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連續5月進黑榜 來源:中國網科技
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該遊戲已連續5個月進入黑貓投訴娛樂、生活行業黑榜。
青少年高額消費難追回
有網友在黑貓投訴中稱,7月26日至8月9日期間,11歲的兒子玩《逃跑吧!少年》遊戲,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充值16000元,請求官方協商退費,但無法加上客服QQ溝通。
上述網友的經歷並非個案。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關於《逃跑吧!少年》的投訴已累計達到577個,涉訴金額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諸多投訴者表示《逃跑吧!少年》遊戲無門檻誘導充值問題嚴重,大額充值人群多為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款項不僅涉及銀行卡帳戶或者支付平臺餘額,還有支付寶花唄。而官網未設聯繫電話,只留下客服QQ。溝通無門,部分消費者選擇在新浪微博帳號「逃跑吧少年官方」中留言投訴。
從2020年3月至7月,《逃跑吧!少年》連續5個月登上黑貓投訴娛樂、生活行業黑榜。黑貓投訴官方微博在8月4日發表微博質疑「逃跑吧少年,還是『充值吧少年』」,其表示:「有大量消費者在黑貓投訴沒有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在@逃跑吧少年官方 遊戲中充值,聯繫客服就說稍後聯繫,一直不回復不退款,也沒有官方電話。目前相關投訴達550單,均未收到逃跑吧少年官方的回應。」
直到8月6日,遊戲官方才開始統一回復投訴,但反饋內容均顯示:「您好!根據您反饋逃跑吧少年相關問題,可以查看我們官方網站的相關說明,網址http://www.baoyis.com/wcnrbh,如果還有疑問請聯繫我們客服進行查詢處理,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祝您生活愉快!」截至目前,僅有4個投訴處於已解決狀態,在整體投訴中佔比0.7%。
2020年8月12日逃跑吧少年官方才回復2019年10月的投訴
根據「逃跑吧少年官方」的提示,《逃跑吧!少年》遊戲由深圳市抱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抱一網絡」)運營,在官網中的一則《關於〈逃跑吧!少年〉〈蛇蛇爭霸〉未成年人充值管理的公告》顯示:1、《逃跑吧!少年》《蛇蛇爭霸》上線實名制充值機制,即未實名認證的用戶,不能進行充值;2、通過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將採取限額充值管理措施,具體方式為:充值金額達到1000元人民幣(即:10000鑽石)將被系統判定禁止充值,不可以進行繼續充值。3、通過實名認證的成年人,將不會受到限額充值管理系統的約束。
此外,抱一網絡在官網的「糾紛處理」板塊提示,用戶對抱一網絡的服務有任何異議的,可向客服人員投訴並舉證,或者向法院起訴。
監管升級
中國未成年網民數量持續增長,《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75億,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3.1%。
低齡群體因辨別能力、自控能力不強等原因,被誘導遊戲充值的問題屢見不鮮。截至今年6月中旬,上海市消保委已經收到1400餘件關於學生高額充值,家長申請退款遭到網遊企業拒絕的投訴。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市12315熱線共接到涉及未成年人遊戲充值退費投訴798件。
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備受關注,監管部門已經出臺相應的行政法規。根據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下稱《通知》),網路遊戲運營商應落實實名認證管理,加大技術投入,設置有效的識別、驗證、阻攔、預警等系統,對充值限制作充分說明與提示,對於未成年人註冊帳號的消費行為進行管理驗證,拒絕未成年人帳號大額消費。
對於不同年齡人群的玩遊戲時長、單次充值金額規定了上限。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超過100元,每月累計不超過400元。在遊客體驗模式下,用戶無須實名註冊,但也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
在此背景下,不少直播和遊戲平臺設定了「青少年防沉迷」機制,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但平臺不規範運營的現象比比皆是,防沉迷功能存在漏洞,形同虛設,關於未成年被誘導充值遊戲的投訴此起彼伏。《逃跑吧!少年》遊戲設置限額充值1000元,遠高於《通知》標準。
目前關於青少年玩網路遊戲的監管仍在升級。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法發〔2020〕17號),其中提到,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透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