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劇古詩詞」《永以為好》傳遞中國聲音

2021-01-11 人民網娛樂頻道

12月19日,美國Timothy B Mills先生再次來到北京,並特意安排參加新京劇演出的重要活動。新京劇創始人、著名青年京劇表演藝術家儲蘭蘭女士向Mills先生贈送了新推出的「新京劇古詩詞」專輯。

2017年6月,Mills先生首次來華期間,有幸結識儲蘭蘭女士並觀賞新京劇演出。這次來華,對新京劇依然念念不忘。在欣賞了「新京劇古詩詞」作品後,Mills先生再次給予了高度評價。Mills 先生表示,要把新京劇專輯送給他的孫子和孫女們,他相信美國的小朋友一定也會喜歡上新京劇,並且願意學習新京劇。

此次相贈的新專輯,題目為《永以為好》,以新京劇與古詩詞為主要內容,由新京團隊創作,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唱詞選取了詩經、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詞中的佳句,以新京劇唱腔為基調,融合多種藝術形式進行全新的表達,賦予古典詩詞和傳統京劇新的時代內涵。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粹和國韻通過新京劇古詩詞的藝術表達,向國際社會唱中國聲音,念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該國際版專輯曾亮相於今年11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一帶一路」巴黎論壇首屆會議上,以「國禮」贈送給與會的法國各界人士,法國友人表現了對新京劇、古詩詞藝術的濃厚興趣和充分認可。

(責編:鄒菁、蔣波)

相關焦點

  • 儲蘭蘭出席第十五屆中美電影節 深情演繹《永以為好》
    中國青年京劇表演藝術家儲蘭蘭應邀於當晚出席活動,登臺為中美電影節送上祝福,並為到場的中外嘉賓獻演「新京劇古詩詞」篇章。此外,本屆電影節中,儲蘭蘭及其團隊所製作的「新京劇古詩詞專輯」《永以為好》還榮獲了「中國文化交流獎」及「最具中華文化傳播力獎」。第十五屆中美電影節「新京劇古詩詞專輯」《永以為好》榮獲獎項據悉,中美電影節已成功舉辦過十四屆。
  • 儲蘭蘭演講《讀懂中國》新京劇演繹《永以為好》
    「什麼是新京劇?借用個哲學命題: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儲蘭蘭面對參加《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的眾多國內外政要、嘉賓的如是開場白。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新京劇創始人、蘭新劇團團長儲蘭蘭應邀次參加了2019年10月26日在廣州市舉辦的《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並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化創新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主題在會議上發表題為「讀懂中國,永以為好」的主旨演講,引起與會嘉賓強烈反響。「讀懂中國,必須先了解中國。了解中國,除了解經濟、政治、歷史等,還需了解中國的文化藝術。
  • 清風丨投桃報李 永以為好
    在中國人心中,投桃報李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心懷感恩,彼此同好。《國風·衛風·木瓜》說得更明白:「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桃報李絕不僅僅是為了相互答謝,而是珍重情誼,攜手並進、共赴美好。《史記》卷九十二記載: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織物,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給韓信飯吃。
  •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從左至右依次為譚元壽、譚小培、譚富英)譚鑫培創始的譚派是京劇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派,京劇界曾一度出現「無腔不學譚」的局面。1905年,譚鑫培還主演了中國第一部電影京劇《定軍山》。
  • 傳遞鐵路發展「好聲音」,擘畫民生「新圖景」
    5月13日,成都市政協舉行的聯組會上,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成為熱門話題,政協委員蘇俊清建議,大力推動成渝高鐵公交化運營改造,實現公交化運營,唱好「雙城記」。有人說讀懂了「兩會」,就讀懂了中國。眼下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我國的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但民眾期待此次全國兩會傳遞出一些交通發展、拉動內需的惠民利民的「中國好聲音」。
  • 永以為好——長春農安招商引資的信念與敏行
    永以為好——長春農安招商引資的信念與敏行 2020-08-31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屆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導師、學員名單匯總表
    一、中國好聲音第一季(2012)二、中國好聲音第二季(2013)(2014)四、中國好聲音第四季(2015)導師分班未播學員五、中國新歌聲第一季(2016)六、中國新歌聲第二季(2017)七、中國好聲音2018八、中國好聲音2019節目進程表
  • 中國文化的底蘊: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上篇)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青銅器、瓷器是中國文化;琴棋書畫是中國文化;萬裡長城是中國文化;京劇崑曲也是中國文化……今天小仙就只選取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來大致領略一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詩詞中,月亮往往代表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這裡有一個小故事。有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遇到一個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的美國學生,那個美國學生要他念一首中國的詩詞。
  • 向世界傳遞紹興好聲音!「中國·紹興」英文網正式開通上線
    9月29日,由紹興市委宣傳部與中國日報網攜手打造的「中國·紹興」英文網(http://zhejiang.chinadaily.com.cn/shaoxing)正式開通上線。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韓彬翔與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站長馬振寰共同見證「中國·紹興」英文網正式開通上線。在新時代大潮下,對外傳遞紹興好聲音,亟需新技術、新內容和新渠道、新平臺。
  • 《中國好聲音》:九年的老湯,「原創」的新料
    熟悉的主創班底、熟悉的舞臺和主持人,前奏響起的時候,《中國好聲音》已經迎來了第九季播出。作為國內較早的一檔素人音樂勵志類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播出時,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在後續的幾年中,每當暑期都會掀起播出熱潮。  時過境遷,隨著越來越多歌唱綜藝選秀節目百花齊放,《中國好聲音》的光環這幾年逐漸黯淡。
  • 聽史依弘說京劇,把江南唱出來,這樣的生活哪裡找?
    「尤其是當時的天蟾舞臺,外立面上插滿了寫著京劇名角的牌子。那時流傳著一種說法:不經歷上海,成不了好角兒。很多來自北京、天津的名角兒都要來上海演出,只有經過了上海的『檢驗』,才能真正成為好角兒,進而紅遍全國。」 什麼樣的演員稱得上「好角兒」?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先生當之無愧。
  • 農村大喇叭 傳遞「好聲音」
    原標題:農村大喇叭 傳遞「好聲音」   「我年齡大了,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每天都是通過聽廣播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惠農政策。」
  • 匯聚巾幗力量,傳遞2035好聲音
    匯聚巾幗力量,傳遞2035好聲音 2020-12-03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萬口罩免費領|美的與你,共盼春來,永以為好!
    美的集團與全國人民並肩抗擊新冠疫情已一個月有餘,作為最早響應抗疫,馳援行動最頻繁的企業之一,美的先後向多地過百家醫院捐贈家電近萬臺;向湖北捐款一億元人民幣;第一時間發起海外物資採購;甚至跨界到並不熟悉的汽車行業,在短短20多天統籌採購,交付負壓救護車140臺……目前疫情正在逐步好轉
  • 純白之約《夢間集》白情劇情活動「永以為好」上線
    《夢間集》白情劇情活動"永以為好"即將於3月12日上線,讓我們一起跟隨劍境眾人的腳步,探索《夢間集》白情活動的奇妙樂趣!與你的純白之約 白情劇情活動限時上線千斯年兮,永以為好。3月12日維護後-3月26日維護前,限時開啟白色情人節活動「永以為好」。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劇目與體制、作風和人才
    華子良我以為,戲曲的老根是平民藝術,即使是京劇,也不是《詩經》裡的「賦」,最高不過「大雅」,而大多數還是「國風」和「小雅」。他們甚至以為擺脫了寫實主義,就是唯心主義,就離開了現實主義。張庚先生說:「不對!寫實主義不是現實主義,只是表現現實的一種手法。」「劇詩」說的提出,無疑對京劇藝術創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這並不是一味地求雅,把戲曲搞成只能吟唱不能表演的詩詞,創作的最後成果還必須是中國的當代的京劇。
  • 提高翻譯專碩質量 傳遞中國好聲音
    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戰略,無論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文明交流互鑑,還是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都需要大量優秀的翻譯人才。目前,翻譯人才培養主要依託翻譯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如何提高翻譯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想從一線教師的視角談幾點自己的想法。
  • 新年新歌|閻維文、斯琴朝克圖、陳光林合作《最美中國道路》禮讚...
    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班。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榮獲中宣部、國家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和原總政治部授予德藝雙馨的「名師名家」榮譽稱號;2016年中央軍委授於「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曾為黨的「十五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 總臺央視《深度國際》:立足共同命運傳遞大國聲音
    當天,《深度國際》以《戰疫 人類共同的考驗》為題,拉開了對全球新冠疫情持續關注的序幕。3月14日,《深度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系列特別節目開播。這一天,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進入決勝階段,而世界疫情則呈現出較大不確定性的擴散趨勢。截至4月20日,《深度國際》共播出9期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節目,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開端,「團結合作、攜手共進」的倡議貫徹始終。
  • 「小喇叭」傳遞民生政策「好聲音」
    「我與『小喇叭』結緣於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喇叭』聲音宏亮,快板、順口溜、打油詩等各種形式頻繁播放疫情防控知識,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及時信息。」三界鎮梅郢村村民謝英榮告訴記者。翻開三界鎮文化站的《「村村通」應急廣播播出日誌》,播出內容讓人過目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