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層次專家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國偉、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等16名權威專家,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秘書處草擬的《空間信息深化應用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討論稿)》進行了充分而深入的研討。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主要負責人主持會議並講話。他表示,黃河治理是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重大難題,「黃河寧,天下平」。西安地調中心立足西安,負責我國西北地區地質調查工作的部署、實施和管理,工作區涵蓋黃河流域中遊和上遊的絕大部分區域。長期以來,圍繞黃河流域中上遊水資源評價、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與國土空間規劃、富硒土地調查、地質遺蹟調查與美麗村鎮建設等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編制完成了《黃河流域中上遊自然資源圖集》,為黃河流域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地質災害防治和能源資源綠色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地學基礎。鑑古而知今,臨黃河而知中國。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需要充分依靠科技創新的技術和手段。空間信息技術體現了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隨著我國三維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大數據、人工智慧、5G以及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在自然資源的管理監測、國土空間規劃等方面的應用已越來越深入。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國偉、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方創琳分別作了《地球健康研究—以河套平原為例》《關於黃河治理重大國家戰略之思考》《綠色發展來由解》《黃河流域城市群的形成發育與高質量發展戰略》的主題報告。
會上還舉行了「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遙感分會」揭牌儀式。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相關會員單位、分支機構代表100多人參與本次會議,相關政府部門與事企業單位的代表、高校師生等數千人次通過在線直播觀看了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