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本上有一句很重要的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以前中國的經濟實力比較落後,因此中國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包括中國文化。港臺流行音樂、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等如同潮水一般衝擊著我們。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的文化產業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中國的文學、藝術、音樂、動漫、影視等等,不僅在國內佔據了主動地位,而且走出國門,受到了全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
正因為如此,莫言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正因為如此,美國的特裡普會讓孫女從小學中文;
正因為如此,中國拍攝的《流浪地球》,才會讓卡梅隆都點讚。
可如果要問什麼是中國文化,可能很多人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
的確,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底蘊何其深厚!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青銅器、瓷器是中國文化;琴棋書畫是中國文化;萬裡長城是中國文化;京劇崑曲也是中國文化……
今天小仙就只選取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來大致領略一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我們要解釋一個問題:什麼是意象?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
小仙的理解就是:生活中的事物,和文人的思想產生共鳴,從而賦予事物獨特的內涵,這就是意象。
說起來有點抽象,舉個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比如說錦鯉,本來不過是比較美的一種觀賞性魚類,但是現在在網絡上,成了好運的象徵。於是錦鯉就成了一種意象。
說了這麼多,下面可以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有哪些?它們都有怎樣的含義?有哪些代表性的詩詞講到了這些意象呢?下面小仙給大家一一道來。
月亮
春花秋月、風花雪月都是古詩詞最常見的題材,這兩個詞都包含一個「月」字,由此可見月亮在古詩詞中的地位。在古詩詞中,月亮往往代表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
有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遇到一個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的美國學生,那個美國學生要他念一首中國的詩詞。他就背了那首中國三歲孩子都會背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然後,將它翻譯成英文解釋給美國學生聽。美國學生聽了很不解。因為在西方的文化中,月亮往往和狼人聯繫在一起的,他不明白為什麼詩人看到月亮就會想起故鄉。
那個留學生一時之間也呆了,因為月亮和故鄉從小就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留下了烙印。對於中國人來說,望月思鄉是一件最常見的事。
我們看到月亮,會想起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會想起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會想起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會想起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會想起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但是這一切,如何能三言兩語向外國友人解釋清楚呢?最後那個留學生感慨萬千。出國以前,都以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但是出國之後,就是這一件小事讓他突然想說:「中國的月亮比外國的美」啊!
酒
從杜康釀酒開始,「酒文化」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琴棋書畫詩酒花」成為文人的七大雅事。
之前小仙也給大家盤點過詩人中的那些酒鬼,最出名的包括竹林七賢、陶淵明、李白、李清照等等。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詩人中的那些酒鬼
在古詩詞中,酒往往和知己、離別、思念、愁緒等相關聯,有時也代表或豪邁或消極的人生態度。
知己的: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離別的: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思念的: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愁緒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豪邁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消極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古詩詞中關於酒的還有很多很多,小仙就不再舉例了。溫馨提示:小酌怡情,可不要貪杯哦!
梅花
梅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和松、竹並稱「歲寒三友」,又和「蘭、菊、竹」並稱「四君子」。
梅花傲雪凌霜、不與百花爭春,在詩詞中往往象徵高潔、孤傲、堅強的品格。包含梅花的詩詞很多,最出名的要數林逋的《山園小梅》中的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非常喜愛梅花,他一生未娶妻,將梅花當作自己的妻子,世稱「梅妻鶴子」。除此之外,小仙再舉幾個例子: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卜算子·詠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除了梅花,松柏、菊花、翠竹、蘭花、荷花等在詩詞中也有相近的寓意,小仙就不贅述了。
桃花
桃花是春天最常見的花朵,也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桃花燦爛,在古詩詞中的寓意往往和愛情有關,這一意象從詩經中就開始了:「灼灼其華,桃之夭夭」。
關於桃花的詩詞,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吧: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自從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之後,桃花在詩詞中又多了一層美好的寓意,代表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比如張旭的《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在陽光明媚的春光中開放,也春天最常見的花朵,因此桃花也成了春天的代稱。比如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蝴蝶
蝴蝶最早在文人的作品中出現,就是在莊子的《齊物論》中。「莊周夢蝶」成為家喻戶曉的典故。就連《王者榮耀》中的莊周,四個技能有兩個和蝴蝶有關。這也算是為傳統文化的普通做了一點貢獻。
蝴蝶在古詩詞中的寓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從莊周夢蝶衍生出來的,代表一種亦真亦幻的境界,比如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李商隱《錦瑟》
蝴蝶夢中家萬裡,子規枝上月三更。——崔塗《春夕》
2、因為蝴蝶雙雙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此也成為愛情的象徵,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3、蝴蝶生命短暫,因此又代表韶華易逝的感慨,比如:
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應隔期。——曹雪芹《南柯子·柳絮》
4、蝴蝶在花叢中自由飛舞,有時也會成為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由的追求,比如: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
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還有很多,今天小仙先給大家說這五種,明天繼續!
更多相關文章:
>>>蘇軾最經典的十首詞,每一個中學生都應該背下來!
>>>這十首詩,代表了唐朝五言詩的最高水平!
>>>這十首詞,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