲最初是沒有劍術教材的,更沒有我國這麼豐富的門派,大部分劍術都是靠著實戰一點點積累起來,不成系統,直到文藝復興高潮時期才開始出現有劍術的專業著作。
1566年,義大利擊劍大師Marozzo出版第一部劍術專著,受到大眾的歡迎。在其弟子的共同努為下隨後的半個世紀,Marozzo的著作多次修訂和再版,_直到161年,先後出版十餘次之多。
Marozzo首先講解了多種持劍手法;Marozzo用的大量的篇幅講述其不同的格鬥姿勢以其用途,並以大量的圖片準確的描繪不同的於招式「學習者以右腳在前站立,將劍和盾牌指向前方,持劍的右手遠於右膝並且右手拇指朝下, 此式名為攻守一體式,此時劍師應該對學員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成熟的擊劍招式,至今都還有很多人使用,並且十分強大,可以讓對手猝不及防。
Marozzo第一個推出了相刊完整的劍術著作直按以教授的形式描述一系列對一抗動作。大致的原理就是左手持盾牌用來防守,右手拿劍。左右手分工明確,左手盾牌基本只有防護,右手的劍只是用以進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Marrazzo的教學中,右手的主要兵器是雙刃劍,左手的兵器內容泛濫,而不同制式的盾牌、鋼叉、匕首等時時出現。這和我國古代的劍法教材相比雖然詳細但是雜亂無章,也比中國第一本劍術教材出現晚了數百年左右,可見我國古代劍術仍舊是領先世界的。
參考資料
【1】歐洲擊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