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沒有國界 《雷鋒日記》被翻譯成外文傳遞

2021-01-19 半島網官網



    中國一個普通的士兵,還是一個貧苦的孤兒,可是最後卻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功,成為民族英雄,我們國家的成功人士有很多,可是我在我們國家找不到像雷鋒這樣的。

    在知道了雷鋒之後,我的遺憾就是,在西方國家,只有很少人知道雷鋒,我翻譯了《雷鋒日記》,我就是讓大家都知道我所學習的雷鋒,就是要把雷鋒精神帶到所有地方。

    ——羅傑斯

    一位生活在遼寧省錦州市的美國人把《雷鋒日記》翻譯成英文,免費贈送給中國和美國的親朋好友。在他眼裡,學雷鋒沒有國界。

    6年前來到中國的雷夫·羅傑斯,現在是錦州銀行國際部總經理助理,因為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學雷鋒行動,在當地被人稱為「洋雷鋒」。     

在北京計程車上結緣

    2005年8月的一個晚上,羅傑斯從美國抵達北京,走上了一輛普通的計程車。

    司機問:What is yourname?(你叫什麼名字?)

    羅傑斯回答:Leif(雷夫)。

    司機遲疑了一下,突然間非常興奮地喊道:雷鋒,你的名字叫雷鋒?

    當時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雷鋒究竟是誰,為什麼計程車司機提到這個人會這麼興奮,他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和魅力?」

    羅傑斯在美國是個成功的白領,因為感到空虛來到中國,在中國,他找到了雷鋒,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新目標。羅傑斯開始搜集有關雷鋒的資料。知道越多,羅傑斯對雷鋒的崇拜就越深。

    第一個翻譯《雷鋒日記》

    在羅傑斯所有雷鋒紀念品中,他最喜歡的就是一本《雷鋒日記》。

    他在錦州商業銀行凌雲支行工作時,同事一句話提醒了他,「你那麼喜歡雷鋒,為什麼不把《雷鋒日記》翻譯成英文的呢?」

    羅傑斯決定用一個月的時間,要把《雷鋒日記》翻譯完。一個月過去了,他和女朋友卻只能將《雷鋒日記》中,一些比較經典的語句翻譯完。「我必須要選擇最合適、最恰當的語句來詮釋《雷鋒日記》,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翻譯過程中,羅傑斯對雷鋒的認識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我時常會感受到,雷鋒正在和我交流,是那種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目前,經過羅傑斯翻譯的《雷鋒日記》已經陳列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羅傑斯也是第一個翻譯《雷鋒日記》的人。

    他成了錦州的「洋雷鋒」

    為幫助當地一個家庭尋找在美國失蹤的兒子,羅傑斯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每天凌晨三四點鐘給美國打電話,在包括他父母在內的所有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這個留學生。留學生的父母給羅傑斯送來一面錦旗,「雷鋒精神無國界,凌雲有個洋雷鋒。」

    去年,羅傑斯所在的美國商會籌集了16萬元人民幣,捐贈給大連孤兒院購買輪椅。現在,美國商會每年都籌資給大連孤兒院、天津孤兒院等機構。如今,羅傑斯只要有機會都要去當地的孤兒院,看望、幫助那些失去親人的孩子,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尋求他的幫助。

    「只要是確實需要幫助的人,我都會盡我所能地幫助他們。」他說。本報綜合整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焦點

  • 特殊時期更不忘「雷鋒精神」——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開展學雷鋒...
    2020年的3月5日是我們的第57個「學雷鋒日」和第21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志願者和青年志願服務組織傳承和發揚雷鋒精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 今天是學雷鋒紀念日!此時,我們更理解更懷念雷鋒!
    今天是學雷鋒紀念日!此時,我們更理解更懷念雷鋒!」「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像春風一樣吹遍祖國大地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同回憶他是新中國的一顆「螺絲釘」 有同志不解地問:「雷鋒呀,你就一個人,沒家沒業的,幹嘛這樣苦熬自己
  • 雷鋒精神,當代表達!對於學雷鋒,邀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望城是雷鋒的故土,他在這裡讀書、參加工作,身份的轉變和精神的升華都與望城息息相關。2020年12月18日,是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望城區委網信辦和網易湖南聯合推出「雷鋒80正青春」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梳理雷鋒的成長脈絡,學習雷鋒的寶貴精神。
  • 孩子:為什麼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你怎麼回答?
    你有沒有被孩子的「神」問題問倒過?孩子同學小土豆媽媽說,被孩子的一個問題問得一時語塞。「媽媽,為什麼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裡?」突出其來的靈魂之問。真相是這樣的第一:日記是自己的隱私,雷鋒的生前並未公開要和孩子講,雷鋒在活著時候他的日記並沒有公開,他做的許多好事也並不是盡人皆知。只是在雷鋒犧牲後,組織才從其遺物中發現了他的日記。雷鋒活著,也許這些日記會隨著工作變換,丟失了。
  • 直播預告|「四季同行·雷鋒家鄉學雷鋒」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
    雷鋒家鄉學雷鋒雷鋒精神代代傳今天(8月20日)上午8:30「四季同行·雷鋒家鄉學雷鋒」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活動暨授旗儀式將在湖南雷鋒紀念館舉行屆時紅網時刻、湖南文明網、中國雷鋒網將對本次活動進行全程網絡視頻、圖文直播如何看直播
  • 疫情當下,無數凡人英雄踐行雷鋒精神——寫在學雷鋒紀念日之際
    新華社資料圖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疫情當下,今年這一天意義尤為不同。在這場戰「疫」中,湧現出無數的凡人英雄,以血肉之軀抗擊著疫魔,踐行著雷鋒精神的真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一滴水、一顆釘、一束光,雷鋒從未遠去,一直都在。
  • 雷鋒,何以不朽!
    1962年8月15日,雷鋒,以他22歲的青春,開出了人生最絢麗的花朵。雷鋒,以他永遠燦爛的微笑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傳遞給我們的不只是陽光般的溫暖,還有他心中信仰的力量。  我們都熟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生力軍,少先隊是預備隊。
  • 雷鋒戰友劉成德再訪育賢四小傳遞榜樣力量
    ,為師生們講述雷鋒的故事,傳揚雷鋒精神。學生們對於劉成德老人非常好奇  十年前,經過濟南日報等媒體的採訪報導,雷鋒戰友劉成德學雷鋒做好事的事跡被廣為人知,並先後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學雷鋒積極分子。當時,濟南育賢第四小學就邀請了劉成德來到學校給師生作報告,傳揚雷鋒精神。2016年3月3日,育賢四小再次把劉成德請到學校,並特別聘請他為校外輔導員,劉成德再次為懵懂天真的孩子們講起了雷鋒的故事。  「我們班雷鋒就很多,去年我受傷在家,很多同學都去看我,還幫我輔導功課」,育賢四小六年級一班的孔繁鈺說他認為主動做好人好事樂於助人勇於奉獻的人都是雷鋒,雷鋒離我們並不遠。
  • 濮陽市直學校學雷鋒、致敬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雷鋒就是一個令人景仰的道德先鋒,無數最美疫情防控逆行者就是無比崇高的當代英雄。希望同學們要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濮陽市第七中學開展「學雷鋒文明行為強化月」活動三月是全國學雷鋒活動月。
  • 「恆愛行動」孫遷英:組隊學雷鋒 傳遞正能量
    參與「恆愛行動」為困難家庭孩子編織愛心毛衣,組建夢翔學雷鋒志願者服務組織帶領身邊人關愛留守兒童和老年人,帶領「雷鋒班」每天雷打不動地去路口站文明崗……她是海州區洪門街道「夢翔學雷鋒志願者服務中心」理事長孫遷英,已經69歲的她身體力行影響、帶動身邊的人學雷鋒、做好事,將愛傳遞下去。
  • 學雷鋒,助抗疫——星光小學三月學雷鋒系列活動報導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因高尚品行和模範事跡而聞名,並以雷鋒精神影響了後世一代代中國人。雷鋒1961年5月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瀋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後因公殉職,年僅22歲。
  • 湖南雷鋒紀念館再添新館藏 湘籍收藏家李高明捐贈雷鋒藏品15件
    全國雷鋒主題藏友聯誼會會員、長沙市望城區雷鋒精神研究會研究員李高明向湖南雷鋒紀念館捐贈雷鋒藏品。圖片來源:雷鋒網圖片來源:雷鋒網雷鋒網9月21日訊(記者 黃藤)9月20日,全國雷鋒主題藏友聯誼會會員、長沙市望城區雷鋒精神研究會研究員李高明,全國雷鋒主題藏友聯誼會會員孫火根,湖南「80後」集報人張立來到湖南雷鋒紀念館參觀交流,李高明向湖南雷鋒紀念館捐贈雷鋒藏品15件。對李高明來說,來到湖南雷鋒紀念館並不陌生。
  • 陶克:做一顆傳播雷鋒精神的種子
    雷鋒精神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從10歲至今67歲,從學雷鋒到講雷鋒,50多年的時間裡,陶克始終如一顆傳播雷鋒精神的種子,致力於將雷鋒這個「大愛之人」介紹宣介給更多年輕人。  從2012年起,陶克開辦「雷鋒講堂」,至今已到全國各地、各高校、各機構宣講雷鋒精神320餘場。2015年,他又創辦《雷鋒》雜誌,為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全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鼓與呼。
  • 雷鋒的存摺 -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人們看到,涓滴之水在眾人的努力之下匯成了江河。2012年盛夏,北京大學第七期學生骨幹訓練營走進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參觀雷鋒紀念館,閱讀《雷鋒日記》,學唱雷鋒歌曲。學生們依依不捨離開部隊之前,將自願捐出的1.3萬元存進了「雷鋒存摺」。5個月之後,「雷鋒存摺」落戶北京大學,一茬又一茬的青年才俊參與續存活動,向外界傳遞著能量,呼喚著愛心。
  • ...踐行雷鋒精神——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原標題:在文藝服務中踐行雷鋒精神——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為紀念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12月5日至18日,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開展「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在全國多地唱響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 湖南望城:傳雷鋒精神 塑名望之城
    「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雷鋒在日記裡的這句話,成了肖定的座右銘。「雷鋒同志曾經有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就是『響應黨的號召,決定留在農村廣闊天地裡,去當新式農民……決心做個好農民,駕起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1958年,18歲的雷鋒成為圍墾團山湖的一名新式農民,這是雷鋒綻放青春的地方。
  • 「做好事」要開證明,「義務服務」被拒絕,到底該如何學雷鋒?
    學校自然要抓住學習雷鋒這一德育的重要時機,採用多種形式,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但是,在往年學雷鋒活動中,卻出現了一些令人尷尬、深思的問題。班長著急了,找到語文老師:這幾周語文課都上成了別學科的課了,老師您幹嗎天天換課,不給我們上語文?語文老師:「同學,語文老師實在是忙啊,過去這個月就好了!」原來,學雷鋒活動月,學校組織了攝影組、新聞組等,語文老師自然是編寫新聞的,要每天向教育局寫一篇有創意的活動材料,還要向教育自媒體、電視臺、學校廣播站等提供大量稿件和圖片。
  • 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開啟英文版全球預售
    Zha’s Diary of Fighting the COVID-19》近期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上架,意味著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正式開啟全球預售。英文版出版方、加拿大Naturalogic出版社社長彼得·加維奧爾(Peter Gaviorno)表示:「《查醫生援鄂日記》告訴我們,全人類必須要團結起來與COVID-19作鬥爭,對抗病毒的傳播。
  • 不忘初心 雷鋒精神
    燁鶴網友以耄耋之軀再次翻譯完成了2019門球國際規則,他是在世界門聯的網站上下載並完成英文譯成中文的。可以說,他居住的城市---遼寧撫順,雷鋒精神又回來了,活雷鋒在門球界有了踐行。 翻譯者沒有索要報酬,他的翻譯成果奉獻給了門球人。
  • 雷鋒:一座時代的燈塔
    雷鋒出生後的四年時間內,他的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五位親人被地主逼迫相繼死去,雷鋒成了孤兒,就在雷鋒眼看快要餓死時,他的家鄉解放了。雷鋒這個孤兒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不僅活了下來,還能夠吃飽穿暖。1950年,人民政府出資送已經10歲的雷鋒進望城縣龍回鄉清水塘荷葉壩小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