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你怎麼回答?

2020-12-16 成長大伴

你有沒有被孩子的「神」問題問倒過?

孩子同學小土豆媽媽說,被孩子的一個問題問得一時語塞。

「媽媽,為什麼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裡?」突出其來的靈魂之問。

小土豆媽媽說,前天孩子一邊寫老師留的寫日記作業,一邊問:「媽媽,為什麼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裡?他是不是想讓別人看到,然後誇獎他嗎」三年級的小土豆一臉認真地問。

「為什麼這麼問呢」?小土豆媽媽反問道。

沒想到小土豆「有理有據」地說:我們班上的妙妙,她也寫日記,上面都是記得她做的好事,以前上學的時候,她的日記「丟」在班裡被李李撿到交給老師了。老師在班會上特別表揚了妙妙。並且還不止一次,妙妙的「日記」丟了好幾次呢,老師每次都表揚她,因為這個,她上學期還被評為三好學生呢!同學們都覺得她是故意「丟」的。老師說她就是我們班上的「小雷鋒」,可是同學們都有個問題:為什麼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裡?

這不僅是個「梗」更是個問題,要怎麼回答?

「做好事不留名,全都記在日記裡」——如今這句話已成為一梗,也是對雷鋒最大的「黑」。很多人這樣調侃假裝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言外之意,既然不追求名利,為什麼還要把這些事寫在日記裡?這不是虛偽嗎?

事實真的人們想像的那樣嗎?雷鋒做好事是為了人們的歌頌嗎?既然做了好事不留名,到底為什麼卻都記在日記裡?

為什麼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卻都寫進日記?真相是這樣的

第一:日記是自己的隱私,雷鋒的生前並未公開

要和孩子講,雷鋒在活著時候他的日記並沒有公開,他做的許多好事也並不是盡人皆知。只是在雷鋒犧牲後,組織才從其遺物中發現了他的日記。雷鋒活著,也許這些日記會隨著工作變換,丟失了。

據史料記載,雷鋒犧牲時,撫順當時70萬人,有10萬人為他送葬,那時候,人們還不知道他「做好事每件都寫進了日記」。

第二:雷鋒的日記,並非只記好事

雷鋒的日記並單是他所做的好事,更多則是他的生活經歷、感悟以及會議記錄,檢討自己思想的日記也一樣寫。隨著黨領導人對雷鋒精神的發揚,由於宣傳的需要,只能都是選的好人好事,這才造成了雷鋒日記只寫好事的錯覺。

第三:雷鋒愛寫日記,是因為熱愛學習

在當時社會提倡學文化,要求人人都寫日記,寫的就是自身發生的事,雷鋒不僅做好事寫進日記,他生活中很多事都寫進了日記。雷鋒一生為人民服務是真實存在的,不應該因為寫進了日記就否定了他的品德。

現在只有小學生才學雷鋒,真的好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現在只有小學生才學雷鋒。

是啊,生活中願意幫助別人的人越來越少了,只有小學生是一股「清流」。

看,公交車上只有小學生最願意讓座。在網友發的一段視頻中,一個背著沉重的書包的小學生,在不到12分鐘的時間裡,4次讓座。不止是給老人,還有一位帶著很多行李的中年人,讓人頗受感動、大受教育。

還有遇到路上老人摔倒,很多人怕「惹禍」上身不敢上去扶,只有小學生願意去主動幫忙。

當然,我們承認社會中有一些「負能量」的東西,善行和愛心都被踐踏了。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我們身處黑暗,但依舊心向光明。尊老愛幼、樂於助於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助人為樂,讓孩子量力而行」這是一位老師給的建議。一是孩子的力量有限,不宜去搬動比自己重的大人;二是扶起老人,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如骨折移位等),打電話讓110或者120來處理,是最合適的援助。弘揚助人為樂的美德,讓孩子們的愛心得到滋養豐滿,未來才有希望!

[成長大伴]每天用心分享有趣、有料、有用的教育乾貨,歡迎大家關注,一起切磋!

相關焦點

  • 做好事為什麼要跑
    做壞事,怕被別人知道,所以見人就跑,不想留名,這都能理解。現在突然發現,做好事,也不想讓人知道,也是做了好事,拔腿就跑。        套句託翁的話:做好事都是相似的,做壞事各有各的不同。        做好事的相同都是放下錢就跑,都是找不到做好事的人,甚至放的錢都差不多,去年都是放一萬就跑,今年漲到放兩萬就跑。        很巧合的是,去年的放一萬,好像是做好事的人開過一次會,全國各地統一行動,都是一萬。
  • 喬安山:「雷鋒做的事 是你我都可以做的平凡事」
    從此,他塵封了這段歲月,不對外提及與雷鋒間的關係。  有人說,他的「隱居」是因為背負著壓力;也有人說,他做好事,是因為懷著內疚。但對這一切的說法,50年後已步入古稀的喬安山卻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很多人都問過我」,再沒有其他。  在一次採訪中,喬安山曾這樣回憶,「當時他的犧牲對我的打擊是最大的,因為好朋友走了。我幹什麼,就像沒了靠山。
  • 弘揚雷鋒精神 倡導時代新風|甘州公安交警學雷鋒 好事做了「一籮筐」
    弘揚雷鋒精神 倡導時代新風|甘州公安交警學雷鋒 好事做了「一籮筐」 2020-03-05 18:1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做好事不留名帶來的殺身之禍
    人們說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那這個人一定是個高尚的人。一定會有好報的。但是歷史上有個人幫助了人家,沒有向人家說明,反而使被幫助之人誤解了他。等自己遭遇殺身之禍時,那個被他幫助過的人明明可以救他,但是因為誤解的緣故而沒有出手相救,致使他被殺。
  • 學雷鋒沒有國界 《雷鋒日記》被翻譯成外文傳遞
    在知道了雷鋒之後,我的遺憾就是,在西方國家,只有很少人知道雷鋒,我翻譯了《雷鋒日記》,我就是讓大家都知道我所學習的雷鋒,就是要把雷鋒精神帶到所有地方。     ——羅傑斯     一位生活在遼寧省錦州市的美國人把《雷鋒日記》翻譯成英文,免費贈送給中國和美國的親朋好友。在他眼裡,學雷鋒沒有國界。
  • 「做好事」要開證明,「義務服務」被拒絕,到底該如何學雷鋒?
    居民們也紛紛誇獎孩子們懂事。事畢,小學生找到居委會領導,要求領導給他們開一個證明,要寫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了什麼好事」。原來這是學校安排的活動,怕學生弄虛作假,同時,學校還要留檔、宣傳。這幾天學雷鋒,婦聯、團委、民政等等都來給老人做好事,前天光是你們學校的學生陸續就來了五個班,一床被子一天都疊了好幾次了,地板拖了不下20次。我們實在招待不過來,你們就別讓孩子來做好事了。
  • 搞笑:同學,不用謝我,我做好事從來不留名
    1.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次期末考完試,老師也不知道怎麼了,突發奇想直接把答案給了我們,讓我們互相批卷子。當時我拿到的是一名在班裡成績非常不好的同學卷子,那名同學在卷子開頭寫著:老師,給我個60讓我好好過個六一吧。
  • 這位火箭軍戰士,像雷鋒一樣做好事
    周末,她就把這些錢都交給爸爸,「請捐給山裡的哥哥姐姐們吧。」俞細文的戰友劉霖剛入伍時,聽說他長期奉獻愛心,好奇地問:「我偶爾也會捐贈一些衣物,但你怎麼能夠不計回報地堅持這麼久?」沒多久,俞細文組織了一次「三下鄉」的活動,隨行的劉霖終於找到了答案。
  • 雷鋒:一座時代的燈塔
    他謙虛謹慎,從不自滿自炫,受到讚譽不驕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雷鋒事跡在報紙上發表後,當地群眾紛紛給雷鋒寫信向他學習,這是雷鋒給地方群眾寫回信。在雷鋒陸續收到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讚揚他的信中,也主要是稱讚他做好事。
  • 昨天是雷鋒誕辰八十周年紀念日 嘮嘮他與瀋陽的不解之緣
    從1960年底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外出作報告,出差的機會多了,那時候開始流傳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而他做好事的中心地點就是瀋陽站。1960年冬季的一天,雷鋒要到某部隊作報告。在瀋陽站準備換車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老家去吉林看丈夫,不小心將車票和錢弄丟了。
  • 怎麼寫日記?流水帳日記有一個好處都被忽略了
    今天我們來學習日記的寫作。在前面兩講裡面我們主要講解了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和思路。想要學習怎麼寫讀後感的同學,可以先去看一下前兩節。點擊本文底部即可以查看。日記要不要天天寫?很多同學有一個觀念,一提到日記就覺得要天天寫才算日記。可實際上日記並不是要天天寫的。日記,是對日常生活的記錄,並非每天都要記錄。學生的日常生活多是吃飯,睡覺,學習,作業,打遊戲……重複的內容很多。面對重複性如此之高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記錄下點什麼,無疑對同學們的思維是一個很高的挑戰。
  • 耿向順:做好事、做善事之後,該不該留名、該不該求回報?
    他的行為被網友大力稱讚:「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做好事不留名,真偉大!」」.......然而,做好事要不留名、不求回報才是真正地做好事嗎?但關於做好事要不要留名,我有以下兩個觀點:(1)做好事、做善事,留不留名是當事人個人的自願選擇,其他人都應該尊重而不能說三道四。
  • 小學生搞笑作文《做好事不留名》,老師笑噴:小心被人敲悶棍
    導語:小學生搞笑作文,做好事不留名,老師笑噴:小心被人敲悶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幫助別人,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朋友的助人為樂
  • 小學生日記怎麼寫?格式+技巧+範文,都是乾貨,幫孩子收藏!
    從小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受益終生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老師也會鼓勵或者直接給孩子布置寫日記的家庭作業。總之無論怎樣,讓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寫日記,一定百利而無一害。那麼,小學生日記怎麼寫?
  • 小學語文日記是必寫作業,日記怎麼寫三年級家長不再焦慮,這樣做
    作為家長的看著真的很著急,日記怎麼寫三年級的孩子該不該寫日記,成了許多小學生家長焦心的話題。孩子一到寫日記就愁眉苦臉的,輕則影響語文考試成績,重則對學習興趣也會造成負面影響。那麼三年級日記該不該寫,三年級日記怎麼寫三年級家長們如何輔助老師對孩子寫日記進行輔導呢?
  • 今天,誰是雷鋒?請告訴孩子,當下我們為什麼更需要雷鋒精神?
    我們看到好人時會想起他我們做好事時會成為像他一樣的人他是永恆的革命戰士  做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就是雷鋒精神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 子貢做好事不求回報,子貢救溺水者收謝禮,孔子:子貢你做得不對
    弟子兩人都是做了好事,子貢不拿回報,而子路收取了報酬。孔子認為子貢的做法不可取,而贊了子路的做法。一向倡導儒家道德的聖人為什麼這樣看重錢財?孔子說:子貢和子路都是做了好事,但是子貢的行為,只是自認高尚,對其他人卻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子貢做得很好。
  • 「雷鋒連長」虞仁昌回憶:雷鋒犧牲前10分鐘發生了什麼?
    經歷過艱苦的生活,雷鋒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虞仁昌感慨地說,雷鋒就曾在日記裡寫到,「我有向黨說不完的話,感不盡的恩,表不完為黨終身奮鬥的決心。」「親愛的黨,我永遠的母親,我要永遠做您忠實的兒子,為實現共產主義,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直至生命。」 雷鋒聰明,勤快,好學。
  • 雷鋒犧牲58周年,生前連長虞仁昌憶當年:難忘雷鋒春天般的燦爛笑臉...
    在與雷鋒的相處中,虞仁昌印象深刻的是雷鋒熱愛黨,對黨的感情非常濃厚。雷鋒從小就是個苦孩子,不到七歲就成了孤兒。他在成長的道路上,吃了很多苦頭,為了生存,他要過飯,也放過豬。經歷過艱苦的生活,雷鋒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虞仁昌感慨地說,雷鋒曾在日記裡寫到,「我有向黨說不完的話,感不盡的恩,表不完為黨終身奮鬥的決心。」
  • 這一刻,我們為什麼更理解更懷念雷鋒?
    ——《雷鋒日記》——《雷鋒日記》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自己辛苦點,多幫人民做點好事——《雷鋒日記》」數不清,道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