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懂財經
雖然此前一再闢謠,但螞蟻集團最終宣布上市計劃。
今日,螞蟻集團表示,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有趣的是,科創板馬上就要迎來自己的一周年「生日」。螞蟻此時宣布上市,更像是送給科創板的「生日禮物」。
要知道,放眼全球,但凡成功的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牌面」。騰訊之於港交所,阿里之於納斯達克,皆是如此。
目前,科創板市值最高的中芯國際,市值不到6000億,多少還差點意思。而螞蟻集團就是科創板「牌面」的最佳人選。
據悉,螞蟻集團欲尋求上市估值至少在2000億美金。按這個估值算,螞蟻集團也已經超過美團點評,成為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
其實,照目前這個行情看,說螞蟻集團在科創板市值2000億美元,那是看不起中國股民。
事實上,作為超級獨角獸,螞蟻集團一直是上交所青睞的對象。早在2015年7月,市場就傳聞螞蟻集團將以首批企業掛牌「戰略新興板」。不過隨著戰略新興板流產,該傳聞不了了之。
去年3月,又有消息表示,螞蟻集團將登陸科創板。但螞蟻集團很快對此闢謠,表示「螞蟻集團一直在密切關注科創板,但螞蟻集團沒有上市時間表。」
讀懂君獲悉,螞蟻集團當時確實考慮過登陸科創板。只是上市後外資股東退出,會涉及外匯儲備問題,所以未確定是否要選擇科創板。
目前來看,螞蟻集團已經做出抉擇。選擇港股和科創板兩地上市,將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01/
螞蟻集團,估值萬億的金融帝國
成立16年的螞蟻集團,已成為一個無比強大的金融帝國。
2018年6月,螞蟻集團完成140億美元融資後,估值高達1500億美元。而螞蟻集團據稱,此次IPO尋求至少2000億美元的IPO估值。根據申萬宏源測算,螞蟻集團在2020年財年稅前利潤將達到281.53億。
這一點,從用戶數也可以窺探。去年1月9日支付寶宣布,其全球用戶數已超10億。這意味著全球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支付寶的用戶。在國內,這個比例更驚人。
目前,螞蟻集團旗下涵蓋「支付、理財、微貸、保險、徵信、技術輸出」六大板塊。
1、支付:支付寶用戶10億,月活6.5億
支付寶是螞蟻集團支付業務領域的代表產品。
去年1月份,支付寶全球用戶已超10億,月活用戶超過6.5億,約為Papal3倍。支付寶國內用戶超7億。
當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在國內支付市場形成雙寡頭格局。2018年第四季度,支付寶市場份額約為53.78%,騰訊金融為38.87%。
可以說,螞蟻集團生於支付寶、長於支付寶。巨大的用戶群體,讓支付寶不僅是螞蟻集團盈利的核心來源,更是眾多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入口。
2、投資理財:管理2.2萬億資產
依託巨大的流量入口,螞蟻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者財富管理平臺。
據螞蟻集團2018年融資文件,其管理資產達2.2萬億元人民幣(合3450億美元)。資產來源主要是自餘額寶,2017年底餘額寶管理資產規模為1.58萬億。
基於巨大的流量入口,螞蟻集團又在嘗試基金銷售業務和建設投融資平臺。
2015年,螞蟻集團斥資拿下杭州數米基金銷售公司控制權。2017年,螞蟻集團基金代銷業務實現7.46億營收。
對標天天基金同期營業收入,2017年螞蟻基金代銷額約為3600億元,雖然與銀行相比差距不小,但勝在增長迅速。2017年,螞蟻基金銷售額同比增長176%。
螞蟻集團投融資平臺為「招財寶」和「螞蟻達客」。招財寶定位為借貸平臺,連接個人投資者、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者。至2015年年末,成立不到2年的招財寶累計成交金額近4000億元;螞蟻達客定位於股權眾籌,連接投資者和創業者。
3、微貸:花唄、借唄2017年賺80億
微貸領域包括針對小微企業的網商銀行和針對個人的花唄/借唄兩大塊業務。
網商銀行,由螞蟻集團2015年6月設立。目前有貸款、類似餘額寶的「餘利寶」、企業銀行、供應鏈金融四大業務。
2016年,網商銀行營業收入26.37億元,同比增長942.29%;稅後淨利潤達到3.16億元,同比增長357.97%。
花唄/借唄兩項業務是螞蟻集團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2017年,花唄/借唄的淨利潤為20.39億/59.92億。
4、保險:2017年活躍用戶3.92億
近年來,螞蟻集團在保險領域不斷的擴張。
2013年,螞蟻集團和騰訊、平安發起成立我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2016年7月,螞蟻集團控股國泰產險;2017年5月,螞蟻集團又成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
目前,螞蟻集團的保險業務已覆蓋健康、意外、旅行、財產、人壽、車險、樂業、公益、運費險9大業務板塊,推出超過2000款保險產品。
2017年3月數據顯示,螞蟻集團保險服務年活躍用戶3.92億人。2018年,螞蟻機集團推出門檻更低,粘性更強的「相互保」業務成為市場焦點。基於此,其活躍用戶目前應該會更多。
5、信用:「芝麻信用分」涵蓋生活方方面面
芝麻信用是螞蟻集團2015年成立的第三方徵信機構。螞蟻集團用「芝麻信用分」為每個用戶建立了信用評分體系。
目前,芝麻信用已經在信用卡、消費金融、融資租賃、抵押貸款,到酒店、租房、租車、婚戀、分類信息、學生服務、公共事業服務等上百個場景為用戶、商戶提供信用服務。
6、技術輸出:從金融轉向科技服務,已服務200餘家金融機構
螞蟻集團確立了以BASIC技術(Blockchain區塊鏈、AI人工智慧、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Cloud金融雲)為核心的戰略發展方向,持續不斷地從金融向科技轉型。目前旗下有80個金融科技產品,服務200餘家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
2016年,螞蟻集團自於支付的收入為65%,技術服務的收入比例為17%,金融服務收入佔比為18%。招商銀行研報預測,到2021年時,螞蟻集團的技術服務收入將成為第一大收入項。
招商證券研報表示,螞蟻集團技術服務的利潤率可以高達60%,是所有業務中利潤率最高的。
/02/
市值能頂半邊天,科創板迎來新「牌面」
「二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錯過了整整一代網際網路,科創板的推出將一洗這種遺憾」,科創板推出之際,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的盛希泰如是表示。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催生一批偉大的公司,比如標準石油、通用電氣等。在最近一輪信息技術浪潮中,美國誕生了蘋果、Google、亞馬遜這樣的巨頭,中國也誕生了阿里,騰訊等頂級網際網路公司。
很遺憾,由於發行制度缺陷,A股沒能把這些頂級公司擁入懷中。阿里「出走」美國,騰訊則是在香港上市。
設立科創板的目的之一,正是要彌補這一遺憾。與現行的A股市場相比,科創板在發行制度方面實現重要突破:
允許紅籌和VIE架構企業上市;
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
允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
這三大突破,體現了科創板的包容性,足以讓原先不符合A股IPO標準的公司在境內上市。
目前來看,A股痛失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的遺憾,在科創板逐漸得到彌補。若最終估值達到2000億美元,螞蟻集團將成為市值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國內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
毫無疑問,螞蟻集團會成為科創板的「牌面」。其對科創板的意義,不僅限於頂起科創板半邊天的市值,更在於其對新經濟公司的示範作用。
相較於納斯達克和港交所而言,科創板只是一個新設的市場。雖然科創板承載著中國資本市場重大制度改革的重擔,具有極高的定位,但目前科創板還處於「試驗田」階段,各方面制度必然不如港交所、納斯達克等市場成熟,難免獨角獸公司會有更多顧慮。
但拉長周期看,科創板的未來並不需要擔心。從歷史規律看,新興資本市場從誕生到成熟,必然需要時間。
打破獨角獸們的顧慮,除了時間,更需要先行者。隨著中芯國際等一批硬核企業登陸,科創板乃至A股市場的吸引力正逐漸增強。
而隨著2000億美金的螞蟻集團登陸科創板,勢必會徹底打消眾多獨角獸的顧慮。
科創板乃至整個A股,無疑正站在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