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情深丨兩年眩暈一招痊癒,患者感恩送來錦旗

2021-03-05 臨泉人的康復醫院

對於一名醫生來說,錦旗象徵著奧運冠軍璀璨奪目的勳章,是對其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態度的最高肯定。

1月27日上午,臨泉康復醫院三樓內科門診上演了溫馨的一幕,一位患者將寫有「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錦旗送到內科主任王健手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送錦旗來的孟女士是一位暈眩症患者,頭暈頭沉走路不穩兩年多,期間去了多家醫院,做了各種治療,頭暈頭沉沒有改善。兩年多的輾轉就醫無效,孟女士極度消沉,出現了輕微焦慮和睡眠障礙。

一個星期前經朋友介紹,來到康復醫院眩暈門診就診,王健主任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患者既往病史及輔助檢查結果,經過幾次前庭康復訓練,為病人徹底解決了困擾她兩年多的頭沉頭悶感及走路不穩感,患者非常高興,特送來錦旗表示感謝!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以下一些「眩暈」的發病情況:抬頭暈、低頭暈、起床時暈、睡覺躺下也暈、翻身時還是暈,只能朝著一個體位睡覺,每次眩暈發作都是在上述體位或頭位改變時出現,持續幾秒鐘就緩解了。

如果你的眩暈或頭暈是在上述情況下出現,那麼可能是耳朵裡邊的「耳石」在做祟了,我們俗稱」耳石症」

耳石症,這個診斷,只是我們臨床上的一種通俗的叫法,其實它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因此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這種「眩暈」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不會像腦梗或腦出血一樣,出現生命危險。

第二,它的發生(眩暈)一般只在體位改變的時候出現,就如上面介紹的常見的幾個體位;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暈」;並且每次眩暈持續的時間一般在1分鐘以內就緩解了。

患者主觀感覺自身或外物旋轉、擺動、升降或傾斜,常伴有噁心、嘔吐、眼球震顫等症狀。眩暈涉及到神經科、耳鼻喉、心理、內科等多個科室的常見疾病。
患者終生患病率20%-30%,年發病率1.5%,在老年人群中具有更高的發病率。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眩暈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

臨泉康復醫院為提高我縣眩暈疾病的診治水平,使眩暈診療邁上專業化、多學科診治的正規化進程,斥重資購進「SRM_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療系統」、「眼震電圖儀」、「前庭、聽覺、體感誘發電位儀」,「腦幹誘發電位」等全套前庭功能檢查設備。

臨泉康復醫院眩暈門診診療範圍:頭暈、頭懵或眩暈、行走不穩等。具體包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腦梗死、前庭神經炎、前庭陣發症、梅尼埃病、前庭性偏頭痛、突聾伴眩暈、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頸源性眩暈、前庭功能低下導致的慢性頭暈、藥物性頭暈以及感染或免疫介導的顱內病變引起的頭暈、行走不穩等一系列疾病及暈動病(乘暈病)的治療。諮詢電話:0558-3961279、13966584981

也可添加下方微信在線諮詢

相關焦點

  • 兩名出院患者為骨科醫護人員送來4面錦旗
    近日,病友陳阿姨和謝阿姨為骨科醫護人員送來4面錦旗,恢復健康的兩位阿姨喜笑顏開,鮮豔的錦旗給病區帶來了歡樂的氣氛。陳阿姨今年68歲,是一名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去年冬天的一場交通意外,導致她雙側脛腓骨骨折在我院做了內固定手術,今年過來做內固定取出手術。康復出院後,她感激地說:「我的兩個女兒都是學醫的,她們在海南和南京,離的遠,當時骨折以後,我女兒聯繫了武漢的同學,硬要把我送到武漢同濟去做手術,我嫌太遠了不方便,兩母女意見出現了分歧。
  • 最美聊城|患者彌留之際囑咐贈送錦旗,聊城這家醫院上演感人一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尚磊 馮曉麗「我父親在彌留之際,再三叮囑我們,對您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要心存感恩,並要求我們一定要去醫院為醫護人員送錦旗以表感激。」12月14日上午,家住於集的張先生手捧兩面分別寫著「耐心細心精心護理,專業真情勝似親人;「白衣天使無限愛心、關愛病人勝似親人」的錦旗送到聊城市腫瘤醫院呼吸內科病房護士長袁慶傑的手中眼含熱淚激動地說。74歲的張大爺一年前因胸悶憋喘,咳嗽、咳痰,經過檢查診斷為右肺低分化癌,肺不張,高血壓,來到聊城市腫瘤醫院呼吸內科先後接受了四次化療。
  • 醫患情深,一面來自廣東的錦旗
    10月21日,65歲的蔡阿姨在其家人的陪同下拿著一面印著「醫術精湛勝華佗 醫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高興地來到長順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以此表達自己在住院期間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貼心護理下身體康復後的喜悅心情和對醫護人員醫技醫德的誠摯感謝。
  • 瑞金醫院成功救治肺栓塞英國患者,病人送上英文錦旗
    國內患者向醫生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並不新鮮,沒想到,一名外籍患者也給醫生送來錦旗。錦旗上頗有哲理的話是這名外籍患者自己想的。為此,他在病床上琢磨了兩天。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
  • 膝關節疼痛幾個月終於解決,患者差點送來錦旗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職,是理所當然的使命,多數患者們痊癒後,還是會對醫生們心生感激之情。有些病患常常會送錦旗來致謝,這不,科裡的醫生們今天又要收到一面錦旗。41歲的大姐,右膝關節疼痛已經有4個月之久了。一走路就疼,上下樓梯的時候疼痛的特別明顯,走路走多了也會有明顯的疼痛感,由於疼痛難忍,病患最終來我科就診。我們為她做了磁共振的檢查,發現大姐的右膝關節髕下囊積液,前交叉韌帶的信號也很異常,懷疑前交叉韌帶的損傷,內側的半月板損傷還伴有一定的周圍積液,問題很多。
  • 錦旗飄飄 感恩滿滿
    錦旗飄飄 感恩滿滿 2020-12-21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1歲婆婆壓瘡痊癒出院 為三水區人民醫院送錦旗
    出院前,黃婆婆向悉心照顧自己的護士送上錦旗。醫院普外一區接診了黃阿婆。護士長吳碧珊介紹,入院時,老人的瘡面達4X3.5cm大小,且呈黑色。雖然壓瘡嚴重,但對醫院技術、服務不了解的黃阿婆,十分排斥醫務人員。面對這樣一個患者,護士不僅細心護理傷口,還通過不斷地溝通,慢慢走進老人的內心。「我們不僅要治療疾病,還要讓病人在心理上得到鼓勵,這樣病人才能恢復得更好。」吳碧珊說。
  • 被執行人送來的錦旗
    被執行人代理律師(左)送來錦旗。執行工作中,申請執行人贈送錦旗的情況時有發生,但被執行人給法院送來錦旗,實在是件「稀罕事兒」。這面錦旗,為我市開展的「六穩六保·油城利劍」涉民生類案件專項執行行動作出註解。  一方「只要錢」,另一方「囊空如洗」  幾年前,李升在房地產開發及經營過程中,與張華等16人產生了糾紛,被告到了高新區法院。
  • 錦旗,是感謝更是肯定!世博高新醫院膝關節置換術幫患者解除病痛
    7月23日,世博高新醫院骨二科病房內,來自山鋁的70歲退休教師馬某及家屬向李慶濤副院長、李鐸主任及骨二科全體醫護人員送來了錦旗。「華佗在世,扁鵲重生,醫德高尚,妙手回春」,這不僅是患者及家屬對骨二科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更是對世博高新醫院骨二科服務品質的最佳認可和對醫護人員工作的充分肯定,彰顯的是醫患彼此之間的真誠與和諧,是對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最好回報。
  • 瑞金醫院收到一面「洋氣」的英文錦旗,外籍患者說:中國醫生有範兒
    圖說: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送來了一面錦旗 來源/院方供圖(下同)幾天前,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外籍患者,出院當天,這位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在家人的陪同下,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You see us at our worst,We see you at your best。
  • 被執行人給法院送來錦旗
    被執行人代理律師(左)送來錦旗。「為企業辦事關懷備至,為企業排憂情深似海」。執行工作中,申請執行人贈送錦旗的情況時有發生,但被執行人給法院送來錦旗,實在是件「稀罕事兒」。這面錦旗,為我市開展的「六穩六保·油城利劍」涉民生類案件專項執行行動作出註解。一方「只要錢」,另一方「囊空如洗」幾年前,李升在房地產開發及經營過程中,與張華等16人產生了糾紛,被告到了高新區法院。審理後,高新區法院依法判決李升敗訴,賠償張華等人140萬元。
  • 20多天 從心懷牴觸到送來錦旗 他態度轉變的背後,是醫生們除了醫術...
    [新聞頁-臺海網] ▲患者出院後送來四面錦旗,分別贈予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及全體醫護人員 ▲疫情期間,重症病區採取了視頻探視,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 【眾志成城戰疫情】葛條港鄉:送來錦旗表心意
    【眾志成城戰疫情】葛條港鄉:送來錦旗表心意 2020-02-29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師傾心育桃李——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畢業生家長感恩送錦旗
    8月10日和9月1日,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初2020屆2班畢業生家長送來感謝信和錦旗,以此表達對學校和老師們悉心培育的感恩之情。8月10日,中考放榜之日,張英豪家長送來錦旗9月1日,金秋開學,胡浩然家長送來錦旗。真愛如雨,潤物無聲,育人無痕。
  • 新冠剛痊癒就下場訓練!全身乏力 + 眩暈,這也太拼了
    新冠剛痊癒就下場訓練!全身乏力 + 眩暈,這也太拼了 此前宣布自己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籃網隊後衛丁威迪最近在社交媒體匯報了目前的身體狀況。他表示這兩天起床後頭疼稍有減少,開始嘗試做一些類似騎車的有氧運動。但根據觀察情況,狀態還不算理想。
  • 做有溫度的醫者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精準高效解除患者病痛
    半島網7月30日訊7月7日,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消化內一科出院患者宋大爺的家屬專程給醫護人員送來一面錦旗,感謝孫穎主任及全科醫護人員,為他們精湛的醫術、暖心的服務點讚!宋大爺一月前因梗阻型黃疸收入院,入院後通過孫穎主任和主管大夫郝曉煒對病情的耐心講解、規範治療,護理人員熱情、細心的護理,宋大爺的病情逐漸好轉,這些都讓患者和家屬心存感激,於是將自己的心意寫在了錦旗上……一抹微笑,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一聲問候,讓病人心中溫暖。
  • 光明時評:醫患本該守望相助
    我們的孩子都是某教授的小患者,我們決定將口罩贈給一直治療和關愛某症候群的某教授所在科室,給需要的小朋友們提供一點點便利。這樣的愛心舉動、溫暖的醫患關係,給冬日的兒科門診增添了一抹暖色。  「偶爾去治癒,經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醫學名言,傳遞的是這樣的理念:醫患之間本是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價值共同體,醫患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情感應該是共通的。
  • 安徽腫瘤專家選廣州復大牛立志:高齡腫瘤患者贈送錦旗感謝復大
    建軍節前夕,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全體醫護人員收到來自患者丁老及家人送來的一面印有「腫瘤的剋星 救命的使者 精誠的團隊 光明的復大」字樣的錦旗,這無疑是對全體醫護人員最大的獎勵。    在我院牛立志院長以及醫院一科的專家會診下,7月16日丁老在局麻下行右肺腫瘤穿刺活檢術,結合臨床和免疫組化結果顯示右肺病變符合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因丁老年事已高,為了較好控制腫瘤,減少病痛,7月22日牛院長在靜脈強化麻醉下為他實行右肺腫瘤氬氦刀冷凍消融術,術程順利。
  • 手掏糞便解除痛苦,患者感恩鳴鞭送錦旗
    昨天,病房來了位年輕的小姑娘,診斷為腸梗阻,出現了寒戰、高熱,哭得稀裡譁啦的;幾年前,一位截癱的患者十多天未排大便,什麼方法都用了還是無效,無奈、我戴上手套徒手掏大便,掏出十多塊硬如鵝卵石的大便;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多日未排大便,一周都吃不進東西,費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大便掏完,大爺感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握著我的手不放,出院後特意送來錦旗表示感謝;記得有一次外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